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政府网站信息无障碍设计的内涵、政策与举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文论述了信息无障碍的含义,在具体分析了国内外政府网站信息无障碍的政策、标准和举措之后,提出了我国政府网站信息无障碍建设对策。  相似文献   

2.
概述了英国政府制订“e政府互通性方案”和《英国政府网站指南》的背景和推动信息无障碍的总体策略,阐述了政府门户网站建设的政策要求:宏观政策规范和技术政策规范;论述了政府门户网站建设必须坚持的首要原则一无障碍性,详述了政府门户网站无障碍建设的8项要求及其相关推进举措。  相似文献   

3.
文章首先对地级市政府门户网站信息无障碍建设的含义和政策进行介绍,介绍阐述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采用直接访问地级市政府门户网站的方法调研获得信息无障碍建设情况,最后从增强信息无障碍利用意识、健全信息无障碍利用法律法规与标准体系、提升信息无障碍的利用技术和提高社会公众的信息素养4个方面提出地级市政府门户网站信息无障碍建设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郭金兰 《情报杂志》2012,31(4):165-169
选取了各省级网站有无无障碍声明、非文本内容的替代文本、读屏功能、字体大小和网页对比度五个技术指标,来调查我国省级政府网站无障碍建设情况,并且对已经实施无障碍改造的政府网站的用户使用情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从网络信息无障碍的角度探讨缩小数字鸿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简单介绍网络信息无障碍和网站无障碍设计的基础上,从网络信息无障碍的角度探讨如何缩小数字鸿沟.重点论述网站无障碍设计在缩小数鸿沟中所起的作用,如何通过网站无障碍设计来缩小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青少年和中老年人之间的数字鸿沟,残疾人和健康人之间的数字鸿沟.  相似文献   

6.
全面分析Web无障碍建设所涉及的概念、研究现状、标准和技术等.在介绍Web无障碍起源和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视障人士的信息需求与Web无障碍的研究价值,然后着重分析国内外Web无障碍网站的设计标准,以及Web无障碍辅助技术和Web无障碍网站构想,最后为Web网站的无障碍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夏义堃 《情报科学》2008,26(4):599-603
本文通过电子政务建设与政府信息获取关系的深入探讨,指出电子政务建设必须基于政府信息为所有个人或组织获取利用的前提.当前,政府网站建设的进步与网上信息获取的低效已经限制和影响了电子政务的发展.同时,通过我国政府网站信息获取与利用状况的分析,提出改进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8.
基层政府网站建设是建设服务型政府重要内容之一,基层政府网站作为"政务公开"和为民服务的窗口,是社会公众获取政府信息和服务的主要接入渠道和信息发布平台,但是我国基层政府网站普遍存在网站功能单一、网站管理和维护制度落后、缺乏合理规划和统一标准等问题,因此加强我国基层政府网站建设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9.
高校图书馆信息无障碍服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林静  郑宏 《现代情报》2010,30(7):69-72
阐述了在高校图书馆开展信息无障碍服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采用网站调查法对国内外高校图书馆开展信息无障碍服务现状进行了调查,最后对国内高校图书馆开展信息无障碍服务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试论公共图书馆的信息无障碍服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理念与技术两方面探讨了公共图书馆进行信息无障碍服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在对中美公共图书馆的信息无障碍服务进行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公共图书馆信息无障碍服务中资源建设、网站建设和用户服务等方面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依托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及分析平台数据,探讨广州、深圳、香港与国内其他295个城市的创新联系特征和影响机制.研究发现,(1)穗港深创新行为的市场化程度均较强,企业作用突出;(2)从合作范围看,广深与国内城市创新联系的范围与强度都高于香港;(3)从合作对象选择看,广深的科创企业和机构更青睐与高行政城市开展合作;(4)从联系方向看,广州更专注于广东省内的创新联系,而深圳则更倾向于与省外城市开展合作;(5)创新邻近、产业邻近、地理邻近对广深的对外创新联系有显著影响,创新邻近与制度邻近对香港的创新联系有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中国专利与商标》2009,(1):104-104
2008年12月11日上午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田力普出席了由香港特区知识产权署与广东省知识产权局联合在香港举办的知识产权战略宣讲会,就中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作了长篇演讲,并回答了与会者的现场提问。当天下午,田力普局长一行出席了香港设计营商周2008论坛,井参观了设计营商周活动之一的创新技术与设计博览会。田力普一行随后参观了香港中小企业国际推广博览会。  相似文献   

