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湖北日报报业集团历经50多年的发展,目前拥有6报7刊1网站,7个子公司,成为全国第一个同时拥有百万份日报和百分份期刊的“双百万”报业集团,2005年广告收入达6亿元,作为全国排名前列的大型报业集团之一。湖北日报报业集团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报业从1978年的186种已发展到现在的2000多种。改革开放以来,报纸不仅在数量上有较大的发展,功能与结构也有相应的变化,这促使报业的经营机制发生了深刻的转变。这种转变分为三步:第一步是创自办发行。1985年《洛阳日报》开自办发行之先河,之后许多报纸效仿,至1992年全国自办发行的报纸已达500家。第二步是打破“大锅饭”。1992年《沈阳日报》率先实行内部聘任制,1993年有128种报纸改版、扩版后,基本上都实行聘任制、岗位责任制。第三步是组建报业集团。以1996年广州日…  相似文献   

3.
正专栏 羊城晚报报业集团是中国报业集团之一,集团以经营报业出版、广告、印刷、发行为主业。属下最大报纸《羊城晚报》立足广东,面向全国,分布在全国各个省市区,是中国三家发行量逾百万份的大报之一。 《羊城晚报》是一份以城市读者为主要对象的现代都市报纸,成立于1957年10月1日,现有员工800余人,是一份全国性的大型晚报。多年来,每日发行量一直在100万份以上。近五年来发行量稳步增长,保持在130万左右。《羊城晚报》的发行中心区域为中国南方都会广州市及其附近经济发达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发行范围遍及全国31…  相似文献   

4.
如前所述,美国报纸广告价格制定的最主要依据就是发行量。由此可见,发行在报纸中的地位有多么重要。美国报人喜欢说的一句话是:“没有发行,哪来广告?”美国报纸的发行在历史上得到过两种环境的支持:一是文盲减少,刺激发行。据统计,1870年美国10岁以上公民不识字者占20%,当年的人口数量和报纸发行总量分别为3845万人和260万份,平均每15个人拥有一份报纸;1960年全国10岁以上文盲下降至1.9%,当年人口数量和报纸发行总量分别为17932万人和5830万份,平均每3人拥有一份报纸。二是农村人口向城…  相似文献   

5.
6月9日,湖北日报报业集团在武汉东方大酒店隆重庆贺《特别关注》杂志期发量突破100万份。至此,湖北日报报业集团事业发展迎来又一个新的起点——在拥有一份期发量超100万份的报纸《楚天都市报》的同时,还拥有一份期发量超100万份的杂志,成为全国唯一一家“双百万”报业集团。  相似文献   

6.
朱玉祥 《今传媒》2006,(3X):47-47
2000年,湖北日报报业集团命我主编《特别关注》杂志。经过几个月的筹备,当年10月出版创刊号,2005年5月,《特别关注》杂志的期发量突破100万份。这是新世纪创刊的第一份期发量过百万的杂志,也是近年来成长速度较快的杂志,业内人士称《特别关注》是“期刊黑马”,并提出一个很时尚的概念:“特别关注现象”,许多杂志社上门询问如何在市场竞争激烈的背景下,快速提升发行量。  相似文献   

7.
论报纸的有效发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桦  梁林 《当代传播》2001,(4):89-90
看了这标题,也许有人会问,发行也存在有效与无效吗?那么,首先请大家看这么一个例子。新闻学博士曹鹏在《中国报业集团发展研究》中有这么一段话,“1992年,笔在襄樊铁路系统采访,亲眼看到列车段办公室堆着大叠《工人日报》,据介绍,他们按规定订了二十多份,由于客运段工作性质,工人们一出车就是四五天根本没时间真正阅读这些为他们订的报纸,除了包东西,就量卖废纸。”(第53页)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工人日报》的这种发行就是无效发行。发行是关系报纸的生存和经营管理的一个重要问题。一家报纸只有卖出动,为消费所订阅购买才能实现其价值,并得到生存和发展。本试图从经济学的层面来探讨发行问题,探讨遵循怎样的发行规律才符合经济学的原理要求,使其达到利润最大、成本最小化。  相似文献   

8.
报业自办发行的成本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报纸自办发行已经有了20年的历史。如今,全国已有800多家报纸开展自办发行,大多数报社(集团)均成立了自己的发行部或发行公司。随着报业竞争的日趋激烈,报业自办发行的运营成本正在不断提高,引起愈来愈多业内人士的高度关注。报业发行要想在竞争中继续生存和发展,很关键的一点,就是必须加强成本管理,走战略经营管理道路。  相似文献   

9.
目前,正值报刊发行高潮。湖北日报报业集团董事长、社长、党委书记毕志伦同志的这篇文章,从发行的特殊作用、发行量三个层次对经营的影响、努力避免“发行悖论”及采编、发行、广告通力合作等方面,运用辩证法进行剖析,对做好报纸发行、特别是党报发行工作有启迪意义。特此刊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王荣 《新闻出版交流》2001,(5):10-12,17
大家知道,报纸的效益分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两大块。从社会效益的角度来说,报纸的每一份发行量都是有效的,并无“有效发行”和“无效发行”之分,因此,对我们的报纸来说,多一份发行量,就意味着多一个读者,多一个宣传对象,多一份社会效益。因此,报纸的发行量越大,报纸的社会效益就越大。从这个意义上说,报纸的每一份发行都是有效的,理论上根本不存在有效与无效之说。那么,在实际经营活动中,为什么有人会经常提出“有效发行”或“无效发行”的说法呢这主要是报业经营者考虑与追逐经济效益的行为使然。从纯经济的角度来看,发…  相似文献   

