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强 《传媒》2015,(21):58-59
上海电视台艺术人文频道(以下简称艺术人文频道)创建于2008年,它的前身是上海电视台旗下的文艺频道.艺术人文频道自开播以来受到众多受众的欢迎,为受众呈现了众多富有文化内涵的艺术盛宴.在上海乃至长三角地区,艺术人文频道通常被视为"高端"频道,它推出的《外滩国际音乐盛典》《文中有话》《文化主题之夜》等节目不仅得到受众的好评,还多次获得"金鹰奖""星光奖""百家奖"等殊荣.2014年经过一系列的改革,艺术人文频道逐渐转型为非广告经营、不考核收视率的公益频道,其率先成为国内首家真正意义上的公益频道.经过7年的改革和发展,艺术人文频道在打造品牌化电视节目的道路上不断进行探索和尝试,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如何继续探索艺术人文频道的品牌制胜之道、形成品牌效应,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2.
由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主办的"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艺术人文频道专家研讨会"2009年1月10日在北京举行.于会专家学者就艺术人文频道现有节目及频道今后发展展开热烈讨论.  相似文献   

3.
鲁婧 《视听界》2012,(4):61-65
2008年1月1日,全国首个以艺术人文命名的专业频道在上海创立。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中国电视市场,以“高端定位、文化引领”为己任的艺术人文频道,几年来的探索之路走得并不平坦。2012年4月出版的(《新周刊》将“年度电视频道”颁给了开播仅1年的CCTV-9纪录频道。在热闹和孤单交织的屏幕背后,敏锐的媒体人和学者似乎看到了文化类电视节目做出影响力、占得市场优势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赵路平  王新 《传媒观察》2004,(12):13-15
今年10月份,阳光卫视——这家由杨澜创办并曾以其人文历史频道的定位而独树一帜的境外华语电视台,在北京举办新栏目发布会,正式宣布“转型”:由人文历史频道转变为人文历史、财经、娱乐频道。  相似文献   

5.
电视宣传片的风格样式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不仅有体现一个频道精神气质的颇具艺术涵养和人文情怀的“柔情慢板”,也涌现出了大量具有视听冲击力和心灵震撼力的“高调宣传片”,在当今“传媒注意力经济”时代,这类宣传片日益成为主流。  相似文献   

6.
2013年元旦,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的"开年大戏"——大型历史人文纪录片《国脉》播出后取得了良好的收视和社会反响.为了深入研讨该片的艺术特色、创新手法、历史意义与现实价值,2013年1月29日,由国家博物馆与中央电视台主办,中央电视台发展研究中心、科教频道承办的"中华文脉国家影像:大型历史人文纪录片《国脉——中国国家博物馆100年》研讨会"在京召开.中国国家博物馆党委书记兼副馆长黄振春,中央电视台副总编辑李挺,国家文物局博物馆司司长段勇,中国视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张显,中央电视台发展研究中心、科教频道领导、有关专家和《国脉》主创团队参加研讨会.  相似文献   

7.
邢丽梅 《传媒》2014,(3):69-72
正文化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域具有极强的约束力、凝聚力和导向力,是电视媒体与受众之间产生认同感的主要源泉。文化频道(本文中泛指纪录频道、人文艺术频道、文化公共频道等)的建设一直是媒体人始终不渝的追求。1983年的《话说长江》开辟了文化纪录的先河,1996年起文化栏目的建设已在中央电视台逐步兴起,《见证》《讲述》及2012年开播的《魅力·记录》都在受众中引起不俗的反响。2000年初,真正意义上的文化频道——中央十套科教频道  相似文献   

8.
我国电视频道专业化的困境——以“阳光卫视”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路平 《新闻界》2005,(1):39-40
2004年10月份,阳光卫视在北京正式宣布:由人文历史频道转型为人文历史、财经娱乐频道。这一转型显示了阳光卫视风格路线的巨大变化,也标志着其“专业化”时代的终结。从开办之初,坚决表示“不管娱乐节目的利润有多么丰厚,我们都不会染指娱乐节目”,到2002年第四季度,实行“扩版”,在节目中大量加入娱乐内容和韩剧,再到今年lO月份,彻底“变脸”,  相似文献   

9.
许芸 《视听界》2014,(1):114-115
武进广播电视台立足“深耕本土、放眼全市、兼济天下”的总体思路,整合打造新闻频道、生活频道、人文频道、娱乐频道四个频道,形成“小台格局,大台风范”整体布局。  相似文献   

