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异构信息网络融合方法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意义] 异构信息网络融合对于异构信息网络本身及其相关应用意义重大。综述异构信息网络融合方法,并进行客观的分析和评价,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新的思路。[方法/过程] 在对异构信息网络及其相关概念进行辨析的基础上,对异构信息网络融合方法进行调研、分析与归纳,评述该领域的研究现状,提出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结果/结论] 异构信息网络融合方法分为基于元路径提取、多重关系网络及超图/超网络建模等五种类型,具体方法各有优势与局限;当前异构信息网络融合研究尚处起步阶段,研究方法有待丰富;基于元路径提取的融合方法显现不足;基于异构信息网络融合的应用型研究需进一步开拓。  相似文献   

2.
[目的 /意义]探索融合引用和文本特征的专利技术创新路径识别分析方法,有助于规避技术创新风险、优化选择技术创新路径,对提升创新主体的创新能力,促进现代产业发展,布局科技前沿发展战略等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 /过程]首先基于Node2Vec模型和Doc2Vec模型将专利引用和文本数据表示学习为可计算的高维向量;然后利用LDA主题模型进行技术主题识别并结合T-SNE算法降维,添加时间维度构建初始技术创新路径;最后,在专利引用和文本特征向量表示结果基础上,开展向量融合拼接从而实现融合引用和文本特征的技术创新路径识别。[结果 /结论 ]通过对超级电容器领域的实证,验证提出的融合引用和文本特征的的技术创新路径识别方法能够从特定领域专利文献中高效、准确地识别专利技术创新路径,证明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文献推荐服务已经成为数字图书馆的重要知识服务内容之一.本文引入自然语言处理中的文本倾向性分析技术,通过对引证文本的语句语义分析,把语句的语义结构转化为倾向性分析的二元或三元模型,得到引证文本对参考文献的主观评价信息.结合参考文献本身的正文中对其他文献的评论指数,给出了文献推荐度的计算方法,从而实现对文献集中文献的自动分析和推荐服务.实验表明基于文本倾向性分析的文献推荐服务是可以实现的,并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扩大词语知识库的规模,并提高语句的语义结构分析、词语语义关系分析等方面的性能.  相似文献   

4.
核心技术为扭转企业创新困境、实现技术突破提供了技术机会,研究核心技术驱动的技术融合路径能够帮助企业创新主体明确技术发展的轨迹,在不同技术领域合理分配R&D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资源,提升创新绩效。本文采用NPCIA (novel patent cross-impact analysis)核心技术识别框架,以2004—2018年中国太阳能产业专利数据作为研究对象,基于知识流动视角分析核心技术驱动技术融合的路径,并应用LMDI (log mean divisia index)模型从技术广度、交叉融合强度、技术规模和技术融合深度4个方面对核心技术的驱动效应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核心技术驱动的技术融合路径包括核心路径、边缘吸收路径和边缘扩散路径,路径规模逐渐扩大,路径间关系逐渐密切;技术广度、技术规模正向驱动技术融合,技术融合深度、交叉融合强度呈现双向驱动的趋势,且交叉融合强度的驱动效应最强。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融合多元网络和网络表示学习方法学习并发现作者间的关联性,能够更好地进行合作者推荐。[方法/过程]文章首先搜集情报学领域相关文献数据作为原始数据集,在经过数据清洗后,根据作者间的多元关系构建各信息实体的多个科研信息网络,然后对高维网络利用Node2vec网络表示学习方法学习各节点的信息,从而得到各网络中节点的向量表示。其次,通过余弦相似度计算各网络中的作者相似度。最后融合作者间机构合作偏好和作者学术水平相似度得到最终的推荐结果。[结果/结论]文章提出的融合模型考虑了多元网络和数据稀疏性,在AUC值上的表现优于单一维度,得到了更好的合作预测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该合作者推荐模型在情报学领域作者合作者推荐中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在多角度主题结构获取方法研究中,首先通过实验方法验证变异分析方法和共词分析方法所获得的主题结构具有较大的差异性,二者均是现有主题结构的一个侧面反映。根据变异分析和共词分析的特点,论文尝试通过关系融合、过程融合以及结果融合三种不同的融合方式来进行多角度主题结构获取,在关系融合分析方法中,尝试了线性函数、Max函数和共变异三种不同的函数关系。对所有融合分析方法的结果通过主题类层面、词间关系层面以及主题类类内关系层面来验证该方法是否适合多角度主题结构获取并通过对比方法研究不同适合主题结构获取方法之间的等价性问题。最后给出本文研究的不足和后续研究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本体目前已成为人工智能、信息检索、信息集成和知识元挖掘等研究领域的热门课题.但本体的构造却又是一个非常费时费力的过程.文献主题成因原理具有普遍性,是构造文献主题标引的基本原理和实践经验.本文根据文献中的知识元语义深度挖掘的要求,探讨并实验了文献主题成因本体与知识元本体之间的本体映射模型.通过两种异构本体间的互操作建立了三种本体关系:本体间包含关系,本体间映射关系和本体间合并关系,初步实现了文献主题与知识元之间的本体转换模型,为基于文献的知识发现探索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模型的实验结果令人鼓舞.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元宇宙的载体更新、通道扩容、结构转变3个方面信息交互模式拓新出发,探讨元宇宙应用场景衍生出的治理挑战。基于元宇宙治理的诉求,从前提、定义和要素3个方面厘清元宇宙敏捷治理的内涵;围绕元宇宙信息交互革命的特征带来的信息赋权、流程再造和角色重塑3个维度,探讨制定敏捷治理原则、关系和工具的实现方案;提出“数智人”实施路径,该路径以多源异构数据为基础、以智能算法研判为理据、以专家智慧为依托,三者互动实现快速感知、灵活响应、持续协调的元宇宙敏捷治理能力。文章以“数智人”在商业活动、工业生产、文化教育和智慧城市的元宇宙场景应用,探索其治理落地的方向,为后续探索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9.
基于多源数据的智慧城市数据融合框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意义]如何有效地实现对智慧城市中多源异构数据融合,是智慧城市必须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方法/过程]在界定城市数据资源体系基础上,提出面向语义的元数据模型,结合用户需求分类,构建基于多源数据的智慧城市数据融合框架。[结果/结论]以智慧城市数据运营中心为依托,提出面向智慧城市的用户数据服务推荐实现路径;最后提出智慧城市数据融合的发展建议:完善智慧城市多源数据融合标准;积极制定数据开放政策;探讨个人数据采集与存储保护方案。  相似文献   

