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采用流动注射—氢化物发生器与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联用技术,建立了磷矿石中微量砷的快速检测方法。该方法检出限为0.10ng/mL,适用于砷量在0.1~2000μg/g范围内的测定。  相似文献   

2.
针对古腊布含砷金矿石浮选试验研究,得出处理该矿石合理的工艺流程及药剂条件.采用煤油除杂工艺流程,在磨矿细度-0.074mm占80%、碳酸钠用量2000g/t、硫酸铜用量150g/t、丁黄药+AW用量70g/t的条件下,获得了金精矿的品位42.83g/t,金精矿的回收率83.16%的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3.
通过正交法确定样品的微波消解方式为阶梯升温(100℃/150℃/180℃),升温速率为8℃·min1。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直接测定样品中砷和铅的含量。结果表明,此方法砷的检出限为0.0041μg/m L,相对标准偏差为1.5%-1.9%(n=10),回收率为95.2%-103%。铅的检出限分别为0.0066μg/m L,相对标准偏差为1.1%-2.1%(n=10),回收率为90.2%-94.3%。本方法具有简便快捷,精密度和准确度较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针对长坡选矿厂锌浮选尾矿硫砷矿物相互伴生且部分矿物未单体解离的特点,考虑全浮硫化矿,全浮精矿再硫砷分离的原则流程,在硫砷浮选分离过程中采用过氧化氢与腐殖酸钠1∶1药剂组合抑制砷矿物,在用量仅为900g/t条件下,硫精矿品位达到44.86%,回收率达到87.88%,硫精矿中砷含量可降低到1%以下。  相似文献   

5.
利用原子荧光法测定水中砷和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哈春光 《青海科技》2010,17(3):59-61
本文对原子荧光法测定水中砷和汞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此法灵敏度高,最低检测限砷为0.2μg.L-1,汞为0.01μg.L-1,且操作简单,速度快,准确度、精密度和回收率均较理想,样品用量少,具有较宽的线性范围。  相似文献   

6.
缪德仁 《科教文汇》2007,(2X):197-197
采用流动注射一氢化物发生器与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联用技术,建立了磷矿石中微量砷的快速检测方法。该方法检出限为0.10ng/mL,适用于砷量在0.1-2000μg/g范围内的测定。  相似文献   

7.
李显华 《大众科技》2012,(1):149-150
含砷洗氯水可采用盐酸中和,石灰和硫酸铁两段除砷的方法处理,溶液中的砷能降至0.5mg/L以下,达到国家规定的工业污水砷排放标准。一段砷渣可采用二次富集方法提高渣含砷。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测定白砂糖中总砷的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方法:以硝酸为消化剂进行微波消解后,原子荧光法测定.结果:方法检出限为0012mg/kg,加标回收率为95%~115%,RSD为1%.结论:方法简单、快速、结果准确可靠,适用于批量检测,适合白砂糖中总砷分量的检测分析.  相似文献   

9.
采用煤渣静态吸附水中氟和砷.考察煤渣投加量、震荡时间、进水浓度和pH值对煤渣吸附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每100 mL污水较为合适的煤渣用量为6 g;煤渣对氟和砷的最佳吸附时间为3 h;对高氟水的吸附效果较好,对低氟水的去除效果相对较差;对高浓度及低浓度的砷均具有较好的吸附效果,去除率均达到95%以上;pH值对氟和砷的吸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0.
本文应用AFS-230E型原子荧光光度计同时测定水中砷和硒,选择最佳仪器条件,As检出限为0.0793μg/L,Se检出限为0.0068μg/L,As加标回收率为97.7~102%,Se加标回收率为97.6~105%,精密度和准确度满足分析要求,通过研究确定仪器和方法条件测定地表水中砷和硒,大大提高分析效率。  相似文献   

11.
正建立了连续测定地球化学样品中微量砷、锑、铋、汞的原子荧光光谱法。研究了酸度、KBH4溶液浓度、混合还原剂用量等条件对荧光强度及其测定结果的影响。在该方法条件下,砷、锑、铋、汞的检出限分别为0.3,0.02,0.02,0.003ug/g,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90%,0.87%,1.10%,0.89%(n=12),准确度大于98%。该方法简便,成本低,检测结果准确,检出限、准确度及精密度均能达到行业规范要求,可用于大批重地球化学样品生产分析。  相似文献   

12.
在供水行业中,测定砷的方法主要有化学法号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汞的测定采用测汞仪。这些方法普遍存在操作复杂、灵敏度低、干扰大等问题。现介绍一种新的检测方法,即双道原子荧光光度检测法同时快速测定饮用水中微量砷和汞。此法灵敏度高,最低检测限砷为0.10×10~(-3)mg/ l,汞为0.02×10~(-2)mg/l,并且简单,速度快,准确度、精密度和回收率均较理想,样品用量少,具有较宽的线性范围。  相似文献   