10.
业务研究     
《倾国倾城》是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一档以城市经济、文化背景为依托,综合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全面展示大经济背景下的城市经济发展、文化特征、人文风貌的大型主题晚会性栏目。大型电视活动借中国举办奥运契机,以全新的民  相似文献   

11.
《新闻实践》2009,(8):57-57
近日,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SMG)正式入驻开心网,成为全国首家落户SNS网站(社交网站)的传媒集团。 此次,SMG率领旗下东方卫视、第一财经、新闻综合、ICS、星尚、纪实频道、新娱乐、五星体育、艺术人文等9个电视频道及广播频率动感101、Love Radio和上海交通台3个广播频道,全面进驻开心网,成为开心网的机构用户。集团旗下媒体主持人、团队成员也纷纷加入,在开心网与“粉丝”实时互动,发布新闻、交流心得。  相似文献   

12.
<倾国倾城>是一档以城市经济、文化背景为依托,综合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全面展示大经济背景下的城市经济发展、文化特征、人文风貌的大型主题晚会性栏目.节目自2007年4月在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开播以来,得到受众和业内人士的重视和首肯,最直观地表现在受众规模和收视率持续提升.  相似文献   

13.
在多频道时代,一个频道能够被观众所记忆和选择,一方面取决于有好的节目,另一个方面,富有特色的频道包装也是不可或缺的。可以说,频道包装是凸显一个频道特色、展现频道定位及风格的重要手段。本文从频道包装的重要性,如何进行频道的整体包装以及频道包装的效果等方面探讨频道整体包装的艺术。  相似文献   

14.
旅游卫视是省级卫视中最早进行频道专业化的,其中一档栏目《行者》中的系列纪录片,以其个人化而非商业产业化的视角,进行个人化的叙事,强调个人发现的大众分享,现实风格的影响,具有强烈的人文气息,其叙事艺术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15.
刘飏 《新闻实践》2007,(3):34-35
继去年的两次改版后,2007年伊始,浙江电视台钱江频道再次改版,重新诠释频道经营思路和理念,提出将钱江频道打造成“时尚、新锐,富有江南特色、人文气息的都市频道”,力推《新闻007》、《范大姐帮忙》和《大家》等节目,并且在省内首度采用“无缝播出”。这是一次以观众为本的变革。在频道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怎样以变应变,弘扬独家风采?对此,钱江频道总监陈方柱有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6.
刘灵玲 《东南传播》2012,(1):140-142
中国电视发展到频道专业化阶段,面临着小众化传播时代的强大冲击,存在众多发展瓶颈,须立足人文关怀,突破既有模式。构造特色频道文化,实现频道一专多能;放大自身优势,打造频道大教育理念;突破特殊"小众化",有效关注民间、农村等措施都将可作为具体的运作维度。  相似文献   

17.
2015年7月19日,第六届中国传媒领袖大讲堂开幕式在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举行.中国传媒领袖大讲堂是由上海交通大学远东书院和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院主办,新浪传媒、人民网传媒频道、《传媒》杂志协办的面向上海及全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生的暑期学校.开幕式现场,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副院长谢耘耕发布了《2015年中国大学生媒介使用习惯与媒体品牌认知报告》.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中国宁波网旅游频道的编辑,我在旅游频道中设有旅游首页、走进宁波、锦绣中华、周边景点、境外风情、旅途手记、自助旅游、出行手册、旅游快讯等栏目。在经营这些栏目吋,我除了精心做好网上景点介绍、旅游知识介绍等方面的工作以外,很重要的一条是加强和突出网络频道的人文性,体现人文关怀,拉近与读者的距离,达到沟通的目的。同时充分发挥网络摄影图片在信息传递方面所特有的功能,以图取胜,多下功夫,牢牢吸引读者的“眼球”。  相似文献   

19.
陆蓉蓉 《视听界》2005,(1):81-82
江苏广播电视总台卫视频道的大型文化专题片《江南》自开播以来,以其独特的艺术特色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观众群,成为卫视的名牌栏目。《江南》在向观众介绍江南美丽风光的同时,也向观众展现了江南极富诗意的人文底蕴,它用大文化的视野,将抒情、叙述与思辩融为一体,给人以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20.
电视频道的整体包装已成为频道品牌形象和媒体竞争的重要内容,频道如何定位、如何打造频道的个性,成为媒体经营者的难题。安徽经视自2001年开播成长至今,已成为安徽第一地面主频道。本文从频道整体包装内容、包装特点以及包装的效果等方面研究安徽经视频道整体包装的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