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笑话幽默     
教授的午餐一位正在思考问题的教授,走在从办公楼到餐厅的路上,一个学生走过来,要他解答问题,他不得不停下来。解答完问题后,他问那个学生:“你叫住我时,我是朝哪个方向走的?”学生不加思索地回答:“好像是朝办公楼。”教授说:“噢,那好,我已经吃过午饭了。”...  相似文献   

2.
有一次,波兰钢琴家帕岱莱夫斯基赴俄旅行,在克里姆林宫演奏。清新、悠扬的琴声在大厅里回旋,沙皇和他的大臣从来没有听过这么美妙的音乐,不禁陶醉了。演奏结束后,沙皇对年轻的钢琴家说;“俄国产生了这样的天才,实在是值得向全世界夸耀。”只见年轻的钢琴家站起来,扬起眉毛大声纠正说:“陛下,我不是俄国人,我是波兰人!”当时,波兰已被俄国征服,沙皇没料到一个“亡国奴”,竟然敢于当众顶撞他,顿时恼羞成怒,呼道:“放肆!”年轻的音乐家毫不屈服,仍然大  相似文献   

3.
成功的诀窍     
承担责任在社会中,有些人总是在指责别人,从埋怨父母到指责政府,认为是别人妨碍了他的成功;而善于自我激励的人,却不让自己陷入这种失败者的心理。他们的信条是:“事情成了这样,责任在我自己。”他们知道,说某人或者某事阻止了自己的成功时,实际上是在说,“别人比我更能控制我的人生。”莱斯·布朗一出生就被父母抛弃了,他还是个孩子时就被贴上了“智力低下”的标签。他有千万个放弃希望的理由。但是,一位高中教师对他说:“其他人对你的印象没有必要成为你判断自己的标准。”布朗明白他的人生掌握在自己手中,便努力学习,后来…  相似文献   

4.
一当英国的音乐出版商布兰德来到海顿处,邀请他到伦敦去的时候,这位音乐大师正在刮胡子。海顿一边抱怨那把粗制滥造的刮胡刀,一边说:“我要是能从谁那里得到一把好的英国造刮胡刀,那我就愿将我最好的乐曲中的一部送给他。”布兰德当场就把自己的那把刮胡刀给了海顿,这把刮胡刀给布兰德换来了一部四重奏的手稿,后  相似文献   

5.
我们追求幸福齐力编译一天,我问弟弟:“你幸福吗?”他说,“是的。不,要看你指的是什么。”“请告诉我,”我说,“你最近一次感觉到幸福是在什么时候?”“在1967年4月。”他说。我一直在思考着一个问题,为什么有些人对生活采取不严肃的态度。弟弟的回答提醒了...  相似文献   

6.
皮埃尔告诉妻子,他已邀请公司经理到家里吃晚饭,并让妻子准备晚餐主菜——烤羊腿。妻子说:“亲爱的,你应该知道,我们现在手头拮据,没钱买羊腿。”皮埃尔很尴尬,但很快想出了一个主意。他对妻子讲:“当我们入席后,你在厨房里故意打翻一只不锈钢的盘子。我就说,‘糟了,我想这是烤羊腿掉在地上了……幸好,还有土豆泥。’老板肯定会体谅我们的。于是,我们就可以用土泥请他了。”请客那天,刚刚喝完开胃酒,厨房里就发出了一个很大的响声。皮埃尔赶紧说:“糟糕,这一定是我太太把烤羊腿弄翻在地上了……幸好我们还有土豆泥。”就在…  相似文献   

7.
餐馆广告     
美国著名音乐指挥斯托科夫斯基在巴黎时,常到一家小餐馆去吃饭,老板每天好菜好饭款待他,且收费很低。一天,斯托科夫斯基问老板:“你为什么对我这样客气?我又不是付不起钱。”“我非常喜欢音乐”,老板热情地大声说道,“为了音乐我可以牺牲一切。”斯托科夫斯基非常感动地走出餐馆,突然他发现餐馆橱窗里有一块牌子,上面写着:“请到本餐馆与伟大的斯托科夫斯基一起共进早餐、午餐、晚餐。”斯托科夫斯基恍然大悟,原来自己竟成了该餐馆的“活广告”。餐馆广告@刘兆华  相似文献   

8.
选择     
一日.与朋友闲暇坐在一起喝茶聊天。其中一位朋友.问我:“你说,一个人在世上,最难的是什么?”我略一思考,脱口而出,“是做人”!他看着我.微微一笑摇了摇头。接着说:“是选择!”  相似文献   

