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四岁那年秋天,我经历了一场家庭变故。母亲带着我离开小镇,到了陌生的县城,住进了一个陌生男人的家。母亲说这是她的幸福,她希望我理解。我很努力地点点头,泪却涌上来。  相似文献   

2.
过泳安 《大学生》2016,(Z2):18-19
当母亲跟我回忆起我的小时候,她有时会一脸怅惘地提起我的一句无忌童言。那天她在陪我看一档自然纪录片,讲狐狸的一生——小狐狸刚步入成年,便在狐狸妈妈的目送下离开了巢穴。年幼的我看着电视,有心无心地对着一旁的母亲说:"总有一天,我也是会离开家的。"当时的我可能明白我终将会离开,但恐怕并没有想到高中一毕业便远赴英国一个小镇去求学了。留学一段时间后,父母来英国看望我,让我带着四处走走,纯当旅行。  相似文献   

3.
母亲     
母亲坟头的小草,枯了几次,又青了几次,我已记不清了。然而,我却清楚地记得母亲那双粗糙的手。小时候,母亲总爱用她的手抚着我的头,久久地注视着我,好像在说:“快快长大吧,孩子。”那时,我总是天真地看着母亲,看着她那双只属于农村妇女的大手。上小学了,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每天都要为我整理好书包,而且经常为我洗衣、缝补,让我的童年充满了欢乐。有一次,我捧回一张奖状,母亲很高兴,亲手给我绣了一个让三个哥哥和一个姐姐都非常羡慕的笔套子,这让我炫耀到一直读完了小学。  相似文献   

4.
我站在厨房里,看着从旧家带过来的一刀、一铲、一瓢、一碗、一筷、一勺。这些东西,全是母亲用过的。分到这套房子后,我从没带母亲来过。我总想装修好了、布置妥了再让她进来,给她一个惊喜。后来她住进了医院,我又想  相似文献   

5.
“魔”鞋     
姐姐安妮比我大6岁。我们小时候,家里很穷,母亲夜晚要到一座小镇的工厂打工。由于很少能见到母亲,所以安妮就承担起大部分母亲的责任,而且母亲也授权给她管理我跟妹妹的日常活动。实际上,去跟安妮说,要比去跟母亲说好多了,因为尽管她被授权管理我们,但是她却从未因为我们违规而惩罚我们。  相似文献   

6.
小时候因为父亲工作调动,我跟着母亲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小镇居住。我们住的小院里,有原先房子主人留下的一株枝繁叶茂的李子树,我们搬去的时候,它已经结出了很小的果实。我每天给它浇水,  相似文献   

7.
<正>IF,小小的个子,不爱说话,写得一笔好字,作得一手好文。开始注意到她,是缘于"日知录"。有一段时间,她娟秀的字里行间藏了好多说不清道不明的故事,有关她坚强隐忍的父亲,有关她已经"离开"的母亲。看着看着,我总是会情不自禁地流下眼泪来。于是,我开始找她聊天。一次,两次,三次……跟她聊天很费劲,往往是我自说白话了大半个小时,她都一言不发。好多次,当我想要问及她母亲时,看到她把脸深埋  相似文献   

8.
背影     
我是一匹小狼 ,生活在一个茂密的森林里 ,我的一切都靠我的母亲———一匹老狼。母亲每天都早早起来去为我觅食。有时我睡得正酣 ,忽然听到响声 ,就知道母亲要出发了。我睁开眼睛 ,深情地望着母亲 ,母亲也用慈爱的眼光看着我。当她走到我的跟前时 ,停下来 ,低下头 ,用舌头舔我的头 ,舔我的脸 ,顿时 ,一股暖流浸透了我的全身。母亲觅食去了。在温暖的阳光中 ,我看到母亲是那样的魁梧和矫健。四肢纤细 ,却有力地支撑着整个身体 ,毛茸茸的尾巴不停地摇来晃去 ,好像在向我招手作别。看着看着 ,我眼一闭 ,又睡着了。这样幸福的日子持续了一段时间…  相似文献   

9.
复杂的必要     
<正>母亲去世十年后的那个清明节,我和父亲和妹妹去寻过她的坟。母亲去得突然,且在中年。那时我坐在轮椅上正惶然不知要向哪儿去,妹妹还在读小学,父亲独自送母亲下了葬。巨大的灾难让我们在十年中都不敢提起她,甚至把墙上她的照片也收起来,总看着她和总让她看着我们,都受不了。才知道越大的悲痛越是无言:没有一句关于她的话是恰当的,没有一个关于她的字不是恐怖的。  相似文献   

10.
手套     
范时发 《家教世界》2009,(Z1):59-59
那年,母亲给我一双手套,有点土气,但很新。母亲说,那是她的第一双手套。看着几乎崭新的手套,我迷惑不解。母亲说起一段往事。那年她才15岁,已经承担起所有的家务活。冷水沾多了,手上生满冻疮,红彤彤的看上去触目惊心。她不怕吃苦,但丑陋的双手却伤了少女的自  相似文献   

