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济南某报7月15日讯,当天,一个制贩假证的团伙--"东南亚信件有限公司"被济南市公安部门一举"捣毁".据笔者了解,从2005年至今,这个"东南亚信件有限公司"在该媒体上已经连续被"捣毁"了4次,加上这一次应该是第5次了.  相似文献   

2.
2010年,虚假新闻以高速疯涨之势冲击着受众的眼球."金庸逝世"、"翁帆怀孕"、"女生世博排队遭强奸怀孕"等虚假新闻,均以绘声绘色的描写见诸各种媒体.其中不少假新闻来源于网络、手机报、微博等新兴媒介.  相似文献   

3.
社交媒体虚假健康信息特征识别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意义] 识别社交媒体虚假健康信息特征,构建社交媒体虚假健康信息特征清单,以期为社交媒体虚假健康信息特征的测度提供一定理论支撑,也为用户和社交媒体平台判别虚假健康信息提供有益参考。[方法/过程] 采集1 004条社交媒体健康数据,利用程序化编码抽取社交媒体虚假健康信息的关键特征,运用卡方检验和方差分析揭示社交媒体虚假健康信息的显著特征,并构建社交媒体虚假健康信息特征清单。[结果/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社交媒体虚假健康信息特征具有表面特征、语义特征和来源特征3个维度、11个主要特征以及29个子特征。其中,社交媒体上食品安全主题的虚假健康信息在"术语包装"特征上表现得更为显著;"夸大事实"为社交媒体上常见疾病主题虚假健康信息的显著特征;社交媒体上养生保健主题的虚假健康信息具有"元数据缺失"和"假借权威"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4.
马凯  韩强  毕文佳 《传媒》2021,(22):35-37
在探索"新闻+政务商务服务"运营模式的过程中,如何运用先进技术手段进行赋能,形成融合度高、覆盖面广、带动力强的融媒产业服务体系,成为媒体深度融合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以"大舜云"平台为例,阐述了济南日报报业集团在新型主流媒体建设中,探索"媒体+"模式路径的一些实践和思考.  相似文献   

5.
"金庸被去世事件"显然应该成为自媒体繁荣图景下所有媒体的必读案例.2010年底<中国新闻周刊>副总编辑和值班编辑因官方微博传播金庸去世假新闻而引咎辞职,这是近年来新闻媒体对传播虚假新闻追责最迅速、最严厉的一次,亦为微博假新闻问责第一案.  相似文献   

6.
2012年7月,一则关于微博上泛滥的虚假媒体的新闻报道吸引了公众的眼球,也引起网络媒体的广泛转载和评论,这篇题为《虚假媒体账号活跃微博清末老报纸"诈尸"传谣言》的报道指出,当前大型微博运营网站上存在不少疑似虚假媒体,比如停刊106年的《广东日报》也在微博上"复活",这些疑似虚假媒体发布的消息往往引起网民大量转发和评论,这些被误导的网民中甚至有粉丝数上百万的实名  相似文献   

7.
2010年6月2日,网上传文坛重磅人物金庸"逝世",惊动全国媒体记者,金庸好友倪匡、潘耀明等当晚接到无数求证消息的电话,他们均表示此为谣传,金庸创办的<明报>也明确表示所谓金庸去世是谣传.在此之前,杨丞琳,任达华,琼瑶,刘著,余秋雨等名人不是暴毙,就是自杀,均在网络上"被死亡"了一把."被死亡"已经不是一个单一的个案,而是一系列虚假的"死亡消息"经网络广泛传播后呈现出极大相似性的暴力事件.  相似文献   

8.
当今的中国新闻媒体众多,为了能在新闻竞争中脱颖而出,各媒体真可谓使出了浑身解数,抢消息,搞独家新闻,拼花边报道,媒体大战热闹非凡,几乎每天都在上演.然而,正当各路记者不断开拓领地,力求获得最新的消息时,身边的一片新闻沃土却往往被忽视了,那就是对于过去报道过的新闻进行深度再开掘--写"新闻幕后"的故事.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虚假报道有所抬头.应该说,无中生有的"纯"假新闻报道只是少数,而"虚"的新闻报道屡见不鲜,严重影响了媒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虚假报道三种常见表现形式一是虚无型.  相似文献   

