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目标:(1)让学生知道成语是中国灿烂文化宝库中的艳丽奇葩,通过学成语让学生深入了解祖国文化,从而热爱祖国文化,热爱语文。(2)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2.知识与能力目标: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112 ̄115页。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通过简单的生活事例,让学生学会选择快捷的方法解决问题。(2)通过简单的生活事例,让学生学会合理安排生活中的常见事情。2.技能目标:(1)通过尝试完成简单的生活事情,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友好合作、相互学习的能力。(3)培养学生用合理、快捷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德育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热爱生活的情感。(2)培养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意识和认真完成事情的态度。(3)培养学生认识自我、完善自我的意识和…  相似文献   

3.
晶体结构     
1 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a .晶体的概念、离子晶体、分子晶体b .离子键与晶体、分子间的作用力与分子晶体c .氯化钠和氯化铯的结构、干冰的结构d .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的联系与区别1.2 能力目标a .空间想象能力 b .逻辑思维能力c .抽象能力   d .对称思维能力1.3 素质目标 (略 )2 教学重点( 1)知识重点 离子晶体的结构及特性( 2 )能力重点 对称思维能力( 3)素质重点 整体性素质的培养3 教学难点( 1)知识难点 :干冰的分子结构( 2 )能力难点 :空间想象能力4 教学关键用多媒体配合动画进行教学5 学法指导让学生学会从一维…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苏教版第一册。教学目标:l.认知目标:(1)巩固前面所学的有关位置、方位等知识。(2)进一步了解有关几、第几的知识。(3)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自主探索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合作精神,教会他们善于和别人交流。教学设想:1.运用多媒体现代化教育手段和学生喜爱的卡通形象,创设一个小动物们在果园里劳动的童话世界,使数学问题情境化,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参与到活动中,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不知不觉地获取知识。2.为了让学生充分感受到…  相似文献   

5.
潘林荣 《考试周刊》2013,(49):129-130
<正>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进一步巩固本章的电学知识,学会运用学过的电学知识设计模拟调光灯电路。(2)熟练掌握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3)发展学生的发散式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3.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认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2)培养学生相互交流与合作的意识。(3)让学生体会通过自己动手动脑而获得成功的愉悦之  相似文献   

6.
一、设计理念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为核心,进一步帮助学生树立归类学习的意识,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使学生在获取语言知识的同时,个性也得到协调发展。二、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1)学会下列单词的读法、写法、用法:kitchen,cupboard,few,afew,salt,sugar,pepper,oil,wine,beer,fork,spoon,chopsticks,cab-bage,pea,butter,cheese,soup.(2)学会“Sodowe”“Wouldyoulike…”的用法。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2)培养学生归类的思维能力。3.文化目标:(1)认识具有西方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7.
张苏平 《化学教学》2002,(11):18-20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卤素在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中的相关应用知识。2 .掌握氯气的物理性质 ,初步掌握氯气的部分有关化学性质。能力目标 :1.通过实验引导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观察、思维、分析问题和总结归纳能力。2 .通过氯气在工业生产中实际问题的解决 (1)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水平、探究精神 (2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精神和开放性思维能力 (3)与此同时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德育目标 (略 )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氯气的性质及其应用三、教学方法 :设问激疑———实验探究———归纳总结———案例分析 (开放性 )四、教学…  相似文献   

8.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及简单计算。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及探究能力。(2)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以及热爱科学的优良品质。二、教学重点1.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2.向水中加入其他物质后体积的变化。3.创立新的浓度表示方法。三、教学难点  相似文献   

9.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2)品味生动细致的描写,理解由事悟理的写法。(3)培养学生的朗诵能力。2、过程与方法:(1)体会作者和珍珠鸟之间亲近、温馨的情感,领悟人和动物是完全能和谐相处的。(2)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2)让学生明确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你我的相互信赖。二、教学重点1、展示人和动物之间充满爱和信赖的理想境界2、提高对课文的感悟能力三、教学时数:一课时四、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上的课和“鸟”有关。在…  相似文献   

10.
<正>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已有知识(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基础上,学会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并能正确地比较几个数的大小。2.让学生经历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比较类推的方法。3.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及探索创新能力。教学重点:掌握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教学难点:位数相同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  相似文献   

11.
一、本课的教学目的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确定: 1.知识和能力: (1)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张家界自然风光的特点。(2)培养学生根据不同感受朗读课文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创造想像和质疑问  相似文献   

