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为了观察贝那普利对高血压病患者的降压疗效、耐受性、谷峰/比值及不良反应,选高血压52例,年龄(45±11)岁,服用贝那普利10—20mg/d,共4W,治疗前后分别监测偶测血压和24h动态血压。结果服药后血压与用药前比较有显著下降(P〈0.01),动态血压监测结果显示,治疗后昼夜平均收缩压(SPB)、舒张压(SDP)均明显下降,心率在用药前后无明显变化,收缩压和舒张压的谷峰比均大于0.5,能有效控制清晨血压高峰期的血压,作用持续24h。试验证明贝那普利是一种高效、平稳、安全的降压药物.可以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对单独使用安氯地平治疗效果不明显的38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采用与卡托普利联用后收到了满意的效果,报告如。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按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诊断标准确诊为高血压并除外继发性高血压,选择1998.1~2001.1月符合该诊断标准属Ⅰ、Ⅱ、Ⅲ期高血压住院患者212例作为研究对象,停用一切对血压的有影响的药物一周后,仅口服安氯地平50mg每日  相似文献   

3.
目的旨在观察参田方在治疗高血压病血脂升高的疗效。方法将2005年7月到2007年7月岳阳市中医院的内科住院病人中符合高血压病和高血脂症的病人随机分为2组,观察2组病人使用参田方和尼群地平片.不同药物的治疗后血压和血脂的变化结果。结果参田方治疗组的降压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降低高血压病患者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脂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参田方组合治疗高血压病血脂升高疗效可靠,经得起重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观察厄贝沙坦对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探讨其降压外作用及其机制.方法:60例高血压病患者接受厄贝沙坦口服治疗8周,分别测定治疗前后血压、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和胰岛素水平,同时计算出胰岛素敏感指数.结果:服用厄贝沙坦后收缩压,舒张压下降与治疗前对照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S)无差异,但胰岛素敏感指数增加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厄贝沙坦在有效降压的同时,有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疾病 ,长期规则有效的血压控制 ,使高血压病患者持续地维持于正常血压状态 ,可降低脑卒中、心力衰竭和肾功能衰竭等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病死率。目前 ,药物治疗仍是控制高血压并预防其并发症的有效措施。降压治疗的目的就是要将患者的血压降至正常范围或可接受水平 ,减少高血压所引起的靶器官的损害 ,最大限度地避免降压药物的副作用。氯沙坦和福辛普利为两类新型的抗高血压药物且均为长效制剂 ,对原发性高血压降压有很好的疗效 ,且对肾脏有保护作用。本文对两药的作用进行比较[1,2 ] 。1 降压作用肾素 -血管紧张素系统…  相似文献   

6.
黄志生 《考试周刊》2015,(20):123-124
目的 观察吲哒帕胺联合替米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化及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113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5例和治疗组5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替米沙坦1片/次,1次/d内服治疗;治疗组患者则联合给予吲哒帕胺1片/次,1次/d内服治疗,15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6个疗程。观察患者血压水平的变化情况,检测炎性细胞因子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血压均有所改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较治疗前降低明显,以治疗组患者的变化更为突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经治疗后炎性细胞因子水平hs-CRP、TNF-α、IL-6较治疗前下降明显,治疗组的变化更为突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吲哒帕胺联合替米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协同作用显著,具有明显的降压、抗炎作用,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波依定治疗高血压的疗效.方法对48例不同类型高血压患者采用口服波依定片剂,观察其降压效果.结果本组病人用药后血压较用药前明显下降,治疗前后比较,统计学显示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波依定治疗高血压效果肯定,副作用少,服用方便,可作为降压基本药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非洛地平缓释片与小剂量氢氯噻嗪合用治疗老年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120例轻中度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60例)服用非洛地平缓释片5mg/d,2周后如血压下降不理想,第2周非洛地平缓释片调整为10/d。治疗组(60例)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服氢氯噻嗪25mg/d。为期4周。观察用药前后生化指标、血压变化及疗效。结果:2组治疗前后血液生化学指标无明显差异,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组间血压下降幅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显效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非洛地平缓释片与小剂量氢氯噻嗪合用治疗老年轻、中度高血压具有疗效好、安全性高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9.
目前 ,对高血压患者治疗已有很大改变 ,不仅要降低血压 ,而且要避免各种危险因素。临床上单一用药以及联合用药首先要考虑避免或减少药物长期使用中带来的不良反应。1 单一用药疗效比较依贝沙坦是新型抗高血压药 ,属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药。临床研究显示 ,依贝沙坦 15 0~ 30 0mg及贝那普利 10~ 2 0mg ,每日一次治疗后的有效率虽然相近 ,但服药后在第 2~ 8周舒张压下降幅度以及收缩压的降压幅度在第 2周及第 8周明显优于贝那普利组[1] 。通过与缬沙坦的对比研究 ,依贝沙坦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降压疗效确切 ,患者耐受性好[2 ] …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三种二联用药方案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随机开放对照试验,经2周安慰剂导入期,96例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进入4周的治疗期,分三组对照用药。结果三组药物联用均能明显降低血压(P<0.01),总有效率分别为90.5%、93.6%、94.8%。结论对轻中度高血压病三种二联用药方案均安全、有效,每日一次能维持24小时降压效应,B、C组较A组为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总结高血压患者在全身麻醉下手术期间的麻醉及相关处理方法.方法 选择2012年襄阳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平诊全麻手术(均为高血压患者)25例,对患者在手术期间的麻醉处理及使用相关药物后血流动力学变化进行分析.结果 其中5例患者在全麻术中血压大致正常,与基础血压相比波动在20%以内,未做特殊处理;另外20例患者全麻术中血压升高,用药(硝酸甘油、乌拉地尔)控制后降至正常或接近全麻前水平.25例高血压患者全部未出现心、脑、肾重要脏器并发症.结论 全身麻醉下行各类手术的高血压患者只要麻醉管理得当,适度控制血压,就能安全平稳渡过手术期.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天麻钩藤饮对高血压病(肝阳上亢型)患者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观察天麻钩藤饮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前后血压水平及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血压明显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明显增高(P〈0.01,P〈0.05),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天麻钩藤饮能显著升高高血压病患者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高血压治疗费用对高血压治疗控制率的影响,以提高高血压的控制率。方法以内科门诊近一年半以来高血压病患者看病就诊未能很好的控制血压的526例作为随访对象,按照临床高血压的治疗原则,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血压未能控制者,适当增加原来口服药物的剂量或加服另一种降压药。结果265例患者经再次调整价格便宜的降压药物利血平后,部分患者下降明显,血压可以得到较好的控制。其中根据患者体质差异血压完全有效者达到156例,占总数的58.9%。结论针对经济困难的高血压患者,做出相应的对策将明显提高高血压患者的控制率。  相似文献   

