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人类的活动给地球带来了文明,也改变了地球的环境。我们相信,如果没有人类,地球不会是今天这个样子。这使我们想到一个有趣的假设:如果人类因为某些原因突然从地球上消失,人类活动终止了,地球将会变成什么样子?  相似文献   

2.
进入新世纪,人类开始梦想登陆火星、建设火星新家园。但是如果有一天,我们真的登陆星新家园。但是如果有一天,我们真的登陆到火星表面,就会失望地发现,这里和我们的地球家园相比,条件实在是太糟糕了。火星大气比地球大气稀薄,其中95%是二氧化碳,3%是氮、2%是氩;火星赤道的地面温度在夜间是-113℃,白天最多也就是7℃;火星全年平均气温在-58℃左右。无氧的大气、严寒的温度和干旱的地表成为人类移民火星的三大障碍。那么,用人类的智慧和技术,把火星改造成另一个地球怎么样?这个想法听上去有些不可思议,其实完全可以实现,而且就用21世纪的技术,…  相似文献   

3.
如果有一天,所有野生动植物都因失去生存的空间而消亡,那么这一天,也就是人类的末日。  相似文献   

4.
正想必所有人在看到这一问题时,第一反应就是这个问题十分荒谬。猪的主要用途是为人类供应源源不断的蛋白质,如果猪都有人权了,那么,以猪肉为主要肉质来源的人类岂不就是谋杀犯,还是很恐怖的"食人魔"?推而广之,假如猪有人权,其他动物也应该有人权,你能想象出当所有的动物能和人类平起平坐时,那会是一幅什么可怕的场面吗?  相似文献   

5.
自从人类出现以来,蟑螂、蚊子、苍蝇、老鼠、头虱、螨虫等“野生动物”始终伴随着人类,我们千方百计想把它们消灭掉。人类是否想过,有一天如果我们真的把它们全灭了,我们是否会活得更好?  相似文献   

6.
《科技新时代》2005,(9):33-33
如果有一天我们躺在家里看电视,就能欣赏到媲美电影院的画质效果,该是怎样的享受!相信我,这一天的到来并不远了。高清电视这一概念相信你一定不陌生,事实上很多人已经拥有这样的产品的。在高清这个大势所趋的情形下,配套的高清产品也纷纷登场。[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在冒险喜剧《小鸡快跑》里,一群大鸡小鸡在一望无垠的农场里快乐地生活着,虽然在安详静谧的背后藏着刀光血影的杀机——有一天大家都会成为烤鸡、炸鸡……但这一切,远没有禽流感来得那么可怕!禽流感来了,小鸡快跑!其实只是我们的一相情愿。禽流感来了,疫区3千米范围内的家禽都要被扑杀,5千米范围内的家禽要强制免疫。现在全世界各地都沸沸扬扬地说着禽流感,因为这种禽类之间传播的瘟疫发生的新的变种,让人类也成了它们袭击的目标,而且由于候鸟会随着季节迁徙,它们过国界是不需要检查和签证的,看形势似乎很可怕。现在,各国专家要求人们的头脑…  相似文献   

8.
读者互动     
2009年第11期李琴读者问:银河系是否能找到第二个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如果有一天臭氧层被完全破坏,人类会不会受到辐射而产生变异?据资料显示,科学家们已发现许多可能成为人类生存的家因,在银河系内也应该是有的,如果有一天臭氧层被完全破坏,而且人类没有找到一个安身之处,在强大的辐射下,绝大多数人类是会灭亡的,  相似文献   

9.
很多人都说:人类才是最可怕的动物。这句话确实没错,纵观人类的历史,全都是为了满足欲望所带来的杀戮和战争。人类残杀动物,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地破坏大自然,将比我们低等的动物作为口腹之欲而享受……如此种种,我们真应该问一下自己:我们究竟有多可怕?美味和疾病美味和疾病,这两个词看似毫不相干。其实,  相似文献   

10.
神奇的再生     
我们的皮肤如果受伤,通常会留下一道伤疤,但最新研究显示,有一种叫非洲刺毛鼠的动物,如果被天敌抓住,可以脱落掉大块的皮肤组织,换取自身的逃脱。一段时间后,伤口还能不留痕迹地再生出新的皮肤组织来。这是研究人员首次发现哺乳动物有这种能力,也许有一天,人类也能实现肢体组织受损后重新长出的梦想。  相似文献   

11.
<正>发明缘由有一天,我看到一则新闻:一位行人经过一处井盖时,因井盖移位不幸跌落井中。虽然在大家的努力下,这名行人被安全救出,但他的身体仍有一定程度的擦伤,也受到了惊吓。看到这样的新闻,我感到很难过。试想一下,如果是自己一个人掉落在黑黑的井里,那真是太可怕了!有没有办法避免这类事故呢?  相似文献   

