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审美文化是一个现代范畴,最初的研究视野主要倾向于大众文化审美.但是随着审美文化研究的不断深入,有关专家学者建设性地拓展了审美文化的研究领域和生存空间,出现了诸如城市审美文化、民族审美文化等范畴.在文化多元化持续发展的今天,学界和有关专家越来越重视文化研究的"地方性"视野.地方审美文化概念就是基于这一语境,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之上进行总结归纳而提出的.地方审美文化的研究,应该以特定的地域空间作为视域和采用地方"生产者"的视角,对我国不同文化区域的创造性劳动及其形成的产品,以及变化渊源作美学层面的观照,考察其内容的丰富性和形式的多样性,把握其基础理论.同时,我们要充分利用地方审美文化所具有的文化原生态性、历史传承性、资源丰富性等特点,以及内蕴丰富的美学思想和独特的艺术思维,积极开展地方审美文化的个案研究和理论探讨,为呈开放状态的审美文化研究提供实践支撑和理论引导.  相似文献   

2.
沈从文是在湘西那块古老神奇的丰沃土地上成长起来的作家,他以结构灵活,形式自由,感情色彩沉郁,文笔质朴清新,表现湘两边地风情的小说在中国现代文坛上独树一帜。由于湘西这块特殊地域上源远流长的楚巫文化的熏陶和影响,他作品中显示出浪漫的人性世界,独特的民情风俗以及雄健的民族生命元气,具有独特的文化视野与审美倾向。  相似文献   

3.
沈从文是在湘西那块古老神奇的丰沃土地上成长起来的作家,他以结构灵活。形式自由,感情色彩沉郁,文笔质朴清新,表现湘西边地风情的小说在中国现代文坛上独树一帜。由于湘西这块特殊地域上源远流长的楚巫文化的熏陶和影响,他作品中显示出浪漫的人性世界,独特的民情风俗以及雄健的民族生命元气,具有独特的文化视野与审美倾向。  相似文献   

4.
桂学应该有这样的三重境界:广西的桂学、中国的桂学、世界的桂学.桂学研究要追求这样的大境界、大格局和大气象.拓展桂学研究的多民族视野,不是将桂学等同于民族学和民族史,而是要研究多民族在广西这片地域所发生和形成的心理、行为、风习及历史,这种心理、行为、风习及历史与本民族在其他地域所呈现的有所不同,因而是本民族性格和文化的广西特色,这就是桂学所应研究的课题.拓展桂学研究的多民族视野,还包括在研究某一民族课题时的多民族维度,即应考虑某个民族文化的多民族影响和交融的因素.多民族视野,才能确保桂学研究的严谨性、严肃性和真理性.  相似文献   

5.
笔者近三十多的学术研究经历了革命文化视野、地缘文化视野和全球化视野三个阶段.地缘文化体现的是民族文化,革命文化体现的是现代社会进程,全球化体现的是西方文化,三者有着密切的联系:地域文化与革命文化的关系表现为革命文化对地域文化负面因素的批判,对优秀地域文化传统的激活,以及两者负面因素的共谋等;地缘文化与全球化的关系,一方面表现为西方强势文化的扩张而形成的一体化,一方面表现为地域文化的顽强抗拒而形成的多极性,尤为重要的是在全球化语境下重建自己的地域和民族文化;革命文化与全球化的关系,一是革命文化产生于全球化与地域文化的结合,二是应当从新世纪全球化视角反思革命文化,使其健康发展.三种文化是一个充满对话的焦虑、而且必须不断整合的历史话题.  相似文献   

6.
富源古敢水族情歌源远流长、形式多样、朴实优美、脍炙人口,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较强的艺术感染力,代表了水族民歌的最高艺术水平.从汉民族文化视野看,水族情歌呈现出以形体美、劳动美、德行美、民族传统美为主要特征的审美倾向.水族民众特有的生活环境与文化传统形成了这种独特的审美倾向.  相似文献   

7.
龙应台的创作表现出一种可贵的文化自觉。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民族文化的自觉,她的创作以国际化的视野,对民族文化进行了坦诚的批评与深刻的反思,表现了华夏儿女对传统文化的自尊自省意识;二是性别文化的自觉,她的作品以独特的视角,对女性的社会角色进行了冷静的思索与剖析,表达了现代女性的自尊自审意识,蕴含着丰富和深刻的人性内涵。  相似文献   

8.
在文化哲学视野下,幼儿园课程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其本质是幼儿的学习生命存在及其优化活动,这种理念凸显了幼儿园课程内容选择的重大意义.然而,较长时期以来幼儿园课程内容选择却经受着文化品性缺失的困扰,主要表现为对知识的贬抑及幼儿园课程的西方化与城市化,这种倾向遮蔽了幼儿园课程的本质,使其难以承担提升和优化儿童学习生命质量的重任.为此,必须在文化哲学的指引下寻求时代文化精神的观照,在选择课程内容时以儿童为本,以完整和谐为基本要求,以回归儿童生活为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9.
一文化之根的寻觅 关于文化寻根的问题,是一个已经兴盛了近半个世纪的世界性潮流,其现象纷繁复杂,寻根的目的也各不相同.在国外,主要表现有三:①在西方发达国家,主要是为了给现代人找到一个精神家园,以救治工业化社会给人们所带来的"拔根"状态;②在拉美国家,主要是对自己本民族文化的发掘,以创作能与欧美文学相媲美的民族文学;③在阿拉伯世界,则主要是复归原教旨主义,试图以古老的宗教文化对抗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现代文化的挤压.  相似文献   

