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幼稚的冬训     
“足球”与“中国”联姻,就生出了许多很有特点的产物。冬训就是其中之一。把二十来支球队部汇集在一起,放在“领导”们的眼皮下面,看上一个来月并且还恨不得把每个人每天干什么都要说明白,这就是每年都有,都要产生出许多新闻的中国足球的冬训。冬洲的存在只是证明了职业化三年的中国的足球运动员、教练员们,除了在收入上达到了“职业化”以外,在其  相似文献   

2.
中国足球屡战屡败,愈战愈落后。迫于这种形势,每个人都想到了,也企图做到“穷则思变”。但怎么变?从哪儿开始变?显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个变化需要一个过程,与人们的期望值相比,无论在时间上,还是在效益上,都不可能是一步到位的。中国足球“职业化”的呼声由来已久。“聘请洋教练”的呼吁更是一浪高过一浪,上海的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抛出了诱人的“大众计划”,中国足协不得不为之行动。  相似文献   

3.
卡马乔疑问     
孙永军 《新体育》2013,(3):56-58
如果卡马乔现在下课,那么他可能会是中国足球职业化以来国家队成绩最差的主教练。现在复盘卡马乔执教中国男足的前后经过,诸多疑问仍旧没有答案……  相似文献   

4.
国奥队和国家队的耻辱表现给首届中超联赛的前景蒙上了阴影。被长时间搁置的超级联赛在5月15日终于要登上前台,作为中国最顶级的足球联赛,中超承载着职业化10年后的新希望,更要接受着人们审视的目光,中国足球在国际比赛中暴露的诸多问题都是中超不得不面对的,但对于这个变换了名称的职业联赛究竟能解决多少问题,现在还不是下结论的时候,但一种新鲜事物的出现毕竟带给人们足够的遐想和期盼,哪怕它只是形式上的重新装扮。中超联赛和甲A到底有什么区别,直到现在,对于包括球迷和球员在内的很多人还是个模糊的概念,虽然足协有关于中超标准的18条规定,但除了联赛称呼的升级、球队数量的减少这些直观的改变外,究竟“超级”在哪里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弄明白的。一个国家的联赛水平是这个国家足球水平的最真实体现,也是各级国家队基础所在。国家队暴露的缺陷给首届中超联赛提供了新的命题,指明了中国球员在技战术和职业素质上需要不断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中国足球运动在大力推行职业化的进程中,运动员无论在技战术水平上,还是在体能上都有了长足的进步。欧洲与南美一些著名足球俱乐部队在中国这块足球新沃土中也不时折戟沉沙,俯首称臣,中国球迷着实欢喜一番,随之“冲出亚洲,进军法兰西”就成为了全国热爱足球人们的迫切热望!亚洲十强赛首场对伊朗的比赛又给中国队的出线的前景蒙上了厚厚的一层阴影。国人不禁要问:“中国足球队到底差哪儿?赢了不会踢,平了也不会踢?”冷静地分析中国队失败的原因,本文认为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运动员的“运动智能”水平低下。  相似文献   

6.
李楠的突出之处就是“不突出”。无论是在群星云集的国家队,还是在有中国“梦之队”之称的八一队中,他都不是人们的关注点,但只要稍微细心些,就不难发  相似文献   

7.
当韩国足球队6号李基衍射入第一个球之后,失败的影子已经牢牢地伴随着国奥队。妄图固守的中国足球队的防线漏洞到处可见,只有左右招架,大脚破坏的能力,却组织不起有效的进攻。又一个四年悄然而逝,人们的心情又在企盼着下一个四年。中国足球再次受挫的苦果,使人们更清楚地看到了中国足球的实情。 中国足球为什么该胜的比赛总是胜不了,为什么总是和“只差一步”、“阴沟翻船”的字眼相伴呢?而且几任教练都没有逃脱过。苏永舜、高丰文的国家队,徐根宝的国奥队都是在大好形势下只差一步痛失出线权的。曾雪麟、高丰文、施拉普纳率领的国家队又都是“阴沟翻船”的作者,几次征战都使国人感到心情不畅,即便是失败人们也觉得应该是悲壮的。这样的例子太多了,足球比赛的偶然性的确很强,但是偶然性连续多次出现,便不能完全归结于偶然,其中定有某种必然因素。  相似文献   

