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2 毫秒
1.
张时 《新闻传播》2006,(5):58-58
电视谈话类节目,在国外也称talk show,在我国一般是以1996年3月开播的《实话实说》为电视谈话类节目产生的标志。此后,越来越多的电视台引进了谈话节目这一节目形态,越来越多的节目类型采用了电视谈话的形式。在我国众多电视谈话类节目中不乏精品,比如《实话实说》、《艺术人生》、《面对面》、《超级访问》等等。  相似文献   

2.
管婷婷 《新闻世界》2013,(5):101-102
纵观当下电视荧屏,从中央台到各省市电视台,主打栏目中都有谈话类节目的身影。可见谈话类节目是备受人们关注的。作为电视谈话类节目主持人该具有怎样的语言风格?根据节目的特点,笔者认为谈话类节目主持人的语言风格应该具有真实性、口语化、个性化和娱乐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尹协康 《传媒观察》2003,(10):50-51
近年,电视荧屏上谈话类节目兴起,尽管有些谈话节目“谈的”寿命不长,处于自生自灭状态,但以央视为代表的谈话类节目的不断出新和广受好评,始终影响和激发这类节目在全国各级电视台新品不断萌生,其节目市场的前景依然广阔,各家电视台在热播中乐此不疲。  相似文献   

4.
杨琳 《新闻窗》2009,(3):68-69
电视谈话类节目是上世纪90年代才出现于中国电视荧屏上的一个全新的节目形式,但随着这种节目形式的异军突起,其独特的魅力和风格便已赢得了大众的青睐,收视率节节攀升,成为各大电视台倾力打造的强档节目。然而在各种谈话类节目铺天盖地的情形下,需要电视工作者静下心来,理性审视该类节目在目前所面临的困境,寻找新的出路,以促进电视谈话类节目向着更健康,更繁荣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5.
上世纪90年代,电视谈话类节目开始登上我国的电视荧屏,经过十多年的蓬勃发展,这一节目形式在我国各级电视台如雨后春笋般地兴盛起来。然而,电视谈话类节目在经过一段轰轰烈烈之后遇到了新的挑战,部分节目因收视率一路下滑而遭遇停播,如何科学、有效地提高电视谈话类节目的收视率,使其快速、健康、长远地发展,值得我们进行深刻探讨。  相似文献   

6.
自1993年1月我国第一档电视谈话类节目《东方直播室》开播以来,我国电视谈话类节目走过了将近18个年头。到目前为止,我国电视荧屏上应该是拥有世界上数量最多的电视谈话类节目的国家,从中央到地方各电视台都有谈话类的节目,但是存在节目质量不高的现状,原因有很多,究其主要原因,就是对谈话最本质的东西——"谈话场"认识不够。本文从"谈话场"的定义出发,分析了"谈话场"中话语主体间的相互作用、"谈话场"的开放程度和"谈话场"的氛围这三个构成要素,认为"谈话场"是决定谈话节目质量的关键所在,影响到谈话节目的成败,在此基础上本文还对电视谈话类节目如何营造一个良好的"谈话场"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电视谈话节目是从上世纪90年代兴起的,从1996年央视第一档大型谈话节目《实话实说》的推出,继而我国各地电视台纷纷涌现出各种不同形式的谈话类节目,  相似文献   

8.
人与人之间的谈话是人类最基本、最普通、最直接的交流方式,电视谈话类节目正是采用这种方式展开的,因此其具有贴近生活、吸引受众参与的传播优势,电视谈话类节目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是新闻、文艺等其他节目取代不了的,因此,全国各个电视台各类谈话类节目如雨后春笋般生长起来。那么电视谈话类节目中主持人的语言具有怎样的特点呢?  相似文献   

9.
曹易 《传媒观察》2003,(5):47-48
电视谈话节目在西方电视界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这一类型节目是各大电视媒体不可缺少的节目类型,深刻地影响着老百姓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回顾我国谈话类节目发展的历史,最早的谈话节目应当是1993年1月在上海东方电视台开播的《东方直播室》。中央电视台继《东方时空·东方之子》节目后,又于1996年3月16日开播《实话实说》,成为在全国影响最大的谈话类节目。在不少台,这类节目还成为电视台黄金时段的主打内容。据统计,到目前为止,全国各地电视台开播的谈话节目,就有80多个。  相似文献   

10.
万晶 《新闻世界》2004,(9):44-45
近年来,电视谈话类节目异军突起,并以其独特魅力和风格赢得了大众的青睐,收视率节节攀升.成为各大电视台倾力打造的强档节目。然而在这种谈话类节目铺天盖地的情景下,我们仍要静下心来,用睿智的眼光来细细审视电视谈话类节目的得与失,乐与哀.优势及不足,以促进电视谈话类节目向着更健康,更繁荣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1.
电视谈话节目作为电视台重要的节目类型,深刻地影响着观众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中央电视台于1996年3月6日开播《实话实说》开辟了人际交流的新空间,成为全国影响最大的谈话类节目。在《实话实说》的影响和带动下,各省市电视台纷纷开办谈话类节目。一时间大江南北,“家事国事天下事”尽付笑谈中。然而谈话节目由于本身独特的节目形态,决定了谈话节目的制作是一次性完成的,之后就只能做减法,或删减或放弃,  相似文献   

