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6 毫秒
1.
教师"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方式,同时,在教师教育、课堂教学等领域也扮演着重要角色。近年来的相关研究及改革,把培养"反思型教师"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潮,但教师"反思"首先要在思维态度上有所改观,才会有实质性的突破。依据杜威的"反思性思维"理论,尝试论述培养反思型教师的思维态度的重要性及方法。  相似文献   

2.
作为哲学的思维方式,反思是人类把握现实世界的一种基本方式,杜威的经验主义哲学为反思提供了坚实的哲学基础,文章试图通过对杜威经验的内涵及其运用作进一步阐述,期望对当前我国的教育提供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一、反思性教学的概念迄今为止,关于反思性教学没有统一的定义。"反思性教学"思想的渊源可以追溯到杜威对反思活动的论述。杜威曾将"反思"概括为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认为反思起源于个体在活动情境过程中所产生的怀疑或困惑,是引发有目的的探究行为和解决情境问题的有效手段;强调教学活动本质上具有反思性质。  相似文献   

4.
教育哲学即"哲学地思考"教育。"哲学的思考"包括哲学话语、哲学框架以及哲学思维等三种存在形态,基于哲学思维的教育哲学更富有现实意义。哲学思维至少包括"一分为二"的辩证逻辑、"刨根究底"的反思逻辑以及"正己守道"的规范逻辑等三个层面。教育哲学之于幼儿园教师的意义就在于从哲学、方法论层面为其专业发展提供指引。其中,辩证逻辑指导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活动;反思逻辑引领幼儿园教师的自主发展;规范逻辑调剂幼儿园教师的教育生活。基于此,从教育哲学视角出发,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建构路径如下:朝向事物本身,辩证地看待保教活动;反思自我成长,增强专业发展自主性;为教育而活着,寻觅教育生活中趣味。  相似文献   

5.
一、何谓反思型教师什么是反思?第一个对反思问题作较系统论述的是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他认为反思是“一种得以产生思维活动的怀疑、犹豫、困惑、心灵困难的状态,和一种为了发现解决这种怀疑,消除和清除这种困惑而进行的探索,收集和探究的行为”。从这里可以看出,教学反恩不是简单的教学经验总结,也不是一般人所能坚持下来的事情。它是伴随着每一个人整个教学过程的监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活动。  相似文献   

6.
马影 《教书育人》2012,(36):74-75
一教学反思的界定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从有教学思想起就已有教学反思。但早期的教学反思应该说是一种泛化教学反思,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反思。因此,最早对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反思进行深入研究的应是杜威,他在《我们如何思维》、《逻辑:探究的理论》等著作中对教学反思进行论述,并且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反思在教学实践中的重要作用。随着培养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教育思潮的兴起,教学反思成为国内外教育界关注的热点,因此关于教学反思的界定非常丰富。不同学者对于教学反思界定的角度有所不同,有的学者从教师自身审视角度出发去界定,如王映学认为"教学反思,也称反思性教学,是教师通过对其教学活动进行的理性观察与矫正,从而提高其教学能力的活动";许勇认为"教学反思是教师依据社会对自身的要求,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教学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有的学者从教育理论行动研究出发,  相似文献   

7.
教师“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方式,同时,在教师教育、课堂教学等领域也扮演着重要角色。近年来的相关研究及改革,把培养“库思型教师”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潮,但教师“反思”首先要在思维态度上有所改观,才会有实质性的突破。依据杜威的“反思性思维”理论,尝试论述培养反思型教师的思维态度的重要性及方法。  相似文献   

8.
反思性思维理论是杜威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通过反思"来提高教育实践的合理性也受到了当今教育界的普遍关注。反思性教育实践是以教学反思为落脚点。而反思性教学则是将教师的"学会教学"与要求学生"如何学习"统一起来的教学。  相似文献   

9.
教师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方式,同时,在教师教育、课堂教学等领域也扮演着重要角色。近年来的相关研究及改革把培养反思型教师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潮,但本文认为,教师反思首先要在思维态度上有所改观,才会有实质性的突破。依据杜威的反思性思维,尝试论述培养反思型教师的思维态度的重要性及方法,希望能有一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杨文礼 《云南教育》2005,(32):47-48
教学反思,指教师对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过程及相关认识的再认识。一般的说,实践、学习、反思是人们形成和转变教育观念的基本途径。在教育教学中,反思又有其特定含义。杜威在1910年最早提出:反思指“对某个问题进行反复的、严肃的、持续不断的深思”。他说:“思维中某种事物作为诱因而发生。但是,思维还未必就是反思的……只有人们心甘情愿地忍受疑难的困惑,不辞劳苦地进行探究,他才可能有反省的思维。”  相似文献   

