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正相向传输的两束相干光在掺杂光纤中干涉形成驻波场,通过空间烧孔效应沿着光纤纵向形成动态粒子数光栅。本文探讨了稀土掺杂光纤中形成的动态粒子数光栅在机械振动的自适应探测中的应用。在掺铒光纤中能够形成动态粒子数光栅(Dynamic Population Gratings),其写入机理是激光材料对光吸收(或增益)的局部饱和(即空间烧孔)。动态光栅构型最吸引人  相似文献   

2.
光纤光栅是一种光无源器件,它是在光纤中形成折射率周期性变化的相位型光栅.由于光纤光栅的光谱特性由其光波导结构决定,因此光纤光栅对温度、应力等环境变量的敏感是其固有特性.光纤光栅传感器不仅具有光纤传感的几乎全部优点,而且还具有可复用性、可同时多参量传感等优点,因此近十年来已迅速成为最重要的光学传感器之一.光纤经过拉锥处理后,由于直径更细,对应力等环境因素变得更加的敏感,因此,基于拉锥光纤的这一特点可以制作高灵敏度的专用传感器.本文介绍了一种利用结合一个经过拉锥处理的多模光纤光栅和一个普通光纤光栅实现温度和应力的同步传感方案.  相似文献   

3.
光纤光栅技术的发展有可能在光纤通信、光纤传感等诸多高技术领域引起一场新的技术革命。为此,本文对光纤光栅的机制、制作工艺以及基于光纤光栅的全光纤器件等作了简要介绍,进一步提出了全光纤光子集成的构思,并给出了一个典型的应用模型。  相似文献   

4.
在理论上分析了构成车辆动态称重系统的核心元件--光纤光栅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传感机理.结合光纤光栅在称重系统中的应变和温度测量的应用,分析了光纤光栅传感交叉敏感问题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5.
针对高压开关柜温度过热问题,提出使用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实时在线监测方法,通过基于相位掩模板技术研究光纤制备前载氢、制备时光纤两端预拉力、制备后的退火工艺对光纤光栅传感器的光谱特性参数的影响规律,并且开展了制备后光纤光栅传感器性能测试,实验验证光纤光栅传感器测温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精确性,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为高压开关柜温度...  相似文献   

6.
讨论了实时测温光纤探头的制作工艺,分析了各种技术的优缺点。在综合比较各技术的特点后,针对粮仓内实时测温的问题,给出了最为合适的光纤光栅探头制作方式。总结了光纤光栅探头的特点,展望了光纤光栅探头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无论是结构的健康监测还是智能结构控制,对结构当前状态的实时测量都是其中必不可少的关键一环,光纤传感器由于其突出的优点而成为智能系统的首选传感器。本文分析了光纤光栅传感器的特点,指出了光纤光栅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并总结了光纤光栅传感器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首先介绍了光纤光栅的光学特性,光敏光纤的制备方法等知识,针对啁啾型光纤光栅的特点,详细闸述了此类光栅的各种写入方法,并比较了各自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9.
沈华东 《科技风》2014,(8):57-57
光纤光栅传感器技术当前在各个领域中,例如机械领域、航空领域、电力工业领域、工程结构领域被广泛应用,在最近几年,光纤光栅传感器技术也成为迅速发展和推广的技术之一。本文在阐述光纤光栅传感器基本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将从光纤光栅传感器在切削力检测、机械裂纹识别、机械设备温度监控上的具体应用进行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0.
肖永良 《科技广场》2007,(1):188-190
本文概述了光纤光栅(FBG)传感器解调的基本实现方案,描述了光纤光栅传感器解调技术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陈静 《青海科技》2015,(1):60-61
<正>具有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的我国首辆碳纤维新能源汽车在江苏盐城奥新工厂正式下线。奥新是中国第一个碳纤维电动汽车制造工厂,中国第一条电动汽车铝合金底盘机器人焊接线,中国第一条高温高压真空辅助碳纤维成型生产线。奥新专注于纯电驱动车辆的研发和生产十数载,一直秉持轻量化理念,在产品结构、工艺技术、新材料应用和新商业模式等方面,不断进行系统创新、自主研发,从而拥有众多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由此形成了"四新"(新驱动平台、新材料应用、新生产方式、新商业模式)、"四化"(电动化、轻量化、智能化、网络化)的技术路线和产业化发展思路,实现了研发成功并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JAX轻量化电动乘用车的产业化工作目标。  相似文献   

