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正式出台新会计准则体系,并规定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并鼓励其他企业执行。新准则相对于旧会计准则、实务或规定,有非常大的差异,尤其是新准则的实施可能极大的影响到企业的财务报表数据。在当今股市一致看好的情况下,股民大批进入,本文通过分析一些具体的会计项目对上市公司利润的影响,希望能为投资者和社会公众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1“债务重组”准则规定1.1债务人以现金清偿债务的,债务人应当将债务重组的账面价值与实际支付现金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债务重组利得,计入当期损益。例如,应付债务金额为100万元,豁免20万元,用现金归还80万元,则债务人将取得债务重组利得20万元,增加当期利润20万元。1.2与此规定相类似,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的,债务人应当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转让的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债务重组利得,计入当期损益;当债务转为资本时,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股份的公允价值总额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债务重组利得,计入当期损益;修改其他债务条件的,债务人应当将修改其他债务条件后债务的公允价值作为重组后债务的入账价值,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重组后债务的入账价值之间的...  相似文献   

2.
金融资产减值的核算主要涉及减值的判定、资产减值与公允价值变动的区分、资产减值的计量和减值损失的转回等问题。修订的国际会计准则IAS39号《金融工具的确认与计量》要求除公允价值变动计入损益的投资外,其它的金融资产都要按照分类确认减值损失,并且,权益类投资的减值损失不得转回。这些规范对会计信息呈报将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综合收益概念是在经济收益理论基础上提出的,它是对传统会计收益的改造和发展。综合收益既包括原来利润表中的净利润,也包括其他所有除了与所有者直接交易产生的各种未计入损益的权益变动。这些权益变动也属于企业的利得或损失,是那些按照传统收益确认原则没有确认为当期损益的损益,但这些利得或损失对企业未来的现金流量和损益的确认均会产生重大影响。综合收益直接体现了损益满计观,体现了企业现时成本,体现了资产负债表观。如何更好地提供决策有用信息已逐渐成为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及有关方面面临的新课题,为此,一方面,要加快引导报表使用者树立综合收益理念,另一方面,要进一步规范其他综合收益信息披露。  相似文献   

4.
企业价值与企业现在或未来净收益成正相关,公允价值变动的计量影响到企业当期的损益,通过资产负债的初始和后续计量成本影响到企业价值中财务报表信息,正确理解公允价值对企业价值的影响途径和因素,为会计计量方式的选择、财务信息的正确处理、投资决策和经营管理提供了有价值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5.
对公允价值会计中未实现利得和损失的确认与报告是提供决策有用会计信息的基本要求。未实现利得和损失会导致企业净资产的增加或减少,但又不同于传统净收益和所有者投资或向所有者分配。企业可不考虑其性质,直接将其确认为利得(或收益)或损失(或费用)。同时,在财务报表内和报表附注中充分、完整地披露相关的信息,以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正确理解所确认的未实现的利得和损失及其对当期财务业绩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2006年2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令第33号正式公布了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鼓励其他企业执行。新的会计准则第12号对债务重组准则再次进行了修改。财政部1998年制定了债务重组的会计准则,在2001年对其做了修订,将计量基础由公允价值修改为账面价值,将债务人从债务重组中获得的收益由计入当期损益改为计入资本公积,不影响当期损益。然而,2006年出台的新会计准则又对债务重组进行了修改,计量基础又从账面价值修改为公允价值,新准则规定债务重组利得,应计入当期损益,与1998年的债务重组准则相比,新准则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一次“回归”。作者主要就2001年企业会计准则(简称旧准则)同2006企业会计准则(简称新准则)中关于债务重组准则进行比较,并对债务重组准则的实施过程中对企业的影响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7.
公允价值是新会计准则中提及的五大计量属性之一,准则规定每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都要转入当期损益,而实务工作中对跨期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处理方法不一,但都存在一定缺陷.只能从报表披露方式中寻找解决办法,增加一张利润表附表,提升会计信息质量.  相似文献   