12.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个人素质的含义、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并理解在人生价值的实现中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道理。(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以及辨别是非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一方面让学生能正确对待社会  相似文献   

13.
一、教学设计思路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掌握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掌握季风环流的分布及成因。(2)能力目标:通过三圈环流模拟演示,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通过读图绘图分析提高学生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课后活动,能够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3)德育目标:通过对比分析,使学生了解事物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以观察和分析地理解问题。2.教学重点(1)三圈环流的形成(2)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3)季风的成因3.教学难点(1)三圈环流示意图的绘制与理解(2)大气活动中心的位…  相似文献   

14.
【教学指导思想】创设情景 ,补充资料 ,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引导学生读图分析和思考 ,让学生从图中提取信息 ,获得知识 ,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 1)知道森林资源的综合效益 ;( 2 )知道世界森林资源的分布概况 ;( 3 )理解森林资源急剧减少的后果和保护森林资源的意义。2 .能力目标 :初步学会阅读《世界森林资源分布图》。3 .情感态度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教学重点】森林资源的环境意义 ;森林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教学难点】森林防风护田、保持水土的原理。【教学用具】护田林带防风示意图、护坡林带保持…  相似文献   

15.
一、教材分析1.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尽快熟悉新学校和认识新同学,调动学生与新同学建立友谊的情感;(2)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适应新环境的能力、交际能力和合作意识;(3)让学生明白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友谊,要珍惜友谊。2.教学重点:建立新的友谊。3.教学难点:学生在新的环境中敢于交流.善于交流。  相似文献   

16.
杨国东 《化学教学》2001,(12):26-28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了解乙酸的部分物理性质、结构式。2 .掌握乙酸的化学性质 (酸性和酯化反应 )和主要用途。3.掌握羧酸的分类和分子结构及其通性等。能力目标 :1 .应用化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现象和常识的能力。2 .学会对比、归纳和类推的学习方法。创新思维目标 :学会用已知条件设计实验验证结论的思维能力和用宏观实验推断微观机理的思维方法。教学重点 :1 .乙酸的化学性质。2 .类推思维方法的培养。学法指导 :让学生学会用新学过的知识不断丰富旧知识体系的学习方法 ;让学生建立起有机物学习规律的系统 ,理顺各类有机物之间从结构到…  相似文献   

17.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学生能说出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2)学生会用多种方法推证三角形内角和定理;(3)学生会按角将三角形进行分类。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逻辑推理能力和有条理地表达的能力。3.过程与方法:在自主探究学习中,培养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使学生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4.情感目标: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的探索性和创造性,在动手、动脑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学重点推导三角形内角和为180°的过程以及按角将三角形分类。教学难点引…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68~69页。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和统计的方法。2.让学生主动参与,观察、经历探索统计方法得出的过程。3.培养学生良好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4.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以及数学的趣味性。教学过程:一、屏幕显示,导入新课1.谈话:小朋友们,你认识它们吗?(屏幕显示:b、p、m)先让学生自由谈,紧接着指名学生读b、p、m。【评析:从语文课中熟知的拼音字母引入,将语文知识结合于数学教学之中,让学生产生好奇心、求知欲,使学生意识到数学并不高…  相似文献   

19.
【教学纪实】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认识大自然,了解她的丰富多彩。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亲近大自然,在活动中体验、感受大自然的神奇、美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感受、发现和探究大自然的美。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并初步渗透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的思想。教学重、难点:让学生认识、了解大自然,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让学生知道人与大自然密不可分,要爱护环境,保护大自然。教学准备:教师与学生去公园游玩的照片、录像及相关课件;各种水果(切成部分的);教具(树干)和学具(树叶)。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师:同学们,前…  相似文献   

20.
犤教学目标犦1.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勇敢、坚毅、上进的生活态度;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2.行为与习惯:让学生初步养成不胆小、不娇气的行为习惯。3.知识与技能: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勇敢的具体表现,帮助学生正确区分勇敢与蛮干,使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4.过程与方法:活动中引导学生学会搜集、分析、整合、加工信息,用不同的方法与同伴交流,逐步培养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犤教学过程犦一、情境导入,唤起体验师:(出示药箱、针盒、针管)同学们,刚才校医让我通知大家下课后打一次预防针,你们怕不怕?不怕的同学请勇敢地把手举起来。(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