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1.在学校里的游戏一年级学生在学校里的游戏是多种多样的。游戏的方式同高年级学生有些不同。高年级同学常常是集体玩球,而一年级小朋友则各随己意,分散在校园各处,或一人,或二、三人一起玩秋千,滑梯、单杠等等。另外,每种游戏持续的时间比较短,兴趣容易转移。刚刚还在一起玩秋千的孩子,马上又跑去玩滑梯了。一到高年级,就变成了以集体游戏为主。每个人都有自  相似文献   

2.
一、研究对象 海口市少年宫少儿武术训练班学生一年级至六年级男女生各5人:海师附属小学一年级至六年级男女生各5人,总共120人。学生平均年龄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分别是7.3岁、8岁、9.2岁、10岁、11.2岁、12岁。  相似文献   

3.
一 对于小学班主任来说,让班里的每个学生心系班级,以班为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拿低段和中段年级来说:一二年级的学生小、自理能力差、还没养成较好的个人习惯,往往心系班级但心有余而力不足;三四年级的学生,特别是三年级的学生,到了"七岁八岁人见嫌"的年纪,要想把那颗好玩的心安放在课堂上听讲就很不容易了,让他为班级和谐出力的确有些困难.  相似文献   

4.
①减少班级学生人数。5—9年级班级学生人数减少到30人;10—11年级班级的人数减少到25人。②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把原教学计划中的俄语、文学两门课合为一门,并压缩一些年级的课时。③保证教科书内容的科学性、统一性和可接受性。④开设选修课。⑤完善  相似文献   

5.
正一、农村小学的基本状况近些年来,由于农村外出打工的人越来越多,这对边远的农村小学造成很大的冲击,对搞好其教育教学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人数普遍偏少。现在边远的小学校,学生人数非常少。就是人数相对多的一二年级,现在基本都要在20人以下,有些学校的小学低年级在10人以下,根本不像一个班级。老师们都辛酸地调侃说快成培养研究生了。2.学生素质偏低。家庭条件好一点的,大脑比较聪明  相似文献   

6.
某周五下午两节课后,一年级学生在教室前玩耍。甲骑在乙身上玩一种比较危险的游戏,被丙无意碰撞到,于是三人一起跌倒在地。爬起来,除了甲觉得支撑身体落地的膀子有些疼以外,另外两人都觉得  相似文献   

7.
我所在的学校有个惯例,考试时学生的座位通常是按前一次统考成绩从高到低安排的。全年级5个班的学生实行交叉排位。这样每个班级中被分在第一考场的9人就是排名前9的学生,被分在第二考场的9人就是10~18名,以此类推。  相似文献   

8.
刊摘 《地理教育》2005,(2):37-37
这届参赛者全是9~10年级学生,共约100人。所有参赛者都作同样的试题。试题分为两轮,第一轮为理论性的,共有6道试题,第二轮为1道应用题。  相似文献   

9.
<正>今天高二(2)班的班主任齐老师心情有些欠佳,原因是班上的学生李然让她很生气。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昨天在高二全年级高考倒计时400天宣誓大会上,校长又一次强调,学生不要再让家长来送饭,学校有食堂,饭菜质量还不错,都这么大的人了,还让家长提着小桶,紧赶慢赶地来到学校,家长累不累?现在一到饭点,学校大门边简直成  相似文献   

10.
<正>在德国,通过国家规定的考试并持有其证书的人就可以在中学教任何一个年级的学生。德国中学学制9年,从5年级至13年级,其中5年级到10年级为中等初级教育(相当于初中),11年级至13年级为中等二级教育(相当于高中),但是现在国家逐渐把中学9年制缩减为8年。全职的德国中学教师每周至少要上25节课,每节课45分钟。要成为一名中学教师,首  相似文献   

11.
一、运用线段图示寻找解题思路线段图比较直观,能正确地反映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它是解答应用题的重要辅助方法。在解题时根据题意画出线段图,学生就能凭借线段图中反映的数量关系列出算式。例如:同学们参加劳动,三年级去了86人,其他年级参加人数比三年级的2倍还多11人。参加劳动的同学共有多少人?在学生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画出线段图:学生根据线段图就能揭示数量关系,从而列出综合算式:86+(86×2+11)。有些学生还能从线段图上感知,参加劳动的人数共有多少,是(1+2)个86还多11人,从而得出第二种解法:86×(1+2)+…  相似文献   

