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背越式跳高是人体通过助跑、起跳、以背对横杆的姿势越过横杆的方法。它的核心是人体在空中成仰卧背弓姿势,使身体各部位依次越过横杆,用肩背着垫。空中仰卧背弓姿势,是过杆技术的显著标志,肩背首先着垫,是顺利过杆的必然结果。依照传统的教学程序,在相当长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很难完成背越式跳高技术动作的学习。其原因不是由于学生身体素质差和动作技术复杂,而是存在其它因素所致。本文揭示影响完成背越式跳高技术动作学习的主要障碍。为消除障碍加速教学过程:提出运用逆进分段法进行教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背越式跳高过杆技术教学,一 般采用先双脚跳背越式过海绵垫和过杆练习,待背越挺髋、后屈膝、压肩、收腿过杆动作熟练掌握之后,再通过短助跑单腿起跳等背越横杆的练习巩固背越式过杆技术。而单脚起跳背越过杆与双脚起跳背越过杆技术有较大差别,所以学生尽管双脚起跳背越式过杆技术已经掌握了,一进入短助跑单脚起跳过杆总会出现一些技术变形,成为背越式跳高过杆技术教学的一个难点。 单脚起跳背越过杆与双脚起跳背越横杆的判别主要有两点:第一,单脚起跳不像双脚起跳那样背对横杆,而是身体侧对横杆,在空中要转体形成背对横杆姿势,所以在起跳中要注意有助于空中转体的动能形成。第二,  相似文献   

3.
背越式跳高采用的是弧线助跑,即在弧线助跑的延长线上放脚完成起跳动作,使人体腾起后形成一处向上、向前的切线抛物线运动轨迹,上身背对横杆完成背弓的过杆动作。较合理利用起跳后人体所获得的有限高度完成好背弓过杆动作,则成为背越式跳高教学中的重点、难点。而掌握好背弓动作,又与准确的弧线助跑适宜起跳点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内容背越式跳高:腾空过杆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学生能了解背越式跳高“腾空过杆技术”的特点及其原理和锻炼价值。
  2.通过学习,60%的学生能原地跳起做出背越式跳高的过杆动作,20%的学生能起跳后适时沉肩,空中做出“背弓”,20%的学生能在教师和同学的帮助下完成原地跳起过杆动作;发展下肢力量,提高空中身体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5.
正背越式跳高是集技术、速度、力量于一体的项目,现行的跳高教材中的教法,又比较简单不够详细,对初学者来说难以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和练习方法。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与训练实践,对背越式跳高技术有了一定的教学经验,下面就教学与训练中所掌握的一些方法谈几点体会。一、解决腰、腹、髋的用力感觉背越式跳高腾空过杆技术在空中完成,身体在空中要完成某一动作时,首先要找到空中用力的感觉,如果缺乏空中用力的感觉,能力再强的学生也不一定能取得好成绩,而且随着横杆的不断升高,身体在空中用力的感觉越显得重要,对成绩的影响就越来越大。要解决腰、腹、髋的用力感觉可以采用一些辅助性的动作,如垫上动作进行练习。(一)平地上放一张垫子,练习者仰卧垫子上,双脚弯曲脚掌着垫,双手放于肩背上反撑垫子,做向上挺腰、收腹、挺髋的动作,挺起身体停  相似文献   

6.
刘琳 《中华武术》2013,(12):16-18
一、背越式跳高技术的组成背越式跳高技术大体由助跑、起跳、过杆和落垫四个技术环节组成。二、教学过程及方法1.教师讲解示范背越式跳高技术"背弓"使学生建立"背弓"的概念。2.原地背弓个人练习(原地后倒肩、原地向后起跳肩背落垫)(1)原地后倒肩练习者背对横杆双脚平行开立与肩同宽,脚与海绵垫距离以落垫后臀部在垫外为宜,身体保持直立姿势,双手拇指在腰前四指并拢于腰后,双肘向后与肩同宽,初学后倒肩时可先俯头进行,同时双肘保持站立时姿势,随着身体向后倒的同时,上体做向后沉肩、下肢做屈膝提踵挺髋姿势,  相似文献   

7.
背越式跳高是一种以杆上背弓姿势、向上甩腿越过横杆,过杆后以背部落垫的跳高方式。背越式跳高运动员要充分发挥助跑的水平速度,起跳时要发挥起跳爆发力,摆动腿弯腿摆动。现阶段随着训练手段以及运动员营养供给的不断改进,竞技水平不断提升,如何更好地完善传统的训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升不同训练阶段速度素质的水平,提高跳高的成绩是现阶段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8.
背越式和俯卧式是目前流行的两种跳高姿势。它们相对于其他姿势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能有效地利用身体重心腾起的高度,在重心腾起高度相同的情况下越过更高的横杆。而做好起跳后在空中的各种旋转动作,则是充分利用腾起高度、顺利越过横杆的关键。透彻地了解背、俯两种跳高姿势空中旋转动作的力学原理,对于顺利地进行跳高的教学和训练,有十分积极的作用。一、背越式,俯卧式空中旋转动作的动力来源各类田径教科书都明确认为,起跳是跳高完整技术的关键环节。它不仅决定腾起角和腾起初速,而且决定空中动作完成  相似文献   

