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论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独立董事制度是为了弥补我国公司治理结构中监事会监督职能的不足而引入的;经营权和所有权高度分离,所有者缺位的背景下保持独立董事的独立性是独立董事能否发挥作用的关键。我国的独立董事不仅是公司的监督者,还是股东利益特别是中小股东利益的代表。要在保持监事会的前提下,在独立性、提名、薪酬、构成比例、权责、人才储备等方面完善我国的独立董事制度。  相似文献   

2.
引入独立董事制度,以完善我国公司治理结构,规范公司运作,是目前我国公司研讨的热点话题。然而,独立董事制度因其独立性,薪酬等方面存在的诸多缺陷,尚不足以担此重任。故而,当务之急,不是如何完善这一制度,而是应在现有条件下立足于改变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发挥监事会功能。  相似文献   

3.
引入独立董事制度,以完善我国公司治理结构,规范公司运作,是目前我国公司法研讨的热点话题。然而,独立董事制度因其独立性、薪酬等方面存在的诸多缺陷,尚不足以担此重任。故而,当务之急,不是如何完善这一制度,而是在现有条件下立足于改变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发挥监事会功能。  相似文献   

4.
独立董事必须具备公司董事的一般任职资格,必须符合独立性方面的要求,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独立董事的选聘可以采用个人申请任职资格、独立董事协会认定申请人任职资格并批准成为协会会员、独立董事协会向上市公司提供候选人建议名单、上市公司董事会决定候选人、上市公司股东大会投票选举决定的程序。  相似文献   

5.
公司治理结构的核心问题是公司的内部监督问题。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监督机制实行监事会制度和独立董事制度并举的模式,但在实践中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考虑我国的传统和市场经济的发展阶段.吸收独立董事制度的合理因素,建立由股东代表监事、职工代表监事和独立监事共同组成的监事会,并充分提升监事的独立性和专业性是一条符合我国实际的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6.
通过中小股东权益被侵害成因分析得出主要由公司制企业股权高度集中、机构投资者机会主义倾向、中小股东股权分散、获取信息成本过高、独立董事与监事会制度不能有效发挥作用几个方面构成,从完善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和建立流通股股东参与决策和对公司业务运作情况的监督机制两个方面出发,得出调整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确定政府的政策导向、加强独立董事的独立性、强化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等对策。  相似文献   

7.
引入独立董事制度,以完善我国公司治理结构,规范公司运作,是目前我国公司法研讨的热点话题。然而,独立董事制度因其独立性、薪酬等方面存在的诸多缺陷,尚不足以担此重任。故而,当务之急,不是如何完善这一制度,而是应在现有条件下立足于改变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发挥监事会功能。  相似文献   

8.
一、有关独立董事制度的基本理论独立董事制度首创于美国,早在1940年美国颁布的《投资公司法》中,就有关于独立董事的明确规定。中国证监会发布的《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规定,上市公司独立董事是指不在公司担任除董事外的其他职务,并与其所受聘的上市公司及其主要股东不存在可能妨碍其进行独立客观判断关系的董事。独立性独立董事最重要的个性特征,其独立性主要体现在:1.经济关系独立,2.人格独立,3.利益独立,4.决策独立。随着现代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不断完善,独立董事在公司治理中也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独立董事自…  相似文献   

9.
独立董事制度对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有重要作用。我国独立董事制度正在稳步健康的发展,但还远不够成熟。为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独立董事制度,应在聘任机制、信息来源、任期、激励机制等方面调整现行政策,以保证独立董事的独立性;应对独立董事的职责准确定位,以保证其监督职能的正常发挥。  相似文献   

10.
独立董事在中国的出现有特定的社会条件,在目前一股独大的情况下,中国上市公司采用的独立董事制度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它为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提出了新思路;独立董事的独立性是独立董事制度的核心和灵魂;对任职资格和选拔机制的确认决定独立董事初始身份的独立性,而独立董事在董事会中所占的比例以及任期、薪酬机制,则是其独立性是否延续的保证。  相似文献   

11.
国有股减持方案虽然暂停了 ,但是本次减持价格是符合金融资产的定价理论的 ,它不能被投资者接受 ,说明中国股市投机过度泡沫严重 ,而问题的根源在于国有、法人股不能流通 ,使利益驱动机制发生扭曲。本文提出对新股发行取消非流通股 ,是重新设计我国股票市场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2.
论公司人格     
本文就公司独立人格--有限责任制度进行了深入分析,详细论证了此制度确立之后对于推动经济增长和资本积累、促使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繁荣证券市场等方面所起的积极作用,同时,分析了公司独立人格--有限责任制度的负面影响,即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公司问题”,从而引进了国外“刺破公司面纱”理论。最终指出,公司人格独立制度仍有其存在的价值,不能予以绝对的否认。我们可以将公司人格否认制度之对立性要素因势利导地纳入公司制度内部,使股东与债权人有一定程度上达成权利的相对平衡,从而促进整个公司制度的完善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我国公司法的修改在很大程度上完善了有限责任公司法律制度,但是,就实践的需求而言,有限责任公司法律制度的功效仍受到相当的约束,这是与我国有限责任公司法律制度的系统性缺陷直接相关的,并集中表现于中国传统文化心理约束了立法提供标准合同的可能、国家本位的强势与强制代替了对投资者意思自治的尊重,以及有限责任公司法律制度对股份有限责任公司法律制度的路径依赖。  相似文献   

14.
论股东账簿查阅权行使之正当目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东行使账簿查阅权时必须具备正当目的是诚信原则在公司法领域的体现,也是股权与公司管理者的自主经营权相互制衡的结果,符合有限责任公司的资本结构与人合性特征.判断股东是否具备正当目的存在积极标准与消极标准.因账簿查阅权而产生的诉讼宜采取简易程序或特别程序处理.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证券市场发行制度、再融资制度与退市制度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动机的影响,指出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利益驱动有其特殊的规律,其动机是为获得上市资格条件、再融资资格,提高股票发行价格,避免被特别处理或退市等。提出了解决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问题要从制度建设、监管执行、公司治理环境改善等多层面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6.
官督商办是近代中国最早出现的股份制公司治理机制,轮船招商局是实行该机制的典型代表。对其公司治理机制进行研究,分析官督商办模式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并结合现代公司的发展,提出在政府干预不可摒弃的情况下,通过完善的法律制度来确保政府监管适度、强化公司内控制度,寻求公司治理与政府监管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7.
杠杆收购价值源泉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成功的杠杆收购常常使收购集团和出售股票的股东的价值得以提高,这一价值的提高主要来源于股票市价被严重低估,企业私有化所创造出来的价值,以及从其它方面转移给出售股票的股东和收购集团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国有企业公司化改造失灵的根本原因在于立法本位的错位,是一种畸形的“股东本位主义”所致。公司立法的国家建构主义,导致契约文化意识的缺失,国有股职能的错位,证券市场功能的扭曲。只有超越局限于公司组织机构的不完善、所致监督机制不到位的认识。才能真正找到救济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要解决我国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深层问题,必须坚定不移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最本质的特征是有限责任。解决有限责任问题主要包括:切实保障企业法人财产权不受侵犯,推进股权多元化,进一步强化有限责任制度,在加速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同时,加大力度抓好减员增效。  相似文献   

20.
国家股、法人股流通渠道的根本问题是全流通股票在股市中所占比重的不断提高和全流通股票自身的完善机制对提高市场有效性的贡献。在全流通股票的发展机制优于国家股、法人股不能流通的“基本假定”下,解决国家股、法人股流通问题最重要的不是改革存量,而是规范增量部分,最后解决股票存量中国家股、法人股流通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