11.
教师“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方式,同时,在教师教育、课堂教学等领域也扮演着重要角色。近年来的相关研究及改革把培养“反思型教师”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潮,但本文认为,教师“反思”首先要在思维态度上有所改观,才会有实质性的突破。依据杜威的“反思性思维”,尝试论述培养反思型教师的思维态度的重要性及方法,希望能有一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白惠彩 《甘肃教育》2014,(13):23-23
正孔子说:"吾日三省吾身。""省",就是反省、回顾,检查自己一天的行为,有无不当之处,以便改正。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反思,反躬自问。教育家杜威指出:"反思是对经验的重构或重组,使之增加经验的意义并增强指导后续经验方向的能力。"教学反思是指回忆并思考、分析过去的教育教学经历,以得到某种启示,指导今后的教学实践的教学研究活动。勤于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提出一个公式:教师成长=经  相似文献   

13.
一、教学的内涵 杜威首次将反思思维引入于教学过程中,在其著作《我们怎样思维》一书中论述了反思性思维与教学过程之间的关系,强调教学要有反思性,教师是反思性教学的实践者。在界定反思性教学之前,需要理解何谓反思。杜威认为“反思是对任何信念或假定的知识形式,根据支持它的基础和它趋于达到的进一步结论而进行的积极的、坚持不懈的和仔细的考虑”,  相似文献   

14.
教学反思:教师专业提升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反思”一词界定为杜威所理解的“反思性思维”,即包含重建过程。进而论述了教师教学反思的“实践—反思取向”课程基础和显性、隐性知识划分的知识基础,以及反思的情境经验和内容,认为教学反思有利于更正教师知识结构,是教育行动研究的有效形式,有助于弥补“科研风”带来的负面效应,因而有效的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得到扎实提升的有效途径,也是中小学日常教学科研的有效形式。  相似文献   

15.
一、反思型教学的内涵反思最初是一个哲学概念。在教育界,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在1933年将反思界定为"对于任何信念或假设性的知识,按其所依据的基础和进一步结论而进行的主动的、持久的、周密的思考"。那么反思就教育而言,就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  相似文献   

16.
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是一种全新的教师教育模式,在教师教育中具有多方面的价值。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深受当代反思型教师教育思潮的影响,关注教师的反思性实践以及反思型教师的培育。江苏省泰州中学建立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并据此培育反思型教师的尝试主要包括:进一步明确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关要求,落实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管理,提高教师教研活动的整体效能,丰富教师教学反思的过程与策略。  相似文献   

17.
《新教育(海南)》2007,(11):12-12
教学反思对于教师来说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活动。一个优秀教师的成长过程离不开不断的教学反思这一重要环节。教学反思可以进一步激发教师终身学习的自觉冲动,不断的反思会不断地发现困惑,教学反思的过程也是教师人生不断辉煌的过程。教学反思可以激活教师的教学智慧,探索教材外的崭新表达方式,构建师生互动机制及学生学习新方式。[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我国已经启动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它不是一次单纯的教材更新,而是在教学观念、教学方式、评价标准等各个方面的全方位改革,也必然对教师素质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在这种背景下,重视教学中的自我反思,寻找促进教师素质不断提高的有效途径,以推动教师专业的持续发展,无疑成了一个热门课题。一、教师自我反思的内涵反思(reflection)在杜威(JohnDewey)1933年修订出版的《我们怎样思维》中被认为是一种思维形式,是发生于某种直接经验情景中的疑问、窘迫。它是行为主体以自己的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结果进…  相似文献   

19.
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与反思型教师的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是一种全新的教师教育模式,在教师教育中具有多方面的价值。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深受当代反思型教师教育思潮的影响,关注教师的反思性实践以及反思型教师的培育。江苏省泰州中学建立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并据此培育反思型教师的尝试主要包括:进一步明确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关要求,落实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管理,提高教师教研活动的整体效能,丰富教师教学反思的过程与策略。  相似文献   

20.
杜友锦 《文教资料》2008,(7):115-117
反思性教学概念源自杜威,杜威在<我们如何思维>一文中指出:"所谓思维或反省,就是认别我们所尝试的事和所发生的结果之间的关系."他还提出反思五步:疑难中提出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开展心智活动、通过实验验证和修改假设.但人们对教学反思的关注却始于舍恩,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我国学者林崇德教授也提出了:"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可见.反思成了教师专业水平提高的决定因素. 其实,学生的自我反思也不容忽视,学生的成长等于学习加反思.学生的自我反思是一种个体行为.是一种反省、发现、评价,是主体立足于自我以外,批判性地考察自己言行的过程.学生可通过制定反思计划、写反思日记、反思小论文、绘图等方式,练习写反思笔记,提高自身的反思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