8.
李莉 《河南电大》2010,(4):36-37
公允价值是新会计准则中提及的五大计量属性之一,准则规定每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都要转入当期损益,而实务工作中对跨期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处理方法不一,但都存在一定缺陷。只能从报表披露方式中寻找解决办法,增加一张利润表附表,提升会计信息质量。  相似文献   

9.
2006年2月我国财政部发布的新会计准则对债务重组准则的定义、方式、会计处理等进行了重新界定和修改。与旧准则相比其变化在于一是重新引入了公允价值,二是规定了债务重组利得应计入当期损益。本文主要对新债务重组准则实施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2006年财政部出台了《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对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模式规定了两种核算方法。本文在简介投资性房地产确认与计量的基础上,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了成本模式下税法与会计准则对投资性房地产在折旧年限以及减值准备规定不同所造成的纳税影响,以及公允价值模式下税法与会计准则对期末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处理不同造成的纳税影响。  相似文献   

11.
2006年财政部出台了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其中的变化之一是重新提出使用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并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和生物资产等的计量上运用了公允价值。在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大背景下,我国公允价值的概念与国际会计准则相似。新会计准则引入公允价值适应了当前的经济形势并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我国应采取完善市场条件,活跃市场信息,提高可操作性和注重成本—效益原则等措施使得公允价值在会计计量中得以有效执行。  相似文献   

12.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分期收款销售商品,应当按照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的公允价值确定销售商品收入金额,合同或协议价款与其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应当在信用期间内计入当期损益。这种会计核算方法设计过于繁琐。在大多数资产没有采用现值计价和现值计价理论存在争议的前提下,个别资产单独采用现值计价的条件还不成熟,人为造成企业当期利润不实等问题。文章就此提出了分期收款销售商品采用协议价值计价法进行会计核算明显优于其现值计价法,有利于简化会计核算工作,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金融危机的爆发,使曾被称为“代表未来计量方向”的公允价值,一夜之间成为众矢之的。本文简介公允价值内涵、金融危机产生引起的对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争议,从而研究两者之间的关联导致的公允价值计量调整,以期待公允价值会计逐步走向完善。  相似文献   

14.
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及其在我国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核心思想,指出相对于历史成本计量公允价值更能揭示企业的财务状况和资本保全,并结合我国实际探讨了公允价值在我国应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15.
在市场运行比较平稳时,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能够真实、公允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但在出现金融危机特殊市场条件下,公允价值更容易加剧经营业绩的波动。公允价值的计量从理论上说不会损害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但实际中,由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企业的利益等,可能会使公允价值与会计信息可靠性产生偏离。为此分析了我国会计具体准则中公允价值的计量与会计信息可靠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矿产资源储量的计量有历史成本与现行价值计量两种模式,而公允价值计量是发展趋势,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金融产品可分为传统金融产品和衍生金融产品两大类。由于衍生金融产品具有高收益、高风险以及是未来交易的特点,对其的会计确认、计量和披露一直是会计学界的一大难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上开始采用公允价值对衍生金融工具进行计量。我国2007年开始实施的新会计准则吸收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这是我国实现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进程中迈出的重要一步。但是,当前外部条件尚未完全成熟和完善,再加上公允价值本身具有不少缺陷,所以我国对公允价值的运用既要慎之又慎,更要不断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8.
公允价值的可靠性一直受到质疑,分析2007年以来服装、纺织、皮毛类上市公司应用公允价值的实际情况,发现公允价值对金融工具的计量结果具有更大的预测价值,更能如实地反映企业的经济实质;公允价值在投资性房地产方面,会计信息还是可靠的,未发现公允价值成为利润操纵的工具;但公允价值对债务重组和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进行计量时,很可能是利润操纵的结果;同时发现在投资性房地产领域,回避公允价值。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对我国公允价值应用过程中存在的相关性问题作了分析,有利于我国公允价值会计的施行,使公允价值在我国得以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教育视导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对视导人员的种类和资格、任用和待遇、职务和权限都有详细的规定。对视导人员的管理,就成功方面而言,提高了视导的专业性与工作效率,规范了视导行为,确保了视导的真实、公正;就其失误而言,视导人员良莠不齐,重视察轻指导,权责混乱。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教育视导制度之得失,可供今日之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