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具有千年古老文明传承的畲族音乐,由于受单一的口口相传方式所限,如今正受到现代文明的冲击濒临失传.如何将畲族音乐元素像其他少数民族音乐一样与钢琴作品创作相融合,进而得以更好的保存及流传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课题.在对畲族音乐元素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对畲族音乐元素融入钢琴作品创作的应用进行了梳理,并在体现畲族音乐元素的畲族钢琴作品复调对位音乐创作中进行了大胆尝试.  相似文献   

2.
在钢琴作品创作中,许多国家都有运用民歌元素创作的作品成为经典。东亚各国的民歌同属东方音乐,又有各自的特点,文章选取由中国、日本、韩国三首著名民歌改编的钢琴作品进行对比,通过对作品的旋律、和声、节奏的分析,理解东亚民歌元素在钢琴作品中的形式特征与差异,找寻具有东方特点的音乐语汇,论证东亚钢琴音乐中“民歌元素”的种类对世界钢琴音乐领域的填充和表现作用。  相似文献   

3.
笔者以中国钢琴音乐的创作特点为切入点,选用作品以二十世纪钢琴音乐为主,深入剖析了中国钢琴音乐对旋律、和声、曲式的民族化改造,并对每类予以系统归纳,文章重在对中国钢琴作品所蕴含的民族化特性进行条理性总结,意在对钢琴作品的内在中国传统元素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4.
黎英海先生创作的钢琴作品《阳关三叠》中,对古琴艺术元素在钢琴作品中的具体体现做了具体的研究,从作品的发展来源入手,由内而外的进行分析。内对其中蕴含的古琴文化,其外模仿古琴音乐的创作技法。将这首传承千年的中国音乐推向了世界。  相似文献   

5.
德彪西是西方音乐历史发展中不得不提的一位人物,在他的作品中融合了多种元素,其中以东方元素和印象主义最具代表。德彪西在创作中借鉴了文学、绘画的创作风格,将多种元素融合在自己的音乐中,展现出了独具特色的音乐面貌。本文以东方元素在西方情境下的展现为出发点,来探寻德彪西钢琴音乐创作中的体现。首先对东方元素出现在德彪西的音乐情境中对缘起进行了探索,清晰的看到了东方元素的来源。然后对音乐形态和音乐内容的表现进行分析,来探寻东方元素在作品中的具体表现。最后通过对东方元素和印象主义结合的品尝,来感受德彪西钢琴音乐的艺术色彩。  相似文献   

6.
德米特里·鲍里索维奇·卡巴列夫斯基,前苏联作曲家、音乐教育家。他创作了多种体裁的钢琴音乐,钢琴奏鸣曲则是他音乐风格的集中体现。《第三钢琴奏鸣曲》创作于1946年,是卡巴列夫斯基众多作品中颇具代表性的一首。这部作品打破了原有的音乐语言元素,融入了俄罗斯民间音乐元素,体现了民族性和传统性的创作风格。本文从民族性和传统性和创新性三方面论述了卡巴列夫斯基的音乐创作风格。  相似文献   

7.
畲族在中华民族中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但是在其长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并没有形成一套系统的、独特的民族文字。畲族人民在进行民间音乐文化的教育和传承中,主要依靠民间艺术者的口耳相传,这也给畲族民间音乐文化的传承埋下了隐患。随着老一辈艺术者的老去,畲族民间音乐文化逐渐面临着断层的危机。基于这种现状开展有效的畲族民间音乐文化教育和传承非常重要。本文主要针对畲族民间音乐文化教育的相关方面展开研究,分析了当地高校音乐专业进行畲族音乐文化教育的现实意义,总结了畲族民间音乐文化、风俗歌舞剧、民间音乐创作者三种教学资源,探寻出了高等院校音乐专业进行畲族民间音乐教育的手段和途径。  相似文献   

