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政府信息公开与行政复议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咏梅 《档案》2008,(1):23-25
健全的行政复议机制是成熟的政府信息公开法律体系的标志之一,是保障公众知情权得以真正实现的重要救济措施,凡是为政府信息公开立法的国家无不构建有行政复议制度。按照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三十三条的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在政府信息公开中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虽然这类行政复议有其本身的特殊性,《条例》没有对此作出更详细的规定,但是行政机关对信息公开的处理属于行政行为,与此相关的行政复议应受到《行政复议法》和《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的规范。  相似文献   

2.
互动双赢政府信息公开与媒体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麦玲 《传媒》2008,(9):74-75
2008年4月24日,国务院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从2008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按照《条例》规定,依法公开政府信息是各级行政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责和基本义务,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可以主动向政府申请获取所需要的政府信息。专家认为该《条例》正式出台后,中国政务信息公开从此进入“有法可依”的时代。它在建设公开透明的政府,保障公众知情权、监督权方面将产生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3.
2008年5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规定各级政府应为公共档案馆开展政府信息服务配备相应的设施、设备,行政机关应当及时向各级公共档案馆提供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  相似文献   

4.
2008年5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是一部旨在为打造阳光政府与透明政府提供法律依据的行政法规,被称为继《行政许可法》实施之后又一次深刻的政  相似文献   

5.
政府信息公开与新闻传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信息公开是一个法治国家行政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的政府信息公开立法工作从1999年开始着手,历经8年,终于出台了。2007年4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第492号国务院令,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  相似文献   

6.
政府信息公开是当今的世界潮流,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和方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于2008年5月1日开始实施,该条例的颁布实施,为政务公开提供了法律依据,也为公众的知情权提供了法律保障,这标志着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已从以前的理论探讨和立法研究阶段进人了关键性的实施与落实阶段,这是政府信息资源管理及电子政务的重大进步. 一、政府信息公开的含义与由来 《条例》把政府信息的含义界定为:行政机关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制作或者获取的,以一定形式记录、保存的信息.政府信息公开是指行政机关或有关组织将其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制作或者获取的政府信息,通过法定形式和程序,主动向社会公众和行政相对人公开,或者依申请向特定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公开的活动和制度.政府信息公开有"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两种形式.  相似文献   

7.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两年多,各级政府行政透明度有所提高,但还应加速前进  相似文献   

8.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今年5月1日起施行。2007年5月14日,国家档案局发出《通知》,要求各级档案部门要充分认识实施《条例》的重要意义,做好实施的准备工作。《通知》强调,为政府信息公开服务,是《条例》赋予各级国家档案馆的一项重要职责。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和国家档案馆要提高对做好《条例》实施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明确工作任务和职责,把为政府信息公开服务作为档案部门的一件大事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相似文献   

9.
以建设"阳光政府"、保障公民知情权为宗旨的《条例》的正式实施,民众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寄希望中国政府将快步迈向"信息公开时代",能充分调动社会公众的参与力量,成为中国行政法治的一个加速器.我国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伴随《条例》的实施,取得显著成绩.《条例》实施前后,各级政府机关普遍集中主动公开了相当数量的政府信息,实现了政府信息从不公开向公开的质的转变;依申请公开也迈出了可喜的步伐,不论是申请的数量还是答复或者最终公开的比例,还是比较令人满意的.  相似文献   

10.
在世界范围,政府信息公开是潮流所向。近些年来我国对政府信息公开也在不断地研究与探索,陆续存很多省市付诸实践,不少地方政府都公布了相应的政策。终于,在去年4月26人们期盼已久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于今年5月1日起实施。舆论欢呼这是“里程碑式的跨越”,“人民知情权有了保障”,将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成效。国家出台行政法规上千部,至今有效的有650多部,  相似文献   

11.
为保障个人和组织的知情权,规范政府信息公开活动,增加行政活动的透明度,监督政府依法行使职权,充分发挥政府信息对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活动的服务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2008年5月1日起施行。《条例》明确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在国家档案馆、公共图书馆设置政府信息查阅场所,并配备相应的设施、设备,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获取政府信息提供便利。"国家档案局也发出通知,要求各级档案馆认真实施《条例》的规定。针对当前形势,笔者谈谈x,l档案部门参与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IT.com 《信息系统工程》2007,(1):I0015-I0016
【IT168专稿】勿庸置疑,政府信息公开有诸多好处,它不仅是防止腐败的重要手段,而且有助于促进政府和民众间的信任与合作,大大降低政府行政成本,还有利于公众参政议政。早在2002年国信办成立之处就着手起草《信息公开条例》,2004年发布的《关于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若干意见》又明确了“公开是原则,不公开是例外”的基本原则,但至今《信息公开条例》尚未出台。除了上海、广州等少数城市外,多数城市也没有把政府信息公开作为电子政务建设的重点,甚至有意抑或无意地抵制政府信息公开。  相似文献   

13.
余霖  郭珺 《青年记者》2010,(16):77-78
政府信息公开是当今世界民主化、法治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于2008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是我国第一次将公开政府信息作为一项法定义务加诸政府部门,以制度的力量推开了行政机关与民众沟通的大门,为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提供了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14.
公开透明的政府,是法治国家的重要标志之一。2008年5月1日正式实施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从法律上确立了政府机关的信息公开义务。在具体政府信息公开活动中,少数行政机关认为,只要不是法律明确规定要求公开的,都绝对不予  相似文献   

15.
5月1日,《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式实施。《条例》自公布到正式实施,历时一年有余,备受社会关注。作为政务公开的基础性工作,在保障公民知情权、监督权、参与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转变政府执政理念,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建立反腐倡廉长效机制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实施,各级政府部门纷纷通过门户网站向公众公开自身行政管理过程中的信息,作为政府信息公开工具之一的《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在方便利用者查询或获取信息中的作用不可小觑。笔者对我国11个副省级市的《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分析了其取得的成果及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几点展望。  相似文献   

17.
2008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式实施,这部备受瞩目的行政法规从1998年作为立法研究课题立项起,到2007年4月公布,再到今年5月1日正式实施,历经十年“破冰”之旅。条例第一次明确规定了公民的知情权,详细界定了政府的信息公开义务,表明了政府信息公开的坚定决心和勇气,也开启了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18.
5月1日,以建设“阳光政府”、保障公民知情权为宗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实施。舆论普遍认为,该条例是近年来中国政府改革和民主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是继《行政诉讼法》、《行政许可法》之后政府改革的“第三次重大革命”,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条例》的颁布,让政府及其各部门在推行信息公开的过程中,感受到了来自外部的压力。作为政府信息公开查询中心的档案管理部门该如何履行职能,这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和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王驰 《湖北档案》2014,(6):23-25
正一、相关概念解析(一)政府信息公开政府信息,是指行政机关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制作或获取的,以一定形式记录、保存的信息。它包括政府信息、现行文件、档案等,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信息资源。政府信息公开是指行政机关及其相关职能部门将其行使行政管理过程中所形成的,与行政事务相关的信息向公众公开的制度。[1]2008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施行,意味着政府信息公开已有法律保障,信息公开工作全面展开。2013年政府  相似文献   

20.
自1999年中国科学院成立专题组就政府信息公开立法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到2002年全国兴起制定地方性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再到2008年由国务院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式实施,我国的政府信息公开法律建设逐步走向完善.《条例》的实施对政府工作的开展起到了重要指导作用,但在实施过程中仍暴露出不足之处.借鉴欧盟政府信息公开法实施经验,提出符合中国国情的政府信息公开立法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