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下班后去幼儿园接女儿,女儿一见到我,就小鸟般飞快地扑进了我的怀抱。 女儿用她的小嘴在我脸上狠狠地“啄”了一口,然后歪着脑袋淘气地对我说:“爸爸,我爱你20次!”过了一会儿她又说:“我爱你80次!”但是,很快她又改口了:“我爱你100次!”女儿是想借助她刚学会的知识来表达她的爱。对于一个才会数到20的孩子来说,恐怕100在她的认知中就是最大的数字了。  相似文献   

2.
赵会霞 《家庭教育》2002,(12):21-21
我的女儿今年9岁了,在学校读三年级,属于比较活泼好动的一类人。但女儿曾是一个非常胆小的孩子,最大的毛病是怯场。比如,她在家里爱说爱笑、爱唱爱跳,但是,一旦在很多人面前让她去表演一下,她又总是钻到我的身后,有时真拿她没办法。对于这样的一个孩子,怎么办呢?我和丈夫商量,要用我们的赏识唤起孩子的自信,让孩子找到成功的感觉。孩子进学校读书以后,我们就有意无意地让孩子回家当老师,把学校里学到的东西讲给我们听,表演给我们看。有时,吃过晚饭,全家在一起看电视,看完一个节目后,我们就鼓励她模仿一下,不管女儿的模…  相似文献   

3.
那天上完课走在回家的路上,学生科科长叫住我:“黄老师,请等一下。”她递给我一封信:“这是你班李婷的父亲寄给学生科的,你看一下。”我快速浏览了一下。不看不知道,一看吓我一大跳。信中,李婷的父亲说,我这个班主任不关心他女儿,对他女儿不公平,对她造成了一定伤害。他还言之凿凿地讲了一件我的不公平事。这无疑是一封告状信,一封一直以来我认为最放心的学生的家长告我的信。其实,我不单对其他学生,对李婷也是关心和爱护的。李婷是个文静秀气的女孩。她不爱讲话,一讲话也是细声细气的,她是那种招人爱的好学生。我很喜欢她。…  相似文献   

4.
鸟妈妈很爱她的女儿。一天,鸟妈妈说:“孩子,我应该给你留下晦宝贵的东西!”  相似文献   

5.
肖文 《师道》2003,(7):59-60
从呱呱落地到亭亭玉立,女儿已经成为重点大学的研究生。编辑女士让我写写育儿心得,于是我们夫妇和女儿共同走过的路一幕幕浮现在眼前,她是那样清晰,那样温馨可人,又是那样神圣艰辛,不论是爱的付出还是爱的回报,都是那样回味无穷。强迫自己吃苹果自从上个世纪70年代末怀孕后,我便开始时时牵挂肚子里的她,心想,不管孩子是俊是丑,只要健康聪明就行。于是遍寻育儿书籍,最终认定一位日本教育家《怎样使你的孩子更聪明》这本书通俗可行,便依葫芦画瓢,先从胎教做起。民以食为天,孕妇的食更是有讲究。多吃含磷含钙食品,可以避免孕…  相似文献   

6.
女儿四岁半,智力与其他孩子一样,并无超常之处,可周围的人都夸她聪明,说她能力要高于同龄的孩子,问我教子有何秘诀。我对女儿的教育方式主要是随机教育,引导孩子主动学习。总结下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7.
儿童是大师     
女儿四岁那年,我给她讲了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为说明“缸”是什么,一个双休日,我特地带她到一家儿童公园去看一幅由釉面砖拼成的壁画。我对她说:“看人家司马光多聪明!”女儿看了一下突然说:“司马光不是诚实的孩子。”她指着那画说:“缸已经破了,司马光才举起石头,那缸不是他砸破的。”  相似文献   

