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血睾酮与运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动应激中下丘脑—垂体—性腺轴(HPG轴)功能低下或紊乱,使睾酮合成降低。其原因可能既有调节因素的变化,也有睾丸间质细胞内一些独立因素的变化。大强度运动早期血睾酮水平上升,随时间延长而下降,而皮质醇水平上升,有人提出用睾酮/皮质醇来评定机体的机能状况。血睾酮的作用机制以及运动引起的血睾酮变化的机制仍不完全清楚,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1、评定运动训练程度及训练效果。 通过运动生理学指标测定可以评价长期训练和短期训练的程度和效果。经常进行体育锻炼或运动训练,可促使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形态、机能和调节能力产生良好的适应。比如长期训练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窦性心率徐缓;运动性心脏增大;心血管机能改善等。在体育运动中,我们常用心率、血压、血乳酸、无氧阈、最大摄氧量、睾酮、皮质醇等指标来评价人体机能的适应性变化程度。  相似文献   

3.
对8名男子乒乓球专业运员在大运动量封闭式训练结果显示:运动员血清睾酮和游离睾酮明显下降,血清皮质醇和血尿素明显升高,FT/C和T/C的变化与运动成绩于现较为一致的趋势.认为FT/C和T/C可以作为优秀乒乓球运动员的机能评定指标之一.建议可将血清睾酮、游离睾酮和皮质醇作为阶段性机能监控指标,血尿素可以作为小周期机能监控指标.  相似文献   

4.
文章依据速度滑冰运动项目的特点,选取心率、最大摄氧量、血尿素、血红蛋白、血乳酸、血清肌酸激酶、血睾酮/皮质醇等生理生化指标来评定速度滑冰运动员身体机能,为科学评价、监控速度滑冰运动员体能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运动与血睾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血睾酮作为雄性激素的代表,与机体的运动能力有密切的关系。本文综述了血睾酮的生理特点、作用、以及运动对血睾酮影响的研究进展,旨在促进国内体育科学工作者对血睾酮有更深的理解、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雄激素与运动能力密切相关。大强度运动早期血睾酮(T)水平上升,随时间的延长而下降;而血皮质醇(C)水平上升。有人提出用T/C来评定机体的机能状况。从目前的研究结果来看,雄激素的作用机制及外源性雄激素对人体运动能力的影响仍不清楚,尚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高水平散打运动员赛前身体机能的评定方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采用追踪实验、心理测试等研究方法,探讨高水平散打运动员赛前身体机能的评定方法.结果表明,高水平散打运动员赛前的血色素、血尿素、血睾酮、皮质醇的变化,与其身体机能状况的变化密切相关;采用追踪实验法测试,评定上述指标,是高水平散打运动员赛前身体机能评定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周期性运动项目训练的机能评定,分为训练课的机能评定和小周期的机能评定。训练课的机能评定,需要用血尿素指标来评定;小周期的机能评定需要采用多种指标,既:血红蛋白、晨脉次数/分、晨呼频次数/分、血清睾酮/皮质醇比值和血尿素综合指标。  相似文献   

9.
血睾酮与运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血睾酮与人体的运动能力、肌肉力量的增长、疲劳的消除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血睾酮在人体的含量与运动的关系就引起了广大学者的关注,关于运动对血睾酮的影响目前研究的很多,但研究结果存在着较大的分歧。拟对血睾酮(雄激素)及其与运动之间的关系的研究状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运动对血睾酮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阐述了血睾酮的生理作用、调节机制以及对运动能力的影响和运动训练对血睾酮水平的影响,分析了血睾酮与人体的运动能力,肌肉力量的增长,疲劳的消除和促进恢复的相互关系,提出在运动过程中要针对不同运动项目的专项特点、不同对象的运动水平,合理的安排运动强度和运动密度,以提高机体的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11.
中国散打队多哈亚运会赛前身体机能监测与评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实验、心理测试等研究方法,对中国散打队在多哈亚运会赛前不同训练阶段的身体机能进行评定。结果表明,在赛前集训的不同阶段,散打运动员的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血尿素、血清肌酸激酶、血睾酮、皮质醇、免疫细胞等生化指标的变化,与其身体机能状况及疲劳程度密切相关。提示可通过这些指标在不同训练阶段的变化特征用来评定散打运动员的身体机能。  相似文献   

12.
以文献资料法为基础,采用实验监测、心理测试等研究方法,对参加中俄散打对抗赛运动员赛前不同训练阶段的身体机能进行评定。结果表明,散打运动员在赛前集训的不同阶段,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血尿素、血清肌酸激酶、血睾酮、皮质醇、免疫细胞等生化指标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与身体机能状况及疲劳程度密切相关。本文通过这些指标在不同训练阶段的变化特征来评定散打运动员的身体机能。  相似文献   

