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校体育工作的目的之一是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和增强体质。影响学生健康和体质的因素有许多,其中合理的营养和科学的锻炼是主要因素。为了探讨我校学生在营养、运动与体质方面的相互关系,为今后更有效地开展学校体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对我校学生每日膳食、体育运动和体质等进行了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2.
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健康,关系到民族的兴旺,不容忽视。对于有关提高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的各种措施,我们更应高度重视,积极响应,不能流于形式。为贯彻落实这次“阳光体育与祖国同行”冬季长跑活动,我校积极响应号召,从“健康第一”的高度出发,把此次的长跑活动确立为学校制度,做到合理引导,科学开展,使冬季长跑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相似文献   

3.
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育需求问题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育需求的相关理论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研究结果表明,体育活动是提高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的根本途径,体育需求是影响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的内在因素。青少年学生的体育需求是一个复杂体系,体育活动需求是该体系的核心要素。只有通过满足青少年学生的合理体育需求,才能最终促进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为了更好地在高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推动广大高校学生参加课内外体育活动,提高身体素质,发挥体育运动潜能,改善体质状况,增强终身体育意识。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归纳法、综合分析法对黑龙江省高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基本对策进行了详细研究,认为:要使学校高度重视、提高学生参与意识、改善体育场地器械、加大宣传普及力度、营造体育活动氛围、加强课内外体育指导等几个方面来推动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可以使阳光体育运动在改善高校学生体质状况,掌握体育运动技能的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采用调查统计、比较分析的方法,对成人高校学生和普通高校学生的体质变化进行研究,寻找其变化的根源。通过比较,发现两类学校的学生由于体育教学要求和体育锻炼时间长短的不同,导致成人高校学生的体质比普通高校学生的体质差很多。为此,建议各成人高校要像普通高校那样,重视体育课的教学,增加体育课的教学时数,丰富学校学生课余体育活动,从而增强学生的体质。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分析高校学生的体质现状。高校学生体质逐年下降,主要原因有学生自身的娇气、家长的纵容和老师的忽视,此外存在学校领导对体育的认识偏差和社会主流生活方式的错误导向。为提高高校学生体质,应加强硬性管理,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改变学校领导意识,提升学校体育地位;改变原有生活方式,培养绿色生活习惯。  相似文献   

7.
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对比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我校学生近年来体质的测试的情况以及我校各年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进行研究;对如何改善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方法进行研究,校方及体育部门如何干预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
学校体育教育作为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和技能的载体,对提高高校学生的体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阐述了当前我国高校对学生业余体育锻炼的保障现状,并提出加强高校学生业余体育锻炼保障措施的若干建议,希望为高校体育决策部门提高高校学生业余体育锻炼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了贯彻落实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工程,我校积极响应号召,把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和保证学生的体育饭炼时间提到主要日程上来。让阳光体育贯穿整个校园,为校园注入了新的活力。我校从校本课程的高度来确立阳光体育运动的地位,专设了“阳光60分”活动课程。  相似文献   

10.
钱强 《湖北体育科技》2011,30(4):469-471
运用文献资料法、测量法、数理统计法、对我校学生体质健康抽样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在肺活量指标、耐力指标、柔韧力量指标、速度灵巧指标等方面呈良好的发展趋势,这与学校贯彻体育工作条例、落实教学计划、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活动时间有直接关链;从抽样测试成绩来看,我校学生身高标准、体重指标有待提高,为了增进学生体质健康和寻求学生全面发...  相似文献   

11.
论高校学生的体育权利及其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学生的体育权利主要包括,受体育教育权、平等权、人身权。高校体育场地、器材的严重不足和配置结构的不合理、高校学生自身缺乏必要的吃苦精神、对于体育权利缺乏应有的认识、高校体育教材的滞后,成为影响我国高校学生体育权利实现的主要因素。可以通过合理配置体育活动场地、器材,选择新兴大众体育项目作为教学教材,增强学生行使体育权利的观念和能力,健全保障体育权利的法律保障机制,加强学生体育社团在实现学生体育权利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丁丹 《当代体育科技》2020,(10):144-144,146
学生的健康会直接决定国民健康水平。因为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体育教育并不被重视的,按时随着近些年全民锻炼等意识理念的不断推广,学生体质问题越发突出,持续提高体育教育整体质量水平显得非常重要。对此,为了进一步提升体育教育质量,本文简要分析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与学校体育的应对策略,希望可以为相关教育者提供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3.
运用仪器测量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黑龙江省部分高校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分布趋势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学生整体体质健康发展不平衡,不同聚类群体存在明显的体质健康短板。建议合理选择与搭配体育课程内容,采取科学合理教学方法手段,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的体质健康薄弱环节予以干预。  相似文献   

14.
高职院校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作为体育教学的延伸,是高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进一步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健康水平、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习惯具有重要作用,是实现学校体育目的的基本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5.
运用仪器测量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黑龙江省部分高校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分布趋势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学生整体体质健康发展不平衡,不同聚类群体存在明显的体质健康短板。建议合理选择与搭配体育课程内容,采取科学合理教学方法手段,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的体质健康薄弱环节予以干预。  相似文献   

16.
姬红丽 《体育博览》2011,(7X):84-84
<正>2006年9月,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等部门发布的学生体质监测数据表明,我国青少年学生的部分体能素质指标近二十年来持续下降,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日益下降,学生身体素质下降速度显著。2006年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联合发起《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2007年党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央7号文件。学校体育工作尤其是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倍受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的关心和重视,并计划将在3到5年内使青少年体质健康基本达到85%,然而,目前阳光体育运动开展4年时间以来,以我校体制健康效测试成绩结果为例,学生的体质仍然没有得到明显提高,因此怎样切实有效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以达到提高高校学生身体素质,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是普通高校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一九七五年我校为了更进一步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施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选定了以体操为主要内容的体育传统项目。开展体操活动以来增强了学生体质,提高了体操运动技术水平。 一九八一年九月我校选定了一年级四班为体操班。由于体操内容丰富,适合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能有效地促进少年儿童的全面发展,对于调节  相似文献   

18.
我校关心学生的身体健康,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积极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不仅增强了学生的体质,而且,促进了学生的文化学习。 前几年,我校重视智育、轻视德育、忽视体育。片面抓知识质量,片面抓升学率、升学率。出现了作业多、考试多、课时多的三多现象。体育课无保证,课外活动冷冷清清,甚至学生在课间打乒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文献资料法、测试法、比较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厦门大学三学期制为背景,以概括总结近8年来我校体育教学深化改革为出发点,对我校2005、2007、2009、2012年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以期了解我校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变化情况,为大学体育教学改革指明方向。结果表明:我校实行三学期制以来,体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整体良好,不仅总体水平逐年提高,而且学生的身体形态、机能、素质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身体形态方面,我校学生肥胖率有所下降,但超重和营养不良的比例有所提高,其中女生变化幅度明显大于男生;身体机能方面,我校学生总体上处于良好以上,女生的整体水平好于男生。身体素质方面,我校学生上下肢力量处于"失衡"状态,这种现象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 ,我校坚持把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纳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工作中 ,通过对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测试 ,促进学校体育、卫生工作。1、组织机构与职责落实学校成立了学生体质测试工作领导小组 ,由主管校长任组长负责测试学生体质领导工作。2、工作规程落实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是一项十分细致而繁重的工作。我校通过多年的实践探索 ,形成了一系列的体质测试工作规程 :一为执行有关教育法规类。包括按照国家新课程计划开齐开足体育、健康教育课时 ,对“两课两操一活动”不挤占、不挪用 ,保证学生每天1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 ,控制学生家庭作业量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