10.
出版融合发展是出版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而人才是实现出版融合发展的关键要素。文章基于对国内外出版企业融合发展人才需求信息的实证分析,从岗位结构、知识技能结构、能级结构等维度分析出版融合发展人才需求的现状与趋势;探讨多主体协同培养的必要性,明确政府部门、教育机构、出版机构、第三方培训机构等的功能与作用,规划出版融合发展人才协同培养路径。  相似文献   

11.
许琦 《图书情报工作》2013,57(4):112-119
将启发式方法作为技术范式的特征指示,以启发式方法的不连续性和稳定性为切入点,基于专利引证网络分析半导体制造领域技术范式和技术轨迹的发展和演化过程。从美国专利数据库中采集55 229项1976年至2006年授权的半导体制造领域的相关专利,从专利数据集NBER中查询得到专利引证关系,利用网络分析软件Pajek构建专利引证网络。应用搜索路径连接统计法和搜索路径节点对统计法计算专利引证路径的连接度,提取技术进化轨迹。以技术进化分叉为切入点,从技术进化轨迹连续性和稳定性的角度对半导体制造技术各个发展阶段进行界定。分析各个发展阶段中专利的适用范围、技术背景、解决方案等,从中提炼技术启发式方法,进而分析技术范式及其演化情况。最后对下一步的研究工作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2.
通过专利引文分析方法,对美国专利商标局(USPTO)数据库中的中国专利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专利的引用情况进行全面考察。时间维度的考察将揭示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关系发展的趋势;技术领域维度的考察展现出中国在相应技术领域与其他国家间关系的相对聚集。分析结果表明,美、日、德等国家是中国前向引用和后向引用主要的来源国,这在总量和各技术领域层面都得到展现。  相似文献   

