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革命文化是由中国共产党人、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先进文化,极具中国特色。利用革命文化资源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当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方法。本文重点研究的对象是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源流、内容、目标追求等,同时概述了革命文化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分析了革命文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推动作用;从革命文化的精神力量、传播途径、体制保障等方面,总结出以革命文化为动力,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观经历了从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到为社会主义服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历史演进;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表现为广义和狭义的两种理解和实践;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文化理论日趋理性和成熟,文化建设方针和政策进入系统化和与时俱进的新时期--对此可以从三个层次上加以概括和分析.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九十多年的革命实践证明,以“艰苦奋斗”精神为核心的“两个务必”箴言,已转化为中国共产党和亿万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巨大的精神力量,在革命战争年代、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在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各个历史阶段都发挥了极其巨大的作用,保证了革命的胜利和建设事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最成功的经验,是通过解放思想实现了革命时代的转型,由此实现了时代精神的转型,中国共产党的建设也实现了从思想革命时代和政治革命时代向社会革命时代的转变.解放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建设的一大法宝.通过解放思想,中国共产党真正认识到社会主义事业和民族解放与复兴大业的革命实质和科学规律,实现了领导观念的转变和思想更新,为她遵照历史规律,推进两个事业:提供了科学理论和思想指针,也为自身的建设提供了科学基础,指明了方向,由此紧紧抓住人的解放和民族解放的时代主题,确立了正确的基本路线和建党路线,并力主通过科技革命和制度创新以推动社会变革和发展.中国共产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举措,也使其自身的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使其对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模式和运作方式实现了彻底转型,彰显了人的解放和民族解放的社会革命时代的主题和精神.  相似文献   

5.
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是推动人类进步、促进社会发展的巨大精神力量。我们要联系实际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 ,使他们深刻认识到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才能发展中国 ;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人民不断取得革命和建设事业伟大胜利的核心力量 ;大学生要把个人的前途同祖国的命运结合起来 ,把实现个人价值同服务祖国和人民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6.
王维远  温伟 《天中学刊》1999,14(1):13-16
二十世纪中国发生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三个伟大人物。第一次是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这是孙中山领导的。第二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这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领导下完成的。第三次是改革开放,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这是在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领导下开始的新的革命。百年巨变得出的结论是:革命是历史前进的火车头,必须歌颂革命、坚持革命;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领导者,必须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九十多年的革命实践证明,以"艰苦奋斗"精神为核心的"两个务必"箴言,已转化为中国共产党和亿万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巨大的精神力量,在革命战争年代、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在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各个历史阶段都发挥了极其巨大的作用,保证了革命的胜利和建设事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一、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开明宗义地指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胡锦涛同志这句话的深刻涵义是:解放思想,始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领导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高举的伟大旗帜。历史证明高举这一伟大旗帜,革命和建设事业就会有一次巨大的进步;中国的社会、经济和文化诸方面事业,都有一次巨大的发展。胡锦涛同志指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大法宝,也是对革命前辈历史经验从规律上进行的科学总结。各级领导者把这个问题彻底想明白了。将会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大大地向前推进一步。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组织文化力的历史传统与现实提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提升中国共产党的组织文化力,对于提升文化的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和实践中蕴含着重视组织文化力的传统.提升中国共产党的组织文化力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三个基本方面: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展党内民主,加强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建设.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在领导和推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依据马克思主义关于矛盾运动原理,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突出强调人民群众的物质需要和利益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以科学技术为代表的先进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邓小平关于社会发展动力的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这一理论的继承、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关于统一战线的理论和政策,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的组成部分,也是党的总路线、总政策的重要内容.民主革命时期,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克敌制胜的三大法宝.依靠这三个法宝,党团结了各民族、各革命阶级、各民主党派和一切爱国力量,推翻了三座大山,取得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建国以后,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和发展了统一战线理论,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巨大成就.三十多年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反复证明,统一战线在社会主义时期仍然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大法宝.  相似文献   

