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莎士比亚说:"整个世界是个舞台."这句话,从某种角度可以说明戏剧艺术曾经在人们生活中占据了多么重要的位置.戏剧艺术源于公元前六世纪至公元前五世纪的雅典酒神节,几千年的历史为人类留下了丰富的艺术财富.  相似文献   

2.
海盐县地处杭嘉湖平原,杭州湾北岸,历史悠久,物阜民丰,人杰地灵,文化发达。从出土文物可以证明,6000多年前的马家浜文化时期,已有先民在这繁衍生息。自秦王赢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海盐建县至今,已有2224年的历史。二千年来积淀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3.
王剑钊 《兰台世界》2007,(8S):55-55
据司马迁《史记》记载: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五次出巡,途径沙丘平台(今河北广宗西北大平台)时暴病而死。《史记》写成于汉武帝(公元前140年——公元前87年在位)时期,此时距公元前210年只有100多年的时间,加之司马迁为写《史记》漫游各地,考察风俗人情,访求历史古迹。足见“始皇崩于沙丘平台”的可信性。  相似文献   

4.
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生产力的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演变呈现出不同的先进标志。每一时期生产力都继承着前一代人的创造,并继续生产和创造着。生产力发展的自我积累和延续,保证了社会和人类自身发展的连续性。这种积累和延续靠档案作为中介继承下来,反映在档案上的积累,延续了档案基础上的延续。可以说,档案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桥梁。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封建社会里,某一姓帝王家族世袭统治时都有一个“国号”,循自后来,每一姓王朝每一个帝王在位时,又都有自己的纪年和“年号”。因此可以说,国号是某一姓王朝统治的标志,年号则是某一帝王个人统治的标志。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纪年,是西周时期的“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有人  相似文献   

6.
一、我的由来大概是我“体内”储藏着档案的缘故,人们习惯地称我为档案库。我的历史源远流长,可以说是随着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出现而出现,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而发展。据我“体内”储藏的档案史料记载,早在公元前的秦王朝时代,我就已有雏形,“体内”专储皇  相似文献   

7.
旅游,作为一种活动,它的历史已经很久。公元前五世纪,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曾以希腊为中心,进行了中近东、南欧、北欧等地的旅行尝试,被称为旅行之父。我国早在公元前二千二百五十年,最早的古籍之一《山海经》中就已有了所谓“历历叙九洲”的记实,这更可以说是人类旅游活动的先河。但是,作为一种独立的社会经济事业,它的兴起,还只是近一个多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的增长,科学的发达,交通与通讯手段的日渐完善,人类出现了较高的物质文明以后才逐步  相似文献   

8.
中国青铜器享誉世界,是国内各博物馆文物保管重要的工作领域。我国青铜时代约始于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公元前十三至前十一世纪为鼎盛阶段,它跨越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夏、商、周三代,延续了近两千年。  相似文献   

9.
刘晓芳 《兰台世界》2007,(4S):60-61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年)是春秋末期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在教育和思想方面取得的成就,应该说与他从事过档案献整理和编纂有关。作为儒家思想的倡导,孔子毕生遵循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人生信条。[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论编辑的人才意识刘振华,战雅生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历代优秀人才的出现对人类文明与进步,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加速作用。古希腊学者欧几里德(Euclid,约公元前330-公元前275)创立欧氏几何学为人类提供了认识世界的有力工具;波兰天文学家哥...  相似文献   

11.
我曾经说过,图书馆是知识的桥梁。我把这观点形诸文字发表出去了,没有人反对,看来可以成立。我是从这座伟大的桥梁走过来的人,呃,不确切,应该说我正在通过这座永远也走不到尽头的桥梁,我的得益就在每一个跨步之间。  相似文献   

12.
司马迁是我国汉代一位杰出的史官,也是历史上著名的档案工作者。司马迁字子长,汉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县)人,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公元前145年)。他的父亲司马谈,熟悉史事,懂天文地理,在汉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作了太史公这个职位,实际就是管理皇家典籍档案,为皇帝提供史实。父亲死后,  相似文献   

13.
一曾被西赛罗誉为"历史之父"的希罗多德(Herodotus,公元前484~前430年),公元前5世纪创作了最早一部历史著作《历史》,记述了波斯帝国与希腊城邦之间的战争。让我感慨的是这位古代史  相似文献   