8.
浪漫主义时期,标题性成为了音乐家钢琴小品创作中的一种重要倾向与特征。在浪漫主义时期标题性音乐的创作背景下,舒曼钢琴小品套曲在标题性元素的影响下可分为三类:受姊妹艺术影响为题、以幻想描述性文字为题、以作品体裁为题创作的作品。舒曼钢琴小品套曲音乐中的标题性及其特色运用,折射出舒曼别具一格的音乐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9.
我国钢琴艺术历经百年坎坷,在兼收并蓄多种创作手法中,突出了我国传统民族器乐手法的发展,形成了独具风格的钢琴音乐。而在我国钢琴音乐民族化进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在钢琴作品创作中出现无法回避的问题,这就有必要对创作手法特征进行总结,以便为广大音乐同仁提供一些微不足道的参考,使之创作优秀的钢琴作品。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德沃夏克的钢琴作品《A大调组曲》第二首进行音乐分析,通过对作品的本体分析以及创作特点归纳,从中探究他晚期音乐创作的美国元素。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钢琴协奏曲《山林》的音乐主题材料分析为基础,从题材、曲体框架、和声以及节奏等创作因素探讨作品中的人文性体现,进而探讨作品所传达的音乐文化元素及其在中国钢琴音乐发展中的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12.
钢琴二重奏是室内乐的一种形式,是指钢琴四手联弹和双钢琴。自20世纪60年代钢琴二重奏音乐开始出现在中国钢琴音乐创作领域,进入21世纪,中国钢琴二重奏音乐在作曲家孜孜不倦的探索中逐渐走向成熟,呈现出崭新的多元化风貌,这些作品都深刻蕴含着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和传统文化元素。本研究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对国内近50年来的作品进行梳理归类,并针对个案作品的题材体裁、创作手法予以具体呈示。着眼于未来发展,中国钢琴音乐的创作要将学习西方技法与汲取民族文化精髓兼容并蓄,博采众长,方可写出既能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又能立足于国际音乐舞台的优秀作品。  相似文献   

13.
塞缪尔·巴伯是美国当代著名的作曲家,在20世纪多元化的音乐潮流之中,他始终坚持着自己传统的浪漫主义特征,创作了一批具有很高艺术价值及深远意义的作品。其中钢琴组曲《漫游集》融入了丰富、多彩的当代音乐元素,具有很高的欣赏、学习价值。本文通过对钢琴组曲《漫游集》中多种当代音乐元素的运用及演奏分析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4.
贺绿汀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音乐理论家、音乐教育家,他一生创作的音乐题裁多种多样,尤以民族音乐见长。他所创作的作品结构严谨,音乐发展富于逻辑性,为我国民族音乐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贺绿汀先生一生创作了六首钢琴作品,其中《摇篮曲》是他在1934年完成的一首钢琴小品,本文着重对这首作品的音乐结构进行分析与论述,以期更加清晰、全面地解读这首钢琴作品。  相似文献   

15.
肖邦是世界音乐史上浪漫主义音乐的杰出代表之一,其毕生都在沉醉于钢琴音乐的创作,为我们留下了大量优秀的钢琴作品和增进技法的练习曲。在肖邦的众多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作为波兰人的民族情怀,作品中总是泛着波兰民族风格的元素,加之古典主义创作的深厚根基,搭配极具时代思想浪潮的浪漫主义元素,进行天马行空的组合,是肖邦个人创作的大胆尝试。特别是在肖邦练习曲中,他将浓烈的爱国情怀、朗朗上口的悠扬旋律和技法练习的推陈出新都巧妙地融入到钢琴的弹奏之中,使强烈的情感宣泄和针对性的技法训练齐头并进,帮助学者在精神享受中,不断的提升自身演奏技巧。  相似文献   

16.
民族音乐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与所处环境息息相关,这个环境既包括了地理生态环境也包括社会人文环境。畲族民歌是畲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生活中用歌唱的方式记录、叙述历史和生活的一种方式,近年来,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畲族人民的生活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畲歌的生存也受到威胁。本文对福鼎市佳阳乡双华村畲族民歌的生存现状进行考察和分析,旨在探究环境对音乐文化的影响以及新时代中人们对音乐文化传承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分析我国钢琴作品民族化的具体音乐元素,分别从钢琴音乐民族化与民族音乐元素两方面分析。钢琴音乐民族化,分析其意义、两个关键点以及实现钢琴音乐作品民族化的具体措施;民族音乐元素,主要是对其具体包括的音乐元素做出详细阐述。希望在本文的阐述下,能够为我国钢琴作品民族化做出一点点贡献。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三首涉及贵州少数民族音乐元素的中国钢琴作品为例,对作品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技巧进行比较研究,试图探索作曲家在三首作品中对贵州少数民族音乐元素的运用和借鉴情况,对如何在中国钢琴音乐作品中运用少数民族音乐元素进行创作给予一定的思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19.
钢琴是一种外来乐器,钢琴音乐在中国的起源可追溯到19世纪以前,中国钢琴音乐的发展是东西方经济文化不断交流融合的结果,钢琴音乐的中国风格更是推动我国钢琴艺术不断发展的原动力。本文从钢琴音乐的不同创作阶段对钢琴作品的中国风格进行探析,以其为钢琴音乐的创作提供新的参考方向。  相似文献   

20.
福建畲族服饰是我国重要的物质文化遗产,但是如今却面临即将消失的命运。笔者试图通过对福建畲族服饰进行符号化的整理,再把这些服饰符号与当今时尚相融合,以创作出新的符合现代审美的民族风作品。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使更多的人认识畲族服饰的美,并热爱畲族服饰的这种美,进而达到传承和保护该项物质文化遗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