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沈勇 《大众科技》2011,(9):231-233
从人类生态系统和谐发展的宏观视角审视,艺术生态批评介入全球性生态运动,倡导维护自然生态,平衡人类精神生态,构建生态文化,营造和谐的生态社会。从艺术批评学科自身发展的角度审视,艺术生态批评在本国萌芽诞生、开花结果,散发着浓厚的本土气息,为中国艺术理论界平等参与全球对话夯实了基础。艺术生态批评拓宽学科视野,增添新的批评尺度,具有阐释一切艺术文本的功能,参与价值重建,使批评功能得到进一步强化。  相似文献   

2.
我国传统生态哲学思想和现代生态伦理追求具有内在一致性。挖掘和梳理我国传统哲学中的生态伦理思想,这对当代生态科学的理论升华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丰富我国的生态文明内涵以及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相处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是西方思想中具有重要影响力与代表性的重要思想,很大程度上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方向,促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蓬勃发展,其经济发展水平到目前为止还是领先世界各国。我国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逐渐对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的投入研究,近些年来,更是对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巨大的导向作用。目前,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断呈现出一片繁荣的发展态势,我国长期以来的是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经济建设以及现代社会的建设水平一直奋起直追西方等发达国家,这种飞速发展的背景下逐渐带来了更严峻的问题,那就是生态环境的下滑。主要原因就是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模式较为粗放,执政理念上也出现了生态建设的缺失,对于生态教育也处于失衡状态,社会各界片面注重经济效益的创造,忽视了对生态环境的监督,使得当前的环境问题越来越严峻,影响着现代社会的建设工作,也不利于综合国力的提高。党中央在这种情况下也不断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的研究,并不断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争取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主义事业布局。这是一项耗时耗财的巨大工程,需要党中央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仔细解读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的内涵,从整体上遵循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同时要把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同中国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理论相融合,构建起具有中国特色和中国风格的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新形态,不断推进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并以此实现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本文主要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的内涵以及其价值进行了分析,并论述了我国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结合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的借鉴意义提出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的中国化实践。  相似文献   

4.
以论带评,试图描述中国传统艺术向当代化的过程中是如何继承和发展传统艺术精神的,也论及了中国山水画在当下语境中创新和发展的几种状态和特征。分析了传统型、新传统型、在不同创作理论指导下,立足本土,秉承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介绍生态批评的发展和主要特征.生态批评发端于20世纪70年代,90年代正式汇入了英美文学界的批评浪潮.生态批评包括生态文学研究和评论,它研究文学作品中的生态主题和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批评呼吁人们要重新审视人在大自然中的地位,批判人类中心主义.  相似文献   

6.
周慧 《科教文汇》2012,(20):162-163
湘西是个多民族杂居地区,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各民族创造并积淀了丰富的音乐艺术资源,这些资源集中体现了地域性、民族性、异质性、本土性、原始性的艺术特性,为本地区音乐课程资源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7.
由于传统装饰艺术源于生活,源于传统,有着纯朴的艺术样式,立足本土文化遗产,在课堂中对本土非遗文化元素及其再造方法进行主题性应用创作,能较好的体现中国传统装饰艺术在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中的传承和创新,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都有了很多的反思和创新探索。  相似文献   

8.
从生态文明前瞻性的视野审视蒙古草原文化,发掘其中的生态哲学思想,即人天相谐的生态存在论;顺应自然的生态实践观;万物有灵的自然生态价值观;敬畏自然的生态伦理观;俭约实用的朴素生态主义消费观。这些朴素的生态哲学思想,对我们今天人与自然关系的处理的借鉴意义不可小觑。  相似文献   

