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新闻史(新闻传播通史、思想史、断代史、区域史、专门史等)研究是中国新闻学研究中成就最大、成果最丰硕的领域.但长期以来本体意识的缺位导致了新闻传播史只能在政治史、革命史后面亦步亦趋.实际上,新闻传播史的分期,究竟是沿袭政治史、革命史的分期方法,还是按照新闻传播活动自身发展规律加以划分,不仅是一个方法问题,而且涉及到研究者的历史观与方法论问题.目前最突出、呼声最大的问题是如何突出新闻史的本体意识,即突破将新闻史完全依附于中国政治史、思想史而迷失了自我的研究范式和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2.
2020年中国的新闻传播史研究守正创新,涌现出一大批高质量学术成果,同时各领域展现出新的研究发展趋势:中国共产党新闻传播史研究渐成热点;晚清新闻传播史研究开拓新思路;民国新闻传播史研究扎实推进;新中国新闻传播史研究延续周期性反思特点;新闻传播思想史重视观念、语词研究;新闻传播专题史研究著作成果显著;新闻传播史研究范围持...  相似文献   

3.
2019年中国正式进入5G时代,中国新闻传播史研究与传媒发变革时代的发展交相辉映,涌现出一大批新闻传播史研究成果。综观2019年中国新闻传播史研究体现出以下特点:新中国70年、“五四”运动100年,周年性反思特征明显;报刊报人仍是研究重心,报刊阅读史成果涌现;新闻传播教育史研究持续升温;新闻传播思想史研究亮点突出;新闻图史研究继续受到关注;2019年中国新闻传播史研究在坚守与创新中,研究的外延不断拓展发展。  相似文献   

4.
西藏地方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西藏新闻传播因为有了带有少数民族特色的历程,使中国新闻传播史更加完整,新闻传播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使学者们看到了研究新闻传播史的重要性。本篇论文探讨的是西藏新闻传播史的历史分期,首先弄清西藏新闻史的内容,其次点明其划分时间,最后谈出自己对西藏新闻传播史分期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白润生对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吏研究的文化观实际上是在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史的研究中,对社会文化综合因素的全面考量和观照.具体表现为,对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中的文化生态、少数民族语言的文化特色、民族特色的文化共同价值、传播媒介的文化符号和理论研究的文化学方法的重视和运用.这种文化观照对我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  相似文献   

6.
张昆 《新闻大学》2007,3(2):30-35
新闻传播史呈现给人们的总体印象是一个完整、混沌的系统结构。要将新闻传播史的研究推向深入,必须对这一混沌的整体进行解析。合理的解析是将其细分为三个层次或子系统:新闻传播事业、新闻传播制度、新闻传播观念。它们彼此依赖,相辅相成。其中,新闻传播事业始终是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新闻传播制度则相对地比较滞后,具有一定的持久性、适应性和稳定性;新闻传播观念虽然是主体对于新闻传播实践的能动的反映,但是科学的观念能转化成物质的力量,成为新闻传播事业、新闻传播制度设计的指南。要解构披着历史外衣的政治与社会神话,必须建构起新闻传播事业、新闻传播制度和新闻传播观念彼此交融的统一的三维历史空间。  相似文献   

7.
2021年中国的新闻传播史研究涌现出一批史料扎实、问题明确、研究视角新颖、论证方法科学严谨的学术成果,各研究领域呈现出以下特征:中国共产党新闻传播史成为年度研究核心、晚清民国新闻传播史注重史料挖掘利用、新中国新闻传播史中广播电视研究成为重要增长点、新闻传播思想史关注话题集中、新闻传播专题史问题意识凸显。  相似文献   

8.
近代报刊诞生以来,漫画新闻就是报刊新闻传播的核心要素.作为语言和图像相互接近与过渡而产生的一种跨界性的新闻报道体式,漫画新闻介于文字与图像之间,兼有二者之长.在新闻传播史研究空前繁荣的背景下,关于漫画史的研究还属于薄弱环节.《中国近现代漫画新闻史》的出版是一个重要的标志,意味着漫画史也纳入了主流新闻史学关注的视野.  相似文献   