8.
在国际足坛,人们习惯根据各地区球队不同的踢法,把它们分成各大流派。现今,虽然各种流派区分得不如以前那么明显,各支球队也都往更全面型的方向发展,但还是能看出来各个球队的主攻倾向性,因为每个国家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人种肤色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因而体现在足球上的风格也就不尽相同。国家队不同于各俱乐部队,俱乐部队可以引进外员,可以吸纳来自不同地区的足球风格,因而形成一个较为全面的踢法。但国家队不同,它是真正代表一个国家乃至一个地区的足球风格与水平。仅有1016万平方公里的欧洲,虽然面积是全球第二小的大洲,但其足球水平却是其他大洲所无法比拟的,每届世界杯中欧洲球队的参赛数量最多就是最好的证明,而欧洲足球锦标赛也就成了“小世界杯”。欧洲各个国家虽然距离很近,但他们的足球风格却截然不同,南欧、北欧、东欧、西欧乃至中欧各队都有自己不同的特色,所以我们把参加本届欧锦赛的球队分成“朴实战队”、“华丽战队”、“功利战队”、“激情战队”和“野蛮战队”。  相似文献   

9.
从甲A到中超,中国足球职业化走过了十一个春秋,却在中超的第一年里,经历了历史上最混乱,最暗淡的时光。中超与甲A到底有什么不同?这就像问演《卖拐》的赵本山和演《刘老根》的赵本山有什么不同一样,其实都是一回事。只是“刘老根”比“大忽悠”形象好点。但中国足球却并非如此.强行上马的中超尽管也是中国足协精心筹划的“形象工程”.最终却被证明是一个“没有形象”的形象工程。2004年.中国足球经历了一次改革浪潮,而中国足球的改革之路在何方?  相似文献   

10.
瞧这一家子     
又打亚运会了。写稿时舆论正吵闹着男足要拿亚运金牌,杂志出来时亚运会就已经结束了,打个赌,这块金牌能拿到吗?于是就觉得来自“现代足球鼻祖”的英国的鲍比·霍顿和上产的戚务生有一比——都是在前任输的一塌糊涂的时候上任,让球迷在输得都木了的时候又看到了几场胜仗,然后踌躇满志地奔向亚运会;都是在亚运对手不强的情况下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估计霍家军此次成绩应该不会太差);都是一人身兼国家队一国奥队两职既要有国家队的成绩又要培养国奥队的年轻人;四年前戚家军出征亚运拿了银牌给刚刚开始的甲A职业化火上浇了把油,四年后…  相似文献   

11.
2005年底至2006年初,中国国家队再次踏上旅欧之程。对于国家队主教练朱广沪来说,这是一条不再陌生的旅途,但对于队内的许多年轻人来说,却有很多是第一次以国家队队员的身份前往欧洲。2005年3月接手国家队后,朱广沪即率领球队到欧洲进行拉练,从0:3不敌西班牙到0:1落败爱尔兰,球迷和媒体出奇地保持平静,或者大家都知道,对刚刚接手的朱广沪来说,苛求比赛成绩没有任何意义。一年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这一年里,国家队在朱广沪的带领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诸如东亚四强赛冠军以及东亚运动会男子足球冠军,也在国际热身赛上赢了几场球,惟一让球迷们和媒体不爽的就是国家队继续迷失在欧洲球队面前,从“输球”到“不进球”,总之,就是说国家队没有在欧洲球队面前取得突破。北京时间2005年12月27日晨,中国队在西班牙0:1不敌纳瓦拉联队,随后在12月 29日凌晨和31日凌晨又以1:4和0:2惨败在安达卢西亚联队和桑坦德队脚下,逢欧不胜继续延续,国家队热身赛的成绩或许可以不用看得太重,只不过回过头来,当他们站在亚洲赛场上或者奥运赛场上时,朱广沪就需要带领国家队拿出像样的状态和比赛成绩了。在2005年底,国家队出征西班牙之前的香河集训中,7名队员为大家交出了他们的年终总结。  相似文献   