12.
中国新民主义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在民主革命时期形成的独特的文化精神和文化形态,它吸收了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西方民主思想及马克思主义等思想精华,形成一种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的、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为中国最广大人民服务的进步和创新的文化,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民主革命的精神动力,是社会主义革命文化的直接渊源,是中国文化中的先进文化,和今天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伴随着30年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也取得了一系列巨大成就.主要可以从三个维度来认识中国共产党的建设成就:1.站在马克思主义科学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两个制高点上认识改革开放30年来党建所取得的成就和创新;2.从两个历史过程看党的30年建设,即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的解放与复兴的历史过程去认识党的建设,从改革开放促进和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过程去理解党的建设;3.运用两个世界体系,即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的世界制度体系、中华民族和世界发达民族的世界民族体系,来量度中国30年改革开放和党的建设.通过这三个维度的观察,可以把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30年来所取得成就概括为:中国共产党通过变革和完善自身的建设,带领中国人民开创了民族解放与复兴的新时代;推动了社会主义事业的时代转型和历史飞跃;继列宁开创人类解放的政治革命时代和党的建设的政治建党时代后,又开创了人类解放和民族解放与复兴的社会革命时代,开创了党的建设的社会建党时代.  相似文献   

14.
<正>红色文化属于一种先进文化,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与改革过程中创造。在中国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各个阶段,红色文化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具有忠诚于人民、国家与党的精神实质,可以被应用在教育领域,发挥积极教育作用。红色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融入,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5.
思想理论是社会变革的先导。近代以后,中国社会在中国人民不断反抗封建统治和外来侵略的激烈斗争中风雨飘摇。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经验与教训的过程中,从中国国情出发,形成了具有中国革命特色的方法论。其中,作为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与灵魂,实事求是成为中国共产党理论与实践的基本线索。毛泽东实事求是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有机融合,贯穿中国共产党工作方法的方方面面,指导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突出成果,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仍具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根源于中国的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动力。因此,二者存在内在的统一性,主要表现在理论渊源、价值追求、功能导向等方面的逻辑联系。我们应该以科学态度对待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将革命精神代代相传,对革命精神进行传承和创新发展,深入挖掘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中优秀品质的时代价值,使之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辟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文摘之窗     
红色文化是兴国之“魂”的重要表现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各族人民在追逐中国梦历程中创造的先进文化的总和,其核心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载体层包括各种物质和非物质的文化表现形式。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要在经济发展上创造奇迹,更要在精神文化上书写辉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各族群众在追逐中国梦历程中的价值表达,而红色文化则是这个价值表达的最鲜活、最凝炼形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红色文化是兴国之“魂”的重要表现。第一,红色文化彰显政党性质。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各族群众创造的文化,首先彰显出强烈的政党性质。中国共产党的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对中华民族的担当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深深地熔铸在红色文化的创造过程中。第二,红色文化反映民族精神。红色文化是民族精神的时代彰显,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梦的历史担当在文化层面的表现,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时代彰显。第三,红色文化体现时代要求。红色文化之所以能不断发展,是因为它贴近革命、建设、改革等不同的时代主题,红色文化的当代创造更彰显出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第四,红色文化符合科学理性。红色文化是科学的文化,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取得的巨大成功,都是因为彰显了实事求是的科学理性,一切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实际相结合,走有中国特色的革命和建设道路。而红色文化,就是中国道路的文化表达。  相似文献   

18.
浅析马克思主义文化建设思想对当代和谐文化建设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马克思主义者(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历来重视社会的文化建设事业,本文将梳理其文化建设思想发展脉络.我国当前和谐文化建设应从以下努力:着重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吸收世界各国优秀文化;优先发展科教事业,大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在充分发挥多种文化传播栽体功能的同时加大对文化市场的监管.  相似文献   

19.
教育事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战略地位的确立,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当代中国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一项重大认识成果.在清除十年内乱消极影响的基础上,党和国家工作重点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我国的教育事业也随之冲破种种精神枷锁,重新明确了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正确方向.党的"十二大"肯定了教育对于经济发展所具有的战略意义.经过再实践——再认识,党的"十三大"又进一步将教育摆在经济发展战略的"首要位置",确定了"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格局.教育事业社会地位的提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们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客观规律认识的深化与扩展,预示着中华民族文化建设新的高潮即将到来.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在学习贯彻社会主义初级阶  相似文献   

20.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民族解放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所铸就的革命文化和先进文化,对其进行发扬与传承既是对历史的铭记,也是中国共产党继续保持底色、中国人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发扬与传承红色文化能够为树立民族文化自信提供支撑,使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既能正视过往,也能自信应对当下和未来.文化自信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