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突出表现在高职毕业生的就业。2003年全国高校本科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到80%以上,中职毕业生就业率达90%以上,处于中间层次的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率偏低。200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到280万人,其中150万为高职毕业生。高职毕业生的就业是提高整体就业率的最大潜力所在,也可能成为制约毕业生就业的全局性大问  相似文献   

2.
我国高等教育已趋向于大众化,高校在校人数超过1600万人,毛入学率达15%,200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为280万人,高职高专类毕业生达到147万人,创历史新高,今后几年毕业生人数将会继续增长,远远超过全社会对毕业生的总体需求的增加。就业乃民生之本,就业率高低关系到广大高校毕业生的切身利益,尤其是对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的高职毕业生而言,加强就业工作,提高高职毕业生就业率,是关系到毕业生总体就业率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趋严峻.与此同时,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对今后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更构成潜在的压力,而处于专科层次的高职毕业生首当其冲.教育部公布的2003年全国普通高校的就业情况调查显示,截至2003年9月初,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就业率为55.7%.这个数字,不仅低于83%的本科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更低于中职毕业生90%的就业率.高职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全局性大问题.高职毕业生就业工作,也直接影响到高职教育能否持续、健康、快速地发展.因此,推进高职教育不断改革与创新,拓宽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渠道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十五”期间上海高职毕业生就业变化趋势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高职毕业生就业率,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可持续性发展的生命线。提高高职学生就业率的根本是适应人才市场需求,改革高职教学,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十五”期间上海高校毕业生总量为41万人。总体就业率处于较高水平并逐年递增,分别达到89%、93%、94%、96%和96%以上。通过对上海高职毕业生就业地区流向、单位所有制类型流向、就业信息来源变化、同类单位就业的薪酬变化趋势等方面进行调查和研究, 可以看到一些带有规律性的发展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5.
资讯     
A劳动力市场平均薪资大幅下降中华英才网最新调查显示,今年以来,我国劳动力市场平均薪资水平比去年有较大幅度下降,整体薪资行情不容乐观。调查显示,包括港澳台以及国外从业人员在内的薪资平均值为35568元,大陆薪资平均值为35333元,同比下降14.7%。中间收入人群也较去年下降了6000元,下降幅度达到了18.75%。中国提出毕业生就业目标:到9月就业率超70%今年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目标是:到9月总体就业率超过70%,其中高职毕业生就业率达到或超过去年同期水平。2004年中国共有普通高校毕业生280万人,其中,高职毕业生达到147万人,比去年增加51…  相似文献   

6.
对提高当前高职毕业生就业率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两年,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就业率不高,不仅远低于普通本科的就业率,而且与全国高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相比也有较大差距。据有关资料显示,2003年全国有高校毕业生212万名,就业率为70%,其中本科生就业率为83%,而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率仅为55%;2004年全国共有高校毕业生280万人,比2003年净增68万,就业率达到73%,其中本科生就业率为84%,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创业教育引导就业教育的探讨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一、从大学生就业形势看创业教育的紧迫性据教育部统计,2001年大学毕业生为115万,2002年是145万,增长26%;2003年由于1999年高校大规模扩招,大学毕业生猛增到212万,较2002年增幅达46.2%;2004年大学毕业生又达到280万,比2003年增长32%。2002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在80%左右,有近30万毕业生未能就业;2003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在70%左右,有64万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大学生就业难,原因是多方面的:1.扩招带来的就业压力。高校连年扩招,毕业生大幅增加,导致毕业生就业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2.用人单位需要与毕业生质量相脱节。用…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截至8月31日,我省本专科毕业生平均就业率已超过80%,高于去年同期水平。其中本科毕业生就业率达到86.6%,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高职专科毕业生就业率达到79.7%,超过去年同期7个百分点,圆满完成了预定的就业率阶段性目标任务。2005年,我省79所普通高校毕业研究生、本科毕业生、专科高职毕业生共11.9万人,毕业生总数比去年增加了2.9万人,增幅达32%。在毕业生人数增幅较大,毕业生就业空间内挤外压的严峻形势下,我省狠抓高职高专和弱势群体毕业生的就业,加大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工作的力度,以市场为导向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拓展就…  相似文献   

9.
“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力争90%”这是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传出的消息,在2005年底,江苏省毕业生总就业率达到了95.93%,比上年同期提高2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近12个百分点。2006年江苏提出今年的就业目标确保毕业生的总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江苏省教育厅高校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主任林伟对记者这样介绍说。记者:今年咱们省要就业的毕业生有多少人呢?林伟:2006年,江苏省共有高校毕业生28.68万人,比2005年增加3.5万人,其中毕业研究生2.07万人,本科毕业生13.08万人,专科毕业生13.53万人。但是,加上外省院校江苏籍毕业生以及往…  相似文献   

10.
自2007年至今,甘肃高职院校毕业生逐年增加,就业率稳步提升,但随着全国范围内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的增大,许多本科院校向应用型本科方向发展,弱化了高职毕业生的技能优势,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优势不再突出. 高职生就业现状调查 截至2012年年底,甘肃省有高职高专职业院校22所,占全省普通高校总数59%.高职高专在校生达16.16万人,占高校总在校人数37.48%.毕业生达到4.56万人,比1999年扩招时增长了7倍.截至2012年9月1日,甘肃省2012届高职(专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仅为20.42%.  相似文献   