10.
土耳其著名作家帕穆克以其独到的艺术手法和广阔的民族文化视野得到了读者的认可。在东方传统文化、伊斯兰文化以及西方现代文化的多种冲突中,隐秘着他对国家、对民族的深深反思。他的作品《寂静的房子》通过对人们的精神状态的描述、以独特的时空结构来表现他对于土耳其这个国家的想象和理解。  相似文献   

11.
在近代中国,中国哲学史的研究经历了一个由自发到自觉的发展过程。梁启超开辟了新的学术视野,是中国哲学史研究的先驱;胡适、冯友兰确立以西解中的哲学史范式。他们在对中国古代思想进行整理的过程中,还注重以哲学史为中心的东西文化问题,以哲学"史"的形式表现出了强烈的民族观念和文化关怀,这正是近代中国哲学史研究所蕴含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2.
叶芝诗歌的艺术精神有着鲜明的贵族主义倾向。叶芝试图最终到达贵族式的理想精神境地,这表现在陷于现代精神危机的诗人在拯救"自我"的过程中。在叶芝的诗歌精神中,爱尔兰古代文化中的贵族传统作为一种根性召唤,引发诗人获取更为开阔的世界性贵族文化视野的兴趣,使叶芝的诗歌显得异彩纷呈。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探讨了比较教育研究国际视野和民族立场的关系问题.在全球化和本土化两大思潮博弈的背景下,这一问题渐渐凸显出来.我们认为,比较教育研究既要以国际视野为其研究的着眼点,强调以国际比较的视角研究和借鉴其他民族国家的教育,又要以民族立场作为其研究的立足点.一切研究都是为了本民族国家的教育实践,都要置于研究对象的传统文化语境下来进行.比较教育研究的国际视野和民族立场既对立又统一,它们是相反相成的两个概念.  相似文献   

14.
哈萨克族杰出诗人阿拜·库南巴耶夫的诗歌创作以开阔的视野重新审视民族的精神文化,针砭时弊,反映现实,以现代科学文化启蒙民众,深刻剖析民族心理,反思民族传统习俗,引领哈萨克民族由封闭保守走向现代。  相似文献   

15.
文化视野中的教育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世纪,中国教育进入历史新时期.随着背景演进和利益分化,教育领域中各种问题凸显.这些问题中有些是深层次的“结构性问题”,对此人们常常想到“体制改革”,而在一些人那里出现了极端主义对待改革的倾向.其实,“结构性问题”的解决更为需要的是“文化视野”,而这也是既往教育改革所缺乏的.“文化视野”把握多元价值,强调兼容兼顾.以文化视野审视教育改革,要求我们极教育研究之“高明”,而道实践运作之“中庸”,从思想行动两方面双管齐下,多元整合,文而化之.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发表于20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的朝鲜评论等资料为基本依据,考察了现代朝鲜对于郭沫若的前期浪漫主义倾向,创造精神和反抗精神的接受情况。现代朝鲜评论家认为,郭沫若受西方浪漫主义影响,表现出积极的浪漫主义思想倾向,并且郭沫若创作中表现出的创造精神和反抗精神是现代朝鲜人打破旧制度、旧传统,建立新世界的过程中所必须的精神力量,符合了现代朝鲜人的期待视野,因此被现代朝鲜所广泛接受。  相似文献   

17.
一个民族的生存智慧,必须从其文化根性加以探究,从其文化根性去感受其生存之美、生态之美。中国各少数民族艺术之间尽管在许多方面可能千差万别,但是在关爱生态与各自生存所依的自然环境相适相谐方面,却是极为相同的。在生态文明的视野中看中国少数民族艺术,可见出其独特的美质,中国少数民族艺术所表现的人与自然的和谐旨趣,则可给当代生态文明建设以启迪。  相似文献   

18.
站在文化反思立场上,对现代化给哈萨克民族造成的历史灾难提出冷峻批评,直面传统与现代的文化冲突,坚持对哈萨克民族文化精魂的真诚守护,在文化融合的广阔视野中,对哈萨克民族文化认同进行重新书写,体现了哈依霞·塔巴热克既具有现代观念,又不乏民族自觉意识的思想个性和艺术风采,应当能给当前的民族文学以启迪。  相似文献   

19.
历史小说作为小说的一种,有着自身的发展演变历程,并在当代明显地表现为"十七年"的政治意识形态叙述与八九十年代的文化叙述两种叙事倾向。围绕这两种倾向,分别以《创业史》和《白鹿原》为例,从理想人物的塑造、语言及言语方式、作家视野下主题的选择与情节的结构三个方面展开论述,以期探究作家的创作是如何体现和形成当代历史小说的这两种叙事倾向的。  相似文献   

20.
民族旅游是以少数民族独特的自然生态和奇异的民族文化为吸引物的观光旅游.在现代旅游活动中,民族旅游越来越成为一种具有特别价值的项目和形式.区域民族旅游开发应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增强民族价值认同,保护民族特质文化,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历史悠久,是楚文化和百越文化的交汇处,具有独特的民族原生文化,在县域旅游开发时,应该大力发展民族旅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