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初中生之友》2014,(9):40-41
生活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在生活中,有时可以突然领悟到一些事情,明白一些道理……我明白了……世界上最好的教室就在老人的脚下。我明白了……与人为善比行事正确更为重要。我明白了……永远不要拒绝一个孩子赠与的礼物。我明白了……如果我无力用其他方式帮助别人的时候,我还可以为他祈祷。我明白了……有时候每个人都需要一只可以握住的手和一颗能够理解的心。  相似文献   

2.
流言     
我很害怕孤独的感觉,为了证明自己的“存在”,我总是想方设法让自己引起别人的注意。日久天长,变成习惯,我却开始渐渐讨厌这种“本事”,尤其是有负面新闻的时候。比如班里乱作一团时,老班会先抓我.比如玻璃碎了、桌子坏了,同学们也隹是先想到我。不是我人品有问题,而是大家在思考的时候总是会先想到某些人,我很不幸成了某些人中的一个。  相似文献   

3.
正在朋友圈看到这样一条信息:如何让你的表达变得更温柔更尊重人?只要稍稍改变一下用词,比如把"谢谢"改成"谢谢你",把"随便"改成"听你的",把"听明白了吗"改成"我说明白了吗"。一个人是否有学识别人并不能看出来,最直观的就是说话方式。可很多人不会说话,豆腐心,偏偏有张"刀  相似文献   

4.
我在沈阳北站等候进站,去加格达奇。要检票了,排队的人开始膨胀。人往前凑,秩序有点乱。这时,一人走到检票口,说让我先上车。别人说,排队去。这人背一个双肩包,四十多岁,头发全白了,神色诚恳。他说,我时间不够了。别人说,谁时间够?都一样。这个人说我时间不多了,省一点是一点。他掏出一个病历本,打开给人看,说我是癌症患者。人们沉默了,庄重地给他让出一个位置。他挤出一点笑容,说谢谢。  相似文献   

5.
正生活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在生活中,有时可以突然领悟到一些事情,明白一些道理……我明白了……世界上最好的教室就在老人的脚下。我明白了……与人为善比行事正确更为重要。我明白了……永远不要拒绝一个孩子赠与的礼物。我明白了……如果我无力用其他方式帮助别人的时候,我还可以为他祈祷。我明白了……有时候每个人都需要一只可以握住的手和一颗能够理解的心。我明白了……金钱并不能买到出类拔萃。我明白了……就是一些生活的琐碎让生命如此壮丽。  相似文献   

6.
在英国旅行,一个感觉是带着孩子出行的人都是很骄傲的,他们没有那种带着孩子旅行打搅了别人的想法,周边的人对他们更是热情有加,抱着孩子的父亲、推着婴儿车的母亲总是会夺得大家的目光,总是会受到所有人的照顾——你不可能看到一个抱着婴儿的父亲站在公交车上而没有人让座.你也不会看到一个推着婴儿车的母亲被卡在车门口无法上下,或者要等别人下车后才能下车。有一次,我在伦敦KING'SCROSS火车站看见一位母亲推着婴儿车下火车,她要背包,又要推车,动作就慢了些,但是没有一个人催促她,相反所有的人都耐心地等在她的后面,甚至她下车后也没有人试图越过她先走,而是像排队一样跟在她的后面,直到上电动扶梯。  相似文献   

7.
普通话是我们共同的语言,也是我们互相沟通的桥梁,不会说普通话常常会闹出笑话。我听过一个故事,有一位部队教官方言很重,一次训练时他对大家说:"一班杀鸡,二班偷蛋,我给大家做稀饭。"学员们不明白是什么意思,不知所措。后来一位学员通过教官的动作才明白:一班射击,二班投弹,我给大家做示范。瞧,不会说普  相似文献   

8.
风为裳 《少年文摘》2011,(10):72-75
身边人觉得苏郁有了些变化。比如,考试前,她不会紧张地没完没了问大家这道题会不会做,考试后,她也不会拉着别人对答案了。  相似文献   

9.
人教版国标版教材三年级上册<掌声>写的是这样的故事:残疾女孩英子内心很自卑,一个偶然的机会让她不得不面对全班同学的目光.想不到的是,同学们给了她鼓励的掌声.掌声从此改变了英子的生活态度,她变成了一个活泼开朗的人,开始"微笑着面对生活".几年以后,英子在给"我"的来信中说:"我永远不会忘记那掌声,因为它使我明白,同学们并没有歧视我.大家的掌声给了我极大的鼓励,使我鼓起勇气微笑着面对生活."这信的内容正是文章的主旨所在.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胡君在教学时,善于抓住课堂教学中的细节,使之成为可贵的课堂教学资源,把本课"主动地关心、鼓励别人,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的人文教育目标体现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10.
自从开始强调素质教育,你瞧,幼儿园的教育也改革哩!比如更重视小朋友的动手能力,更注意培养孩子的个性……这天,小易老师准备一个教学活动,叫做“我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孩子”,让小朋友们把自己与众不同的地方讲给大家、展示给大家。昨天刚下过一场大雨,早晨的花园清冷冷,还不时飘过玉兰花的花香,非常舒服。小朋友自己搬着小板凳,围坐在易老师身边。“什么是与众不同呢?”“与众不同是什么意思呀?”小朋友都不明白,嚷嚷着问老师。“就是别人没有的,你有;你有的,别人没有。”易老师找了一个最简单明了的答案告诉大家。“我知道,我知道。就是我有…  相似文献   