9.
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史是中国新闻传播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国少数民族新闻学科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分支。作为一个兼具历史学、民族学、文化学等多学科特质的交叉学科,它的兴起与发展不仅可以改变以汉语为单一载体的传统新闻传播史格局,也可以为当前少数民族地区建设新闻传播事业提供更多的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的新闻传播史研究成绩显著,呈现出夯基、开拓、创新等鲜明特点。新时代10年里,新闻传播史研究受到国家社科基金的高度重视;相关史料收集整理工作扎实推进,学术成果质量不断提升;学界自觉反思,探索了诸多新范式、新方法;新闻传播史研究队伍趋向年轻化,学术共同体建设卓有成效,国际影响力逐渐攀升。新时代10年,新闻传播史研究的视野与范围实现了宽广覆盖。从历时性维度看,从古代到当代,新闻传播史均有涉猎,且有所创新突破;从空间维度看,从中国到外国乃至世界新闻传播史皆有考量,特别是外国新闻传播史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从研究议题维度看,新闻传播史研究的内容在多元广博中凸显“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11.
在网络媒体迅猛崛起、经济全球化进程迅速发展、我国已经加入WTO的新形势下,学习和研究世界新闻传播史,对于我们新闻传播事业迎接巨大挑战,具有现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2.
尹韵公同志在著名新闻史学家方汉奇先生的悉心指导下,倾3年之力完成的《中国明代新闻传播史》一书(以下简称《明传播史》),是大陆出版的第一本新闻断代史专著,也是近年来继方先生的新闻史力作《中国近代报刊史》之后,国内新闻史学研究的又一项重大成果。在此之前,就新闻断代史而言,只有台湾的朱传誉先生写过一本《宋代新闻史》,大陆方面长期没有此类专著问世。《明传播史》的出版,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为研究中国古代新闻传播的历史  相似文献   

13.
2022年中国的新闻传播史研究砥砺深耕,涌现出一大批史料扎实、议题广泛、视角新颖的高质量学术成果,同时各研究领域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中国共产党新闻传播史研究呈现跨学科趋势,晚清民国新闻传播史研究扎实推进,新中国新闻传播史研究议题广泛,新闻传播思想史侧重古代研究,新闻传播专题史研究成果丰硕。  相似文献   

14.
新闻传播史演进的三大规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昆 《新闻大学》2008,1(2):60-65
新闻传播史规律是新闻传播发生、发展及其演进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它深藏于新闻传播现象背后,具有普遍性、必然性的特点。一部新闻传播史发展过程,在新闻人物、新闻事件、新闻媒介及其与环境的互动等方面,不仅体现了共性与个性、纵向演进和横向发展的辨证统一,而且在时间的推动下,新闻传播史的内涵越来越丰富,水平越来越高,速度越来越快,其在社会整体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也越来越显著,从而实现新闻传播螺旋式的进化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中国新闻传播学是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的,没有55个少数民族新闻事业的中国新闻传播史不是一部完整、科学、系统而全面的史学著作."我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史的拓荒者、毕生致力于少数民族新闻研究的白润生教授这样强调.  相似文献   

16.
尹韵公同志在著名新闻史学家方汉奇先生的悉心指导下,倾3年之力完成的《中国明代新闻传播史》一书(以下简称《明传播史》),是大陆出版的第一本新闻断代史专著,也是近年来继方先生的新闻史力作《中国近代报刊史》之后,国内新闻史学研究的又一项重大成果。在此之前,就新闻断代史而言,只有台湾的朱传誉先生写过一本《宋代新闻史》,大陆方面长期没有此类专著问世。《明传播史》的出版。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为研究中国古代新闻传播的历史作出了突出的成绩。读后令人受益匪浅,实难释手。欣喜之余,深感有必要向新闻界同行作一介绍。据我看来,《明传播史》一书的优点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17.
由中国新闻史学会特邀理事、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史研究委员会名誉会长、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白润生主编的《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史》,日前荣获2011年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  相似文献   

18.
系统论述明代新闻传播史的经典学术书籍《中国明代新闻传播史》认为,明朝的舆论较之整个中国封建王朝来看,是空前开明的。而结合当代传播理论对舆论的理解和对明代文化社会制度的考察会发现,明代的舆论是一种伪舆论,明代的舆论开明也就成为了伪开明。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讯由中国少数民族新闻史学会、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史研究委员会与红河学院共同主办,红河学院人文学院承办的中国新闻史学会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史研究委员会2014年年会暨新媒体与民族文化传播论坛于12月4日在红河学院隆重举行。红河学院党委书记陈永明、副院长安学斌和人文学院张平海院长,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钟进文教授、研究委员会名誉会长白润生和副会长白  相似文献   

20.
卓南生 《出版史料》2003,(3):110-115
谈起报业史,我相信很多同学都觉得它是非常枯燥无味的。确实,现在的年轻人大都对历史不太感兴趣,觉得历史就是死记硬背一些年表和事件。其实不仅仅是在中国,在日本、新加坡等很多地方,年轻人都对历史提不起兴趣。当然,这有各种各样的原因。实际上,正如每个学科的历史一样,新闻传播史研究在新闻传播学科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我个人认为,在进入任何一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