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刘明华先生在学界是以研究唐代文学及其思想史尤其是杜甫研究见长的。最近,由著名学者傅璇琮先生作序,中华书局隆重推出了他的一部新著——《文化视野下的中国古代文学阐释》(后文简称《文》著)。此著系刘明华先生主持的华夏英才基金项目、教育部社科项目、重庆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项目的结题成果。全书除前言外共分十章,实属十篇学术长文。其中,第一、二章是先生独创;第三、十章系合作;其余部分是作为项目参与者的部分研究生多年来在老师指导下所完成。傅先生称这一成果“是研究与教学的综合成果,这当为高校教学提供值得思考的成功经验与积极范例”。该书以几个重要作家、作品或某一重要文学现象及文学公案为纲,从历史文化的宏观背景下观照、考察其丰富的文学意味或文化意味,发掘、透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充分体现了先生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文化意识和人文情怀。  相似文献   

2.
步入中国古代文学的世界,在丰富多彩的艺术景观中,我们总是能够清晰地看到一道独特的风景——思乡之作.“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一类令人心颤的深情吟唱不绝如缕.在那些因游学、仕宦或避难等原因而离乡远适的古代作家心灵空间之间中始终弥漫着浓厚的思乡之情,出门上路,有“回首望家山”之举与“乡音已渐稀”之感;人在旅途,则有“关山无处寄乡心”之叹与“心逐片帆还”之念;独居异地,更是乡愁满怀,触物便发:望晴空丽日,“光景却添乡思苦”“年年春日异乡悲”的痛苦体验油然而生;对秋风冷月,则更难免产生“露以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遐想以及“风紧月凄凄,乡心向此迷”的哀伤.凡此种种,使我们有理由断言,思乡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个恒常主题,中国古代文人的心灵深处,普遍郁积着强烈的“思乡情结”,从而构成了区别于西方文学的一大鲜明特点.  相似文献   

3.
双重文化视阈下的中国古代文学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是民族文化和民族思想传承的重要载体,对学生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的形成和提升意义重大.在全球化形势下,这一学科不可避免地受到外来文化思想和价值体系的重大冲击.在双重文化视阈之下坚定自己的立场、调整自己的角度、重塑自己的形象,进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成为目前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4.
全球一体化的社会背景,要求我们用多元文化视角去接受差异、应对变革.多元文化语境下,我们首先应该注意的是千万不要丢掉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国传统音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蕴藏量丰富,并有很高艺术价值,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传统音乐文化没有受到足够重视,致使传统音乐不被群众理解和接受.在普通音乐教育中加强传统音乐文化教育,是改变这一面貌的重要途径."十一五"规划中关于民族文化保护措施的出台等,使我们对传统音乐文化的未来充满信心.  相似文献   

5.
在所有的人文学科中,中国语言文学应是中国大学中最具民族特色的一级学科。所谓中国语言文学,便是被称作"中文"或"中国语"的汉语、汉字,以及以汉语、汉字为主要载体的中国文学。由于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便是用汉字书写的大量典籍,所以即使是研治经学或史学,也必须由小学入手,而所谓小学,也就是古代的语言文字之学。又由于在现代以前的中国人并没有严格的学科分类概念,中国人一向是文史哲不分  相似文献   

6.
中国叙事学的文化阐释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四个方面对中国叙事文学进行了文化阐释:回到中国文化原点;从叙事结构到叙事时间;小说发生学和发展过程的叙事形态;视角新解与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古代文学指从先秦到明清时期的中国文学。对于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有按朝代划分进行研究的,如先秦两汉文学史、唐宋文学史、明清文学史等;有按文体分类进行研究的,如中国古代小说史、中国古代散文史、中国古代诗歌史等。中国古代文学与地域文化的联系十分紧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受地域文化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地域文化特征。现代中国地域分区基本沿袭元朝行者制,具有历史稳定性,地域环境影响下的中国古代文学表现出一定的稳定性,加之中国古代交通条件不便、人口流动性小等条件的限制,中国古代文学所呈现出来的地域文化特征更为鲜明。  相似文献   