8.
女儿汀汀已升入大班,10以内的加减算得又快又准,一次,我出了一道答案超出10的加法题,女儿算错了,我对她说:“你再想一想。”女儿想了一会儿,抬起头慎重地对我说:“妈妈,我真的不会,我是很笨的。”听了女儿的话,我震惊了,孩子什么时候变得这么自卑,我马上安慰她说:“不是的,在妈妈心目中你是最聪明的。”为了鼓励她,我和她一起用实物操作演示,不一会儿,女儿终于算出了正确的答案。之后,我责问自己,什么原因导致女儿的自卑心理?经过反省,有以下原因:1.急于求成。女儿做错了题,我刚开始还比较有耐心,但几次讲解女儿还…  相似文献   

9.
父爱的条件     
想有个女儿,就有了一个女儿,真觉得老天待我不薄。女儿健康、聪明、漂亮,再加上周围没有跟她同龄的孩子,她就自然而然成了她生活的中心。赞美之声铺天盖地,这也无形中增加了我对她的爱。常常自以为即使不是天底下最好的父亲,那也会是最好的之一。  相似文献   

10.
我是教师,也是母亲。多年的教育实践使我认识到,教会孩子做人,比教育他学好文化知识更重要。而在教孩子如何做人这个问题上,我首先注重培养孩子的“爱心”。爱己之心。我认为,一个人只有爱自己才能知道爱他人,爱集体,爱国家。女儿刚刚懂事,我便着意培养她的自爱意识。有一段时间,女儿经常不吃早饭,特别是饭菜不合口味时,她宁肯饿肚子也决不吃一口。于是,我在教育她好孩子不应该挑食的同时,着重给她讲爱惜自己的重要性。我说:“你  相似文献   

11.
我曾这样问过班上的孩子:“爸爸妈妈爱你们吗?”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爱——”“他们是怎样爱你们的?”孩子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个小女孩回答说:“我烦透妈妈了,早上我要穿裙子,她不让,还打我。哼,还爱我呢!其他孩子也高声应和起来,班上气氛热闹极了。没想到这个活动演变成了“控诉会”,我大吃一惊,孩子们为什么感受不到父母的爱呢?  相似文献   

12.
女儿生性乖巧,胆小怕事,是个叫她站着不敢坐着的孩子。同事们常常称赞她成绩好、坐得住。而我却对她总是循规蹈矩、墨守成规,感到了一份隐忧。于是,我开始有意识地训练女儿学着“叛逆”。营造平等气氛,让孩子成为真正的主人。幸福家庭是培育孩子成长的摇篮。良好的家庭氛围,更是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前提。于是,我开始试着让女儿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穿着,选择一日三餐。一次,8岁的女儿在家里玩时,把稍大的鞋子反穿着跳皮筋,伙伴们都笑她,我只是笑着问她这样做的原因,女儿说这样穿,鞋子前后不串,跟脚多了。我说:“好女儿,你真…  相似文献   

13.
裴媛媛 《甘肃教育》2013,(21):66-66
曾经在一篇文章中看到过这样的事例,有一位家长从女儿出生之日起,就对她进行赏识教育,孩子偶露微笑,就大加赞赏:“宝宝笑得真好看!”女儿刚呀呀学语,就又不失时机地夸奖她:“芳芳真聪明!”甚至她发脾气耍性子的时候也不放过赏识的机会:“芳芳真有个性!”在这种轻松的环境下,孩子长成了一个活泼开朗、  相似文献   

14.
正有人说:遇见孩子就是遇见爱。自从女儿来到我的教育世界,我才悄然明白。一年级,她和一个很叛逆的小女生做了朋友,每天下课一起玩耍,一起上厕所,手牵手的样子有时候会让我有些许的担心,那个已经大她很多岁并且每到集市的日子就不上学的孩子会把女儿带坏吗?事实证明我的担心是多余的,直到二年级这个孩子转走,女儿一直和她做朋友,问她原因的时候,她告诉我:除了我之外,她没有一个朋友。直到现在,我在想,如果教师看孩子的目光中,摒除分数的桎梏,看到  相似文献   

