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怎样设计出有效的提问,既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又充分保证教学效果,笔者结合一个教学活动的两次案例比较,谈谈体会。案例一:教师准备了一些积木让幼儿坐在椅子上玩了一会,便将一块积木放在桌子上问“积木放在桌子上它自己能动吗?”幼儿不加思索地集体回答:不能!”教师:你让它动了吗?”幼儿:动了。”教师问:你是用什么方法让它动的?”个别幼儿较积极地回答着,还有大部分幼儿仍在玩积木,接着,教师又问:那些玩具朝哪些方向移动?”幼儿有些茫然,没有回答,教师便引导幼儿在地板上将积木向指定的幼儿推去,后有幼儿回答“朝××方向移动了”,教师又…  相似文献   

2.
教师在组织幼儿游戏的过程中,不仅要回答幼儿提出的问题,还要主动地提出一些问题,促使幼儿积极参加游戏。教师提出的问题大致有如下几种: 一、提示性问题。小班的幼儿对玩什么怎么玩,在游戏前没有明确的想法,在游戏中他们边玩边想,有时还会出现不知道玩什么的现象。如玩《娃娃家》游戏时,孙玲小朋友手里拿着小锅东张西望。我问她:“你在干什么?”她一个劲地“嗯”,嗯了半天也没说出个什么,我又问她:“你手里拿的小锅是干什么用的?”并随手拿起一条塑料小鱼在她面前  相似文献   

3.
郑丽媛 《文教资料》2011,(17):140-142
有效教学就是指教学的益处。所谓"有效",主要是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幼儿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幼儿有无进步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是教得认真不认真的,而是幼儿指幼儿有没有学到什么或是幼儿学得好不好。如果幼儿不想学或是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幼儿学得很辛苦,但是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因此,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本文结合目前幼儿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作一下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4.
上期提要:调皮的红孩儿被幼儿园拒收,魔术老虎有办法,他究竟有什么妙招呢?请看——"怎么!是你?"牛魔王和铁扇公主见是魔术老虎,大吃一惊。  相似文献   

5.
心灵感应术     
《中学生天地》2011,(10):50-52
神奇的数学魔术系列 之一 魔术是神奇的,数学是枯燥的。可你知道吗,有一些神奇的魔术,靠的不仅仅是魔术师的眼疾手快,不仅仅是机关重重的道具,更不是什么特异功能,而恰恰是枯燥的数学。  相似文献   

6.
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喜欢看魔术吗?生:喜欢。师:好,老师来给大家变一个小小的魔术。教师出示一张白纸这张白纸上有什么?生:没有。教师用手按一下纸,再让学生看看纸师:我在上面做上我的记号,看见了没有?生:没有。师:老师借用一样工具把它找出来。教师演示用指纹粉刷到白纸上,显现出指纹,学生很兴奋。师:这上面有什么?生:指纹。师:肉眼看不见并不代表着不存在。同学们很好奇是吧?老师用的这一招,是向警察叔叔学过来的,警察叔叔找罪犯指纹的时候经常这样做。通过用指纹粉找指纹的小魔术导入新课,既抓住了小学生的好奇心,把他们的注意力很快吸…  相似文献   

7.
“魔术猫,人家都要过生日了,你怎么还不送我礼物呢?”弟弟弟向魔术猫抱怨。“不是明天吗?急什么?”魔术猫蜷缩在沙发上打瞌睡,连头都没有抬一下。“可我现在就想要!”弟弟弟扯着魔术猫的耳朵大声说道。  相似文献   

8.
五、声音游戏一、教学目的:1.感知和区分各种各样的声音,在游戏中体验声音的产生;2.了解声音与人的关系,激发幼儿对发声现象的兴趣。二、教学准备:每个幼儿一件发声玩具,录音机一架,录有各种声音的录音带一盒。三、教学过程: (一)感知、区分各种声音: 教师:“左一片,右一片,隔着山头看不见。”猜一猜,这是什么?(幼儿猜出是耳朵) 耳朵有什么用呢? 幼儿:“耳朵能听见声音。”“没有耳朵,什么声音也听不见。”教师:听一听,这是些什么声音?(放录有各种声音的录音) 幼儿:“弹琴声。”“唱歌声。”“朗诵声。”“闹钟声。”“说话声。”“流水声。”“鸡叫声。”“自行车铃声。”“咳嗽声。”“说话声。”教师:除了这些声音,你还听到过什么声音? 幼儿:“汽车嘀嘀嘀的叫声。”“小鸟叽叽喳喳的叫  相似文献   

9.
记得有一次观摩科学教育活动——《认识声音》,活动开始的时候,教师先敲小铃,然后提问:“刚才你们听到了什么声音?”接着又问:“你是用什么听到小铃的声音的?”出乎意料,有一位幼儿回答说他是用眼睛看到的。于是,教师作了以下引导:“那你看到的声音是怎样的呢?是圆的还是方的?”最后,那位幼儿犹豫再  相似文献   

10.
幼儿阶段是语言发展的重要时期,而幼儿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语表达能力!才能听懂大人和同伴的话,才能清楚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因此,我们要通过各种途径来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首先,谈话活动具有促进幼儿日语表达能力的功能。比如早晨幼儿入园时,教师有意识地找幼儿谈话,问问今天早晨起床干了些什么?是谁送你到幼儿园来的。在路上看到了些什么—等等。这样在了解幼儿语言表达情况的同时,能培养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在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提问,如你吃过什么糖果?它是什么样子的?你最喜欢吃什么样的糖果—通过这些提问引出幼…  相似文献   