8.
赵树理是“山药蛋派”的代表性作家。这一称号无疑包含着这样的理解 :土气 ,没有文化底蕴。那么赵树理与中国古代文学的关系便可以作为一个问题提出。本文认为赵树理接受的启蒙文化便是中国古代文化 ,他有着深厚的中国古代文化功底。后来虽然为新文化服务 ,但中国古代文化仍对他发生着很大的影响。这表现在他对于中国古代文化的偏爱上 ,对于曲艺这种传统形式的利用和理解上 ,表现在他小说创造上的各个方面。可以说赵树理对中国古代文学的继承是全面的 ,没有中国古代文化 ,他的作品就会是另一个面貌。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特征与现代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以和谐创新、组合创新、宽容性为范式的自主创新体系,如何正确处理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与继承、综合与创新的关系,是中国传统文化实现现代转换的一个重要问题.我们只有随着时代的前进,不断地扬弃、改造和更新,才能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才能创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新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10.
培育教育创新文化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根本.我国是具有5000年文明史的古国,古代教育界虽没有使用创新这一概念,但却在教育理念、教育体制、教学方式和治学方法等诸多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有利于创新的主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育创新文化,为新时期培育教育创新文化提供了借鉴和启迪.本文对我国教育创新文化的源流作了初步梳理,以期对培育教育创新文化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文学无论在诗歌、散文,还是在戏曲小说创作中都为我们留下了卷帙浩繁、灿如星辰的名篇佳作。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丰厚而珍贵的遗产,中国古代文学具有永久的魅力。因此,在我们的国民教育中注重对中国古代文学的鉴赏教育,是我们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2.
“创新”的中国文化渊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新是我们时代的主旋律,几乎各行各业都在谈创新,但中国创新的观念是如何形成如何演化的,其文化历史渊源是什么,却很少有关注,以致时人谈创新,多功利主义,而少文化精神,该文以《易传》为重点,论析了生生学说的核心内容,进而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揭示出创新观念的中国传统文化渊源。  相似文献   

13.
生态文明是人类发展的重要理念,对人类活动产生着重要影响.伴随着时代思潮,生态翻译学于二十一世纪初应时而生.文章从中国传统文化视角,阐释、分析生态翻译学中类比思维、系统理论、动态视角与中国传统文化密不可分的联系,希冀丰富和完善生态翻译学的理论体系建构,促进中国翻译界在世界翻译研究中的话语体系建构.  相似文献   

14.
探究语文课程与文化的关系,无论是就历史与现实中实然状态的语文课程的文化逻辑及语文课程在文化发展中曾扮演的角色与发挥的作用,还是就当代及未来的应然状态的语文课程的文化逻辑及品性,都不得不在逻辑层面对语文课程与文化的内涵给出基本的阐释。因为,如果不明确地揭示语文课程与文化的内涵与实质,那么,无论是反思既定的语文课程与文化的关系,批判当下语文课程的文化逻辑,还是重建全新的语文课程与文化的关系,再构未来语文课程的文化逻辑,都会因缺乏充分的逻辑前提和有力的依据而不具备适切性。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浩如烟海,博大精深.这些作品不仅记录着我们民族的发展史、而且对于民族精神的传承也至关重要.曾经给了我们一代又一代人以美的震撼和享受,其中的人文精神更是特色鲜明.本文仅从乡国情怀、亲情主题、人生感悟几个方面入手,简略地说明我国古代文学中的人文精神的几种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6.
面对"中国有没有哲学"这样的一个问题,在展开争论之前似乎首先应当确定"什么是哲学",评判有无哲学的标准是什么.站在西方思辨哲学的角度上看,中国确实没有哲学,之所以没有,也仅仅是因为评判的标准是西方的思辨哲学.总览人类学术,最深奥繁琐者莫过于佛教哲学,出于同样的原因,如果不怕遭到围攻的话,一位研究佛教哲学的学者也可以公然宣称:除了佛教之外,人类再无哲学.所以说评判的标准比结论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本文首先对以往关于中国英语及其形成原因的研究进行了回顾,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英语是中国英语使用者在交际中因为缺乏表达中国特有事物的英语结构但为了达到交际目的而顺应汉语文化心理、思维方式、语言结构的结果.从顺应的角度探讨中国英语的形成原因可以让我们看到中国英语存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及其为何能为英语母语者接受和理解,并达到交际目的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地名的由来与民族的文化遗产、文化影响和文化发展等息息相关.剖析地名这块历史文化的"化石",我们可以领悟到一个民族特有的文化风貌.  相似文献   

19.
本文当中所列举的谚语,从百姓的衣食住行到教育大众以及对于社会的意义,没有哪一条是过时的,反而因为其口语化特征,更易于传播。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之下,我们更应该继承和发展我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在生活中去应用它,认真地去传承它才是我们的使命。  相似文献   

20.
传统的古代文学教学无疑都是以汉族文学为主导的,对少数民族文学涉及很少或者并未深入探究,对中国古代历史上实际存在的区域文化探讨也没有深入进行。本文试图构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以区域文化为视角,注重文本的文化属性,采用文化分析法、对比法深化对古代文学作品、作家思想、流派形成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