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Peer—to—Peer”(P2P)是指在网络上起相同作用的对等用户之间进行相互通信的技术。虽然从技术角度看,早在30年前就已经有了所谓的P2P网络结构,但是直到近年来,P2P技术作为一种全新的网络应用,由于其能快速便捷地提供信息的共享与交换、计算资源(如CPU资源)和存储资源的共享和使用,才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P2P网络结构与传统的Client/Server模式或Browser/Server模式最显著的区别是网络不存在中心服务器,网络中的每一个节点(peer)同时具有提供信息、享用信息和信息通讯三方面的功能。目前,P2P技术为信息共享和分布式计算提供了更灵活高效的模式,也为信息安全带来了新挑战。  相似文献   

3.
随着各类数字终端、服务器资源、网络带宽等资源持续保持类摩尔定律式的增长,通过更直接的共享方式来提高沟通效率、减少资源浪费并保障信息服务安全将为信息社会带来新一轮的发展高潮。P2P正是这种新共享方式的主要候选者之一。P2P技术为服务共享、分布式计算和信息交流提供了更灵活高效的模式,也为信息安全带来了新挑战和新的安全保障手段。  相似文献   

4.
对等(P2P)网络与传统的客户机/服务器或多层服务器网络不同,对等网络中的对等机是彼此直接通信的,而且无需依赖集中式服务器或资源就可以完成彼此之间的交互操作,实现信息共享。P2P体系结构通过创建有潜力、非常高的可用性和容错能力的计算资源网络,使真正的分布式计算成为可能。所以,研究P2P的基本原理对实现多个计算机的协同工作具有重要意义。JXTA是由SUN公司提出的一个基于P2P的协议,它定义了一个实现P2P技术的最小特性集合,其目标是平台无关,语言无关,使网络上的任一台设备都能具有信息交互的能力。本文在JXTA的基础上,分析了P2P在协同软件开发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数字图书馆是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理想形式,网格技术是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核心技术,P2P网络技术是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网络模式。三个资源共享理念项目在应对不足的基础上合理结合,将打造更加有效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里程。  相似文献   

6.
P2P技术的应用在给人们获取网络信息资源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复杂的版权问题.P2P技术引发版权纠纷的实质是利益关系的失衡,解决纠纷的关键就在于建立新的利益平衡机制.为此,应采取不断完善网络立法、加强版权集体管理制度建设、倡导创作共用、构筑互利经营模式等措施.  相似文献   

7.
如何高效地在P2P网络上搜索到资源,依赖于对网络上资源的高效索引和查找方法。本文在分析、研究P2P网络基本搜索方法的基础上,改进了泛洪请求模型搜索方法,并将其应用到企业内部网络资源搜索中,以达到更合理的利用和共享企业内部网络信息资源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网络给人们带来丰富学习资源的同时,也给人们有效获取所需资源带来了一定困扰.如何有效的对资源进行组织和管理,如何使学习者快速检索到所需的学习资源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P2P网络,为学习者设计了一个提供有效的学习内容查询、存储和知识共享的资源管理系统,并从社会学视角详述了学习者之间如何进行有效的知识交流与共享,从而达到有效获取学习信息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曾艳 《考试周刊》2009,(52):147-148
P2P网络中的主机可以相互共享彼此主机的硬盘上的文件、目录,甚至整个硬盘,可以使互联网上信息的价值得到极大的提升,P2P网络的安全问题制约着P2P网络的普及应用.基于信誉的安全机制是普遍采用的一种策略,本文介绍了基于信誉机制的P2P安全策略的模型、信任度的计算及其一般原则,以及一些改进的安全机制.  相似文献   

10.
P2P(Peer-to-Peer)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网络技术,用户如果想在网络中访问某些数据或者需要某些服务,可以不通过相关的服务器或中间设备,而把依赖分散到网络中参与者的计算能力和带宽,其应用的核心技术是资源搜索机制.本文根据其网络模型特点,分析并研究了四种典型的资源搜索算法原理及性能.  相似文献   

