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毛泽东藏书十万卷 计算机管理自动化──深圳图书馆向中央档案馆赠送ILAS软件为了表达对中国人民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的怀念之情,深圳图书馆经请示文化部图书馆司领导,决定将“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ILAS)”赠送给中央档案馆,作为对中南海毛泽东故居藏书实现...  相似文献   

2.
计算机技术在图书馆流通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巍 《图书馆建设》2001,(4):99-100
计算机做为信息高速处理的现代化工具,在全社会的各个领域中越来越体现出它的优势,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尤其是在图书馆的传统业务──流通上的应用,为图书馆进一步的信息开发和利用,提供了便利条件。 目前,我馆采用深圳图书馆开发研制的图书馆自动化网络版──ILASⅡ它是在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ILAS基础上经过技术改造,采用clien/sever方式,其服务器端采用vnlx操作系统平台,客户端以win95为依托,利用visualc等作为开发工具,在图际字符集isv10646支持下开发的一套能兼容…  相似文献   

3.
创业之路其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沈迪飞(深圳图书馆)光阴似水,逝者如斯。今天,当这套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软件产品─—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ILAS),在中国大地的25个省(市)多所图书馆生根、开花的时候,我作为这个系统研制的总工程师和软件诞生地─—深圳图书...  相似文献   

4.
由深圳图书馆研制开发的“图书馆自动化网络系统(I-LASI)”和“联合采编网络系统(UACN)”于1999年7月31日至8月1日在深圳通过了由文化部教育科技司主持的专家鉴定。ILASI是在1988年由文化部立项的科研课题──“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多用户版)”的基础上经全面技术改进后开发出来的一套通用图书馆自动化网络版软件系统。该系统具有采访、编目、流通、公共目录查询、连续出版物管理、检索服务和Web接口功能,内部兼容CNMARC和USMARC两种数据记录格式,且提供规范文档控制与处理功能,能满…  相似文献   

5.
余胜 《图书馆论坛》2004,24(6):275-275
为满足广大市民日益增长的阅渎需求,深圳图书馆、南山图书馆、宝安图书馆联手合作,推出图书“通借通还”服务。8月12日,深圳市“图书馆之城”建设推进办公室在深圳图书馆举行图书“通借通还”启动仪式,随着深圳市文化局局长陈威在电脑屏幕上一记点击,深圳市公共图书馆“通借通还”系统正式开通。  相似文献   

6.
公共图书馆收费:终结还是继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年前,深圳图书馆新馆开馆时实行的免费服务犹如一枚炸雷投向了中国公共图书馆业,又一次激起了关于公共图书馆收费与免费的话题.在深圳图书馆新馆开馆一年后的今天,再次审视我国公共图书馆,大多数图书馆的收费仍在继续,这就需要理论界作长期努力,对公共图书馆收费与免费进行持续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5月 15日——— 5月 17日在辽宁省丹东市召开了“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 (ILAS)专题研讨会”。本次研讨会的主要目的是 :推动各级各类型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建设的发展 ,普及提高ILAS系统的应用效果 ,交流各地区各级各类型图书馆使用ILAS系统的情况 ,并解决使用中的疑难问题。这次研讨会是在辽宁省图书馆学会、丹东市图书馆学会的倡导下 ,由辽宁省图书馆学会、天津图书馆学会、山西省图书馆学会、江苏省图书馆学会、吉林省图书馆学会、黑龙江省图书馆学会联合组织召开 ,深圳市科图自动化新技术应用公司大力支持 ,深圳市图书馆、…  相似文献   

8.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美国图书馆一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美国图书馆一瞥卢素心(深圳图书馆)1990年10月至1995年3月我有幸应邀赴美参加由美国图书馆学会(Alll。rlcanLibraryAesoclatlon-ALA)和美国新闻总署(UnitedStateInformation...  相似文献   

9.
1999年底我馆引进了 ILASⅡ系统, 2000年2月开始启用ILAS Ⅱ的连续出版物流通管理子系统进行期刊外借。在使用该子系统过程中,我们体会到了ILASⅡ对读者管理、期刊管理的科学性。同时,因其还不够完善,而在实际操作中还会出现一些麻烦和错误。在此,笔者结合我馆期刊情况就ILASⅡ连续出版物流通管理子系统中一些值得推敲的问题谈一点个人粗浅的看法和建议。1我馆期刊外借情况简介 我馆98年开设期刊外借项目,因当时所用图书馆电脑管理系统无期刊流通子系统,所以98、99年期刊外借都是手工操作。使用IL…  相似文献   