14.
观察在心电监护下局麻治疗急性牙髓炎,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影响,为其安全治疗提供参考。监测522名老年高血压患者在急性牙髓炎治疗前后及过程中的血压、心率等变化,将测量结果进行分析。患者血压在麻醉即刻及术中比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其中收缩压较舒张压变化更为明显。心率在麻醉即刻及治疗中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病情稳定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可在心电监护下治牙,Ⅱ、Ⅲ级高血压,可据情况,静脉给药控制性降压,避免高血压危象的发生,严格掌握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牙适应症,可明显降低治疗中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可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牙的安全系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咪达唑仑硬膜外麻醉的临床应用。方法:将2011年襄樊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硬膜外麻醉下行下腹部或下肢手术的病例60例,随机平分2组。硬膜外麻醉阻滞完善后,Ⅰ组病人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1-0.2 mg/kg,Ⅱ组病人未给予任何镇静药物,同时监测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呼吸变化、焦虑程度,术后24 h随访病人的术中记忆。结果:Ⅰ组病人应用咪达唑仑后血压、心率轻度下降,焦虑程度明显下降;Ⅱ组病人术中血压、心率升高,相对Ⅰ组病人明显焦虑紧张(P〈0.01)。术后24 h随访对术中记忆的遗忘率,Ⅰ组病人明显高于Ⅱ组病人(P〈0.01)。结论:咪达唑仑用于硬膜外麻醉,可以消除病人在手术中的不良记忆,是一种方便、安全、疗效高的麻醉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失血性休克患者应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并对该药物在应用中需注意的事项进行分析总结。方法:2005.06.01~2006.12.01间所收治的143例失血性休克患者,83例使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治疗,60例使用传统药物治疗,并观察其神志、皮肤色泽及温度、呼吸、脉搏、血压、尿量变化,并进行分析对比,对药物应用中出现的情况或现象进行分析,来对比所用药物的作用及效果,随后辅以其他药物及方法治疗。结果:患者在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后,神志较短时间内(5~20min)明显改善,皮肤色泽及温度趋于正常,呼吸次数减少并趋于正常,增高的脉搏次数明显下降,收缩压及舒张压有一定程度的的升高(收缩压较显著),尿量有所增加,神志明显改善;从临床症状指标上比传统药物起效快而且疗效明确(P<0.05)。结论: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在失血性休克患者早期应用效果明显,能够迅速提升血压,改善病人的休克状态,赢得抢救的时间,继而配合使用其他治疗,能提高体克病人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妊高征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 M、IgA)及补体C_3的变化规律及它们在妊高征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对75例妊高征患者(轻度25例,中度30例,重度20例),与正常妊娠组(60例)血清免疫球蛋白和补体C_3进行比较。结果与正常妊娠组比较,血IgG水平在轻、中、重度妊高征组中差异非常显著(P<0.01);血Ig M、IgA水平及补体C_3水平在轻度妊高征组中无显著差异(P>0.05),但在中、重度妊高征组中显著差异(P<0.01)。结论妊高征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C_3的浓度均低于正常妊娠组,其生理性免疫功能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18.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heochromocytoma in urinary bladder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Objective: To study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pheochromocytoma in urinary bladder. Methods: Six cases of bladder pheochromocytoma were studied. Four cases showed hypertension, 3 of which were paroxysmal hypertension during urination. Catecholamine (CA) was increased in a case, and vanillymandelic acid (VMA) was increased in 2 cases. Bladder submucosal mass was detected by B-ultrasound in 5 cases (5/5), computerized tomography (CT) in 3 cases (3/3), cystoscopy in 5 cases (5/6). Four cases took a-receptor blocker for 2 weeks, 1 case took β-receptor blocker to decrease heart rate. All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surgical operation including 4 partial cystectomies, 2 excavations. Results: Three cases had manifestations including headache, excessive perspiration and hypertension during cystoscopy. Four cases were confirmed before operation. Two cases showed hypertension during operation. All patients were pathologically diagnosed as pheochromocytoma post- operatively. In five cases followed up, blood pressure returned to normal. No patient had relapse and malignancy. Conclusions: Typical hypertension during urination comprised the main symptoms. We should highly suspect bladder pheochromocytoma if a submucosal mass was discovered with B-ultrasound, CT, ^131I-M1BG (methyliodobenzylguanidine) and cystoscopy. The determination of CA in urine is valuable for qualitative diagnosis. The preoperative management of controlling blood pressure and expansion of the blood volume are very important. Surgical operation is a good method for effective treatment. Postoperative long-time followed up is necessar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