13.
专利价值评估是近年来技术创新管理领域的研究热点,专利被引用次数与专利的法律状态信息是专利价值评估中的两项重要评估指标。文章尝试将这两项指标进行整合分析,通过测度专利的权利维持状态与专利被引用之间的关系,从细致微观的角度来揭示专利价值的变化趋势。文章研究发现,专利的权利维持对专利获得引用有着积极的作用。在进行专利价值评估时,如同时考虑专利权利的维持与专利的被引两项评估指标,可有效提高评估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近年来,围绕着专利引文网络结构特征的研究出现大量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都从某种程度上折射出专利引文关系的形成受到来自属性特征之外关系特征的影响,而现有的以回归方法为基础的统计推断方法难以将这些因素纳入到分析框架中,因此,急需探索新的方法。[方法/过程]从关系形成视角,专利引用关系形成可表示三种广义的关系形成过程:自组织影响过程、自身属性影响过程、网络协变量影响过程,并建立关系形成过程与网络配置间的映射关系,最终,形成一整套可用于理解复杂专利引用关系形成问题的解释框架。[结果/结论]提出一整套可用于理解复杂专利引用关系形成问题的解释框架,该框架是未来进一步构建网络统计模型的理论基础,另外,解释框架包含丰富的网络配置项,预示着未来指数随机图模型在文献计量、科学网络分析上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专利权人关联网络的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方法体系层面上设计出适用于专利权人关联网络分析的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体系框架,框架包括基于合作、基于引用和基于技术主题三个方面。其中,基于合作的专利权人合作网络分析方法包括全球规模、特定学科主题、特定专利权人和自我中心网络(ego网络)四种类型;基于引用的专利权人引用网络包括直接引用、专利共引和专利文献耦合网络三种类型;基于主题的专利权人主题关联网络包括专利分类号共现、分类号相似度计算和主题词共现三种类型。文章对整个方法体系的分析方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包括基本原理、数据集的构建策略、分析方法的功能、不足、指标选取等方面。最后利用中国科学院2005~2008年的发明专利对基于合作和基于技术主题的专利权人关联网络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 比较中美专利引文的异同,对两者深入认识理解,明晰两者在揭示专利关联度、反映专利所有者间竞争关系、判断专利商业价值和法律稳定性等方面的异同,以利于专利引文价值的更好实现。[方法/过程] 研究中美专利引文的区别,并深入分析其专利制度和社会观念层面的原因。[结果/结论] 中美专利引文在著录内容、引用位置、排序标准、标识要素、类型标注及对PCT申请的国际阶段产生的专利引文态度等方面均存在差异,因而在建立专利引文数据库、挖掘专利引文情报时,只有区别处理,才能提高专利引文分析成果的准确性,更加有效地实现专利引文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 专利技术相关性研究对专利分析、专利管理等意义重大。综述专利技术相关性研究的典型方法,并进行客观分析和评价,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新的思路。[方法/过程] 在界定专利技术相关性概念的基础上,对专利技术相似性和专利技术互补性的研究方法进行调研、归纳与分析,评述该领域的研究现状,提出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结果/结论] 专利技术相似性的研究方法可分为基于专利分类、专利引证和文本挖掘3种,且各自有其优势和局限;当前专利技术互补性研究比较薄弱,研究方法有待丰富;专利技术相似性和互补性的协同研究不足;专利技术相关性的应用范围有待进一步扩展。  相似文献   

18.
文章在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分类互引网络模式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分类中各期刊之间的互引矩阵和相似性矩阵,利用Pajek软件绘制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分类互引网络示意图,分析了中国英文版科技期刊在国内科技期刊引文环境中的布局性质和特点,识别和归纳为“集群”、“共生”及“孤岛”等模式,并就英文版科技期刊集群化发展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Forward citations of patents have been used extensively to capture the impact of technological knowledge. However,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factors shaping patent citation patterns remains limited. One of the main limitations is the lack of scholarly attention paid to the dynamic influences arising from the evolution of technology fields. From an evolutionary perspective, technological impact is not simply determined by the static attributes of a technology itself; it is also dynamically affected by changes in the external conditions. Drawing on this viewpoint, this study suggests a model for understanding patent citation patterns by reflecting the evolution of the technology fields to which each patent belongs. Four such factors are explored: technology cycle time, potential of technological convergence, popularity of the technology field, and technological novelty. Based on the proposed model, we show how expected citation patterns can change as a result of different scenarios for technology field evolution. We conduct a case study of patents in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healthcare industries to show citation patterns of patents across heterogeneous industries as well as those within an industry. Contributions to the innovation literature and research investment decision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20.
[目的/意义]比较Innography、WIPS和Patentics3个专利检索系统的引文分析功能,旨在帮助用户识别满足自己需要的专利引文分析工具,同时提出进一步完善专利检索系统引文分析功能的建议。[方法/过程]通过比较3个专利检索系统引文收录范围、引文检索方式、前引后引查找功能、引文类型区分功能、非专利文献查找功能、可视化呈现功能和引文检索准确度,发现3个专利检索系统都具备基础的引文分析功能,但各有不足,难以满足现实需求。[结果/结论]Innography应加强数据清洗,WIPS需扩大引文收录范围,Patentics则要增强系统稳定性,三者在检索数据准确性方面都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