10.
从某种意义上讲,财经媒体是"窄"媒体,报道内容比较专业,受众群体相对较窄.区域性财经媒体加上"区域"两个字,就更"窄"了.但在财新传媒的学习使我认识到,区域性财经媒体虽然"窄",却需要更加宽广的视野. "重财经而不唯财经" 财新传媒旗下核心杂志<新世纪>周刊,是一份纯粹的财经杂志,但在这一份纯粹的财经杂志中,却有很多非财经类的报道.  相似文献   

11.
健康类媒体的天职是向广大读者传播健康知识,提供医疗和医药服务。近年来,一些健康类媒体在经济效益的诱惑下,一边传播着健康新知,一边做着虚假的医疗医药广告,有意无意地做了一些自相矛盾,甚至是为虎作伥的事情,弄得读者要么上当受骗,要么无所适从。  相似文献   

12.
一、娱乐报道现状:一边"热火朝天" 一边"沉默寡言" 打开时下大大小小的各家报纸,文化娱乐新闻几乎都占据着显著位置.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空前繁荣的文艺创作和日益活跃的大众文娱生活为媒体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报道空间;另一方面,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物质生活的极大改善,使人民群众对娱乐信息的需求日增.在这样的情况下,媒体有责任、有义务为读者提供新鲜、及时、大量的文化娱乐信息,满足受众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但是,目前在某些社会关注的娱乐热点报道中,媒体的反应却犹如"冰火两重天":一边是都市类报纸的"热火朝天",-边是主流媒体的"沉默寡言".  相似文献   

13.
孙肖波 《青年记者》2007,(22):44-45
七月一度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的京城"纸馅包子"事件最终以"虚假新闻"收场。国内外一片哗然,关于新闻真实性原则和记者职业道德操守的讨论再次沸起。  相似文献   

14.
朱德泉 《青年记者》2007,(19):76-76
必须让应该发生的事情发生,不应该发生的事情不发生……近期,一个自称在报社实习过的年轻同志,以《导演新闻,病态媒体的麻木和尴尬》为题在网上发了个比较情绪化的帖子,对济南三家媒体进行了所谓的"批判"。帖子引用了一个概念,把我认为是比较好的新闻策划如《华西都市报》创刊初期的"孩子回家行动"等斥之为"传媒假事件"。  相似文献   

15.
秦学军 《今传媒》2007,(9):49-50
关于"纸馅包子"的报道播出之后,其影响之所以如此巨大,以至于能够引发社会广泛而强烈的关注,"各媒体纷纷转载",细细地加以分析,按照新闻学中有关新闻价值理论,其所谓"事实"除了虚假之外,也的确符合了新闻价值要素的多个方面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新闻的生命在于真实.财经新闻与数据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财经新闻报道中确保财经数据的真实、准确,对读者和媒体而言都十分重要.随着财经媒体间竞争的加剧,其商业化性质越来越明显,媒体为了追求商业利益和眼球经济而制造虚假新闻的现象屡见不鲜,严重损害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原则.  相似文献   

17.
李文杰 《传媒》2015,(24):76-78
近年来虚假广告案件频发,严重危害社会发展,不仅损害了广告受众的利益,还使部分经营者遭受经济和名誉上的损失,甚至成为广告业发展的桎梏,降低社会道德底线.媒体在广告传播过程中担任发布者的角色,如果忽视管理,就会加速虚假广告的传播,造成虚假广告泛滥的现象.因此,面对虚假广告的传播,媒体存在着一定的法律责任.本文结合实际案例,探讨虚假广告中媒体的法律地位、媒体法律责任的立法现状,以及媒体如何面对法律责任制度缺漏.  相似文献   

18.
今年以来,随着中央扶农一号文件的出台,各界对"新农村"建设都越来越重视,站在时代前沿的媒体也不例外.但是在众多媒体推出的"新农村"建设报道上,也出现了一些肤浅和偏颇的现象.文章从如何准确理解新农村建设内涵,全面做好社会主义"新农村"报道的角度,对媒体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报道现状进行分析,并尝试从实践的角度提出一些好的理念和做法.  相似文献   

19.
一度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的京城"纸箱馅包子"事件最终以"虚假新闻"收场,造假记者訾某供述节目中的一切都是自己摆布、导演并拍摄的,播出这条假新闻的北京电视台为此公开向社会道  相似文献   

20.
虚假新闻从来就存在,但时起时伏.现在再次强调整治虚假新闻,有很强的针对性.通讯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以及经济的推动,网络传播逐渐成熟,手机等移动媒体的迅速发展使得我们走进了新媒体时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