11.
本刊讯 (记者 王利明 周志懿)4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天津日报红旗路发行站视察时,充分肯定天津日报报业集团走出了一条党报发行改革的新路,认为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发行体制改革探索是党报改革的一个重大突破,为全国党报发行创造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
2000年,湖北日报报业集团命我主编《特别关注》杂志。经过几个月的筹备,当年10月出版创刊号,2005年5月,《特别关注》杂志的期发量突破100万份。这是新世纪创刊的第一份期发量过百万的杂志,也是近年来成长速度较快的杂志,业内人士称《特别关注》是“期刊黑马”,并提出一个很时尚  相似文献   

13.
“发行是报纸的生命 线”,一语道出了发行的重要 性。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 报纸发行量的高低、市场份 额的大小、结构是否合理,直 接影响到报纸的社会效益和 经济效益。报纸发行面对的 是读者市场,是支持广告市 场的基础,是报业产品销售 的终端。发行量大,意味着一 张报纸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 力,但从经济学角度来看更 关心的是报纸的另一个市场 ——广告市场,因为广告商 更看重的是一张报纸的广泛 的市场影响力。 当把传媒放在一个产业 环境中去参与竞争时,笔者 根据多年从事报业工作的实 践认为,发行不再以“发行数 量”作为主…  相似文献   

14.
王荣 《新闻知识》2001,(3):21-23
大家知道,报纸的效益分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两大块,从社会效益的角度来说,报纸的每一份发行量都是有效的,并无“有效发行”和“无效发行”之分。因此,对我们的报纸来说,多一份发行量,就意味着多一个读者,多一个宣传对象,多一份社会效益。因此,报纸的发行量越大,报纸的社会效益就越大。从这个意义上说,报纸的每一份发行都是有效的,理论上根本不存在有效或无效之说。那么,在实际经营活动中,为什么有人会经常提出“有效发行”或“无效发行”的说法呢 ?这主要是报业经营者考虑与追逐经济效益的行为使然。从纯经济的角度来看,发…  相似文献   

15.
王荣 《青年记者》2001,(1):10-12
近年来,在国内报纸市场上,“价格大战”和“发行大战”的浪潮此起彼伏,硝烟弥漫,特别是时值岁末,有关报纸“价格大战”的消息总是不绝于耳。你瞧,南京报业的“价格大战”一波未了,昆明报纸的“发行大战”又烽火连连……一时间,“价格大战”和“发行大战”成为新闻界关注的焦点和人们谈论的热门话题。那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何会发生报纸的“价格大战”?应该如何认识和看待报纸的“发行大战”呢?对此,我们应该有一个理性的观察、辩证的分析和客观的评价。为何会发生报纸的“价格大战”目前全国报业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而南京、昆明等地则尤甚。特别引人关注的是南京报业的低价和超低价竞争。一份报纸只卖1角钱,如此低价位的“价格大战”,在中国报业史上实属罕  相似文献   

16.
我国日报发行市场集中度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得出,我国日报发行市场集中度呈现出如下特点:从全国报业市场来看,日报发行市场集中度偏低,并且近年来呈下降趋势;从区域报业市场来看,日报发行市场集中度普遍很高;报业集团化运作提高了日报发行市场集中度,但效果不太明显。加强报业体制改革,适度提高日报发行市场集中度,有助于优化报业发行市场结构、做大做强报业集团。  相似文献   

17.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发行公司发行网络的信息化建设起步于2006年6月,到2009年初,在短短三年的时间里,公司的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全国同行业领先的优异成绩,建立起了以“汇创发行管理系统”、“电话综合处理系统”和“邮件高速分检综合系统”为核心的信息化系统,提高了全公司的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是中央确定的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2007年集团新一届党委组成后,明确了由“报业集团向传媒集团、文化集团跨越”的奋斗目标,并提出了“3368”阶段性任务,即:着力打造纸质媒体、网络媒体、移动媒体3种媒体,加快构建报纸发行商务网、书报刊发行网、酒店管理服务网3个网络,培育壮大报业、新媒体、图书发行与物流配送、印刷、酒店旅游、房地产6大支柱产业,到2008年年底打造出8个年收入超亿元企业。  相似文献   

19.
十年乘势而上,十年风雨同舟。2002年宁波日报报业集团成立之时,媒体数量还不多,3张报纸日发行总量约50万份,中国宁波网诞生不久。发展到今天,8张报纸日发行总量超过100万份,开始从传统的报业集团向现代文化传媒集团跨越,集报刊、新媒体、图书出版、发行、演出等领域于一体,形成了国内报业集团中链条最长的文化传媒产业集群。十年来,集团舆论引导力明显增强,新闻、出版的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集团成立当年,就打破了获中国新闻奖"零"的纪录,到2011年,共获得中国新闻奖12个,其  相似文献   

20.
陈菊萍 《声屏世界》2004,(11):33-33
发行工作是实现报纸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的直接途径.也就是说“发行是报纸的生命线”。报纸发行面对的是读者市场.是支持广告市场的基础.是报业产品销售的终端。因此,办报人应将发行工作上升到关系报纸存亡的高度来重视。整合发行资源,调整发行结构,使报纸的发行更适应市场的需求.是广电报目前营销的迫切需要。笔者认为,做好发行工作有如下三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