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正本技术介绍了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的相关概念及特点,分析了FRID在图书馆各项业务中的运用,以及RFID技术在图书馆的日常管理业务、对外服务上与传统的条形码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最后,对当前RFID在图书馆实际应用中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伴随着电子、芯片技术的发展,基于无线电磁波通讯的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不断完善,并越来越广泛地被运用于社会各行业的管理中。近年来,国内外越来越多的图书馆先后引进RFID技术,来替代传统的条形码识别技术。凭借其非接触式、自  相似文献   

2.
随着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的不断发展,此项技术日益受到科技界的广泛关注。在图书馆界,无线射频识别技术有取代近二十年的条形码技术的趋势。本文介绍了基于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的图书自助式服务机的设计及实现方法,读者可以自助完成图书借阅和归还,管理员可以利用该系统管理图书、统计分析等功能。图书自助服务机的出现有效地提高了图书管理的效率,简化了图书管理的流程,降低了图书管理人员的劳动强度,并为读者提供更加便利快捷的图书借还、查询等服务。  相似文献   

3.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的应用为图书馆事业发展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以北京农学院图书馆为例,探讨应用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建设图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相似文献   

4.
RFID技术在图书馆应用中应考虑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简要介绍了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并从实际出发,分析了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在图书馆应用中应考虑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蔡晓峰 《科技风》2012,(22):82-83
(RFID)无线射频技术以其免接触、快识别、高寿命、大容量、高安全性等特点受到了广大图书馆的关注,并被引入到图书馆的管理服务中。但是,我们必须清楚的认识到,凡事都存在其两面性,即利和弊。RFID技术在图书馆管理应用中我们如何来更好地把握其利弊关系。  相似文献   

6.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对图书馆流通服务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静 《情报探索》2008,(12):103-104
在对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的涵义、工作原理以及特点进行介绍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RFID对图书馆流通服务可能带来的积极影响和目前该技术仍然存在的问题,旨在为图书馆应用RFID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国内外越来越多图书馆应用无线射频识别(RFID)馆藏管理系统。本文通过深圳图书馆升级RFID系统实例来分析不同层次高校图书馆升级RFID系统遇到的各类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和建议,希望对高校图书馆升级RFID系统具有辅助决策作用。  相似文献   

8.
随着图书馆的使用规模扩大及图书数量的增多,传统图书馆管理技术已经影响到越来越多的借阅者有效利用图书馆资源,射频识别技术应用在图书馆管理中可以提高图书馆管理业务流程的工作效率,使用户得到方便快捷舒适的服务,促进图书馆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射频识别技术在高校信息化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射频识别是一种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高校中,图书馆、校园一卡通、资产管理都是射频识别技术的典型应用环境。应用射频识别技术可自动快速批量完成对人或物的分散数据采集,对于高校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建设数字化校园具有显著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及其在图书馆的应用现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辛苗 《现代情报》2007,27(1):161-163
本文对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KID)及其在图书馆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概述,并对RKID技术在图书馆应用的障碍因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田金萍 《大众科技》2013,(8):141-143
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图书馆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RFID射频识别技术应用于图书馆是图书馆发展的又一创新,大大提高了图书馆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文章以RFID技术和条形码技术之比较,阐明RFID技术应用与图书馆的优势,揭示了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图书馆更换为RFID系统的必要性和必然性,是提高图书馆服务学科建设的必然趋势,具有前瞻性。  相似文献   

12.
在RFID技术在我馆整体成功应用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从读者满意度的角度选择评价指标,对RFID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为拟用或正在使用RFID系统的图书馆提供一些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13.
江云  王春华 《现代情报》2013,33(3):142-146
RFID技术以其免接触、快识别、大容量等优势日益成为引领未来建立现代化图书馆的发展方向。然而实践表明,在将条码和标签之间进行数据关联时问题不少。带着这些问题,笔者调查走访了成渝两地正在使用RFID技术的高校图书馆,结合重庆理工大学图书馆RFID项目实际,探索其成因、分析其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4.
浅谈RFID在开架文献阅览室的应用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攀  樊桦  乔磊 《现代情报》2011,31(9):156-159
RFID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取得了超出预想的良好效果,同时加速了图书馆的发展。本文试从RFID技术在国家图书馆开架阅览室部署实施过程入手,阐述其给图书馆建设及服务所带来的变革。  相似文献   

15.
论高校图书馆开架借阅之读者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年琴  田质兵 《现代情报》2010,30(8):98-101
高校图书馆采用开架借阅方式方便读者的同时,也为读者服务带来了新的问题。文章在简要介绍图书馆开放借阅模式的基本现状后,给出开放模式下的一个典型案例,说明馆员在读者服务过程中所应关注的深层次内容。以此为基础,从Google Answer/百度知道模式、BBS/E-mail/SMS/IM手段、CRM系统数据源获取和分析、RFID等新技术的使用等几个方面给出开架借阅环境下改进读者服务的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6.
徐丹 《现代情报》2011,31(2):30-33
以布鲁克斯的知识结构方程理论为基础,经过分析指出高校图书馆读者知识结构存在相似度高、层级性强、交互性差以及知识层次跨越性小等特点。在研究有关图书馆知识服务本质及服务模式等诸多要素的条件下,提出适合高校图书馆发展的读者互助知识服务模式。即通过利用高校图书馆读者自身的知识源,采取读者互助、图书馆搭建知识服务平台、专家把关的互动模式来达到使读者知识自然增值的目的,从而使高校图书馆起到在知识服务中利用有限资源发挥有效服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国内许多图书馆在RFID系统建设中对图书定位问题了解不够全面和清晰。RFID系统在馆藏管理方面的实际使用效果远远不及自助借还服务。RFID图书定位分为动态定位模式和静态定位模式。利用智能书车、便携式读写器、物联网手机等定位设备,旧书可以采用全书定位法和首书定位法,新书可以采用人工定位法、首书智能定位法、虚拟首末书定位法和邻居定位法。文章对各种定位方法的原理和优缺点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比较,并基于数十家图书馆的实际建设经验,提出了若干基本原则和建议。帮助图书馆更全面了解RFID系统建设中的图书定位问题,优化图书定位方案,提升RFID系统馆藏管理价值。  相似文献   

18.
王欢 《情报探索》2021,(2):117-122
[目的/意义]旨在为提高我国高校图书馆智库服务水平提供参考。[方法/过程]介绍了关联数据的相关理论,分析了将关联数据引入高校图书馆智库服务的优势,构建了高校图书馆智库服务模型,提出了高校图书馆智库服务的保障措施。[结果/结论]该模型促进了高校图书馆内外部资源的深度融合,使用户可以全天候访问智库资源,提高了高校图书馆的智库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9.
为了摸清我国高校图书馆面向公众开放服务的基本现状,笔者通过登录211高校图书馆网站,用4个指标对高校图书馆开放服务的基本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从而了解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服务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