9.
蒋超 《今日科苑》2010,(14):50-50,51
生态批评(ecocriticism)肇始于欧美六、七十年代,在短短的几十年时间里迅速发展起来,并逐渐成为很有影响力的文学批评潮流。随着1992年美国文学与环境研究协会(ASLE)的成立,关注生态批评的学者每年成倍增长。在当代西方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以“生态”(ecoecological)冠名的学科、学说或主义数不胜数,如生态哲学(ecophilosophy)、生态神学(eco-theology)、生态政治学(ecologicalpolitics)、生态经济学(ecologicaleconomics)、生态人文主义(ecologicalhumanism)、生态女性主义(ecofeminism)等等。是什么催生了生态批评的产生?生态批评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生态批评具有哪些特征?生态批评发展前景如何?本文将带着这些问题对生态批评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0.
《礼记》蕴含有极为丰富的生态哲学思想,其生态哲学思想的生发并非偶然,它有属于自身的生态理论基础.表现为以仁爱为主脉的生态德性论①,以"礼"别"类"与"群"的生态功夫论,以及"格物"的认识自然原则,"顺时因物"的进入自然方式,"与天地参"和"礼乐和合"的生态境界论.《礼记》中这些难能可贵的生态思想,是对先秦儒家生态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是完整的儒家生态哲学思想史上承上启下不可或缺的一环.  相似文献   

11.
随着地球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生态学逐渐成为一门显学并影响着各学科的发展。生态公共艺术也应时代的需要出现,但是在这股“生态公共艺术热”里逐渐暴露出两个理解误区,本文是对问题的提出并提出解决的意见。  相似文献   

12.
汪莉 《科教文汇》2013,(30):28-28,30
批评是促进同学认识错误改正错误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但是批评具有否定性,需要辅导员掌握批评的艺术。本文具体提出了批评艺术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13.
随着地球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生态学逐渐成为一门显学并影响着各学科的发展.生态公共艺术也应时代的需要出现,但是在这股"生态公共艺术热"里逐渐暴露出两个理解误区,本文是对问题的提出并提出解决的意见.  相似文献   

14.
生态哲学是可持续发展时代的重要产物,"两型社会"建设是中国在新时期建设中的重要实践.生态哲学思想中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人与自然的平等性和整体性等观点深刻地影响着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在生态哲学思想引导下的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是探索中国城市建设的新模式,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李雪 《科教文汇》2008,(21):259-259
21世纪的人类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时代呼唤批评,在对我国批评现状直接阐释的背后,还存在着混淆设计批评与艺术批评的现象,批评的学术价值,主要不在对具体作家作品的评价本身,而在通过各案分析,提出具有人文意义的问题,引发对艺术、人生和世界的思考,如何运用批评为现代设计及艺术服务是值得探讨的。  相似文献   

16.
刘畅 《科教文汇》2009,(1):69-69,71
民族高校的艺术设计教育的特色教学。必须重视开发利用本土民族艺术资源。民族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开发利用本土民族艺术资源能够使艺术设计教育在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传承民族文化三个方面获益。具体开发利用本土民族艺术资源的方武。以及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应该着重思考的诸问题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17.
大地艺术因其将自然环境作为创造场所,使得景观和艺术结合紧密,这也促进了景观与雕塑艺术的融合与发展.这种融合既满足社会的功能,遵循生态原则,同时还属于艺术的范畴,使景观达到了整体上的互相平衡.  相似文献   

18.
在所有的人造材料中,建筑材料产量最大,用量最多,资源和环境负荷最严重。据统计,每年生产各种建筑材料要消耗资源50t以上,毁坏农田10万多亩,消耗能源占全国能源产量的1/6以上。显然传统建材的生产已不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而无机固体废物同样也每年逐渐增多,对环境也造成恶劣的影响。本文就这一问题,介绍了建筑材料生态设计的目的及特征,生态设计的定义及生态建材的优点。  相似文献   

19.
学员和体育教员是体育教育活动过程的主要因素,在学员成才的道路上常常伴随着体育教员的批评,但是批评一个人要比表扬一个人难得多。而这又是体育教员不能回避的问题,所以需要每位体育教员掌握好批评的艺术。本文就是从学员的特点着手,论述了体育教员如何提高批评的艺术。  相似文献   

20.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飞天艺术,是印度佛教艺术与中国本土宗教信仰以及传统观念相融合的表现。佛典中的"乾闼婆"和"紧那罗"以及道家典籍中的"天人",它们在称名上、形象上都有一些相同的特点。因此在研究中国飞天艺术时,考虑本土文化的影响是很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