9.
“这,”我一边对我丈夫说,一边用手指着地板上的核桃仁巧克力饼的黏稠糊糊、我手上的小水泡,以及指向晚上10点的时钟,“就是我为什么不嫁给一个乐观主义者的原因。”我的弟弟从香港到南非来看望我们。他们到达的第二天,他的10岁大的女儿索菲娅和我的11岁的女儿雷尔就签订了一笔交易。我真不应该把两个女孩子单独留在客厅里。她们俩在一起交谈了没有几分钟,就把话题转到了储蓄、投资以及一个万无一失的计划能让她们俩挣多少钱的话题上。雷尔来到厨房,笑嘻嘻地走到我的面前“:索菲娅认为我们应该烘焙一大炉饼干,坐在咱家大门外,将饼干出售给过路人。”我看着雷尔。“我也觉得这个计划不可行,”她微笑着说。雷尔返回与索菲娅商量去了。过了一小会儿,她和索菲娅一起回来了。“如果我们将长沙发椅搬到花园里,邀请过路人来我们家的客厅里怎么样?  相似文献   

10.
“邦德”是电影《007》中男主人公的名字,“四重奏”是一种古老的器乐演奏形式,此二者原本没有直接关系。可是,当4位风华正茂的提琴才女将这两个词汇拼合起来并融入她们的美貌、活力和多彩的乐韵时,“邦德女子四重奏”便筑起一道风景:一道令人耳目眩晕的音乐风景;它就像又一股强劲的旋风:一股拥着古典和流行一齐行走的“跨界”旋风。“邦德女子四重奏”是一支风靡当今世界乐坛的演奏组合,由4位分别在英国和澳洲受过高等专业音乐教育的少女组合而成。她们融合了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民间音乐以及其他不同的音乐样式、品类,从而营造出一派雅俗共赏的音乐时尚。2002年4月,这支被媒体简称为“古典辣妹”的演奏组首次赴京演出,由此引来人们的广泛关注。4月3日晚8时,即4位“古典辣妹”抵达北京仅仅4个小时之后,笔者代表北京音乐台、北京电视台、《中国日报》和《中外文化交流》4家新闻媒体,对她们进行了小范围地联合专访。应着笔者的提问,她们首先介绍了演奏组是如何从“古典”跨越到“流行”,又如何凑到一起组成现在这个“邦德女子四重奏”的。“我们虽然都是学古典音乐出身,但对流行音乐也非常喜欢。因为流行音乐更具时代气息,更能表达今天人们的情感,也更贴近普通大众。...  相似文献   

11.
墨西哥人夏伯阳来中国好几年了。夏伯阳是我的学生,跟我学汉语。他说,“夏伯阳”这个名字是他的同事取的,因为和他的姓Chabolla发音相近。我告诉他,“夏伯阳”是一本俄国小说主人公的名字。他吃惊地连连“NO”,然后郑重其事地说:“我不是俄国人,我是墨西哥人。”  相似文献   

12.
信息传真     
“好莱坞节日乐团”人大会堂演绎全新电影音乐日前,“美国好莱坞节日乐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盛大表演。“好莱坞节日乐团”在美国是以演奏电影音乐为主的为数不多的专业乐团之一。该团1990年成立,迄今演奏了大量电影音乐,在音乐界赢得广泛声誉,成为美国各地主要流行音乐节及各类节庆演出中备受欢迎的乐团。每年,他们不仅在国内有固定的巡演季节,并频繁巡演于世界各地。在他们演奏的曲目中,几乎可找到自有声电影诞生以来所有的经典主题音乐。为更好地展现电影音乐的魅力,除适合音乐会演奏的原创性曲目外,该团还在充分保证原作风…  相似文献   

13.
名人临终的话杨月编译苏格拉底(约公元前470-前399)他一边说,一边来回踱着步。当两腿开始发软的时候,他便按照用药说明,躺到床上去。刚才递给他毒药的那个人不时地观察着他的脚和腿。过了一会儿,那人用力按看他的脚,问他是否有知觉。他答道:“没有。”那人...  相似文献   

14.
雄壮马头琴     
会哭的乐器,一定是能够打动人的乐器。初春,在北京中山公园音乐堂举办的“内蒙古长调和马头琴”音乐会上,马头琴演奏大师齐·宝力高所率领的“野马马头琴艺术团”的出色表演,令北京观众充分领略了马头琴的独特艺术魅力。齐·宝力高说:“马头琴是民族乐器中解放弓子的乐器,与其他乐器不同的是其琴弦的振动力,就像人的心脏一样,向外扩张。拉空弦时,其音就像刚降生的婴儿的啼哭。”从小活佛到马头琴演员1944年农历二月初二,民间俗称是龙抬头的日子,科尔沁左翼中旗哈拉胡少村的老活佛齐根德扎布家又诞生了一个男孩,这是他的第18个儿…  相似文献   