12.
论中国足球职业化的道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足球冲出亚洲,是中国足球在职业化、市场化道路上取得的历史性巨大成果。中国足球职业化在动态中发展,具有足球产权主体化、足球资源优化配置以及足球市场机制发挥重大作用的特点。对中国足球职业化中存在的运动员“走失”,行政干预和“外引”中价高值低和足球彩票带来冲击等问题要采取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3.
在“出国”这个问题上,从“渐进”到“猛进”的一个重要催化剂是足球的职业化,球员的职业化,俱乐部的职业化。与国际全面接轨,加大了国际交流的深度与广度,外员、外籍教练、外籍顾问的涌入,中国球员球队出国学习,互动式的交流也让更多的外国足球人了解中国,而了解是进一步合作的基础。新组建的亚运足球队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一支“全新”的国字号球队,这支球队中拥有四名从国外召回的球员(这些以前我们只在巴西、尼日利亚之类的球队身上见过)。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中国出国踢球的球员增多,这种情形,将不断在以后的国家队中出现。…  相似文献   

14.
实德的性格     
大连是足球城,喜好足球的市长薄熙来曾说“足球是大连的名片”,言外之意,大连足球的形象,就是大连的形象。 海边长大的大连人爱踢足球,曾经的那支大连万达队在四五年内一直就是大连人的骄傲,他们是职业化以来中国足坛的一支绝对强队。 新赛季,俱乐部由万达改成了实德,年轻的徐明接替了“老江湖”王健林出任董事长,然而热爱足球的大连人却说:来来往往之后,星星还是那些星星……  相似文献   

15.
中超SOS     
“假球、黑哨、大盘”——中超元年被焰下了不光彩印记。国安退出,金融大鳄张海下课、球员发不出工资……十年甲A积聚的矛盾终于在中国足球职业化改革的第十一个年头——“中超元年”爆发了。1991年在北京饭店贵宾楼,李铁映同志在听完年维泗关于足球改革汇报后,指出职业化要一步到位。但十年了,中国足球职业化尚未到位。中国足球的职业化改革正在经历着一个大关,第二次改革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6.
“人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从1994年到1998年,中国足球甲级队A组联赛已经整整踢了五年。这五年整个甲A赛场弥漫着一股鲍鱼之具和芝兰之香的混合味道,把我搞得晕头转向。说到举行甲A联赛的初衷当然是很好的了,就是要把中国足球搞上去嘛。中国足球踢了那么多年都没冲出去,有些人把原因归结于没有实行职业化,而且在1993年中国队被洋教练施拉普纳统率者在小组赛还是败于伊拉克足球队。所以中国足球在那一年失败之后碎然加快了职业化的进程,在1994年甲A联赛终于标由登场。甲A首先从名字上就有一种中西混…  相似文献   

17.
“职业化”刚刚起步的中国足球,还是“企业赞助搭台,俱乐部足球队唱戏”的模式。在转会中出现一些新问题是正常的。  相似文献   

18.
很显然,瑞典有许多比足球更知名的东西,比如旅游名胜“中国宫”,比如昔日康有为流亡至瑞典在那里建的“北海草堂”,比如诺贝尔是瑞典人,比如瑞典乒乓球同中国是一对生死冤家,比如英格兰国家队主教练埃里克森是瑞典人,比如……总之瑞典足球并不是那么出名,不论是国家队还是国内俱乐部。有名有姓的,不过是上世纪60年代威震亚平宁半岛的“瑞典三剑客”——哈姆林、利德霍尔姆和诺达尔。  相似文献   

19.
马玉星 《新体育》2009,(9):34-34
17岁他入选国家队,是当时最年轻的国家足球选手。32岁当上中国国家队主教练,几上几下,直到1986年才真正结束了国家队教练的生涯。在这期间,他共培养了国脚120人,高丰文、戚务生、徐根宝等人都是他的得意弟子。1988年4月,他任中国足球协会主席。他就是“中国足球教父”年维泗。  相似文献   

20.
中国足球走上了职业化的道路,有成绩有失误,似乎失误和不足给人的印象更深。“十强赛”“九强赛”就像一场恶梦,给职业足球的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假球黑哨的出现给幼小的职业足球迎面打来一闷棍;球迷的逆反心理、足球企业家的痛苦和无奈使得一度红火的球市冷了下来;“工体不败”的神话早已不复存在;要变的不变,不应当变的年年有花样,使人无所适从。有人美而言之曰,这是中国特色。但这是中国特色,还是先天不足的后遗症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