15.
刘春建 《师道》2003,(10):52-53
女儿年方七岁,乳名可儿。从她两岁半起,我就开始为她写日记,主要是记录她日常生活中的言行、趣事,取名曰:可儿语录。放下成人的架子,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我深深地被那一份纯真和创意感动。一次次的记录,一次次的意外惊喜与震撼,使我更耐心地去聆听孩子的心声。每一次的记录与整理,对我而言都是一次心灵的洗涤,使我认识到自己的狭隘与麻木,使我重新拾起好奇心,与女儿一起探索,共同进步。现摘录几段与天下为人父母者共享。妈妈说:“晚安,可儿,我爱你。”可儿说:“晚安,我爱我。”先自爱,再爱人,也对。(1998.9.25)我说:“可儿,咱们今天晚上…  相似文献   

16.
《新作文》2002,(13)
尊敬的《新作文》编辑部的同志们:您们好! 我的女儿是一个爱看书、热衷于写文章、甚至是写童话的十岁小女孩。她所就读的小学———西安市铁五小学的同学们订购了《新作《文》时,女儿回家同我商量,考虑到我已给她购了很多课外书,我便对女儿说她的课外书已足够多,可以不需要再订购了。谁知女儿说了一句话便改变了我的想法,使我深受感动。女儿说:“别的小朋友吃什么我都不眼馋,惟独他们有的书而我没有时,我就很眼馋,虽然借来可以看看,但我更想自己拥有,这样便可以反复诵读。”当女儿拿回《新作文》时,我一翻,确实是一本清…  相似文献   

17.
那是伤心欲绝的一幕。我和前妻办了离婚手续后,她收拾衣物挎上包正要离开,女儿一手死死拽住行李包,哭喊声刺破了血红色的夕阳。前妻最终挣脱女儿走了。女儿跪在地上哭了整整两个小时,“妈妈——妈妈”的呼叫声撕心裂肺。从那时起,女儿少言寡语,目光无神,性情孤僻。我尽量无时无刻不陪着她,尽力为孩子创造乐观、愉快的气氛。我要努力给她一份完整的爱,用浓郁的亲情弥补孩子心中另一半感情的残缺。出差时,我把她的衣食细致地安排好,千叮万嘱放学后尽快回家,锁好门,无论谁叫也别开门,先做作业,再看电视,饿了就吃我为她准备好的…  相似文献   

18.
黄淑文 《生活教育》2014,(13):32-33
正有一天女儿放学回家,居然跟我说,她的同学很羡慕,希望可以当我们家的小孩,又自由又开心。我反问女儿:"你呢?如果有来生,你还要不要再当妈妈的孩子?"女儿调皮地扑向我,哈哈大笑说:"下辈子当然还要当妈妈的女儿啊!因为妈妈总是听我说而不是要我听妈妈的话。"你给出的爱,孩子了解吗?我想,父母都是爱孩子的,为什么有些父母给出的爱却让孩子拒于千里之外呢?有些父母是不是急于给出自己想给的,而忘记聆听孩子真正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有人问一群孩子:什么时候感到别人最爱自己?“我帮妈妈买醋回来,她说闺女能帮妈干活了。我当时特高兴,我知道她是爱我的。”翘着辫子的女孩说。“爸爸下班回来,我给他倒了一杯水,爸爸只说了一句话就流泪了。从那次起,我知道他是爱我的。”光头小男孩说。另一个女孩说:“我给奶奶耳朵上夹了一朵花,她见着人就说,看,这是我孙女打扮我呢。我知道她是爱我的。”……  相似文献   

20.
杨艳辉 《辅导员》2014,(8):67-67
女儿从去年开始上学前班了,老师开始天天留作业,说是锻炼孩子,为孩子上一年级作准备。于是,女儿每天规规矩矩地写作业,渐渐的,我发现女儿每次做作业之前都会翻一遍本子。我仔细一看,发现原来她是要把每次作业后老师给贴的贴画数一遍,数完后再开始眉飞色舞地写作业。看着孩子高兴的样子,我想这些贴画有没有别的用途呢?可不可以用在我的学生身上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