11.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习作3》的要求是:你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新的发现?请写下来。上课前一周———师:同学们,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只要睁开你的慧眼,留心观察生活,就能发现一些你原来没有发现的现象。从今天开始,每个人留心观察,家里、路上、教室里、操场上、公交车上……只要你留心观察了,一定会有新的发现,下周习作课交流,比比谁的发现更新奇、更有趣!上课———师:大家有发现了吗?想不想把你的发现与大家分享?(生积极举手)师:大家先四人一组交流,把你的发现清清楚楚地告诉别人,让别人听明白。然后再写下来告诉我,让我一饱  相似文献   

12.
人教版课标教材第五册《掌声》写的是残疾女孩英子内心很自卑,一个偶然的机会让她不得不面对全班同学的目光。想不到的是,同学们给了她鼓励的掌声。掌声从此改变了英子的生活态度,她变成了一个活泼开朗的人,开始“微笑着面对生活”。几年以后,英子在给“我”的来信中说:“我永远不会忘记那掌声,因为它使我明白,同学们并没有歧视我。大家的掌声给了我极大的鼓励,使我鼓起勇气微笑着面对生活。”这信中的内容正是文章的主旨所在。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胡君在教学时,善于抓住课堂教学中的细节.使之成为可贵的课堂教学资源,把本课“主动地关心、鼓励别人,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的人文教育目标体现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13.
生活在群体之中,谁不希望能够得到别人的尊重?我是一个年轻的领导,渴望大家的尊重又怕尊重的后面是敬而远之。年轻的我渴望得到的是那份朋友式的、毫无压力的尊重。怎样才能得到心中所想的那份尊重呢?想来想去,我还是先学会尊重我的朋友——教师吧! 尊重体现在宽容。希望得到没有缺点的朋友,这本身就是对朋友的不尊重。人无完  相似文献   

14.
我从小学一年级起音乐和体育成绩都是不及格。即使我心里明白要认真对待,可是在这两门课上我总是无法让自己投入,有什么办法可以帮助我吗?浙江常山县芳村乡中心小汪建斌小时候,我也曾对体育和音乐头疼,觉得没劲。于是,别人踢球的时候我坐一边看书,别人唱歌的时候我也看书。久而久之,终于读出了一个绰号——书呆子,而且是一个“弱不禁风”、“五音不全”的书呆子……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人需要培养自己各种各样的兴趣爱好,多多了解各类艺术文化,才会生活得有滋有味。体育和音乐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精彩!体育可以增加人的力量和气魄,音乐能够…  相似文献   

15.
《高中生》2003,(2)
安琪:我是个非常胆小的女孩子,我对周围的环境和事物都有一种很强烈的恐惧感,比如怕黑、怕鬼怪等。同时,我对人也有一种恐惧感,我总觉得自己可能会受到别人的侵害,而当看到别人靠近自己时,我就会感到不自然、不舒服,甚至心里还会怀有敌意。我不知道自己的“老鼠胆”是不是一种什么心理毛病,我不敢对父母和老师讲出这种感觉,因为我害怕大家用异样的目光看我。安琪,我是不是一个不正常的人?这种恐惧感会不会渐渐加剧?我好担心自己有一天会变成精神病人……黑龙江范晓心情故事亲爱的晓晓,我可以想像,你每天是在一种什么样的状态…  相似文献   

16.
《初中生》2011,(1):24-24
Liji□□□□en131@qq.com:我觉得没人关心我,因为我是一个太一般的人。 那你反过来——先去关心别人,就会换来别人的关心。为什么非要别人来关心你不可?其实别人也有需要关心的时候,而且值得你去关心的人多着呢。当别人有需要时,也请你伸出自己的手。这样,大家互相关心,就会互相开心。其实每个人都是"一般"的人,即普通人。  相似文献   

17.
中国素称“礼仪之邦”,但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走出国门,大家都发现中国人的礼貌问题经常招来洋人们的白眼:随地吐痰,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不爱排队,不小心挤到别人不会道歉,用洗手间不懂保持清洁,等等等等。  相似文献   

18.
《小学时代》2009,(5):12-17
先介绍一下我的自然情况吧.让大家对我的生活背景有个大概的了解。 我叫皖星,今年4岁,是一只原产于非洲原始森林的雌性黑猩猩。我的爸爸妈妈来自日本,2001年,妈妈美代子、爸爸山本从日本飘洋过海来到安徽台肥。据说他们在日本时做了绝育手术,是不会生育的——虽然我并不明白这是个什幺手术,但每次想10极有可能不会有我.我就会庆幸得直流玲汗——他们在合肥,也就是我现在的这个家里生活得非常幸福,然后就有了我。  相似文献   

19.
进入大班后,孩子们管闲事和打小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比如,谁排队时踩到别人的脚了,谁洗手没有搽肥皂,谁的小椅子没有放整齐,谁的抽屉没关好,等等。因此,我时常告诉孩子们:这是小事,请你自己解决。尽管如此,但孩子们还是会先来报告。  相似文献   

20.
军训的感受     
今年8月12日,我参加由学校组织的军训活动,由此对军训有了一些认识。记得刚进高一时,我只是一个新生,大家彼此都不认识,但是有谁会不想拥有朋友呢?通过军训大家互相认识之后,友谊在无形中产生了。比如,整理寝室、排队买饭,大家互帮互助。有一次,教官教我们如何走齐正步,还让我们每个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