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国人威廉·多伊尔所著《椭圆形办公室内幕:从F·D·罗斯福到克林顿的白宫录音带》一书,详尽地叙述了世界上最著名的总统府里隐藏的表克风、掩盖的录音和久已失踪的录音文本。 世人也许会记得尼克松“水门事件”的丑闻,这是总统搞窃听的最耸人听闻的例子。然而,多伊尔殚精竭虑的研究表明,尼克松并不是唯一私下里搞窃听的总统。有此癖好的人包括弗兰克林·D·罗斯福这样受人尊敬的总统——他在台灯里放了麦克风;德怀特·艾森豪威尔这位据称在道德上无可挑剔的军事天才,认为窃听录音是很有价值的管理工具。尼克松的劲敌肯尼迪总统自己也做了大量的窃听录音。  相似文献   

2.
民主党的潜在候选人:希拉里·克林顿:白宫曾经的女主人,人所共知的克林顿夫人,现在则是受人尊敬的参议员。艾尔·戈尔:克林顿时期的副总统。戈尔发行的环保纪录片上映后,不仅在政界引起共鸣,还连带让他人气直升。戈尔可能卷土重来。约翰·克里:上届美国总统竞选时布什的对手,在最后时刻败给了布什。约翰·爱德华兹:经历2004年副总统竞选失败后,爱德华兹曾淡出政坛两年。如今,年仅53岁的爱德华兹打算重返竞选舞台,目标是爱德华兹艾尔·戈尔克里乔·拜登康多莉扎·赖斯:政治头脑和个人魅力都与希拉里不相伯仲。尽管赖斯一再否认会竞选总统,但…  相似文献   

3.
美国作家威廉·多伊尔最近撰写出《椭圆形办公室内幕:从F·D·罗斯福到克林顿的白宫录音带》一书,详尽地叙述了世界上最著名的总统府里隐藏的麦克风,掩盖的录音和久已失踪的录音文本。世人也许会记得尼克松“水门事件”的丑闻,这是总统搞窃听的最耸人听闻的例子。然而,多伊尔殚精竭虑地研究表明,尼克松并不是唯一私下里搞窃听的总统。有此癖好的人包括弗兰克林·D·罗斯福这样受人尊敬的前总统的偶像——他在台灯里放了麦克风;艾森豪威尔这位据称在道德上无可挑剔的军事天才,认为窃听录音是很有价值的管理工具。尼克松的劲敌肯尼…  相似文献   

4.
彼得·詹宁斯与美国电视新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新 《国际新闻界》2005,(5):31-35,58
美国广播公司王牌新闻主播彼得·詹宁斯(Peter Jenn ings)2005年8月7日走完了67岁的人生旅程。在连日的纪念性报道中,上至总统下到普通百姓纷纷表达了对这位把一生都奉献给新闻事业的新闻人的深切怀念和高度赞扬。布什总统说:“彼得·詹宁斯拥有漫长而成绩卓著的新闻生涯。他报道了很多重要事件,这些事件有助于解释我们今天所认识的世界。很多美国人依赖彼得·詹宁斯提供的新闻。他成为很多美国人生活的一部分。他会被怀念。”①一名叫伊娃·巴雷特的网友说:“我从来没有想过我会为一位主播伤心痛哭,但这正表明彼得是多么的特别。他赢得了…  相似文献   

5.
小布什:风头正劲小布什现在正春风得意:最新的CNN民意测验表明,他仍以50%强的民众支持率遥遥领先于其他总统候选人;而且,超过5000万美元的竞选资金更是让其竞争者望而兴叹。做过四年德克萨斯州长的乔治·W·布什并没有很深的政治资历,如果不是沾他曾任美国总统的老父亲的光,“小布什”  相似文献   

6.
《记者招待会——美国总统与新闻界关系的集中体现》,是根据肯尼恩·W·汤姆森编辑的名为《总统与新闻界》一书编译而成的。原作主要材料来源于1979年弗吉尼亚大学怀特·伯克特·米勒中心组织召集采访过各位总统的记者,研究总统的专家、学者以及总统译员进行的一次有关总统与新闻界关系的讨论。 1979年,弗吉尼亚大学怀特·伯克特·米勒公共事务中心把总统与新闻界的关系立为一项重要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记者招待会——美国总统与新闻界关系的集中体现》,是根据肯尼恩·W·汤姆森编辑的名为《总统与新闻界》一书编译而成的。原作主要材料来源于1979年弗吉尼亚大学怀特·伯克特·米勒中心组织召集采访过各位总统的记者,研究总统的专家、学者以及总统译员进行的一次有关总统与新闻界关系的讨论。  相似文献   

8.
四年一度的美国总统选举总是给政界风云人物带来新希望。1988年又是美国的总统选举之年,早在1987年初,角逐民主党和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的竞争就已紧锣密鼓地开始了。在1984年的总统竞选中,加里·哈特几乎当选为民主党总统候选人,但最终仍名落孙山,枉费了几多心血,还背上了130万美元的沉重债务。经过两年多的反思和准备,哈特又踌躇满志地力图东山再起。1987年4月13日,他正式宣布参加角逐民主党总统候选人。这一次他似乎时来运转了,4月底进行的民意测验表明,在战略上具有关键意义的衣阿华州,他得  相似文献   

9.
2000年美国总统大选为出版商提供了大量的素材,欧斯蒂克出版社在1月份出版了黛娜·米尔班克的《铁嘴钢牙——戈尔和布什两年的艰难斗争》,披露了在选举过程中小布什和戈尔在幕后表现的滑稽。 西蒙·舒斯特出版公司也不甘落后,连续出版了《乔治·W·布什主义——第43届总统的智慧蓝  相似文献   

