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每当我们翻开报纸,打开收音机或电视机的时候,常常会看到这样的消息,某某学校的学生因受到老师的批评,想不通而服毒自杀;学生某某因讨厌其母亲经常唠叨自己而杀害了母亲,如此等等,看到这些,作为教师的我,心理感到无比地悲哀,我们的教育已走入了死胡同,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刻不容缓,必须作为当前的头等大事。  相似文献   

2.
世纪之交的时候,北京大学的钱理群先生、曹文轩先生等人呼喊:“要用我们民族与全人类最美好的精神粮食来滋养我们的孩子,让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全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与精神成长‘打底’。”而语文学科所包含的人文性、思想性、艺术性,为我们的孩子提供了绝对精美的食粮,对于他们的心理健康成长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因此,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塑造健全完整的人格,  相似文献   

3.
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还没有真正转变的今天,广大教师,家长同志们考虑的只是孩子的学习成绩,很少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对心理健康课及心理健康标准没有认识或认识不全面。学校追求升学率,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学生希望自己能够考上一所好大学,所有这些都注定使人们关注学业而忽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因而导致了农村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就业.不少年轻父母一方或双双擞下自己的孩子外出,他们的孩子成了"留守学生".这些学生由于家庭教育和父母关爱的欠缺,存在着许多人格缺陷及心理健康问题.本文结合农村学校的现实阐述了怎样加强这些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5.
世界卫生组织把“健康”定义为“不但没有身体缺陷和疾病,还要有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圆满状态”。过去一提到健康,人们往往只注重于身体健康,而忽视了心理健康,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上也往往忽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在现代的教师角色中,教师除了要担当传统的“传道、受(授)业、解惑”的角色外,还应该担当起学生的“心理保健者”的角色,在教育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对那些心理不健康的孩子,要给予更多的呵护,正确地引导他们实现心理健康。在中学生中,最常见的心理不健康的现象有:1.思维异常。这些学生大多有…  相似文献   

6.
现在,学校单亲家庭学生的比率在逐年增多。家庭的变故使这些孩子的心灵蒙上了阴影,从而产生了学习、情绪、交往等心理障碍,严重影响了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对单亲家庭学生多一点关爱,为他们撑起一片健康成长的蓝天。  相似文献   

7.
论教师的心理健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师的心理健康与否,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状态,也影响学生的言地和学习质量。在教师身上的任何心理衰弱的因素,都会对学生产生无形的影响。一个家长心理的健康至多影响一两个孩子,而且孩子不只一个家长,在孩子的心理健康方面还可以得到其他心理健康家长的促进或补偿性影响。而一个教师,特别是一个班主任教师,心理如有缺陷会影响一个班级甚至几个班级。在生活实践中我们不发现,有些学生在学校里接受了教师的某种心理影响,终生都打着这种影响的烙印。为此,我们认为教师不健康的心理因素,直接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会造成学生心理,品质,知识,能力等方面的失衡发展。所以,保证教师心理健康就显得极为重要。它主要由以下因素决定:一方面是社会环境对教育产生的作用决定了教师心理健康发展水平;另一方面具体的教育环境直接影响着教师心理健康的形成,还有教师本人所具有的知识和能力是构成其心理健康的直接动力。社会和学校是外因,是条件,教师本人则是内因,是根据,二是构成教师心理健康的客观条件和主观依据,是辩证统一的。  相似文献   

8.
教育部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在学科教学中注意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近几年,我国青少年因学业压力过大而离家出走或自杀身亡,甚至出现一系列的恶性事件,常见于报端,如:今年9月14日,抚州临川二中发生命案,高三学生雷某不满班主任管理将其杀害.惨痛的事实,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实施素质教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已经刻不容缓!语文学科作为工具性与人文性高度统一的学科,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呢?我想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相似文献   

9.
廖信山 《中国教师》2009,(Z1):534-534
<正>"严禁体罚学生!"这是当今教师当中常用的一句话。特别是当某一位家长因老师处罚学生而在学校闹事之后,学校领导就会三番五次、五次三番地在大会小会上强调这么一句话:"严禁体罚学生!"我们的家长们也有了一种共识:老师不能体罚我的孩子。这是一种社会进步的表现,我们应当感到欣慰。"严禁体罚学生!"成为教  相似文献   

