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本文提出技术许可引进导致企业创新能力成长的三环节路径假设,并采用87家中国企业2000-2003年的技术许可及相关数据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企业技术许可引进使技术受让企业引入新的知识要素,形成多元化的知识结构,提升企业知识结构与市场需求结构的匹配性;许可技术推动技术许可企业和受让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为受让企业获得许可企业的知识溢出提供组织载体;基于技术许可引进的消化吸收再创新引致企业加大技术学习的研发投入.  相似文献   

2.
基于企业资源观视角,本研究构建了技术能力和东道国市场经验影响企业国际许可中使用排他性策略的模型。以2002年至2011年中国知识产权局专利许可备案数据中收集到的529份境外企业对中国企业进行专利许可合同为样本,检验了许可企业的技术能力构成对其采取排他性许可的倾向的影响,以及东道国市场经验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显示:企业技术能力越强,在国际许可中采取排他性许可的倾向越低;企业技术深度越大,在国际许可中采取排他性许可的倾向越低;东道国市场经验越丰富,企业技术能力与采取排他性许可的倾向间的负向关系越强;东道国市场经验越丰富,企业技术广度与采取排他性许可的倾向间的负向关系越强。  相似文献   

3.
在评估技术多元化或互补资产与企业绩效的关系时,多数文献将这两者分离开来进行研究,忽视了互补资产对技术多元化与企业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本文采用中国高技术上市公司2004-2010年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技术多元化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以及不同互补资产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技术多元化与企业绩效呈正向相关关系;生产制造互补资产对技术多元化与企业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并未完全得到支持;市场互补资产与人力互补资产对技术多元化与企业绩效关系存在正向调节作用.因此,在实施技术创新战略时加强技术多元化和专业化互补资产可使企业获取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4.
在技术多元化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中,现有文献忽略了技术整合对两者关系的影响。论文基于高新技术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实证研究技术多元化与企业绩效关系以及技术整合在两者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技术多元化与企业绩效呈倒U型的关系;技术整合能力正向调节技术多元化与企业绩效关系,技术整合组织保障正向调节技术多元化与企业绩效关系。企业在实施技术多元化战略的同时,需要提高企业技术整合能力和提供必要的技术整合组织保障。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基于国家重点产业专利信息服务平台与国家标准馆,以汽车产业1985年-2010年协作研发网络中所有3800家企业申请的专利及参与制定的技术标准为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我国汽车产业协作研发网络关系如何影响企业技术标准化能力。研究发现,企业在网络中的关系强度与关系广度均能正向影响企业技术标准化能力,关系广度比关系强度对企业技术标准化能力的影响更直接;技术多元化中介于网络关系对企业技术标准化能力的影响,企业的弱相关多元化中介于关系广度对技术标准化能力的影响,而关系强度则通过强相关多元化影响企业技术标准化能力;研究还发现,企业进行强相关多元化有利于其在技术标准制定中获得主导者优势,而进行弱相关多元化则更利于其成为技术标准制定的跟随者,获取更多领域标准制定的机会。  相似文献   

6.
专利技术许可与中国企业创新能力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元地  刘凤朝  潘雄锋 《科学学研究》2011,29(12):1821-1828
 文章综合考察了技术许可、技术学习与企业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采用2000-2003年间186家本土中国企业的专利技术许可数据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技术许可提高了引进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相对于国内技术许可而言,国外技术引进对企业表现出了更强的作用力,无论是创新数量还是质量上。但是,计量结果并不支持国际技术许可引进可以提高企业国际创新能力的假设。企业吸收能力和企业规模对企业技术引进学习和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具有积极影响,而区域创新体系和企业行业特征的作用并不显著。文章结尾针对企业和国家层面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7.
冯萍 《科研管理》2021,42(8):184-191
本文使用2008—2017年中国制造业上市企业专利许可数据,采用倾向值得分匹配倍差法考察了企业专利技术对外许可行为与自身创新能力发展的关系。研究发现:总体而言,中国制造业上市企业专利技术对外许可行为存在显著的自选择效应,创新能力越强的企业选择对外许可其专利使用权的可能性越大;控制自选择效应后,企业专利对外许可行为对自身创新能力的发展有长期促进作用。对不同技术类型企业研究发现,高、低技术产业企业的专利许可行为对其自身创新能力提升分别有长、短期促进作用,中技术产业企业的许可行为对企业创新能力发展则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曾德明  王媛  徐露允 《科研管理》2019,40(9):181-189
本文通过我国汽车产业200家企业1996~2010年专利、标准与企业性质的面板数据,采用负二项随机效应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相关和非相关技术多元化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并检验了技术标准化能力对二者间关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关技术多元化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呈正相关,技术标准化能力显著负向调节二者之间的关系;非相关技术多元化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呈倒U型关系,技术标准化能力显著正向调节非相关技术多元化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之间的正向关系。研究结论丰富了技术多元化与创新绩效关系的研究,为我国企业构建合理的技术多元化战略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
《科学学研究》2021,39(8):1437-1447
本文旨在研究技术多元化、国际化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理。在回顾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理论上分析了技术多元化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以及国际化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提出了相关的假设,利用200家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2006-2017年的面板数据对所提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技术多元化与企业绩效之间呈N型曲线关系,相关技术多元化与企业绩效之间呈N型曲线关系,非相关技术多元化与企业绩效之间呈倒U型曲线关系;(2)国际化对技术多元化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具有负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
基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2008—2012年面板数据,以知识基础(知识深度、知识宽度)为调节变量,检验知识获取策略(技术许可引进、内部研发)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技术许可引进、内部研发均与企业绩效正相关;拥有较宽知识基础的企业应该通过内部研发以在核心技术领域积累知识从而提高企业绩效;相反,拥有较深知识基础的企业应该降低内部研发并把其战略转向技术许可引进以获取外部知识,从而提高企业绩效。  相似文献   