10.
美国1992年总统大选,11月3日揭晓,民主党候选人阿尔肯色州州长比尔·杰弗逊·布莱恩·克林顿经过13个月的紧张的竞选活动,(特别是1992年7月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正式推选他为总统候选人后,他在选民中的支持率,一直领先于共和党候选人现任总统布什)终于以较大的优势当选美国第42届总统。11月4日和以后几天美国报刊均以大量篇幅,对大选的结果、经过以及影响加以报道。美国最有影响的《纽约时报》11月4日、5日接连出“大选特辑”,《时代周刊》和《新闻周刊》也均出版“大选专号”。本文将《纽约时报》11月4日关于大选揭晓的报道和版面编排简介札次,以供参考(头版版式见插图)。  相似文献   

11.
《从华盛顿到里根——美国历届总统与新闻出版界》是1985年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一部有价值的叙事史著。作者为美国著名新闻学教授约翰·特贝尔和萨拉·迈尔斯·瓦茨。本书反映了美国200余年来的重大事件及总统对这些重大事件的态度;反映了以总统为首的历届行政当局与立法、司法部门及在野党,特别是与新闻出版  相似文献   

12.
1938年12月,美国第32届总统弗兰克林·罗斯福宣布,成立一个总统图书馆,座落在他私人土地上的海德公园内,以收藏他在总统任内的所有文件。这是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决定。因为在他以前的美国总统,除了第19届总统拉瑟福德·海斯的文件,由于1916年在俄亥俄州的弗里蒙特建立图书馆得以保存外,其他总统的文件,不是残缺不  相似文献   

13.
本刊讯《从华盛顿到里根——美国历届总统与新闻出版界》是1985年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一部十分有价值的叙事史著。作者为美国著名新闻学教授约翰·特贝尔和萨拉·迈尔斯·瓦茨。本书反映了美国200余年来的重大事件及总统对这些重大事件的态度,反映了以总统为首的历届行政书局与立法、司法部门及在野党,特别是与新闻出版界的矛盾、冲突  相似文献   

14.
访穆巴拉克     
穆罕默德·胡斯尼·穆巴拉克在当埃及总统以前,还不是一位名扬四海的国际人物。他在萨达特突然被刺、继任总统的时候,许多人不清楚他上台后将执行什么样的内外政策。当时埃及政局剧烈动荡,人们的视线象聚光灯似地集中在新总统的每一个动作上。有的外国记者曾直截了当地问他:“你将是萨达特政策的继承者,还是纳赛尔政策的后继人?”他回答说:“我既不是纳赛尔,也不是萨达特,我是胡斯尼·穆巴拉克。”穆巴拉克在就任初期,讲过他的政府对于萨达特政策的“继承性”问题,也多次表示过要调整政策的  相似文献   

15.
李军  西晋 《出版参考》2008,(12):12-13
在“赋闲”许久之后,丹·拉瑟终于又露面了,而且系统地点评了他所见过的美国总统。  相似文献   

16.
阿尔温·托夫勒,美国未来学家,社会学家,1929年生,研究过心理学、语言学,当过工人,曾任《幸福》杂志副主编,著有《未来的震荡》、《第三次浪潮》等书。他的著作被译成50多种文字,畅销上千万册。海迪·托夫勒,阿尔温·托夫勒先生的夫人,美国未来学家、社会学家,参与写作《未来的震荡》、《第三次浪潮》等著作,曾获意大利总统奖和其它多种学术奖。  相似文献   

17.
美国总统克林顿因理发耽误其他飞机起飞,引来批评,给他理发的克里斯托菲也成了争议的对象。 英国《泰晤士周刊》女记者苏珊·艾莉卡特为此花了近500元到克里斯托菲的发廊去,一会这名新闻人物。  相似文献   

18.
阿尔温·托夫勒,美国未来学家、社会学家,1929年生,研究过心理学、语言学,当过工人,曾任《幸福》杂志副主编,著有《未来的震荡》、《第三次浪潮》等书。他的著作被译成50多种文字,畅销上千万册。海迪·托夫勒,阿尔温·托夫勒先生的夫人,美国未来学家、社会学家,参与写作《未来的震荡》、《第三次浪潮》等著作,曾获意大利总统奖和其它多种学术奖。  相似文献   

19.
举行记者招待会由来已久。19世纪上半叶,美国第六任总统约翰·亚当斯,他的总统任期是1825年到1829年。一年秋天,亚当斯正在流经白宫的波多玛河里游泳,河岸出现了一位女记者安妮·罗耶尔,要求采访总统。当时总统游得正高兴,没有答应记者的要求。罗耶尔是个大胆又倔强的记者,她不但没有走开,而且干脆坐在总统的衣服上,庄严地向总统发誓,如果总统不接受她的采访,她  相似文献   

20.
画中有话     
有时我甚至不能忍受。我清楚地知道,电视里人们看不到战争的真实嘴脸,因为人类的苦难是无法用镜头拍摄下来的。 德国总统约翰内斯劳说,对他个人来讲,伊拉克战争期间对战况的报道,勾起他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不愉快的回忆。 丹·拉瑟先生,我记得13年前你问过我同样的问题。 萨达姆在2月份接受了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主播丹·拉瑟的采访,丹·扭瑟的第一个问题是“总统先生,你是否认为这一次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