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浅析中国男子体操单杠项目发展现状及其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男子体操队在过去的几年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单杠项目却一直是男子六项中的弱项。“谈单色变”成了观看我国选手比赛时的普遍感觉。本文通过对1995-2001年国内外举行的九个大赛中男子单杠比赛情况进行分析,找出存在单杠项目中的不足,并就如何提高我国男子单杠水平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今年,我国首次在全国比赛中实行了国际体联颁布的1989年~1992年体操规定动作和国际体操评分新规则。本文在调研的基础上,对我国男子体操运动员单杠技术的现状进行了剖析。结果发现,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较大。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等研究方法对巴黎奥运周期竞技体操评分规则实施第1年的全国赛和全日赛男子比赛成绩进行分析,探索我国体操男队的优势与不足,为我国男队提升实力提供参考。结果显示:我国在男子全能方面与日本还有一定差距,主要体现在单杠项目上;各单项上,自由操与鞍马项目我国相对日本赢在质量,输在难度。吊环和双杠是我国的优势,具有较大的竞争力;跳马和单杠难度不足,缺乏大难度动作是我国的劣势。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世界体操技术的迅速发展,我国体操运动水平也突飞猛进,新动作、新技术不断出现,其中男子单杠显得比较突出。 1978年9月29日至10月7日在南京举行的全国比赛,是继今年6月在上海举行的全国体操个人赛后又一次体操大检阅。通过这次比赛可以看出我国运动员的单杠水平,无论从难度或编排上都有很大的提高,并有一批运动员在难度和质量上,已经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5.
我省体操男队近几年发展较快。1998年12月在泰国曼谷举行的第13届亚运会体操比赛,我省小将后起之秀邢傲伟和队友一道奋力拼搏,在黄玉斌总教练的带领下,一举夺得体操男子团体第一名,在鞍马比赛中发挥出色再为我国增添一枚金牌,在单杠比赛中勇夺第三名,创造了我省男子体操在亚运会上的最好成绩。此外,邢傲伟还获得1998年9月在天津举行的全国体操锦标赛鞍马第一名,在1999年5月广东全国体操锦标赛中获鞍马第一名,自由体操第二名,男子团体第三名,创造了我省男子体操国内比赛历史上的最好成绩。以上成绩的取得除了各…  相似文献   

6.
作为完整的现代比赛项目,竞技体操于50年代初传入我国,40年来竞技体操在我国得到了迅速发展。当代竞技体操比赛包括,男子六项:自由体操、鞍马、吊环、跳马、双杠、单杠;女子四项:跳马、高低杠、平衡木和自由体操。各个项目都有不同形式、结构和器  相似文献   

7.
去年全国体操比赛获得团体冠军和单项名次的省、市运动员于1981年5月11日—17日参加了在上海举行的全国体操分区赛。我国体操名将李月久、童非、邹利敏、李小平、彭亚平和著名小将杨岳山等都参加了比赛。这次进行了1981—1984年奥运会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的比赛。现将单杠规定动作的比赛情况报告如下:比赛成绩在单杠规定动作的比赛中,江西的童非、山东的邹利敏、辽宁的李月久和北京的王勇等都取得了9.6—9.7分的较好成绩。但因我国运动员对这套规定动作只训练了半年左右的时间,所以大多数运动员完成的规格和质量还都不够高,在64人的比赛中获9.5—9.7分的只有5人,但达不到健将级最低标准分数的却占一半人以上(见表1)。从男子六项规定动作的成绩比较来看,双杠最差,全部参加者的平均分仅8.51分;其次是鞍马和单杠,平均为8.78和8.79分;另外三项较好的成绩也达不到9分(见表2)。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近两个周期男子体操裁判规则中单杠规则变化研究,结合2018年多哈世界体操锦标赛单杠项目运动员完成情况和裁判评分情况,对当前单杠项目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明确现代单杠发展的方向,为我国体操在单杠项目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九运会男子体操比赛情况的统计,分析了目前我国男子体操发展的总体水平。结果表明,鞍马、吊环、双杠项目上实力占优,而单杠较弱,并且我国男子体操水平的发展呈现出南强北弱的特点。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我国及我省体操训练管理部门在制定规划及备战2008年奥运会时提供一点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选择我国参加1997年世界体操锦标赛的男子主力队员在团体比赛的3名选手在单杠比赛中跌下的动作录相,进行解析处理。找出动作失误的力学原因是我国选手做大摆振浪动作的节奏不稳定,往往由于求胜心切,兴奋度过高,而破坏原来的动作节奏,使得振臂时间较晚,腾空动作的水平位移过大。  相似文献   