10.
随着现代社会竞争压力的日益加剧,中小学生心理问题正日益凸显。据有关专家研究,影响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的心理疾病主要有任性、以自我为中心、注意力不集中、侵犯行为、厌学、敏感多疑、依赖、报复、享受、性心理异常、自卑、自杀、强迫神经症、精神分裂等。这些心理疾病已严重影响到了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一项对全国22个省、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调查显示,我国有3000万中小学生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而且近年来有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孩子呈逐年增多趋势。打架斗殴、自杀等不良现象的出现已不是偶然现象。这些现象同时也暴露了我们当前教育中的薄弱环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缺失与不足。在中小学中如何开展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是学校教育无法回避的现实课题。而汶川地震的发生,又使灾区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引起人们的特别关注。本期话题邀请的嘉宾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师资、对策以及如何帮助灾区中小学生恢复心理健康等方面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令家长和老师感到担忧。在全社会都在关心学生课业减负的同时,我们不要忘记还要为学生的心理减负,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2002年,我们对1000名学生进行了心理素质状况的抽样调查。虽然大部分学生的心理素质状况良好,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占主导地位,但也发现了不少问题:15.6%的学生自卑、怯懦,缺乏自信和主见;13.8%的学生在升学、就业、人际交往、情绪调节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在情绪波动多变、不愿意与别人交往、忧郁、烦闷、与长辈有矛盾等。  相似文献   

12.
在大学中,学生的心理压力还是比较大的,因为大学不像高中,三年学习七八门功课,而在大学中一个学期就有七八门不同的课程要学,并且还要学得好,因为最后还有一个期末考试,这是学生的学习压力。还有来自其他方面的压力,大学生意味着自己已经成年了,需要面临的事情有很多,家庭的、朋友的、恋人的,这些都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必须要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建设,辅导员的作用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时候很重要,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自我疏导以及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来开展学生心理健康建设,本文讲述的就是在高校中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3.
小学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会为孩子的心理健康奠定基础。我们只有从小抓起,使他们初步形成健康的心理,促进孩子健康成长,才能为孩子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刘燕 《云南教育》2010,(21):39-39
故事一:让躲在角落里的孩子勇敢站出来 合群是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在人们眼中,孩子们常常是三五成群,结伴而行的,有同伴玩耍应该是每个孩子都高兴的事。  相似文献   

15.
王铎 《宁夏教育》2002,(4):53-53
在讨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前,先让我们看看以下事例: 镜头一:某中学一名学生因天性顽皮、淘气便被教师和家长贴上了“不规矩”、“不服管”、“胡乱来”的标签,同时他也成了教师批评、家长责骂、同学嘲笑的对象。他  相似文献   

16.
成人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相对来讲是一个薄弱环节,这种现象不利于成人教育的健康发展。所以,成人高校必须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学和管理过程中,我们发现成人高校学生与普通高校学生存在很大差异,具有以下特点:1学习压力大。由于入学前成绩低于普通高等院校大学生,学习中反映出来成教学生知识面窄,学习能力差,创新思维弱,学习比较吃力,常常处于被动状态。学生常常缺乏学习动力,容易产生厌学情绪,甚至有些成教学生感到焦虑,惧怕考试,出现失眠健忘、神经衰弱,有些学生患上考试综合症,不得不以延缓考试作为逃避。2…  相似文献   

17.
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工作的一个新课题,是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好学习、生活、择业和人际关系,培养健全人格的手段和有效途径。一、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13岁至20岁是青少年生长的第二个关键时期。这时的青少年自我意识已经形成,而个性发展并不成熟,在他们心中存在着幼稚与成熟、幻想与现实、依赖与独立等种种心理矛盾,正处于心理不成熟阶段。因此,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特别需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8.
韦杰义 《新课程研究》2009,(10):177-178
前几年发生的子女伤害家长的惨剧,近段时间发生的在校学生之间的伤害事件,特别是2008年发生的学生伤害老师事件。使人们更加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在学习过程中。孩子们由于学习竞争激烈以及所接触的周围环境逐渐复杂,容易产生被教师和家长忽视的心理障碍和压力.而这些心理因素已成为孩子们健康成长路上的“拦路虎”。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关注学生的心理动态。帮助他们消除这些消极因素,确保其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19.
青少年犯罪心理与健康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锋 《教育探索》2000,(9):44-44
为了解和掌握青少年犯罪心理,减少青少年犯罪,正确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我们对齐齐哈尔市少年管教所138名15-20岁的犯罪者进行了犯罪心理调查,了解到青少年犯罪心理是复杂多方面的。 一、青少年犯罪心理综述 1.父母离异家庭子女犯罪率是健全家庭的4.2倍 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每年夫妻离异超过百万对。在父母离婚后, 1/3的孩子在五年内感到压抑,缺少目标和抱负。父母离异子女常出现品行障碍问题。孩子的父母,由于缺乏必要的心理健康知识,对这一问题缺乏正确的认识,误认为这些出现品行障碍的孩子道德败坏,…  相似文献   

20.
伍祥昕 《双语学习》2007,(5M):126-126,F0003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各方面可塑性极强的青少年们所面对的成长环境已不像从前那么单纯,极其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环境固然重要,但正如哲学中所说的,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职业院校中的学生大都是因高考失利,家庭贫困等原因而不能上大学的孩子。他们更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在倡导为学生创造健康的成长环境的同时,更应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这就需要做到了解学生、关心学生、尊重学生和鼓励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