11.
我的盘缠     
当我拿到入学通知书时母亲慈祥地看着我她想笑却哭了  相似文献   

12.
母亲的格言     
我的母亲是位普通的农村妇女,几十年如一日地劳作在田间地头,虽然她没有文化,但她那朴实隽永的话却时时感动和激励着我。记得那是在1994年,我以5分之差高考再度落榜,当时我极其痛苦。从学校回到家时,母亲刚从地里回来。她看着我沮丧的样子,撩了撩额前零乱的头发,问道:"咋,又差点/'我看着母亲黛黑的脸中满含疲惫与关切,泪水夺眶而出。顿了顿,母亲又说道:"男人家,有点骨头,兵败马蹄不乱嘛,想念大学就再试一年。"我忘不了当时那种复杂的心境,懊恼或者更是感激,同时有股莫可名状的力量在我体内滋生。泪水像山泉喷涌,我哭出…  相似文献   

13.
嫉妒是魔鬼     
一 那天,尹宁被楼管阿姨带进我们宿舍,她轻声说:“我叫尹宁,请大家多多关照。”我们几个好奇地看着在陌生环境里依然从容不迫的她,点了点头。  相似文献   

14.
心思     
母亲是世界上最会隐瞒心思的人,然而只有爱她的女儿才能看透她的心思。 周六开完家长会,母亲寻到我后,不顾重负地将我高高举起,似乎是她比我更期待放假的日子。是啊,看着母亲那整日忙碌的身影,那张黑瘦的脸,看着她那浓浓的黑眼圈,还有那因为家务繁重而无暇料理的不整的发梢,我的心“咯瞪”一下,顿时泪眼模糊——自从开学以来,  相似文献   

15.
一那个夏天,我和自己的影子一起步入高中。陌生的校园,陌生的人群,陌生的天空……周遭的一切都是陌生的对白。心里却很畅快着,因为远在异乡,我拥有了更多的空间,却也为之难过着,因为远在异乡,我必须承受更多的孤独。学习变得更加的繁重和紧张。看着那些精英才子每天起早贪黑地抱着一本本教科书拼命狂K时,心里总是酸溜溜的。卡卡发来短信问我高中过得好不好。她告诉我因为高中沉重的压力她并不快乐。卡卡的话让我的胸口一阵阵作痛。我还能说什么呢?看着自己的名次一次次直线倒退,曾经的优越感失了踪。巨大的落差沉重地打击着我的心灵,压力几…  相似文献   

16.
顾正龙 《教育文汇》2014,(22):42-42
母亲的“高考”,是从我离家到县城一中上高一开始的。三年如一日,她一直陪读,照颐我的起居。母亲原先说好让我住校,末了还是跟着我到县城来了。租住的房子离学校很近,附近有条街,上学、买菜都很方便。  相似文献   

17.
梅子     
梅子杨敏梅子姓梅,同事们相互之]和熟悉了便亲切地唤她梅子。梅子是县城人,很小的时候,使死了父亲,当她刚刚面临着毕业分配时,又失去了母亲。那些天,她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中,根本无心去为毕业分配的事情奔走,后来,她被分到这个偏僻贫穷的小镇。听说跟她一起毕业的...  相似文献   

18.
那是1981年的冬天,我上高一,我因头痛难忍而被学校劝退回家养病。 母亲看着痛苦不堪的我,眼睁睁看着我的学业就这样被耽搁了,泪水哗哗地涌落下来。母亲本是个坚强的人,但这次却哭得很伤心,因为我读书成才是她的全部希望。  相似文献   

19.
昨天还在襁褓中的女儿,一不留神就长成亭亭玉立的大姑娘,让我这个做母亲的还真有些措手不及。及。昨日里还是扎着两只羊角辫,到处蹦来蹦去的小丫头,看着昨天还在妈妈怀里撒娇的女儿,怎么就一下子长大了,一下子变得陌生了,一下子变得连我这个做母亲的都认不得了呢!我自己刚才还是一个小女孩,我自己还刚从一个小姑娘变为一个母亲,我自己还很年轻啊!怎么就成了这么大女孩的妈妈了呢!真的有些不可思议了!女儿不再向你天天汇报,变得沉默不语,眼睛里好像多了一层雾水,让你看不清,让你琢磨不透;女儿不再对你言听计从,你每下一道“圣旨”,她不再服从…  相似文献   

20.
母亲自小因为家里穷,不识字,用她的话说是个“睁眼瞎”,所以她常常以此为憾。当有了我以后,尽管家境不好,母亲还是含辛茹苦地供我读书,为我上学,母亲可以说是操碎了心。我的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家里除了种地谋生外,没有其他收入,父母亲勤扒苦做仅仅可以解决一家人的温饱。我读到高中后,为家里增添了不少的负担,村里和我同龄的孩子大都已经辍学回家帮父母干活,母亲却咬着牙供我上学,她常常对我说:“坚持住,好好学,要给家里争口气。”那时我在一个小县城里读书,考大学还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尤其是在我们那个非常偏僻的小县城,升学率非常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