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教学素称语教学的“半壁江山”,历来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不论在高考、中考语试卷中,作的赋分都超过总分的三分之一。但在实际教学中语教师真正花在作教学上的时间、精力与之是不相称的。每每考试或作竞赛优秀作不多,而平庸和未成的作却不少。这与作教学“走过场”和“不到位”不无关系。有人慨叹学生的作“一代不如一代”了。为了改变这种状况,  相似文献   

2.
目前的作教学现状是怎样的呢?我认为是喜忧参半。所“喜”,多年来广大语教师、语教育工作在作教学领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学生的作水平也的确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所“忧”,是那些作课上愁眉苦脸、毫无兴致,中学毕业后连封信甚至连个“便条”都不会写的学生;是那一篇篇、一本本或言之无物,或内容雷同的学生作;是那些日日“泡”在批改作繁重劳作之中的语教师!我觉得作教学脱离学生的生活和实践,是当前作教学的主要弊端,我们的作课不是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而是由教师定出调子制好框子来让学生去“填空内容”。  相似文献   

3.
从事语教学和研究的人都知道,“写作是运用语言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素养的综合体现。”(《全日制义务教育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在中学语中,作占了半壁江山,师生在写作方面倾注了极大的精力和心血。然而与客观要求相比,目前作教学现状却不尽如人  相似文献   

4.
成秀梅 《现代语文》2006,(10):113-114
作教学,作为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但传统的作教学曾一度成为人们的众矢之的,因为它存在训练机械化、重技巧、轻感悟的倾向,学生作“千人一面”;套话、空话甚至假话大行其道,学生过多地迎合题目及出题人的意图和要求,为造情,编造生活甚至大逆不道,例如1998年高考作《战胜脆弱》。从教师层面来看,缺乏理论指导和建树,训练随心所欲、缺乏层级和序列,以应试为要义,重传授写作技巧、轻学生体验和感悟;从学生层茴来看,作感情及内容缺乏真实性,学生怕作、厌作的问题突出。作教学机械、刻板,了无生气,仿佛成了语教学的“顽疾”,语教师心头挥之不去的疼痛。  相似文献   

5.
吴春风 《新作文》2004,(2):27-29
作教学是语教学的半壁江山,担负着学生写作能力和书面交际能力的重要任务。但多年以来作教学的现状是很不尽人意的,因此它一直是课程、教材、教法改革的重点。《普通高中语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从作的本质、作教学的重点和对作教学的评价等方面作出了详细的说明、指导。教师只有充分理解、把握它的内涵,才可以在作教学实践中取得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得作得中考语天下。可见一篇作在语考试乃至整个考试过程中的作用;也可以说决定中考语成败的往往是一篇作,因为全国大多数省市中考作分数占了语试卷总分的“半壁江山”。考场作又不同于平时作,它有着更多的限制性。所谓限制性,就是命题时提出一些限制,让考生必须按统一规定进行写作。  相似文献   

7.
福建省高考语试卷作的“增值”虽不是首例,但也引来各界广泛关注。对于高考作“增值”这一新的变化,专家称这是语教学的重大突破。福建师大学院教授孙绍振指出,语教学应强调培养学生语素质,包括语言、思维、情感、想象以及富有个性化的表达能力。比重偏大的客观题使得素质教育成为空谈,也钳制了中学语教学,高考作“增值”是我省语教学改革16年来的重大突破,令人“欢欣鼓舞”。在当前教育形势下,高考作的改革已是大势所趋。[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语教育家黄光硕先生说:学生的语学得怎样,作可以作为衡量的重要尺度.学生的语能力不过关,作也是一个重要标志。可见,作教学一直是语教学中的重中之重。但是在作教学中.现代集体教育的组织形式同以“详批细改”为特征的传统教学法的矛盾.束缚着教师的手脚.也妨碍着学生语言、思维及写作水平的提高,即使是作能力比较强的学生也宁愿多做些基础知识题.也不愿做怍,这种状况着实令人担忧。从作教学的多方面看,开放型作教学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9.
谢敏 《现代语文》2011,(9):104-105
作文,一直被称为中学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可以说,作文能力低下的话,中考,高考是必败无疑,但在实际教学中,这“半壁江山”几乎成了“残山剩水”,学生的作文能力低下早己引起社会的惊呼。笔者在几年的作文教学中深切地感到:要想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指导学生写好作文,语文教师要喜欢动笔和善于写作。作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首先要是一个喜欢写作的语文教师!  相似文献   

10.
作教学占了语教学的半壁江山,同样要培养学生创新作能力,因此,必须对学生进行创新作教学。从“创新作教学研究”开展以来,笔进行了有益的尝试,着重培养了学生逆向思维能力、侧向思维能力和多向思维能力,旨在创新作教学,培养学生写出立意“深、新、活”的好作。  相似文献   

11.
农村中学一些语教师时常喟叹:当语教师难;当农村语教师更难。究其缘由,一致认为是作教学拖其后腿,为此笔在全镇四所中学中对作现状进行一次抽样调查,调查结果见下表:  相似文献   

12.
立意三板斧     
钟益忠 《新作文》2004,(7):22-22
新课标明确指出:“语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写作能力”是语素养的综合体现。”作的重要性可见一斑,所以作的份额占语试卷的半壁江山也就成了必然。在语界素有“得作得天下”之说,那么怎样才能“得作”呢?《红楼梦》里林黛玉教香菱写诗时说:“词句究竟末事,第一是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  相似文献   

13.
应如何批改作一直都是语教师难以突破的“瓶颈”。教师常因一旦陷入作的“城堡”就无以自拨,烦恼不已。何况,凡数十篇学生作仅凭教师一人之手,一把尺子去衡量,或多或少存有纰漏,其实诸多弊端早就摆在语教师面前,已成为重演多年的现实:1.教师日常的事务繁多,工作量大,又累加一大撂作,处理起来难免有疏漏之处;  相似文献   

14.
不少语教师常困惑于作教学的举步维艰,困惑于弟子们的写作水平太过低下,困惑于自己不能尽快让学生们大面积、大幅度提高作成绩。那种无奈、那种茫然、那种苦情,几乎皆然。  相似文献   

15.
中学语新课程标准非常重视作修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课程标准》(实验稿)(2001.7)评价建议的写作评价中把“重视对作修改的评价”单列一条,并对如何指导学生修改作作了具体阐释。然而,只给学生作以一次性评价,而不注重要求学生对其作做反复修改、重作,仍是当前多数中学语教师在作教学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为了作训练的有效运作,切实提高中学生作能力和水平,我们提倡中学生作的“重作”。  相似文献   

16.
胡智彬 《四川教育》2000,(11):38-38
“作教学效率低”,几乎成了大多数语教师共同的苦恼。  相似文献   

17.
李勇平 《现代语文》2007,(4):120-120
作文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师教学的重头戏。然而,目前作文教学实践中,却普遍存在教师只注重技巧方面的指导,而忽视兴趣热情等非智力因素的研究的问题。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迅速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关键在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呢?  相似文献   

18.
当前,语教学中最薄弱的环节仍然是作教学。不少语教师在作教学观念上存在着种种偏差,以至方法陈旧,方式落后,至今还没有走出“高耗低效”的怪圈。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们必须从端正教学思想入手,在教学观念上大胆更新。  相似文献   

19.
本从农村中学生整体作水平低下的现状入手,着重分析农村中学语教学作素质低下的主客观表现,探讨了提高教师作水平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培养人的创造性是当代教育的一项带有战略意义的任务,作为语教学半壁江山的作教学,同样承载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义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