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道”是老子哲学的重要范畴,它是宇宙万物的本源。“道”包括本体道和规律道两部分,本体道又包括“无”、“有”。“无”是宇宙万物最初的本源,它为虚空之神,有“虚”、“静”、“小”的特点,“有”是生养之神。有“混沌”、“动”、“大”的特点。道体是从“无”至“有”的,“无”虽有创造的潜藏力,但需要最初的鼓动力。在老子那里,由于更注重以“反”为内容的规律道,以至老子把规律道作为道体从无形质落向有形质的最初动力。  相似文献   

2.
庖丁解牛,“以无厚人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动作优美和谐,“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这是一种多么雍容的气度,多么华贵的风采!每当读到这里,我都会被深深地感动。“游刃有余”是为人处事的最高境界,而要想达到这种境界,“回避”也许是最好的办法。作为一名教师,在处理课堂随机事件时采取冷静、暂时回避之法,  相似文献   

3.
《中国高校招生》2004,(10):55-60
东北三省包括吉林省、辽宁省和黑龙江省。辽阔的东北有着无数的辉煌和荣耀,那大森林、大平原、大矿山、大工厂……都是东北人引以自豪的。东北三省作为我国的工业摇篮,曾经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奇迹。但在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东北老工业基地似乎失去了往日的辉煌。东北将会发生什么变化?这是所有的东北人,乃至所有关心中国经济的人都想求得答案的问题。中央提出“振兴东北”的国策将具体影响到1亿多东北人今后的生活。国家设备部部长薄熙来曾给将要振兴的东北老工业基地取了名字……中国第四增长极的核心区域,意思是要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磨大三角之后,再造一个中国经济增长的新这点。这里,我们暂且不讨论东北三省如何振兴经济的话题,我们不妨先从东北三省的高校教育谈起,从对几所“211工程”院校的认识谈起。  相似文献   

4.
秦末战争中项羽衔命北上救赵,曾“破釜沉舟”渡河决战。对项羽“破釜沉舟”处代有争议:其一说在自白马津渡黄河处;其二说在三户津渡漳水处;其三则认为应在今河北邯郸东北向的曲周旧城一带。因为这里在殷一周时期曾是著名的“巨桥”所在地,故略称为“巨桥”说。作者认为,从项羽的河北行进路线和当时的战态分布来看,“巨桥”说的地点最接近巨鹿古战场,且当地又有地质调查与新现文物残址的物证,因此更为可信。  相似文献   

5.
“以德为本、法律至上”是一个辩证统一的命题,而这里的“本”与“上”则是道德和法律同为治国方略在哲学意义上的特定定位。只有在这样辩证的关系上,才能全面准确地认识和理解“依法治国”“以德治国”是社会多元化主体立国、兴业、安身求稳定求发展之大事。同时,“以德为本、法律至上”是一个实践性的命题,其实践价值充分地明显地在观念创新和制度创新这两个相互联系、相互承续的方面展开,并为观念创新和制度创新提供了原则指导。  相似文献   

6.
过去,谈论先秦儒家诗学比较注重其伦理性内容,其实从孔子到孟子以致汉代的董仲舒,他们对《诗》的读解有比较浓厚的解释学思想。而这一思想是建立在春秋说《诗》“断章取义”的社会风气上的,当时赋诗者借《诗》言志,听诵者借诗以“观”志,这里的“志”是赋诗者所言之“志”,而非作诗者之“志”。赋诗行为的听者与诵者双方,所凭借的是“以类取,以类予”的思维方式,“类”即是孔子所说的“诗可以兴”(引譬连类与感发志意)。在战国时期赋诗的语境不再存在,孟子针对“断章取义”之不足提出“以意逆志”的说《诗》方式,但“断章取义”在说《诗》过程是不可避免的,故有论者提出“诗无达诂”的阐释方式。  相似文献   

7.
夏、商、西周之时,极重“养老”。这里所说的“老”,当然不排除民间普通老人,但主要还是指那些在朝廷任职或已经致仕的贤德之“老”,他们多被安置在各级学校为“师”。由于当时学在官府,官师合一,“师”也就是官,尤其是天子之学——太学里的“师”,其实就是帝王的高级参谋,其官职更高、地位更尊。所以“养老”在很大程度上即意味着“尊贤”,这就是伯夷、叔齐、太公等听说“西伯善养老”即欣然前往归依的真正原因。  相似文献   

8.
日本发动侵略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打破了帝国主义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均势,但是制定和维护远东“国际秩序”的主要国家——英国、美国、法国分别采取了所谓的“不干涉主义”、“不承认主义”和“好人主义”的政策,而与中国东北接壤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实行了“两面主义”的政策。欧美大国对“九·一八”事变的政策都是为了维护本国利益,起到了纵容日本侵略的作用,对中国人民抗日斗争是一个重大打击。  相似文献   

9.
"鹤乡"扎龙     
扎龙自然保护区是中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东南26公里处.总面积21万公顷.是由许多小型浅水湖泊和广阔的草甸、草原组成的。“扎龙”是满语的音译.意思是“圈牛羊的地方”。文献记载:“这里沼泽绵延.湖泡遍布.方圆数百里的芦苇荡.水草繁茂.鱼虾丰厚,水禽、鸟类嬉戏其间,繁衍颇盛。时至今日,原始自然生态保护如初.有水禽天然乐园之称。”据不完全统计.生活在这里的禽鸟有230种之多.其中尤以丹顶鹤最为闻名.因此这里被誉为“鹤的故乡”。  相似文献   