12.
恐怖事件未过,克隆技术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2001年11月25日,美国先进细胞技术公司(ACT)宣布:首次克隆出了有6个细胞的人类早期胚胎对此,肯定者认为值得尝试,但反对者认为这是向克隆人迈出了一大步克隆人也许并不那么可怕,这种探索透露出我们人类骨子里的一种愿望:自己设计自己,取代自然进化这个“上帝”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2):I0015-I0016
科技日报讯这是一个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地球未来的数学模型。如果人类从来没有进行过集约化养殖,地球又是怎样一番面貌。这个“错误”大概算是“马丁利”所作的第一个预测吧。科学家打造“虚拟地球”演绎物种兴衰 可在全球规模上模拟所有生物互动方式 这是一个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地球未来的数学模型。它可以告诉我们,如果所有的蜜蜂消失了,环境会怎么样;大熊猫灭绝后,世界将有什么不同;如果人类从来没有进行过集约化养殖,地球又是怎样一番面貌。这就是微软科学家开发的“马丁利(Madingley)”模型,也是第一个在全球规模上模拟所有生物互动方式的计算机模型。  相似文献   

14.
宇宙飞船的自我修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果人类有一天要到外太空进行星际旅行,就必须对宇宙飞船的现有材料进行更新换代,以使宇宙飞船的构造更加牢固、安全。目前我们在宇宙飞船上使用的复合材料最大的一个弱点是在使用过程中常常出现极其细小的裂缝,久而久之,这些细微裂缝就会造成重大损害。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科学家们正在研制在材料破裂时能进行自我修复的新型合成材料。  相似文献   

15.
火星发电机没电了?地球拥有一个稳定的地磁场,所以我们的指南针才会指向南北极。但是如果我们把指南针拿到火星上,它就不灵了。现在的火星没有磁场,这也是火星不适宜生命存在的重要原因之一。人类送往火星轨道上的一些探测器,只在这个红色行星的个别最古老的  相似文献   

16.
耕耘海洋     
如果有一天土地全部沙漠化,如果有一天人类数量增加了几倍,人类已无法再向陆地索取足够的食物时,就会把饥饿的目光转向海洋:人类能通过“耕耘”海洋增加“作物”鱼儿的产量吗?海洋面积是陆地而积的3倍多.耕耘海洋是个比较诱人的想法,那里将是非常有潜力的食物来源。  相似文献   

17.
如果人类有一天要到外太空进行星际旅行,就必须对宇宙飞船的现有材料进行更新换代。以使宇宙飞船的构造更加牢固、安全。目前我们在宇宙飞船上使用的复合材料最大的一个弱点是纯使用过程中常常出现极其细小的裂缝,久而久之。这些细微裂缝就会造成重大损害。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科学家们正在研制在材料破裂时能进行自我修复的新型合成材料。  相似文献   

18.
加拿大北卑诗大学物理系教授谢格西回答说:理论上是可以的。在说明这个假设状况时,我们先忽略摩擦力、地球自转和其它复杂状况。如果我们挖了一条贯通地球的隧道,当一个人掉进隧道后,他就会像钟摆一样在隧道两端来回运动。假设这个人的初始速度为每小时0公里(只是刚好掉进洞里),那么他的速度会在地心处达到最高,然后渐渐变慢,到地表时速度又是0。作用在这个人身上的重力,会与他到地心之间的距离成正比;在地表最大,在地心为0。整个过程历时约42分钟。如果没有摩擦力,能量就不会损耗,这个人就会一直在隧道中来回摆荡。但这在现实世界是不会发…  相似文献   

19.
正看过电影《我们诞生在中国》吗?如果看过的话,你一定不会忘了死在雪地中的雪豹达娃,其实达娃并不是个例,根据科学家统计,自然界中有70%的野生动物都熬不过寒冷的冬天。然而,严寒虽然可怕,人类却依然找到了各种对付它的办法。与严寒之间的一场场生存斗争,书写在了人类进步的每一个脚印上。火,人类御寒的第一法宝  相似文献   

20.
加拿大北卑诗大学物理系教授谢格西回答说:理论上是可以的。在说明这个假设状况时,我们先忽略摩擦力、地球自转和其它复杂状况。如果我们挖了一条贯通地球的隧道,当一个人掉进隧道后,他就会像钟摆一样在隧道两端来回运动。假设这个人的初始速度为每小时0公里(只是刚好掉进洞里),那么他的速度会在地心处达到最高,然后渐渐变慢,到地表时速度又是0。作用在这个人身上的重力,会与他到地心之间的距离成正比;在地表最大,在地心为0。整个过程历时约42分钟。如果没有摩擦力,能量就不会损耗,这个人就会一直在隧道中来回摆荡。但这在现实世界是不会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