15.
圣山     
“我的艺术中心在我的头脑里”,高更在大溪地创作这幅画时在信中这样对妻子说。多年后,他仍然坚持这样的创作原则:“我不是根据大自然创作,而是根据自己丰富的想象力进行创作”。这幅怪异的画最能揭示他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16.
1978年1月的一个寒风刺骨、冰天雪地的早晨,有1000多人聚集在纽约卡内基音乐厅外,等候着售票处开门售票。其中有些人已在那里等了好几个小时,有些人带着睡袋和露营取暖炉头天晚上就来排队了。一位从布鲁克林来的妇女说:“我这辈子真是一直盼着能听一次他的演奏。”如此引人注目的人物是一位74岁的钢琴演奏家,一个备受推崇又颇有争议的人,甚至连他本人都曾这样说:“我都有点害怕我自己了。”当86岁高龄的弗拉基米尔·霍罗维茨于去年11月逝世时,世人都觉得这是个无法弥补的损失。历时200年的音乐画上了一个休止符。他那令人眼花缭乱的精湛技艺是19世纪的集中体现,而他的钢琴演奏雄踞20世纪乐坛的统治地位。  相似文献   

17.
每当说起知荣明耻,我都不禁会想起一个人。他过去是我父亲的同事,从小看着我长大的吴叔叔。吴叔叔调来市里快五年了,我怎么就没有想起来去看看他呢?于是,我在一个双休日去找他。他们单位的值班员说:“没有这个人呀!”我说了吴叔叔的基本情况,值班的大概想起来了,愣了一下,有些失落地说:“唉!早走了。”我的心突然跳了起来,想盘根问底,可值班员忙着抬他的锅碗瓢盆,我不敢再问,无声地离开了那里。  相似文献   

18.
不久前,笔者有幸拜访了88岁高龄的著名哲学家张岱年教授。还没落座,教授就对我说:“你的刊物很好,任重道远,你要为中外文化交流多做贡献啊。”随后,教授和我谈起了他同外国学术界的交往,教授说他从未走出过国门,但他结识了不少来自各国的汉学家。教授说,这些汉学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研究中国的问题都很细,也很认真,但是,汉学家太少了,“还太少,还太少啊。”他很感慨地重复说,比较起来,外国人对我们中国的了解远远不如我们中国人对他们外国的了解,这时,教授笑着对我说:“所以,我说你要多做贡献啊。”道别前,教授热心地…  相似文献   

19.
谁聋了     
“我认为,我的妻子快聋了。”乔对医生说。 “你先在家里检验一下她的听力,然后你再带她来,我好对症下药。”医生说。 于是当天晚上,乔见妻子在准备晚餐,便站在距她身后4.5米左右的地方说:“晚饭吃什么呀?亲爱的。”没有反应。他走到离她身后约3米的地方问,仍没有答音。接着他站到她身后1.5米的地方再次发问,可还是得不到回答。 最后他直接到她的身后问:“亲爱的,晚饭吃什么?” 她转过身来说:“我已经说过四遍了,吃鸡!”谁聋了@小段  相似文献   

20.
中国音乐家在国际乐坛上的争光露彩近年来大有人在,无论是声乐、器乐、指挥,乃至作曲诸项,都有艺压群芳、让西方人心服口服的华人翘秀,其势头颇引人瞩目。应当说,这些音乐骄子大都脱颖于各种国际音乐比赛,是一枚枚或金或银的奖牌肯定并扬起了他(她)们的声名。那么,他们何以成名,以及成名后的情景又是怎样的呢?以下,我们介绍几位现旅居海外的中国年轻音乐家,他们都是当今世界乐坛上的佼佼者。 大提琴翘秀——王健 王健的音乐经历颇似马友友,同样是早早学琴,早早登台,早早被名家相中扶掖;同样读过哈佛大学、朱丽亚音乐学院;也同样是签约世界顶尖大唱片公司并完全凭演奏而出道扬名。正因此,所以有人把他称作是“第二个马友友”。 1968年12月26日,王健出生于西安的一个音乐家庭,后全家迁至上海定居。他的父亲王树棠是一位大提琴演奏家和教育家,遂成为他的第一位大提琴老师。4岁,王健的个子还不如大提琴高,便已经开始在父亲的指导下习乐习琴。“在拉正式的大提琴之前,我是将一把中提琴支在地上当大提琴来拉的。所以,练了一段后,有人从我家门前经过,还以为是谁在拉中提琴”。王健回忆道。 1978年,IO岁的王健考人上海音乐学院附小学琴。由于音乐天赋超常,琴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