11.
在网络中搜索各种资源时,通用的搜索引擎很难满足用户特定的需求。P2P网络是一种有效的资源共享和搜索方式。通过分析P2P网络的基本结构和资源共享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P2P的资源网络模型(PBRN)。PBRN是由各资源实体"自组织"形成的分布式、虚拟、动态和松散的纯P2P网络,并实例化的剖析了它在教育信息资源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混合模式数据分析P2P网络流量检测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2P流量在对Intemet起巨大推动作用的同时,也带来了因资源过度占用而引起的网络拥塞以及安全隐患等问题,妨碍了正常的网络业务的开展。解决这些问题的基础,就是要有效地识别P2P流量。本文概述了主流P2P流量检测技术,分析各种检测技术的优缺点,提出了混合模式P2P流量检测方法,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检测P2P流量。  相似文献   

13.
基于P2P网络的信息检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总结目前网络信息检索存在的问题,分析了P2P技术用于网络信息检索的优势,提出了基于P2P技术的网络信息检索模式,并对P2P信息检索的实现进行了详细描述。  相似文献   

14.
“Peer”在英语里有“对等者”和“伙伴”的意思。由此,按照字面意思,P2P可以理解为对等互联网。也就是网络的参与者共享他们所拥有的一部分硬件资源(处理能力、存储能力、网络连接能力、打印机等),这些共享资源通过网络提供服务和内容,能被对等节点(Peer)直接访问而无需经过中间实体。在此网络中的参与者既是资源(服务和内容)提供者(Server),又是资源获取者(Client)。  相似文献   

15.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为人们提供便利的同时,其传递的信息也是鱼龙混杂。当Web2.0时代来临之时,P2P技术出现并不断广泛应用于网络传播中。P2P的网络模式像是一个"无政府主义"社区,使网络信息传播的管理与控制相对于传统的网络传播模式来说更为复杂与困难,网络传播中的伦理问题日益突出。必须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制、改进技术以及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才能解决网络伦理道德失范问题。  相似文献   

16.
网格环境下基于P2P技术的覆盖网络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结合网格与P2P网络技术优势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在网格环境下基于P2P技术的覆盖网络构建机制.该机制对传统的P2P网络资源管理协议Chord进行改进,并根据节点对系统贡献的大小决定其资源管理的权限,实现大规模网格中不同虚拟组织间异构资源的整合,旨在进行有效的资源管理,消除集中式的网格环境下单点失效和系统性能瓶颈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该机制在使得网格系统获得良好性能的同时,也保持了P2P网络的动态性与网络规模的可缩放性.  相似文献   

17.
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学校建设了自己的校园网,校园网为信息和技术的交流提供了更大、更广阔的空间.基于网络技术开发的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中已成为一种新兴的教学媒体,但是现有基于客户机/服务器模式的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存在着交互不够及时、系统费用比较昂贵及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而P2P技术是近几年互联网上十分流行的技术,可将集中的资源分散化,使参与的用户既做资源的消费者,又做资源的提供者,从而消除了传统模式的单点瓶颈。更好地满足了师生共享资源、协作学习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速度十分迅猛,不断更新的网络技术也给人类提供了更加便捷的网络体验.计算机网络P2P技术打破了传统网络"客户端/服务器"运行模式,用更加便捷的方式优化了网络资源的存放,让过于集中的资源得以更加高效的共享,为数据等点传递提供了可能.本文将针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P2P技术的应用展开讨论,尝试分析P2P技术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P2P技术的广泛应用,网络资源的获取变得更加方便快捷。针对日益流行的P2P网络传输技术,介绍了基于P2P技术的网络资源共享系统的构建方法,包括网络通讯底层的模块设计以及服务器和客户端的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P2P技术在互联网上的应用超过了Web而成为在流量上占据统治地位的新型应用。由于P2P协议特点,P2P应用对网络带宽具有极强的抢占能力,严重影响了网络其他业务的正常展开。而目前网络设各缺乏有效的技术监管手段,不能感知到P2P应用,导致网络运营商对网络的运行情况无法进行有效的管理。本文对P2P技术发展过程进行了归纳,并对P2P识别技术面临的难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