11.
在体操世锦赛的新规则下,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Pareto曲线法对第47—49届体操世锦赛中外男子队所获奖牌分析得出:新规则下体操世锦赛更加注重“难美并重美优先”。(1)俄罗斯男子队呈现上升趋势,我国和日本在49届世锦赛呈现下降趋势;(2)团体赛由于日本选手的缺席中日俄3国鼎力的局面变成了中俄之争,单项比赛奖牌垄断局面打破,出现多个国家争夺奖牌,呈现群雄并进的现象;(3)我国鞍马及男子团体属于传统优势项目,单杠和跳马则需要向俄罗斯和日本吸取优秀经验,俄罗斯男子团体、个人全能具有很大的实力,日本选手白井健三在跳马和自由体操项目上实力不容小觑。  相似文献   

12.
<正> 从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男子体操自选动作比赛来看,单项技术发展要比其它五项选速,尤其以反映现代单杠技术最高水平的三大组成部分—单臂,飞行和旋下最引人注目。下面仅就参加团体赛的9个成队,10个不成队共71人单杠的自选动作,  相似文献   

13.
"体操"(Gymnastlcs)一词,来源于希腊文Gymnastike,最早由古希腊语演变而来。1896年首届雅典奥运会设立了鞍马,吊环、跳马、双杠、单杠、爬绳等项目,并且只设男子项目。1932年洛杉矶第10届奥运会上,增设了自由体操。1936年的柏林第11届奥运会上,体操比赛才真正形成目前的男子6项比赛,这届奥运会还开设了女子项目,但女子项目的完善与定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方法对第43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男子团体、全能以及6个单项的决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日之间的对抗仍是主旋律,但中国的领先优势大幅缩水;全能项目进入日本时代,我国男子全能陷低谷,综合竞争力与日本差距不可同日而语;单项比赛我国男队将受到来自其它二三流国家更强烈的挑战,优项唯存吊环和单杠;"无核"中国存隐忧,群敌环伺,霸主有危机。  相似文献   

15.
欧洲体操锦标赛于1987年5月21日至24日在莫斯科举行,参加男子比赛的有26个国家,66名运动员。比赛只进行全能和单项比赛,每个国家最多参加3名运动员。男子比赛结果是,苏联运动员包揽了全部冠军。全能冠军是苏联二十一岁的运动员留金,他还获得了自由体操、鞍马、双杠、单杠四个单项冠军,跳马冠军由苏联老将科罗廖夫获得,吊环冠军由苏联名将莫吉里内获得。全能亚军为科罗廖夫,第三名是匈牙利老将古佐金。民主德国的老将克洛尔在全能赛中,自由体操和双杠两项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和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东京奥运会男子体操单杠项目竞技实力对比分析,得出优秀运动员的致胜规律,为我国提升单杠项目竞技实力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1)竞技体操单杠项目上,日本处于领先地位,我国则有待提升。2)成套动作编排中,高难及飞行动作的有效连接是运动员提升难度的关键,且4个动作组别使用中,飞行动作使用率最高。3)完成质量相对排名与最后名次高度相关(P<0.01)。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调查统计,对湖北省男子少儿单杠现状进行了分析与讨论,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旋”类空翻是体操技术在七十年代的重大突破之一,由于它集中体现了“三性”,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目前,在我国体操史上已占重要的地位。就以男子单杠下法来说,我国第一次成功地完成“旋”是在1974年11月,至今才有五年,但在1979年7月在济南举行的全国比赛中,能做“旋”的运动员就有70人左右。参加单杠决賽的6名优秀运动员中有5名是做“旋”的,现在,连一些少年运动员都在攻克更高难度的“旋”。相比之下,我们对这类动作在理论上的认识尚不够,特别是在体育院校的“体操”教科书中,这部分技术原理还是空  相似文献   

19.
对我国男子冰壶队比赛投壶成功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世界男子冰壶锦标赛上,中国队进入了世界四强行列,创造了中国男子冰壶历史性的重大突破,然而比赛中我们也暴露出许多的问题.本研究从2008年世界男子冰壶锦标上我国选手在比赛中的投壶成功率入手,运用现场统计数据对比赛发挥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探索冰壶比赛的内在规律,力求为我国男子冰壶的训练和比赛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通过录像统计和文献资料研究,对第11届全运会男子单杠决赛前8名运动员的比赛成绩、难度分、完成分、动作难度组别、类型、连接动作及完成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本届单杠决赛完成动作质量不高、扣分较多;单个高难度动作较少;反掏360度成扭臂握+叶格尔和中穿360度成混合握+马凯洛夫成为流行连接动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