11.
明确任务 抓住重点 努力做好新一轮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十五”期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在形势日趋严峻、压力持续增加的情况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高度重视下,经过各方面特别是我们工作在一线的同志们的艰辛努力,经受住了巨大的压力和严峻的考验,确保了三个稳定:一是保持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基本稳定:初次就业率稳定在70%以上,年底就业率稳定在80%左右;其中2005年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72.6%,年底就业率为83%。二是确保了高校毕业生中实现就业人数比上年同期有一定幅度的稳定增长,例如05年毕业生到9月初实现就业人数比04年9月增加了41万。三是确保了学…  相似文献   

12.
正确对待高校毕业生就业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毕业生就业率的由来和定义1999年,教育部首次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进行统计和公布,提出“要将市场机制引入招生办学,公布就业率就是对各高校办学质量的督促”。2003年,教育部出台《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规定高校发展要与毕业生就业情况挂钩。2004年国务院的有关文件也进一步强调了就业率的重要性,它是高职学校评估的“核心指标”。2004年年底,在教育部、人事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参加的200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网络视频会上,教育部周济部长公开表示,对连续两年就业率低于50%的专业要严格控制招生。毕业生就业率如此重…  相似文献   

13.
陕西中职毕业生就业率高于本科生和研究生2007年陕西省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5.48%,高于同期本科和研究生就业率,中职学校针对企业生产一线培养的有技能"蓝领"成为就业新宠。据统计,陕西省2007年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人数为118620人,就业学生人数为113255人,就业率达到95.48%;高校毕业生总人数为21.8万余人,截至9月9日,研究生就业率为89.28%,本科生就业率为88.27%。  相似文献   

14.
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2003年为212万,2004年为280万,2005年将增加至338万。2003年、2004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2003年9月初统计,2003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70%;2004年9月1日统计,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73%。3个百分点的增长,给我们的感觉似乎2004年就业率比2003年也只不过好一点点,但是究其基数之大,我们便不难发现,增长了3个百分点就说明50多万人已经成功就业。那么2005年呢?高校毕业生基数为338万,就业率要想与2004年的73%持平,就要再为40多万人解决就业问题。面对高校毕业生就业一年紧过一年的严峻局势,党中央国务院和国家领导人给予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会议专题讨论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相信,在总结前两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宝贵经验的基础上,200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将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15.
建立长效机制 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关系到学生的切身利益,牵动着千家万户,关系到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为促进安徽省高校毕业生的充分就业,省教育厅既立足当前,解决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又着眼长远,积极探索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长效机制。2004年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进展顺利,全省普通高校9万名本专科(高职)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79.02%,超过去年同期14个百分点。一、健全领导体制,完善政策框架高校毕业生的充分就业是国家人才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科教兴国的必然要求,是社会稳定协…  相似文献   

16.
(《北京晨报》讯)7月10日,北京市教委公布了2004年北京地区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截止到7月2日集中办理毕业生就业手续结束,今年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全员初次就业率为89.43%,其中本科生为88.44%,而专科生(含高职)的初次就业率则达到了88.45%,高于本科生初次就业率0.01个百分点,而其中高职生的就业率也达到了88.33%,比去年提高了近30%,与本科生就业率基本持平。2004年北京高职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赶上本科生@张颖  相似文献   

17.
试论高职院校开展就业指导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调查显示,近几年随着高校的扩招和高职院校的不断增加,人才市场化和求职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就业的压力越来越大是无可争辩的事实,而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也日益严峻。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学生求学的主要目的之一,毕业生就业率的高低也是我国高职高专教育成败的关键。为此,如何加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尤其是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显得十分重要,增强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是解决当前就业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重视校友资源开发 促进毕业生就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毕业生就业工作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关系到广大毕业生的切身利益,学生就业率的高低、就业质量的好坏也被作为衡量高校办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如何适应新形势和新的要求,切实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是摆在高校面前的一项重要的课题。近几年,我校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率都高达97%,其中,通过校友资源,解决学生就业的就占了75%以上,实现了较好的就业率和比较好的就业流向。重视校友工作,发挥校友资源优势,促进毕业生就业,是我校开拓就业市场多年积累下来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9.
从职业生涯选择理论角度看就业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下降,就业问题日益严峻。2003年是高校扩招后本科学生毕业的第一年,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达到212万人,比2002年净增67万人,6月份初次就业率为50%;到9月就业率,其中本科生就业率为83%,高职高专毕业生为55%。2004年,全国将有280~j“高校毕业生,比2003年增加68万人,就业压力更大。以上数字充分发映了大学生就业  相似文献   

20.
从宏观数据分析,当前就业形势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就业供给总量有所缓解,就业压力依然十分艰巨.2009年数据表明,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102万人,为全年目标900万人的122%;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14万人,为全年目标500万人的103%;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64万人,为全年目标100万人的164%.年末,全国实有城镇登记失业人员92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数据表明,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87%.来源于麦可思的一项调查显示,高职毕业生就业率为8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