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峰体验课程是为即将毕业的本科生开设的一种能够总结、评估和整合其大学经验的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综合、拓展、批判和应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同时增强动手实践能力和培养自我成就感。美国高校高峰体验课程的成功经验为我国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宝贵借鉴。  相似文献   

2.
目前中国文科高等教育存在较为普遍的学习倦怠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学生的自我效能不足.高峰体验可以有效增强个体的自我效能感,文科本科实训教学是创造高峰体验的重要渠道.高校可以探索在表达沟通能力实训模块、团队协作能力实训模块、自主学习能力实训模块、逻辑批判能力实训模块和社会观察能力实训模块中设计激发高峰体验的训练环节,以有效解决学习倦怠问题.  相似文献   

3.
成长性团体心理辅导对提高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团体心理辅导由于其独特的运作机制,对提高大学生自信、改善人际关系有重要作用.自我效能感是个体成功达成目标的必要条件.通过实验设计证实,以"个人成长"为目标的成长性团体心理辅导以实践的方式,通过个人自身行为成败的经验、替代性经验、言语劝说、生理和情绪状态改变等途径,对提高大学生在团体中解决问题的自我效能感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黄文德 《快乐阅读》2011,(12):126-127
"人的潜能是通过磨练变为现实能力的。"我认为,传统阅读教学高耗低效的根本原因在于阅读教学缺少运用自我理解力去实践个体意义上对作品的体验感悟,从而积累生成知识能力的过程,也就是缺少通过个体的阅读实践磨练阅读能力的过程。阅读教学过程应该是学生个体对作品感知体验、质疑反思、发现感悟、积累生成语文知识能力的过程。因此,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提高必须以"练"为主,落实在"练"上。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自卑心理的实质及其认知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多数大学生而言,自卑心理是基于社会比较而产生的一种暂时的不如人的心理体验,它可能成为个体进步的动力,也可能成为前进的障碍,这取决于个体的自我调适能力.从认知视角来看,大学生自卑心理的核心是虚构自我概念的存在,造成其应有的能力无法发挥,自验预言的作用使其虚构自我概念日益得到强化,如此循环,从而陷入严重的自卑.虚构自我是指个体假想的阻碍个体行动和充分发挥自我潜在素质的消极层面的觉知、体验及观念,与其真实能力不符.大学生的虚构自我与真实能力之间的差异是其自卑心理的认知根源.  相似文献   

6.
自我同一性的构建过程体现了人格发展的连续性,"仁"的积极思想蕴含着探索认知和发展自我的积极力量,积极心理学肯定这种内驱力的生成能使人的美德与善端获以再制.在女大学生中开展以认知重组、积极体验与表达、道德意志的优质培育等为内容的积极心理教育,是从个体体验、道德培育、群体特质生成等角度引领女大学生的心理成长,探索"立德树人"的有效途径,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效能.  相似文献   

7.
美国高峰体验课程借用了马斯洛的心理学概念"高峰体验",利用高峰体验课程促使学生经历更多的高峰体验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文章以康奈尔大学和阿肯色大学的两门高峰体验课程为例,总结了高峰体验课程的内涵与特征,认为高峰体验课程具有实践性、统合性、探究性和合作性等重要特征,高峰体验课程是美国本科课程的皇冠,从高峰体验课程来看,我国本科实践教学应围绕实践课程的实际问题化、实践课程的项目化、实践课程通识教育化、教师科研项目学生任务化等方面开展建设。  相似文献   

8.
"占有式个体"是现代资产阶级社会政治经济理论和实践的前提,因而是理解现代社会秘密的关键.在现代社会中,人被塑造为"占有式个体"而常处于"自我丧失"和"失范"状况之中.思想家们基于"关系性主体"的视角,从伦理—政治层面进行了反思与超越,但他们的方案未能真正触及和改变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存在状态.与之不同,马克思从所有制关系的独特视角出发,对现代个体特性和生存境况进行了考察,提出"重建个人所有制"思想,通过建立新的占有方式来塑造新的个体生活方式,从而为反思和超越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占有式个体"的生存困境提供了独特的路径."重建个体性"构成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思想独特的问题意识和理论旨趣.正是在此意义上,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思想的当代意义得以彰显.  相似文献   

9.
高峰体验不能按个人的意愿而发生,但却有可能通过安排自己周围的环境提高它发生的可能性,例如在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中创设条件,激发学生获得高峰体验的可能性.可以从诗词吟诵、背诵竞赛、歌曲哼唱、游戏活动等角度引领学生获得学习的高峰体验,这不仅能让学生高效地学习,并且能在背诵中培养语感,提高自学能力,积淀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0.
[活动理念] 积极心理学认为,乐观的核心品质包括个体对事件做出积极的情感反应、对不可控因素的掌控力以及对未来的正向预期.本节"乐观"主题的活动以"受害者心理"为切入点,原因在于受害者心理消极的归因方式和应对方式使他们丧失了对自我的掌控力.而自我掌控力对积极情感体验、自我改变与成长有重要影响.从"受害者"转变为"掌控者",个体需要有乐观品质的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