13.
选取某电解铜厂阳极泥进行脱铜处理,以硫酸溶液为介质,采用空气中的氧作为还原剂进行铜、砷浸出反应。采用单因素实验法探讨了鼓风时间、酸度、反应温度、液固比等因素对阳极泥中铜、砷浸出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脱铜实验的最佳条件为鼓风时间5h、初始硫酸浓度180g/L、反应温度65℃,液固比3:1。在该条件下,脱铜实验渣率为61.49%,铜脱除率为85.13%、砷脱除率为52.36%、锑脱除率为1.63%,铋脱除率为7.12%,溶液中硒、金、银微量损失。  相似文献   

14.
天然气中砷的赋存具有一定的潜在危害,不仅会造成天然气工业设备伤害,还可能在天然气利用过程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构成威胁。通过对国内外天然气中砷的研究跟踪发现,天然气中砷的来源有三方面,即成烃母质的富集、热液流体的活动以及微生物的作用;天然气中砷的赋存状态以有机状态的三甲基胂为主;天然气砷含量变化较大,大多在20000 ng/m~3以下,也是目前天然气行业认为比较安全的界限。研究天然气中砷的分布赋存特征,可为后续天然气中砷的检测方法探索,实现快速、有效、实用的天然气中砷的安全监控发挥基础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5.
采用原子荧光光谱法和微波消解对样品进行前处理,来测定沁阳铁管山药样品中的砷和汞的含量,确定了微波消解样品的实验条件,优化了仪器的最佳工作参数。砷和汞的的含量分别在0-22ug.L-1和0-17ug.L-1范围内线性良好。砷和汞的回收率分别为104.1%和96.2%。砷和汞的检出限分别为0.005ug.L-1和0.008ug.L-1.。试验表明,这种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度高,应用于沁阳铁棍山药样品中砷和汞的检测,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6.
对内蒙古地区20家企业生产的20批次有机肥料中重金属铅(Pb)、铬(Cr)、镉(Cd)、砷(As)和汞(Hg)含量进行了分析研究,重金属含量采用农业行业标准NY/T 1978-2010《肥料汞、砷、镉、铅、铬含量的测定》方法检测,并探讨了有机肥料中的重金属存在的原因及有关肥料标准中重金属安全限量问题.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中华跌打丸及其药材鬼画符提取物的抗炎作用.方法:本研究采用硫酸铜诱导建立转基因中性粒细胞荧光斑马鱼炎症模型,系统评价中华跌打丸和鬼画符各浓度提取物的抗炎作用.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斑马鱼炎症部位中性粒细胞数显著增加.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中华跌打丸给药浓度为222 μg/mL、667 μg/mL和2000 μg/mL时,鬼画符95%乙醇提取物给药浓度为28 μg/mL、83μg/mL和250 μg/mL时,鬼画符50%乙醇提取物给药浓度为3.47 μg/mL、10.42 μg/mL和31.25 μg/mL时,鬼画符水提取物给药浓度为14μg/mL、42 μg/mL和125 μg/mL时,鬼画符水、50%乙醇、95%乙醇混合提取物给药浓度为28 μg/mL、83 μg/mL和250 μg/mL时,斑马鱼炎症部位中性粒细胞数显著减少.结论:中华跌打丸及其药材鬼画符各提取物对硫酸铜诱导的炎症斑马鱼均表现出显著的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8.
来自饲料添加剂生产过程中的有机砷工业废渣是一种典型的历史遗留危险废物,其不当处理处置或随意处置可能引发周边环境污染。本研究选择浙江省某有机砷生产厂家的废渣进行污染源特性研究,以期为其后续的安全、环保处理处置提供基础技术数据。研究结果表明,有机砷工业废渣具有高浓度有机物和无机物共污染特性,有机污染以邻硝基苯胺和苯胺含量最高,分别达(90800±42)mg/kg和(1910±26)mg/kg;无机污染主要表现形式为砷污染,含量达(22353±11)mg/kg,废渣存在极高环境威胁。废渣中总砷和硝基苯类污染物的浸出浓度分别达4600 mg/L(其中高毒性的As(III)占45%~50%)和6500 mg/L。废渣中污染物浸出毒性浓度极高,且存在明显的内部迁移行为,亟需脱毒处理。有机砷废渣的污染特性研究结果意味着单一的处理方式可能难以使其得到有效处理,采用化学解毒(如高级氧化)和稳定化/固化的联合处理方法有望能使该危险废物达到稳定化处理,从而便于后续安全处置。  相似文献   

19.
以HNO_3-H_2O_2作为消解试剂,选择微波消解,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卡拉胶中砷、铅、汞、镉、铬含量,在仪器的最佳工作条件下,方法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在0.9992~0.9999之间,检出限为0.16~4.30μg/kg,各元素的相对标准偏差在0.52%~3.17%之间,回收率在90.2%~106%之间。实验表明,该方法操作简单,分析速度快,并且可以同时测定多种元素。  相似文献   

20.
最近,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朱永官课题组采用实时定量PCR(qPCR)、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T-RFLP)、以及构建克隆文库分析的方法,研究了采自于中国南方13个水稻田土壤样品中微生物的砷转化基因的丰度和多样性,证实砷氧化基因(aioA)、砷呼吸还原基因(arrA)、砷解毒还原基因(arsC)和砷甲基化基因(arsM)广泛地存在于水稻土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