13.
女子摔跤运动是一项新兴的对抗性运动,对运动员的各项素质都有较高的要求。它要求运动员在拥有较强的有氧耐力基础上,具有良好的爆发力和速度耐力,同时具备良好的协调性和柔韧性。本文从女子摔跤运动员的身体形态、无氧代谢能力、最大摄氧量、血清睾酮、血红蛋白、血尿素、CK、血乳酸等多项指标,对其机能状态的评定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目的是寻找和探索优秀跆拳道运动员身体机能评定和运动员训练效果、成绩的相互关系,找出影响跆拳道运动员运动成绩的主要生化指标。文章对中北大学特招的16名跆拳道高水平运动员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全程训练跟踪和生化指标测试对比。结果表明运动员机能指标较好时,成绩相对较好。得出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和训练内容对改善运动员机能状况,有助于创造良好运动成绩的结论。同时实验结果显示对于跆拳道运动员来说主要影响其运动水平的生化指标是血红蛋白(Hb)、血尿素氮(BUN)等。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我国冬季两项项目的运动成绩、缩短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对冬季两项运动员四周的高原训练进行生理生化机能生理监控研究,为高原科学训练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科学合理的高原训练安排可以有效提高冬季两项运动员的身体机能水平以及运动成绩,这些能力的提高在血液生理生化指标上会有明显的体现,高原训练对冬季两项运动员心血管功能的影响较大,极易出现训练过度,心脏劳损等不良现象,对其进行跟踪检测是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血液载氧能力的血红蛋白出现波动,但总趋势是增加的;对运动员血液肌酸激酶(CK)和血尿素(BUN)出现先增加后减退的现象,说明这样的训练安排是负荷运动训练的科学规律的;在高原训练一段时间后,运动员机体的血清睾酮水平会有显著性提高.  相似文献   

16.
有关运动与性激素结合球蛋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动训练对性激素结合球蛋白 (SHBG)产生一定的影响 ,间接影响机体雄激素水平 ,从而导致运动能力的变化。目前 ,国内外学者对SHBG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并且讨论了血清睾酮 (T)与SHBG的比值 (T/SHBG)在运动员机能评定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血液生物学指标在优秀足球运动员机能状态监控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血液生物学指标,对国内优秀足球运动员联赛期间进行机能状态的生物学监控。结果发现:应用血红蛋白(Hb)、血尿素氮(BUN)、肌酸激酶(CK)、睾酮(T)、皮质醇(C)及其比值(T/C)等指标进行综合分析,能够较准确地反映运动员在不同时期的机能状态,及时为教练员调整运动训练负荷提供信息,以便采取合理的恢复手段,为提高训练效果和足球运动成绩服务。  相似文献   

18.
为了调控好运动员参赛时的身体和心理状态以取得九运会决赛权 ,在九运会预选赛 (第1站、第 2站 )的赛前各周 ,对上海队男子重剑重点运动员运动时的心率、血色素、血尿素氮、血睾酮、皮质醇、闪光融合频率、反应时运动时、心境状态等指标进行了定期的监测。结果显示 :1)血色素和血尿素氮能很好地反映击剑运动员所承受的训练负荷和身体机能状况 ;2 )在大负荷训练期间运动员的血睾酮水平呈下降趋势 ;3) POMS量表还可以用来监控大赛前运动员的情绪状态  相似文献   

19.
血尿素指标用于运动员机能评定的方法学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范家成  顾军  彭波  陈重  熊莉  刘丽芬 《湖北体育科技》2003,22(4):455-456,461
建立各种测试指标的评价标准,是把监控工作客观化、定量化的重要内容。血尿素指标是运动训练监控及运动员机能评定的常用指标之一。在实际应用中,由于血尿素指标的明显个体差异,往往造成评价时的种种困惑。文章分析了以往的各种评价方法以及笔者在九运会训练周期的数千例血尿素测试数据。研究介绍了用质量控制图评价运动强度以及运动员机能状态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研究目的:了解早期大负荷量专项训练对少年女子跳水运动员机能状况的影响,为青少年女子跳水运动员的早期专项训练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对国家跳水队和北京跳水队6名少年女子运动员(12~14岁)与7名青年女子运动员(16~22岁)冬训期间的生化指标进行比较。测试指标包括: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清睾酮、血清皮质醇、血清肌酸激酶、血尿素。结果:少年组运动员冬训期间每周平均专项训练总量略高于青年组运动员,冬训期间除了红细胞数显著高于青年组运动员(P<0.01),血尿素显著低于青年组运动员(P<0.05)外,白细胞数、血红蛋白、血清肌酸激酶、血睾酮和血皮质醇等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早期大负荷量跳水专项训练不会对少年女子跳水运动员身体机能带来明显异常影响,因而对运动员的生长发育也不会造成明显的负面影响;跳水运动员可以进行早期专项化训练,但应根据运动素质发展规律和运动员个体发育水平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在青春期阶段尤其应注重发展爆发力素质,适当发展耐力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