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幼儿冲突是幼儿发展历程中不可避免的成长经验。本文选取电影《小人国》片段进行分析,发现:(1)教师个人的教育观念影响着幼儿冲突的解决效果;(2)教师需支持幼儿介入同伴冲突的处理;(3)教师需运用介入幼儿冲突的策略。在此基础上,相应的启示是:(1)更新教师个人的教育观念,正确认识幼儿冲突的价值;(2)鼓励用日常冲突事件进行随机化教育,帮助幼儿更好地解决同伴冲突;(3)做幼儿冲突解决的支持者,并教导幼儿学习交往技能及策略;(4)提高幼儿解决冲突的能力需要家园合作。  相似文献   

2.
《电化教育促进幼儿园教育活动过程的优化》实验研究报告(中)《电化教育促进幼儿园教育活动过程的优化》课题组《规程》指出:“幼儿园教育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主动活动的多种形式的教育过程”(见《规程》第23条)。幼儿主动的活动,既是教育活动的目标要...  相似文献   

3.
<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为了切实保障幼儿消防安全,幼儿园要加强幼儿消防安全教育,以生活化、实践化和双向化的教育方式,培养幼儿的消防安全自救能力,为幼儿提供安全的活动环境,助力幼儿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4.
《学前教育》2014,(2):13-15
吴老师:您好!早在200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就提出: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究的对象。  相似文献   

5.
方言童谣是一个地区民俗文化的精髓之一,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有着独特的教育价值。《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指出:“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家乡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在幼儿园教学中将方言童谣融入课程,可以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从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徐彩英 《考试周刊》2009,(10):91-91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提出了幼儿园数学教育的四个方面的目标:(1)教幼儿掌握一些初浅的数学知识;(2)培养幼儿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3)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4)培养幼儿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幼儿教师要通过数学教育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求知欲,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训练幼儿做事认真、细致,  相似文献   

7.
贯彻《三年制幼儿师范学校教学方案(试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国家教委师范教育司孟吉平国家教委颂发的《三年制中等幼儿师范学校教学方案(试行)》是一个具有改革新意的方案。制订《三年制中等幼儿师范学校教学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8.
我国首本《幼儿歌曲》有声读物将于一九九九年起正式在全国范围发行,该《幼儿歌曲》由中央教科所校园文化实验基地《幼儿歌曲》编辑部编辑,逢双月二十五日出版,全年六册(每册包括两盒歌带与一本配套曲谱),每册定价:16元;全年定价:96元,自办发行。《幼儿歌曲》及时收集全国各电视台、广播电台、幼教期刊、音乐杂志最新播出、刊登的幼儿歌曲作品。每首歌曲均录有演唱与伴奏两部分,适合幼儿园开展各类音乐活动与家庭幼儿音乐教育使用。幼儿园和幼儿家长如有需要,可与《幼儿歌曲》发行部(杭州文二:路155号中央教科所校园文…  相似文献   

9.
活动目标1.通过学习儿歌《搬米》,启发幼儿懂得团结力量大的道理。2.学习用手指偶表演儿歌,锻炼幼儿手脑并用的能力,促进幼儿小肌肉的发育。3丰富词汇:“轻轻”“晃来晃去”。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活动准备1.将儿歌《搬米》改编成故事,并录制成配乐故事。2.设计制作《搬米》的轮动推拉投影片一套。3.制作小蚂蚁手指偶。(幼儿每人三个)活动过程第一部分:利用电教投影片表演配乐故事《搬米》1.表演前,教师用生动的语言引导幼儿自然进入故事情景。教师:小朋友你们看,他是谁呀?(投影显示一只蚂蚁)一只小蚂蚁在路上散步…  相似文献   

10.
印彦 《家教世界》2023,(9):47-48
<正>区域活动是以“幼儿为本”的自主活动形式,开展的最终目的是使幼儿快乐地学习,全面地发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也明确指出:“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为幼儿提供多种材料,让幼儿在操作摆弄的过程中,积极探索,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为了更好地开展区域活动,本文从以下几点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1.
楼梯是最容易发生安全踩踏事故的地方,安全一定是第一位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针对小班幼儿就已经明确指出:教师应引导幼儿有秩序地上下楼梯。只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方式应该灵活,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相似文献   

12.
陈菊 《贵州教育》2011,(9):21-23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指出:幼儿社会化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是幼儿在与成人、同伴之间的共同生活、交往、探索、游戏的过程中实现的。幼儿社会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教师作为幼儿生活中“重要成人”对幼儿社会化起着导向作用,教师与幼儿相互作用的语言,  相似文献   

13.
王宏 《教育论坛》2006,(6):16-18
《幼儿园工作规程》(以下简称《规程》)在很多方面提出了新的教育原则。其中之一便是:“注重幼儿活动的过程。”《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应是有目的、有计划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多种形式的教育过程”,“注重活动的过程,促进每个幼儿在不同水平上得到发展。”注重活动过程是幼儿全面发展教育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在幼儿教育领域,游戏占有重要地位。在《幼儿园工作规程》和最新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都提到:"游戏是幼儿最基本的活动"。那么何谓游戏呢?游戏是游戏者能动地驾驭活动对象的主体性活动,它现实直观地表现为幼儿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活动。因此在幼儿一日生活中,游戏在幼儿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从分析本园幼儿游戏活动发展现状入手,在游戏活动中影响幼儿主体性发展的误区:(1)游戏环境的创设以教师为主,忽视了幼儿的主动参与。(2)重视了外在的形式及大量材料的充实,忽视了平等、和谐的精神环境。(3)教师是游戏的导演、设计师,幼儿在游戏中处于被动的地位,缺乏自主性。  相似文献   

15.
成燕 《少年世界》2015,(1):26-28
设计意图: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出:培养幼儿喜欢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闲聊波尔卡》是一首节奏感很强的音乐,幼儿能感受到它的节奏美,从而激发活动的欲望。  相似文献   

16.
程英 《福建教育》2013,(12):39-43
随着《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的颁布,各地相继开展了《指南》精神的学习贯彻活动。《指南》在艺术领域部分明确指出:在幼儿绘画时,教师不宜提供范画,特别不应要求幼儿完全按照范画来画。  相似文献   

17.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下面简称《指南》)在艺术领域中提出:“不能用自己的审美标准去评判幼儿,更不能为追求结果的‘完美’而对幼儿进行干篇一律的训练,以免扼杀其想象与创造的萌芽。”在教育建议部分还继续提出:“幼儿绘画时,不宜提供范画,特别是不应要求幼儿完全按照范画来画。”  相似文献   

18.
刘占兰 《学前教育》2010,(10):12-14
郭老师: 您好!鲥谢您提出的问题。 幼儿园教育中的评价和环境创设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的必要手段。((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指出:教育评价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对教师教育工作的评价和对幼儿发展状况的评价两个方面),是了解教育的适宜性、有效性,调整和改进工作,促进每一个幼儿发展,  相似文献   

19.
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幼儿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20.
陈彦  张青 《福建教育》2014,(1):86-87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教师要“尊重幼儿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也指出,应关注幼儿发展的路线图,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我园在运动区的环境创设中,努力做到根据幼儿的不同运动水平,为幼儿提供富有层次性的运动器材。如,小班运动区,同样是钻爬类游戏材料,就有不同的难度:平地上大小不一的“山洞”、平地上摇晃的“山洞”(悬挂高低不同的呼啦圈)、平地上的“小门框”(让幼儿练习侧钻)、“空中隧道”(让幼儿在距地面1.5米处钻爬)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