12.
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问题意识的现状让我们不得不反思我们的教学行为。还是先看看现状吧,我们都熟悉这样一种现象:刚入学的一年级小学生,特别爱问为什么,问题最多。有些时候,做父母的、为人师的,对这些问题还有点不胜其烦。而随着学生年级的增高,问题却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13.
我们常常会发现,即使你觉得平时再“笨”的学生,只要一玩游戏,或听好听的故事时,他也会玩得十分高兴。这说明每个人的骨子里多多少少都有快乐的因子,只不过有些人比较显性,有些人比较隐性而已。教学中教师如能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激活学生的快乐因子,对培养学生健康活泼的个性,创建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很有好处。我在一年级数学课教学中是这样做的:  相似文献   

14.
语文早读课前,我去一年级教室安排学生读书,看见教室门口东倒西歪着四五个书包,教室里的学生稀稀落落。"还有些人呢?"我问学生。"他们在操场上看蜗牛。"一片叽叽喳喳的声音告诉我。我让罗程领着大家读课文,教室里随即响起了稚嫩的童声。在我看来,这算是世间上  相似文献   

15.
一直担任小学高年级的科学教学工作,每接手一个年级或者班级,总发现学生普遍发言消极。口头询问语数外等学科的老师,都反映情况大同小异。那么,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发言现状到底如何呢?笔者采用随堂听课的形式,随机对91名学生的语文课发言情况作了一个调查统计。调查后发现,四年级某班共有学生43名,上课能踊跃发育的人数在15~21人,偶尔发言的人数在6~10人,不发言的人数在9~15人,人均发言次数0.8~1次;  相似文献   

16.
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几乎每个学期都有写人的习作训练,如:最难忘的人、最熟悉的人、最喜欢的人、最怀念的人、最感激的人、最尊敬的人等。的确,在小学阶段,学会写人记事的记叙文是小学生必须掌握的写作能力。但是,很多学生在写作时经常感到无话可说,无从下笔。有些学生勉强写出来了,但写得不具体、不生动,没有新意。有个学生曾经苦恼地问我:"老师,写作文有什么窍门或捷径吗?写好作文没有  相似文献   

17.
“在计算退位减法的方法中‘,算减想加’是一种很好的计算方法.因为它既能凸显减法的意义,很快算出退位减法的差,又能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进位加法.”有教学参考资料如是说.新课改前的小学数学教科书也是采取“算减想加”的方法教学生计算20以内退位减法的.可是,实际上学生对这种方法的接受情况又是怎样的?“20以内退位减法”是一年级下册(苏教版)第一单元的内容,当学生学完“10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后,笔者在两所中心完小的一年级学生中做了一个调查,参加调查的82个学生中能用“算减想加”计算出16-9=7的只有25人,而用“破十法”即10-9=1,1 6=7计算的有57人,占调查总人数的69.51%.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认为,7岁~12岁的儿童正处于具体的运算阶段.在具体的运算阶段,儿童可以根据具体的事物或表象进行逻辑分类,或认识事物之间的一些逻辑关系.这就是说儿童已经超出了知觉的限制,掌握了事物之间的可逆关系,但是这种思维运算还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由此可见,小学一年级学生习惯于用“破十法”算20以内退位减法便不足为怪.因为,在一年级上册学生熟练掌握了10以内数的分与合,况且对“分与合”的学习都是借助于...  相似文献   

18.
一、在课改实施过程中算法多样化理解存在的主要误区 案例:人教版一年级上册《9加几》 例1实物装盒情境图9+4(1)逐一计数:1、2、3、……13;(2)续数:10、11、12、13;(3)9+1=10 10+3=13 你喜欢哪种算法?例2摆小棒,填凑十算式9+3=摆黄花红花,填凑十算式9+7=老师:要求每一位学生掌握多种算法,一种一种去练习。课后,我问她:是怎样想的?答,因为,教材上呈现出多种算法。这是课程改革过程中最普遍的问题.最大的误区——误区(一):算法多样化,就是让每一位学生掌握多种算法。有些老师误以为:只要是教材上呈现出的,就要让每一位学生都掌握。  相似文献   

19.
我时常会听到同事讨论孩子的美术兴趣问题:在幼儿园儿童和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几乎人人都喜欢绘画,不喜欢美术课的学生很少,甚至有一些学生盼望着上美术课。但是到了三、四年级,随着年龄的增长,相当多的学生不再喜欢上美术课了,有些学生对美术课敷衍了事,甚至有些变得怕上美术课。  相似文献   

20.
一年多年,有些亲友常问我:“洋洋在你家过个假期怎么就跳班了呢?”“你怎么对你外孙女进行学习辅导的?”外孙女刘洋是哈尔滨市香滨小学一年级学生,放假来到我家——佳木斯市。她到我家的第一天,就“考”了我:《六年制小学一年级寒假作业》第9页一题“把1、2、3、4、5、6六个数填在○里,使每个边上三个数的和都等于9;(答案在册内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