12.
棉花是我国最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同时,中国又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国和消费国。棉花生产涉及2亿棉农的生计和近2千万纺织工人的就业,因此,棉花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随着棉纺织业的发展,目前我国棉花生产面临总量严重不足和纤维品质偏低等问题。提高棉花的产量、改进其品质,对增加棉农收入、促进我国纺织业持续健康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光纤通信系统超高速集成电路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述了光纤通信的发展、相关的协议与标准、系统的组成;各种工艺 的发展和对超高速集成电路的影响;光纤传输系统中关键集成电路的工作原理和电路技术。 探讨了中国发展超高速集成电路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IN BRIEF     
  相似文献   

15.
新疆基础研究从具体区情出发,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努力体现自身特色,收到了较好效果。文中就新疆基础研究工作的特点及所取得的成效作了较为全面的总结,以期探求深化地方基础研究工作的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16.
《普罗米修斯》2012,30(1):34-60
Selectivity and concentration in research funding has become unavoidable in Australia today. Some of the reasons for this are reviewed relative to international economic, scientific/technical and conceptual developments. The resulting need to develop an evaluative culture in and for Australia is discussed. The reasons for undertaking evaluations are outlined, and a working definition of ‘research evaluation’ that may be suitable within the Australian context is developed. The parameters that may deserve consideration in designing an evaluation are detailed, and a series of conceptual and practical guidelines are forwarded. Several barriers to implementing evaluations that may apply to Australia are addressed. Finally, the implications of the concept ‘accountability’ for both the recipients of government support and government itself are briefly raised.  相似文献   

17.
IN BRIEF     
YE Shuhua Honored with RAS Medal l LU Ke Sits on Editorial Board of Science The Russian Academy of Sciences (RAS) recently bestowed a golden medal upon Prof. YE Shuhua, a CAS member from the Shanghai Astronomical Observatory in recognition of her meritori…  相似文献   

18.
19.
随着温室气体浓度不断增加,全球变化成为不争的事实,生物固碳作为一种目前最安全有效经济的固碳减排方式,已经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成为众多学科交叉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我国森林和草地生态系统的绝大部分,只拥有较低的碳密度,与各自的碳储存能力相比,还具有较大的固碳潜力.而粗放管理的农田生态系统通过科学的管理措施也可以固定大气中更多的C02.本文在对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进行总结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我国目前急需开展的生物固碳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高固碳能力的转基因工程和物种筛选培育;生态系统固碳机理及固碳定量化研究;区域生物固碳减排模型模拟等.  相似文献   

20.
中国耕地和粮食生产力变化的省际差异研究   总被引:36,自引:7,他引:29  
李茂  张洪业 《资源科学》2003,25(3):49-56
我国耕地面积自1957年以来持续减少。为了供养更多的人口、基本保证粮食自给,必须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并保持一定数量的耕地。根据50a来耕地面积、复种指数、粮食产量等统计资料,分析我国省际耕地面积和粮食生产力变化的差异,提出耕地粮食生产力相对指数的概念,定量分析各省耕地在全国粮食生产中的相对重要性,为耕地保护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建国以来我国的耕地和粮食产量变化具明显的省际差异,耕地变化的区域差异显示生产力较高的耕地在减少,生产力较低的耕地在增加。从东南向西北我国耕地粮食生产力逐渐下降,长江中下游地区耕地粮食生产力最高,这些省市耕地减少对粮食生产的影响更大,东南部耕地粮食生产力下降的主要是由于种粮的比较利益低下、耕地数量有限、人口稠密和复种指数下降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