10.
2009年11月16日至20日,由中国图书馆学会、中国阅读学研究会、深圳读书月组委会、深圳市文体旅游局、深圳市新闻出版局联合主办,深圳图书馆、深圳读书月组委会办公室共同承办的“首届公共图书馆国际高峰论坛”在深圳图书馆举行。海内外权威图书馆组织负责人、著名公共图书馆馆长和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在本次高峰论坛上,与会专家学者各抒己见,围绕网络时代公共图书馆及服务模式演变出谋划策。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对深圳图书馆RFID项目组的调研访谈,详述了深圳图书馆实施RFID技术的背景及创意萌生的过程,以及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深圳图书馆如何克服经验、经费、技术等方面的困难,在全馆全面推进RFID技术的应用,在自助借还、文献定位、馆藏清点、归架管理等环节实现图书馆管理的自动化;并以此为基础,首创城市街区24h自助图书馆,实现由传统图书馆到智能图书馆的转型,最后引领深圳各公共图书馆,实现"图书馆之城"文化创想的整个过程。文章同时对未来深圳图书馆智能图书馆建设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2012年12月21—22日,第24届全国十五城市公共图书馆工作研讨会在深圳图书馆召开。来自全国15个计划单列市的公共图书馆负责人及图书馆界专家学者齐聚深圳,共同探讨了当下城市公共图书馆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3.
结合深圳图书馆的实践,阐述公共图书馆在城市文化建设上的作用,从文献资源、交流空间、专业服务等方面探讨城市图书馆在构建地方性学术文化上的独特优势;针对深圳图书馆参与“深圳学派”构建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现代化之路     
目前,国内图书馆中用集成系统进行管理已经非常普遍。 随着各大中型公共图书馆和各高等学校和科研单位的图书馆 在不同程度上实现了计算机管理和书目机读化。可以说我国 图书馆的管理已经上了一个新台阶,实现了现代化的初步目标。从卡片目录转向机读目录,从一般管理转向计算机管理,不断会发生新的问题,并产生新的管理经验。这里既有计算机系统的管理经验,也有软件的使用经验。本期提供了两篇利用ILAS的经验。楼建群的文章从节约经费的角度出发,总结了不买OPAC模块时如何增力。读者查询功能的经验。而蒋振喜的文章介绍了IL…  相似文献   

15.
何慧 《图书馆学刊》2014,(10):83-88
以广州图书馆、深圳图书馆、汕头市图书馆的微信公众号为例,从检索指引、进入路径及检索界面、检索途径、检索结果呈现方式等几个方面对其书目检索服务进行对比研究,结合用户角度进行评价,揭示当前公共图书馆微信公众号提供书目检索服务的现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6.
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实践与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前我国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方式主要包括乡镇社区图书馆服务、流动图书馆和自助图书馆等。广东流动图书馆、深圳图书馆之城等11个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的实践探索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通过与先进信息技术的完美结合,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正向自助图书馆、手机图书馆以及电子阅读器等趋势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小型高校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选型决策中应着重考虑的五个基本方面,即系统功能完备性、网络化功能、标准化、界面友好性及系统售后服务,另外介绍一种功能完善、性能优良、适合中小型图书馆选用的自动化集成系统ILASⅡ。  相似文献   

18.
现代观念与现代图书馆——深圳图书馆10年改革实践及其引发的思考●刘楚材ABSTRACTThe10-yearpracticeofreformintheShenzhenLibraryahowsthatthemodernsensesoftheopen-ty...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推动公共图书馆等事业单位组建理事会。理事会是公共图书馆法人治理结构建设的核心要素。在概述深圳图书馆、温州图书馆等5家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建设的基础上,对公共图书馆监事会设立、理事会构成、理事会支撑体系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余胜 《图书馆论坛》2006,26(2):166-166
深圳市“图书馆之城”建设又有新举措。从2005年12月18日起,深圳市又有4个区图书馆加入深圳市公共图书馆“通借通还”系统。至此,深圳市、区公共图书馆全部实行联网,深圳图书馆与6个区图书馆之间实现图书“通借通还”。读者持有一张借书卡,便可在市图书馆和6个区图书馆之间通借通还图书,享受到一卡通行的便利。图书“通借通还”服务是深圳市“图书馆之城”建设推进办公室2004年推出的方便市民借阅图书的一项新服务。2004年8月,深圳市公共图书馆图书“通借通还”系统试运行,深圳图书馆、南山图书馆、宝安图书馆加入该系统,三馆联合开展图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