14.
高坤 《青年记者》2012,(17):78-79
古罗马,中世纪时间段释义 古罗马时期,通常指从公元前9世纪初古罗马在意大利半岛中部兴起到1453年东罗马帝国(即拜占廷帝国)灭亡,其发展可以概括为三个时期:王政时期、共和时期、帝国时期.公元前27年,屋大维确立元首制,共和制度瓦解.他被元老院授予“奥古斯都”称号,罗马历史也就以此为标志进入了帝国时代. 中世纪时期约为公元476年至公元1453年,这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时代.  相似文献   

15.
一、《异域文谈》周作人《知堂回想录·自己的工作三》云:“此外也写些随笔小品,多是介绍外国的文艺的,作有《希腊之小说》一二两篇,一是讲公元前三世纪时期郎戈斯的所谓牧歌小说,二是叙述二世纪时叙利亚文人路吉阿诺斯的讽刺小说,题目是《信史》,可是里面说的全是神异的故事,讽刺历史家说诳话的风气。又写了一篇公元前六世纪时的女诗人萨福的事迹和她的遗作,题名《希腊女诗  相似文献   

16.
关于人物的研究,一直是学术界和出版界的关注重点,有关各类人物的书,层出不穷。我在《世界大人物》丛书的序言中说过这样的话:“自古以来,世界上的人有过多少,恐怕难以数清,能称得上‘人物’的却是少数……”而我们常说的杰出人物,就是各种人物中的最为出色者。在中国,杰出人物历代都有,但由于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各时代杰出人物的作为和影响也有程度的不同。多年来编辑和写作有关人物的图书,使我感觉到,在我国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有两个历史时期的杰出人物最为突出,其问不但人才众多,而且出自各个方面,其作用也是划时代的和开创性的。这两个时代,一个是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的春秋战国时期,一个是1840年到1979年的近代时期。  相似文献   

17.
印泥演变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外以签字为据,我国是以盖章为凭。印章在我国是法定权力的象征,是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在行使法定职权时的重要依据。我国印记见诸记载始于公元前 544年,实际上铜印早在公元前 5世纪即已出现,封印的做法还要早。商代青铜器(公元前 13~前 11世纪)已有类似印模之物。印章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按汉制是指某官之章或印,表官职高低,后来广泛应用。除日常使用外,又多用于书画题识。然而印迹的优劣,关键又在于印泥。因此,印泥的质量好坏是相当重要的。 一、封泥  古人封缄用泥,泥上盖印,故叫印泥。明陶家仪的《辍耕录·印章…  相似文献   

18.
历史和新闻是两门不同的学问,又是两门相通的学问。历史是过去的记录,新闻是现在的记录。历史是当时的新闻,新闻是未来的历史。历史是新闻的积淀,新闻是历史的瞬间。研究昨天的历史,可以了解今天新闻发生的由来和走势;研究今天的新闻,可以了解历史发展的必然和延续。所以古人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这句话也可以倒过来说:以新闻为鉴,可以明因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这是王羲之的历史观。“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这是杜牧的新闻观。前者强调的是要把今天发生的新闻放到历史的长河里去认识过去;后者强调…  相似文献   

19.
数字新闻     
1229年中国史纪年往前推 “夏代始年约为公元前2070年;夏商分界约为公元前1600年;盘庚迁殷约为公元前1300年;商周分界为公元前1046年”Ⅸ夏商周年表》为我国公元前841年以前的历史建立起1200多年的三代年代框架,将中国史纪年前推了整整1229年。4000美元广州人均GDP预计今年广州市国内生产总值  相似文献   

20.
战国时期的魏国,初都安邑(今山西夏县城关镇西北),至惠王时则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市西北),据史籍记载约有四说:一为三十一年(公元前339年);二为二十九年(公元前341年);三为九年(公元前361年);四为六年(公元前364年)。其迁都原因亦有二说:一为秦之所逼的原故;二为加强对东方诸侯控制的力量。本文就迁都的年代并结合其原因一併考订如后,就教于大家。(一)三十一年说。此说据《史记·魏世家》记载:"(魏惠王)三十一年,秦、赵、齐共伐我(指魏),秦将商君诈我将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