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有关毛泽东的传说中,最令人惊奇的,莫过于他对钱的态度了。 据说,毛泽东一生最讨厌钱,不愿摸钱。一次,一位曾陪在毛身边的老战士因家境困难,写信向毛求援。看完信,毛泽东便嘱咐工作人员从他工资节余的存款中拿出几百元钱寄过去。 由于见毛对这事很关心,因此工作人员将钱装进牛皮纸袋后,特意送去给他过目。当时,毛正在看文件,以为工作人员递来的是公文,便顺手接过去,抽出袋中东西。 当工作人员告诉他,袋中装的是要寄出的钱,请他过目时,毛泽东脸色大变,一下子连袋子带钱扔了老远。 如果此事不虚的话,那么,毛泽东这一举动显露了中国传统文化异常强大的存在与影响。 不喜欢钱的毛泽东,是如何建设新中国的呢?该如何看待共和国的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最爱看书,尤其爱躺着看,有时边吃饭边看,有时上厕所也带本书进去。读书是他最大乐趣,成了他的嗜好……毛泽东跟书籍真是形影不离。在他的卧室里,办公室里,游泳池的休息室里……都放着书。他外出时,首先考虑的是要带些什么书,他经常是亲自拉个书单,交给工作人员,工作人员便会根据书单所列,把书带上。在火车上,在轮船上,在飞机上,毛泽东也不会间断他的读书活动。  相似文献   

3.
12月26日,是毛泽东的生日。作为党的领袖,毛泽东生前曾明确要求,不要做寿。偶尔有几次,身边的工作人员出于真情,为毛泽东庆祝生日,也只不过是在原来的伙食标准上加一两个菜而已。党内外同志提出为毛泽东祝寿,都被他谢绝了。毛泽东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全党树立了榜样。  相似文献   

4.
他曾给毛泽东和蒋介石写信.呼吁推行简体字。新中国成立后,他成为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的工作人员.至死与简化字相伴.一生在大时代中蹉跎  相似文献   

5.
叶永烈  辛欣 《出版参考》2005,(11):28-29
谢静宜对她“面试” 毛泽东自1974年春天开始,视力明显减弱了,看东西模糊不清。向来自己看文件、批文件的他,不得不叫机要秘书代读,照他的意见代签文件。这年8月,毛泽东路过武汉时,大夫在东湖宾馆为他诊看眼疾,断定为“老年性白内障”。其中,有一只眼睛病情比较严重。  相似文献   

6.
叶永烈 《出版参考》2005,(32):28-29
谢静宜对她"面试" 毛泽东自1974年春天开始,视力明显减弱了,看东西模糊不清.向来自己看文件、批文件的他,不得不叫机要秘书代读,照他的意见代签文件.这年8月,毛泽东路过武汉时,大夫在东湖宾馆为他诊看眼疾,断定为"老年性白内障".其中,有一只眼睛病情比较严重.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历来重视档案的收集与保管工作,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他都多次指示要注意收集文件以备档案留存。正是在他的关心下,新中国的档案工作才得以蓬勃地发展起来,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材料,使它们更好地发挥"留史资政"的作用。在大革命时期,为了解农民状况,毛泽东亲自做农村调查,形成了许多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并在写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之后,又将这些调查材料交给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看报     
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又是一位知识广博,通晓古今的文化巨匠。毛泽东这一成就的取得,与他勤奋读书是分不开的。他不但博览群书,而且酷爱阅读报刊。毛泽东喜欢看报,可以追溯到他的青年时代。1911年,他来到长沙进湘乡驻省中学读书。在那里他第一次看到报纸上有新闻、有政论及其他各种文章,觉得五花八门,美不胜收。从此,他就特别喜爱看报,与报纸结下了不解之缘。不久,他离开学校参加响应辛亥革命的湖南新军,当了兵。新军每月给士兵发7块钱饷银。毛泽东得了  相似文献   

9.
大家都知道,毛泽东同志喜欢阅读古代诗文,也常在他撰写的文章中引用一些古代名言名句。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在编纂古代名言名句的辞书或选本之时,绝对不可将毛泽东引用的古人或前人的名言名句,标作毛泽东的名言。但是,在当今出版的名言名句辞书中,却常常有类此之误。笔者曾买得一本王树山主编的《中国名言大观》(山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9月1版),仅把毛泽东引用前人的名言名句误定为是毛泽东之语的就有好几处。其一,326页:“兵不厌诈。——《毛泽东选集·论持久战》。”这条名言是毛泽东之语并出自他的《论持久战》吗?非也!这条名言的出处,不论查  相似文献   

10.
陈石林制造了红色影像的神话。依靠暗房技艺,他加工制作出了毛泽东在不同年龄阶段的标准照,彼此承继,永不衰老.以至于毛泽东进入晚年时.画面怎么修,都“不像主席了”  相似文献   

11.
《浙江档案》2003,(12):14-14
早在1945年春,郭沫若就跟一位与他亲近的青年说,他最崇拜的人是毛泽东,这不仅因为毛泽东已是中国共产党的主席,更因为他对毛泽东的才华和人格力量的“崇拜”。开国大典时,他在天安门城楼上代表无党派人士给毛泽东献锦旗,锦旗上大书:“我们永远跟你走”。当年重庆谈判,郭沫若见毛泽东的怀表已经很旧,立即将自己的瑞士名表相赠。毛泽东对郭沫若的这一赠品十分珍视,曾多次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谈起这块表的来历。毛泽东对郭沫若的史学著作,历来十分重视。1944年,郭沫若写了一篇长篇史论《甲申三百年祭》。很快得到了毛泽东的肯定。毛泽东亲笔复信郭…  相似文献   