9.
跳高是田径运动的竞赛项目,是一种由有节奏的助跑、单脚起跳、越过横杆落地等动作组成,以越过横杆上缘的高度来计算成绩的比赛项目。过杆技术有跨越式、剪式、滚式、俯卧式、背越式等。由于技术类型不同,运动员在完成助跑、起跳、过杆、落地的动作方法上各有差异。下面主要谈一下背越式跳高的基础训  相似文献   

10.
女生在学习背越式跳高过程中,由于是背对横杆过杆,总担心摔出垫外,头触垫或碰落横杆,从而产生恐惧。这种心理反应,起着降低人体工作能力的作用,直接影响跳高教学。这也是过杆动作产生错误动作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为了获得最佳教学效果,必须克服这种消极的心理影响。  相似文献   

11.
跳高是以越过横杆高度来确定运动水平的跳跃项目,它的最终目的是为越过更高的横杆创造可靠的保证。背越式跳高是人体通过弧线助跑、起跳腾起背对横杆,然后身体依次越过横杆的一种跳高方法,其助跑的目的是获得必要的水平速度,并在起跳前及时地调整动作结构和节奏,同时取得合理的身体内倾姿势,为提高起跳效果和顺利完成过杆创造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12.
跳高是田径运动的竞赛项目,是一种由有节奏的助跑、单脚起跳、越过横杆落地等动作组成,以越过横杆上缘的高度来计算成绩的比赛项目。过杆技术有跨越式、剪式、滚式、俯卧式、背越式等。由于技术类型不同,运动员在完成助跑、起跳、过杆、落地的动作方法上各有差异。  相似文献   

13.
李玉英 《中华武术》2010,(10):20-21
众所周知,过杆是最终决定背越式跳高成败的重要环节,正确的、合理的过杆技术是利用人体旋转和人体与横杆相对位置的改变而控制好身体旋转速度的变化,使得人体的各个部位能顺利地越过横杆。整个过杆动作是沿着身体重心的运动方向顺势依次快速完成,在此过程中,任何多余动作的出现都会影响过杆的实效性,如过大的顶髋和收腹动作,都会造成髋部的位置急剧地上升或下落,给过杆带来较大困难。  相似文献   

14.
背越式跳高技术新颖,较俯卧式容易掌握,女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很浓,但在学习过杆时,常常感到害怕。我们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只用短短的时间,就对消除学生的害怕心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首先,加强直观教学,让学生反复观察正确的示范动作和技术图片,同时讲清楚背越式过杆技术的合理性。跨越式、俯卧式过杆姿势,是整个身体或大部分身体同时过杆,且距横杆较远,身体重心在横杆的上方.而背越式过杆是从头到脚依次越过横杆,身体重心始终在杆下。当学生  相似文献   

15.
背越式跳高技术是目前最先进的跳高技术,其基本任务是运用自身能力,通过助跑、起跳、过杆和落地等动作形式,使身体重心越过一定高度的横杆,各个部分的技术难度较大。由于受传统起跳理论影响,中学生跳高教学中往往忽视了背越式跳高助跑的理论研究和探索,尤其是对背越式跳高助跑技术教学的研究缺乏足够的认识。笔者正是基于此问题  相似文献   

16.
葛旭干 《中华武术》2007,(12):50-50
正确的过杆技术是要把起跳的初速度充分转化为跳跃高度。过杆技术是背越式跳高的重要技术,而杆上背弓动作则是背越式跳高过杆技术的重点。笔者根据教材,并结合实践经验,采用了下列一些练习法,仅供同行参考交流。  相似文献   

17.
背越式跳高过杆,头部的动作十分重要.腾空阶段,人体的头、肩、躯干、髋等环节有规律地(从上至下)依次达到最大高度,在前一个身体环节越过横杆后,应迅速下降,以使后一个环节补偿性地升高,使身体各部“贴“着横杆依次顺利过杆.  相似文献   

18.
正确的过杆技术目的是把起跳的初速度充分转化为跳跃高度,因此过杆技术也是背越式跳高的重要技术,而杆上背弓动作是背越式跳高过杆技术的重点。本人根据教材,并结合工作实践经验,采用了下列一些练习法,仅供同行参考交流。  相似文献   

19.
运动技术的发展和运动成绩的提高与运动器材的改革有密切的关系。海绵垫的应用,在60年代出现了新的跳高姿式——背越式。由于它的动作技术相对不那么复杂,对初学者容易提高运动成绩,在动作结构上有利于发挥助跑速度使身体向上腾起,并能较合理地越过横杆,所以它很快就被人们所重视。近年来背越式的优势仍在继续发展,不断地刷新了跳高的世界纪录。跳高是广大青少年所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背越式的优美过杆姿势更令人为之神往,在  相似文献   

20.
巧用跳箱     
跳箱除了用于体操教学之外,还是学习、改进田径跳跃项目技术和进行力量训练的好“帮手”。现将用途及方法介绍如下:一、跳高 (一)俯卧式跳高过杆练习。将跳高海绵垫紧贴跳箱外侧放置。练习者起跳后身体俯卧在箱体上,起跳腿屈膝于箱侧,然后做起一跳腿外展翻转身体落垫的俯卧式跳高过杆模仿练习。 (二)背越式跳高过杆练习。将一块体操海绵垫搭在箱体上,跳箱外侧放置跳高垫。练习者站在助跳板上,背靠横箱站立,然后做原地上体后倒仰卧成“桥”练习,继而进行原地起跳背越过箱的练习。为了有较长的腾空时间体会过杆时的身体感受,也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