11.
教学有效性问题研究具有重要的教学理论意义和鲜明的现实针对性."有效性"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幼儿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幼儿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关键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幼儿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幼儿学得好不好.所谓"策略",就是指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或教学意图而采用的一系列具体的问题解决行为方式.  相似文献   

12.
薛芳 《考试周刊》2013,(10):186-186
<正>区域活动是以个别化的教育形式尊重幼儿的个性差异,满足幼儿个体发展的需要,培养幼儿的主动探索精神,发展幼儿能力的一种教学形式。教师对区域游戏的指导是幼儿能否在区域活动中得到较好发展的关键,而和孩子们一起玩游戏,成为他们游戏的伙伴,则是教师指导区域游戏的较好方法,因为教师只有参与到游戏中,才能真正了解:现在幼儿需要什么?班级游戏是否合理?什么时候介入游戏最适宜?如何使得  相似文献   

13.
在幼儿语言教育活动中,教师和幼儿之间的交流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提问是最常用、最直接的一种方式,也是开拓幼儿思路的重要方法。在实践中,我们体会到以下三种问题能较好地促进师幼之间的交流。1.可引发讨论的问题这种问题主要是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自己的观点,展开热烈的讨论。如:“你还有什么地方没听懂”、“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法”等,这些问题能促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积极思考,使他们有问题可提,有话可说。当幼儿提出问题  相似文献   

14.
王琴 《甘肃教育》2020,(6):124-124
现今社会信息发达,年轻父母大多离不开手机,手机不知不觉占用了年轻父母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使得他们疏于对幼儿的陪伴和辅导。其中最不容乐观的是在父母的影响下,幼儿也喜爱上了看手机、玩手机。幼儿如同一张白纸,你画什么就是什么,最容易接受有目的的启发教育,所以说家庭是孩子的天然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教师,是孩子真正的"启蒙教师",幼儿启蒙教育形式灵活多样,这里谈谈家长利用闲暇时间参与幼儿自制玩教具制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灵灵 《小学生时代》2015,(2):22-23,42,43
6灵灵:瓜瓜,快放寒假了吧?瓜瓜:是的呀!快要过年了,又有好吃的了。6灵灵:瓜瓜,你最喜欢吃什么?瓜瓜:巧克力。6灵灵:那我们用巧克力来变一个神奇的魔术吧。瓜瓜:好呀!好吃又好玩。6灵灵:我现在把纸卷成筒状。瓜瓜,你看看,纸筒里有没有东西?瓜瓜:两头空空,什么也没有。6灵灵:我将一颗巧克力放到左手边的纸筒里,将会发生什么呢?瓜瓜:不知道!  相似文献   

16.
当小朋友做错事时,作为幼儿教师会用什么方法来对待他呢?可能大多数教师都是采用婉转的言语批评他吧?当小朋友表现好的时候,那又会用什么方法来对待他呢?或拍拍他的肩鼓励他,或用热情的话语表扬他?那你有没有想过用你心灵的窗户——眼睛,去完成你种种想要做的事呢? 在日常生活中,要让幼儿学会看老师的眼睛,而老师,  相似文献   

17.
探索区域是孩子通过操作材料、认识事物、发现事物的特征。目前在幼儿园的探索区域活动中,教师所投放的材料是否能有效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幼儿的探索性行为与活动内容、活动材料、教师引导有怎样的关系;幼儿的探索性行为发展水平如何等问题,值得教师关注与研究。据观察发现,目前探索区域中,教师投放的材料留给儿童自主探索的机会并不多;幼儿的探索行为还停留在较低水平;同一活动内容,不同的探索结果,易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探索的结果与预期结果不同,易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将问题隐含于材料中,多提供低结构活动材料以及教师适时引导等策略,有助于提高幼儿探索性行为的发生,提高幼儿的探索水平。  相似文献   

18.
人的一生中会有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事情,而在这些事情当中我们才能不断的学习和成长。我相信大家都会在自己经历的事情当中感悟出一些道理。俗话说得好:有钱不可乱花,有功不可自夸!只有合作的功劳才最大!我从溜溜球和溜溜线的争吵当中感悟到合作的力量。一天,溜溜球和溜溜线闲着没事干,便开始争论谁的功劳大。溜溜球说:"我的功劳最大!什么魔术球呀、魔术飞碟呀、火鸟呀、闪客快打呀……这些溜溜球绝技都是我表演的,你会表演什么呢?"溜溜线反驳道:"我会表演什么?如果没有我,你  相似文献   

19.
凡凡的眼睛     
凡凡是个聪明可爱的孩子,就是有一个爱眨眼的习惯,一双眼睛像小扇子似地不停扇动。虽然不是大毛病,却有损孩子的形象,上课注意力不容易集中,还导致视力下降。为了纠正凡凡的乱眨眼习惯,我采取了以下办法,效果明显。首先,上课时尽量以生动、新奇的方法吸引幼儿注意力,如玩些幼儿感到新奇的小魔术。魔术玩过后让凡凡回答:刚才是什么  相似文献   

20.
朱映 《教育艺术》2008,(3):70-71
有效教学,是指通过一定时间的教学之后,幼儿能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即幼儿学有兴趣.学有提高。学有创意。教学是否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幼儿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幼儿学得好不好。如果幼儿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幼儿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低效或无效教学。在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我们如何确保活动的有效进行,确保孩子们能充分地发展呢?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我总结出集体教学活动有效开展的三要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