12.
吴连登,毛泽东最后的管家。从1964年开始,他陪伴毛泽东度过了最后的12个春秋。 1961年在中南海颐年堂,作为一名普通服务人员,吴连登第一次见到了毛泽东。那时他19岁,是个刚刚从乡下进城的毛头小伙。“我当时只是个普通的工作人员,主席为什么会挑我去给他管家,我到现在也不很清楚,我也没问过。”吴连登说。  相似文献   

13.
1972年9月26日,毛泽东主席在会见来华访问的日本首相田中角荣时,突然问在场的周恩来总理:王芸生现在在哪里,应该让他也参加接待日本客人活动。毛泽东此时提起王芸生,是因为毛泽东在准备接待日本首相时,重点阅读了王芸生写的八大卷《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一书,而在1934年的庐山,国民党的首脑蒋介石也专门请王芸生给他讲解了这套书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杨保军  陈亚楠 《新闻界》2012,(18):79-80
这是毛泽东关于新闻事业与经济基础关系的一个基本观点的俗称。这一观点他在1957年的讲话和文章中两次提及并做了叙述。1957年5月15日,毛泽东将他写的一篇文章《事情正在其变化》,发给党内干部阅读。在谈到党内知识分子新党员中一部分有相当严重的修正主义思想时,他说:"他们混同无产阶级新闻事业与资产阶级新闻事业的原则区别,他们混同反映社会主义国家集  相似文献   

15.
在毛泽东同志诞辰100周年时,正逢《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一书出版发行10周年。现就学习毛泽东同志关于文风的论述谈点体会 所谓文风,就是文章上反映出来的普遍性、倾向性的特征。它是时代的产物,是一定时代,一定阶段的倾向性在文章上的表现。 毛泽东同志历来重视文风问题。他在撰写文章和修改别人的文稿时。都十分讲究文风问题。不但要求内容好,政策思想好,而且要求文风好。他的演讲和写的新闻、评论以及文件、电报,不论哪一种体裁,都具有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引人入胜。独具一格。在延安整风时,毛泽东同志把文风问题提到党风学风的高度来  相似文献   

16.
前不久,嘉禾县档案局举办全县档案馆室一体化系统应用培训班,来自全县180个单位的档案员系统地学习并掌握了相关的业务知识和操作运用。此举宣告嘉禾县档案馆室一体化平台正式启用,全县档案信息化工作取得了实质性突破,这也是郴州市首家实现全县档案馆室一体化。馆室一体化综合平台的启用,一是将实现全天候为用户服务,利用者通过互联网24小时可进入网站阅读文件档案信息。二是可远程阅读文件档案,免除了利用者长途奔波的劳累,节约时间。三是利用效率高,不需要档案馆工作人员不断到库房调卷便能阅读到大量的文件档案信息。四是有利于档案工作产业化。五是建立现行文件移交接收系统,采用离线或在线方式接收现行文件,并与电子政务办公系统(OA)实行无缝链接,保障现行文件电子数据及时移交。  相似文献   

17.
善耕同志约我为《河南图书馆学刊》“名人书缘”栏目写篇文章 ,我即婉言 ,我不是名人 ,又无什么成就 ,文章不好写。后经不住他一再恳求 ,并派人给我送来去年的学刊让我借鉴 ,还带来他的专著《迟来的图书馆梦》。我认真阅读了刊物上的几篇文章 ,拜读了善耕同志的专著 ,领悟了他那虽迟但挚着于图书馆事业的情怀 ,这就荡起了我思索之波 ,写成了这篇文章。古人云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历史上多少大学问家、导师和领袖都践行成为我们的学习楷模。毛泽东同志是我们的领袖、共和国的缔造者 ,早年曾经是北京大学图书馆的工作人员 ,读了…  相似文献   

18.
文运昌永远理解不了毛泽东 文运昌是毛泽东外婆家的大表兄,也是他少年时代的密友.文运昌生于1884年,家住湖南省湘乡县唐家圫.毛泽东的少年时代,唐家圫成了他的乐园,这里不仅有外公外婆和舅父等长辈的疼爱,而且几位表兄弟与他意气相投,感情甚笃,尤其是比他年长9岁的大表兄文运昌更加关系密切.文运昌经常借家里的藏书给毛泽东阅读,还向他介绍湘乡县东山高等学堂,这是一所中西合璧的新式学校.这正是想走出韶山冲到外面继续求学的毛泽东所渴求的.在文运昌的鼓励下以及舅父和同族、塾师的帮助下,毛泽东终于冲破了父亲要他辍学到米店当学徒的阻力,来到东山学堂读书,文运昌为他办好了入学手续,而且主动做他的入学担保人.  相似文献   

19.
正1电子文件概念及特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GB/T18894-2002)对电子文件做了明确定义,即:"电子文件是指在数字设备及环境中形成,以数码形式存储于磁带、磁盘、光盘等载体,依赖计算机等数字设备阅读、处理,并可在通信网络上传送的文件。"由此可以看出电子文件的特点:(1)电子文件具有数字依赖性特征。电子文件的形成、存储、阅读、处理与传输都离不开数字设备与环  相似文献   

20.
《一位可敬的老档案工作者》记述的赵立民同志与文件、档案打了三十多年交道,他忠于职守、埋头工作,为我们档案工作人员树立了榜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