12.
张丽 《记者摇篮》2010,(3):73-74
电视谈话节目是以你访我谈、你谈我听、相互弥补、相互补充、以言说形式出现的一种电视节目形态。由于它不局限于某种话题或专业,所以在很多栏目中都有谈话节目的身影。又由于谈话类节目涉猎广泛,制作成本低廉,制作过程也不复杂,因而从中央到地方的许多电视台都开办了电视谈话节目。  相似文献   

13.
中国电视谈话节目的危机和转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虹 《新闻界》2005,(2):64-65
自1996年3月6日中央电视台开播的谈话节目《实话实说》走红之后,全国各个电视台的各档节目纷纷效尤,各类谈话节目如雨后春笋般地生长出来,电视谈话节目步入“众语喧哗”时代。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我国电视谈话类节目已有179个,基本上每一个省级电视台都有自己的谈话节目。其中比较著名的有:中央电视台的《对话》、凤凰卫视的《锵锵三人行》、北京电视台的《国际双行线》、  相似文献   

14.
马兴 《东南传播》2014,(5):127-129
1993年上海东方电视台的《东方直播室》开启了中国谈话类节目,并将大众引领到了"群口"时代。谈话节目数量多但品牌节目少,品牌节目有,但相继出现辉煌后的滑坡。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将"品牌学"中关于品牌建构、经营、管理、维护与延伸的相关理论引入到电视谈话节目中,探索电视谈话节目在品牌建构与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创新思维与实用策略。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国内出版的所有关于电视理论的教科书里,电视谈话节目都被列入“新闻评论”类节目范畴之中。在中国国内所有电视台里,有关这种“脱口秀”(TALK SHOW)节目都是由新闻评论部门或者社教部门来制作。这里,便出现一个问题:在国外,为什么许多电视谈话节目是由娱乐公司来制作的?同时在许多国外电视理论的专著里,人们通常把电视谈话节目  相似文献   

16.
电视读书节目与其他娱乐类或谈话类节目相比,有其独特性,相应地对主持人的素养要求也就更高。电视读书节目主持人究竟应该具有何种素养才能胜任该节目。我们可以从境外品牌电视读书节目“奥普拉图书俱乐部”中窥豹一斑。  相似文献   

17.
芜湖市电视台的大型谈话类节目《政通人和》自2003年6月28日开播,收视率一直保持在20%左右,居同时段的前列,成为芜湖市电视台的品牌栏目。它曾获得安徽省2003年全省十佳栏目奖、芜湖市最佳栏目奖,其中《激情燃烧的岁月》穴上下雪荣获安徽省广播电视三等奖、市广播电视一等奖。面对电视屏幕,观众可选择的谈话类节目越来越多了。作为地市级电视台,如何挖掘电视资源优势和市场资源优势,找准自己的位置、赢得发展空间?《政通人和》栏目对此作了一些尝试,富有启发性。立足地方特色,挖掘节目资源优势电视媒介生存与发展的基点之一便是电视资源。电…  相似文献   

18.
电视新闻访谈类节目一般也称之为谈话类节目。谈话节目是由主持人邀请有关人士及受众,围绕公众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在平等民主气氛中展开的一种电视节目形态。以其或轻松幽默、或严肃深度,但是都直抵人心,也赢得了观众的喜爱。传统的电视访谈节目根据内容分为:新闻信息类谈话节目、人际关系类谈话节目、综艺娱乐类谈话节目、专题对象类谈话节目。根据形式分为:聊天式谈话、访谈式谈话、辩论式谈话、综合式谈话。而访谈的地点可以是专门的演播室、可以是事件发生的地点,但是都是固定的单一地点,而黑龙江广播电视台的一档访谈节目却给我们带来一种耳目一新的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19.
营迪 《新闻世界》2009,(11):60-61
电视谈话类节目兴起之后,许多电视台着手制作此类节目,但是节目质量良莠不齐,收视率高的更是屈指可数,而《鲁豫有约》作为叙事型谈话节目的成功典范,在节目可视性的把握上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值得借鉴的经验,本文以其为例来分析叙事方法在故事类谈话节目中的体现和运用,探讨叙事型谈话节目如何让观众乐于倾听。  相似文献   

20.
孙晨  陈旭 《新闻实践》2008,(8):51-51
从1996年央视推出第一档大型谈话节目"实话实说"以来,各地电视台纷纷效仿此类节目形式,涌现出大量不同形式、不同领域的谈话类节目。强劲的"谈话风"抢滩中国电视黄金档,大有压倒娱乐综艺节目之势。嘉宾对谈话类节目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与主持人的交流过程中。好的嘉宾不仅仅是简单地、按部就班地回答主持人的问题,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