10.
“晏食”和“晏朝(zhāo)”是古汉语中两个表示时段的时间名词。对于这两个词,《汉语大词典》和《辞源》的解释是值得商榷的。“晏食”的书证来自《淮南子》,而《淮南子》中的“晏食”指的是“食时(辰时)”过后未至“隅中(巳时)”这一时段。其时太阳刚运行到东南方向,约在今上午9点左右。“晏朝”指的是过了“朝时”之“正中”,将至“食时”的这一段时间。  相似文献   

11.
论庄子文辞之"大"、"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分析了庄子喜用大辞、奇辞的原因。认为,庄子喜用大辞乃在于庄子自身精神境界的高远,他在表达这一精神境界时不由自主地选择了“大而无当”之辞。庄子喜用大辞的另一缘由因为“大”是字宙之理,他用“大”辞是为了说明道之理或呈现道之境。庄子喜用奇辞则主要透露出他对俗世的反叛,他用奇辞标其高识,划清与他们的界限;同时他对俗世之人也抱着同情和悲伤的态度,用奇辞来警醒他们。  相似文献   

12.
赵存卿 《教书育人》2005,(11):12-13
一只沿口不齐的木桶,其盛水量的多少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的长度。这就是现代管理学中的“木桶理论”。“木桶理论”固然有一定道理,但如果将教师队伍比做“木桶”的话,就绝不仅仅是“补短”那么简单了。教师之“水”的质与量同“木桶”的方方面面都有关系,这里姑且称之为“泛木桶理论”。“泛木桶理论”启发我们在教师管理中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相似文献   

13.
位于陕西省东部的渭南市有“三秦要道,八省通衢”之称。在历史上,渭南也是中华文明的辐凑之地。史亮说最让他倍感自豪的是这里曾经诞生了令世界瞩目的三秦技术文明。“创造这一伟大文明、被称之为‘三秦工匠’的先人们,代表着世界文明发展史的一个高度。”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初,为了满足日益膨胀的侵略野心,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东北设立了满铁。表面上,满铁的设立是为开展铁路经营活动,掠夺东北物资,但实际却远非如此。事实上,满铁作为日本帝国主义“大陆政策”的急先锋,在整个侵华过程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作为“国策会社”它所带有的政治色彩是浓重的,而绝非一般的单纯的殖民机构。本文拟通过满铁在“九一八”事变中的政治活动,对其职能和性质加以深刻剖析,以再现日本侵华之史实,并以此警谕后人。  相似文献   

15.
学习文言文主要是理解和掌握不同于现代汉语的地方。其中,文言虚词与现代汉语虚词差别很大,且使用频繁,用法复杂。现就初一第一册语文课本中的几篇文言文来谈一谈“之、乎、者、也”这几个我们常挂嘴边的文言虚词的基本用法。一、“之”“之”字在文言文中常用作代词、助词,有时也用作动词。1.作代词“之”作为代词,指代范围相当广泛,可代人、事、物。译为现代文时可根据指代情况、句子内容灵活掌握。例如: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相似文献   

16.
廖淙 《现代语文》2006,(4):125-125
《庄子·德充符》中有鲁哀公问于仲尼的一段话,里面涉及一个“恶骇天下”的人叫哀骀它。“恶骇天下”即指此人形貌丑陋残缺到了极点。但是“丈夫与之处者,思而不能去也;妇人见之,请于父母曰:‘与为人妻,宁为夫子妾’者,数十而未止也。”“寡人召而观之,果以恶骇天下。与寡人处,不至以月数,而寡人有意乎其为人也;不至乎期年,而寡人信之。国无宰,而寡人传国焉。”这里出现了一个审美标准与取舍的问题。通常的标准是人或者物的端正貌美能给受者以亲和力,而丑陋甚或残缺的人或者物往往引起受者的下意识反感。但庄子反常理而提出新的审美尺度(针…  相似文献   

17.
这里说的“h”,是指我国现代汉语声母中的“h”,即“喝、河、贺”等带有“h”声母字音的呼吸发声方法。依笔者之见,在歌唱过程中采用倒吸“h”和直呼“h”(即“h”进“h”出)的呼吸发声方法,这不仅在歌唱发声中具有良好、优越的机能作用,而且也是歌唱发声中一个十分特殊、重要的呼吸方法和技巧。因此我认为:“h”的歌唱呼吸法及其教学,值得歌唱教师认真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8.
有学者认为量词“梃”、“挺”乃“铤”之误,或者认为这些量词在古代随用皆可。其实不然。无论历史来源还是使用情况均显示出这三个量词是有区别的。我们把“挺”、“梃”归为陪伴词;把“铤”看作称量词。类似于“锭”。  相似文献   

19.
朱熹主张“禀气定数论”,认为世界万事万物以及人类都是因为禀气不同而定的。他首先说明了“人”和“物”都禀气而成,只是禀气不同。又认为人的命运是由气禀决定的,认为人之所以有善有不善,只缘气质之禀各有清浊。他还论述了“先天禀气”是造成人的“善”“恶”的品质的根据,但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人的善恶来源问题。  相似文献   

20.
张载认为“人性”本于“天性”。他把“人性”分为两个层次,即“气质之性”和“天地之性”。“气质之性”是善恶混杂的低层次状态,“天地之性”是久大永恒的完美状态。要达到理想的人性就应该从“变化气质”出发,不断祛除“气质之性”中的恶,使“天地之性”充分发展。由“气质之性”向“天地之性”发展的过程就是“成性”的过程。从实践层面讲,这一过程的主要途径是“知礼成性”和“学至成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