11.
沈慧君  徐戈  黄灿 《科学学研究》2019,37(6):1033-1042
基于我国高校与企业间的专利许可数据,本文研究技术成熟度、校企之间的地理距离和校企合作经验如何影响高校采取排他性许可的倾向。当商业化高校的技术伴随着高风险时,企业承诺投入必要资源的意愿降低。本研究认为,合理的许可合同设计是高校解决该问题的方式之一。排他性许可作为高校创造共同承诺的机制,能够减轻技术不成熟、地理距离劣势和缺少合作经验给企业带来的风险,激励企业投入互补性资产,促进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实证结果表明,技术成熟度越低,高校与企业的合作经验越少,高校采用排他性许可的倾向越高。同时,随着地理距离增加,技术成熟度减少高校进行排他性许可倾向的关系会被削弱。  相似文献   

12.
Previous research into technology strategies and patent portfolios has focused on high-technology firms, whereas low- and medium-technology companies have been relatively neglected. Therefore, we analyze how corporate technology strategy and the size and composition of patent portfolios affect the performance of low-, medium- and high-technology firms. Data from 136 European companies are used to examine four hypotheses relating financial performance to technological diversification, technological aggressiveness, patent portfolio size, and patent portfolio quality. The cross-industry sample allows analyzing the different consequences of these strategic parameters in low-, medium- and high-technology firms by considering technological intensity as a moderator. Our first finding is that the positive impact of technological aggressiveness is limited in low- and medium-technology companies. Secondly, technological diversification has a positive effect in high-technology firms and a negative effect in low-technology firms. Thirdly, patent portfolio size has a positive effect only in high-technology firms. Finally, patent portfolio quality has an equally positive influence on all firms’ performance. In part, these results conflict with the findings of previous research into high-technology companies, and they call for rethinking the role of technology strategies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 portfolios in firms across industries.  相似文献   

13.
缪小明  赵静 《科研管理》2014,35(10):101-106
为了解决传统内燃机汽车引起的各种问题,汽车制造商纷纷致力于更加清洁的新能源汽车,开发了多种发动机技术。本文主要分析了汽车产业不同技术轨道之间的竞争,并运用1995-2010年期间的专利数据,同时对比中国汽车制造商的专利数据,分析了世界主要汽车制造商的创新战略。结果显示:在发动机技术方面,世界主要汽车制造商的专利呈现出多样化组合的态势,其战略定位也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14.
技术创新扩散是企业和产业形成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一环.在当前国际化竞争急剧加剧的形势下,如何在创新扩散过程中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是重要的研究问题.本文从技术创新扩散过程中的企业间竞争角度出发,以进入壁垒低和模仿程度高的信息技术产品为例,对2004-2008年间百度和谷歌(中国)在我国搜索引擎市场中的竞争行为进行了具体的实证研究.研究发现,行业内竞争企业间的竞争策略显著影响着技术扩散.这种影响并不由企业的某个具体竞争行为决定,而是由企业间的'进攻'和'回应'的行为动态性决定,具体体现在竞争行为的积极性、反应速度、多样性和差异性.本文不仅为技术创新扩散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和实证支持,也对我国信息产业企业在本土市场如何应对国际竞争提出了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肖延高  韦永智  王雎 《科学学研究》2011,29(8):1165-1169
 先前关于专利许可策略的研究一般假设专利权人具有完全讨价还价能力,被许可方只能“接受或拒绝”专利许可契约,未考虑被许可方技术能力的动态演化。文章基于完全对称信息以及单一先动者和单一后来者双寡头市场假设,从技术能力演化视角,研究后来者在技术引进、技术模仿、技术创新等技术能力发展过程中的专利许可策略。研究表明:技术引进阶段,在给定条件下,后来者采用提成许可方式和固定费用许可方式优于放弃该专利;技术模仿阶段,后来者可通过降低自行研发的成本来提高讨价还价能力;技术创新阶段,交叉许可是后来者降低交易成本获取专利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6.
Knowledge-relatedness in firm technological diversification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This paper claims that knowledge-relatedness is a key factor in affecting firms’ technological diversification. The hypothesis is tested that firms extend the range of their innovative activities in a non-random way. Specifically, we test the extent to which firms diversify their innovative activities across related technological fields, i.e. fields that share a common knowledge base and rely upon common heuristics and scientific principles. The paper proposes an original measure of knowledge-relatedness, using co-classification codes contained in patent documents, and examines the patterns of technological diversification of the whole population of firms from the United States, Italy, France, UK, Germany, and Japan patenting to the European Patent Office from 1982 to 1993. Robust evidence is found that knowledge-relatedness is a major feature of firms’ innovative activities.  相似文献   

17.
在阐明企业跨组织研发合作广度和深度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机理的基础上,提出研究假设,界定并测度企业跨组织研发合作广度和深度变量,以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相关数据为基础,对企业跨组织研发合作广度和深度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假设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1)从企业创新绩效方面考虑,企业跨组织研发合作广度存在一个最佳规模;(2)企业跨组织研发合作的深化有助于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  相似文献   

18.
We have investigated two large Japanese firms with their patent data, technological histories and product sales data of over 30 years especially in terms of intra-firm technology diversification and interactions between multiple technological trajectories. Patent data showed the process of emergencies of technological trajectories and interactions (cross-fertilization) between them quantitatively. Both persistence and diversity of technology have contributed to product diversification and sales growth. Based on our findings we have demonstrated that taking advantage of economies of scope in technology through persistence and diversification is necessary for a technology-based firm if it is to survive and to grow for a prolonged period of tim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