13.
广东省地处岭南、毗邻港澳,地理、气候和人文环境对发展中医药十分有利。尤其是,2006年2月,广东省委、省政府为把广东建设成为中医药强省,作出了《关于建设中医药强省的决定》(粤发[2006]3号),这意味着广东中医药事业面临大好发展机遇。几年来,广东在中医药科技发展与成果转化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相似文献   

14.
Can Huang 《Research Policy》2009,38(5):813-828
In this paper we characterize the extent of economic integration between Guangdong, Hong Kong, Macau, and Taiwan (HKMT). We do not find, for the period of 1999-2003, consistent evidence that economic activity on the part of HKMT-funded companies contributed to productivity growth in Guangdong domestic manufacturing firms. Furthermore, HKMT-funded companies were less active than Guangdong domestic companies in pursuing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R&D) and innovation activities. Given that HKMT-funded companies in Guangdong are dominated by companies from Hong Kong, we end by linking our results to a discussion of recent innovation policy actions, both in Hong Kong SAR and Guangdong province.  相似文献   

15.
随着全球化趋势愈发明显,科技人才的合作交流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促进技术转移转化.分析粤港澳科技人才合作交流及其对技术转移转化的促进作用,发现目前粤港澳科技人才合作存在团队合作交流方式和渠道单一、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基础薄弱、科技人才服务保障工作仍有不足等问题,同时广东省技术转移转化存在顶层设计不足、专业的技术转移转化人才匮乏等问题.结合广东省当前科技创新发展的迫切需要,提出大力开展粤港澳科技人才合作交流,支持多学科跨领域团队合作,建立人才共享、灵活雇佣机制,培养专业的技术转移转化人才等建议.  相似文献   

16.
运用价值链系统理论及其分析方法,研究文化创意产业价值链的构成及其特点,探究粤港澳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及其优劣。在此基础上,运用产业价值链的分析方法,探析粤港澳地区文化创意产业进一步协调发展的模式。  相似文献   

17.
随着信息科技高速发展,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互联互通深刻改变了传统物流模式,区域物流体系建设受到深远影响。如何通过资源共享实现物流高效运作,成为大数据时代科技创新驱动背景下构建区域物流体系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构建粤港澳区域物流体系为研究对象,剖析在区域物流体系构建过程中协同发展的重要性与规模经济效应。在对已有文献进行梳理和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得出影响构建粤港澳区域物流体系的主要因素,从政府与物流企业价值链资源协同视角,得出政府政策条件与物流企业活动条件相辅相成,粤港澳区域物流体系建设是政府政策与物流企业活动协同的产物。基于此,从政府层面、企业层面、科技管理与协同创新层面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研究结果对构建粤港澳区域物流体系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基于产业链的角度,通过深入剖析上、中、下游各个环节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从强化基础研究服务能力、发挥港澳专业服务优势、合力推动科技成果转移孵化、促进科技服务业融合发展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粤港澳大湾区科技服务业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基于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的时代背景,分析粤港澳人才合作示范区的发展现状与实践经验,剖析潜在的问题与发展短板,并对标国内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及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创新实践,研究提出新时期推动粤港澳人才合作示范区创新发展的战略方向。  相似文献   

20.
基基于政策主体、工具与目标的分析框架,比较研究粤港澳大湾区2010年及以后颁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研究发现:广东产业政策主要由广东省政府颁布同时强调与港澳合作,香港产业政策主要由粤港两地政府共同颁布,澳门产业政策主要由澳门特区政府颁布且与粤港合作程度较低;粤港澳三地随着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阶段的变化不断适时调整产业政策工具的使用,但均强调环境型工具的使用;大湾区在宏观层面上的产业政策战略目标较为一致,但在微观层面上呈现地方差异性。基于政策文本分析,明确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存在政策工具和目标关联模糊、产业补贴存在弱化市场机制的风险、产业政策导向的资源配置不均、产业政策与配套政策缺乏联动主要问题,并根据问题导向从政策工具的选择使用、政策体制的适应调整以及产业政策的协同性维度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