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 毫秒
1.
德国教育家福禄培尔说过,学校必须与家长取得联系,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学生生活的一致,是完美教育的首要和不可少的条件。因此,教师要非常重视与家长的沟通、交流与合作,以取得教育的最佳效果。那么在和家长沟通交流时,究竟该如何去和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呢?总结出三个沟通过程,即"倾听、解释和对话"。  相似文献   

2.
家庭、学校、社会三合一是教育的最理想的境界.想让家长别输在品德与生活的起跑线上,主动的不是家长,而应该是学校.学校必须全面了解家长的特点,采取家长学校等措施提升家长的教育意识,杜绝各种借口,帮助家长克服共同教育中的困难,让家长把对子女品德和生活教育作为一种责任,养成一种习惯.如此,《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有效实施才能在家校联系中得到充分展现.  相似文献   

3.
张志勇 《成才之路》2010,(31):I0002-I0002
谁是学校教育的利益相关方?政府、学校、家长、学生。政府代表国家、代表社会、代表家长举办教育、管理教育,是学校教育最重要的利益相关方;学校,包括领导者、教师等,是学校教育的承担者、具体实施者.学校教育生态、样式直接影响着他们的生活与事业,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相关方;家长和学生,作为学校教育的消费者,自然是最关心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学校教育利益的相关方。  相似文献   

4.
谎言惹的祸     
孩子的生活圈子主要就是家庭和学校,家长和老师的言行、教育方法对他们的作用不言而喻.如果两者能默契合作,教育会取得更好的效果.不久前发生的一件事,让我更感觉到家长与老师沟通、合作的重要.  相似文献   

5.
学校教育要想取得最佳效果,必须与社会、家庭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其中,家庭的配合尤为重要,因为学生有相当长的时间生活在家里,父母的影响最为直接。鉴于此,教师应协调好与家长的关系,共同完成教育任务。但是,由于家长与教师在文化水平、教育观念、教育方法上存在...  相似文献   

6.
罗志标 《教育》2011,(24):24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两者相依为命,相辅相成,青少年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紧密结合。了解家长为了更好交流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孩子在家长身边生活,家长的一言一语、一颦一笑、举手投足,经过耳濡目染,孩子都会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或影响。可以说,有什么样的家长,就有什么样  相似文献   

7.
<正>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一个人一生中受教育的不同阶段和不同模式,这两者应该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间搭建起互相衔接与沟通的桥梁,取得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共赢,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将不无裨益。新世纪科技的发展,给予我们越来越方便的交际方式,"校讯通"正是一种方便、快捷地与家长取得联系和沟通的网络方式,让家长第一时间知道孩子在校的一切情况,有助于学校与家长的联系。有了家庭教育的同步,学  相似文献   

8.
教师的家访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加强和改进学生道德建设,推进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紧密结合的有效途径。因此,学校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必须搞好家访工作,促进家长和学校的信息交流,统一家长和学校认识,实现家庭、学校教育的有效结合,达到共同教育学生,取得最佳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9.
谢飞 《考试周刊》2011,(88):216-217
一、初中思想品德教师与外来人员家长的共育关系 初中思想品德教师与外来人员家长共同教育外来人员学生。思想品德教师与外来人员家长的关系如何,直接影响到教育效果的优劣。共同教育的理念是教师和家长交往合作的基础。首先,从促进外来人员学生身心发展的角度看,思想品德教师与外来人员家长扮演着相同的角色,是共同的教育者,共同担负着外来人员学生健康成长的重任。其次,在人格教育方面,学校和家庭是天然的伙伴,因为学校生活和家庭生活在青少年人格形成最具可塑性的时期占据最重要的地位。最后,思想品德教师与外来人员家长的根本目的和利益是一致的。教师受社会重托,为提高全民族素质,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其目标是使每一个学生茁壮成长。尽管家长的教育出发点不同,发挥作用的场所不同,但最终目的是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这决定了思想品德教师与外来人员家长不仅必须合作,而且要很好地合作,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双赢”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十多年前,家长对学校有着近乎“迷信”的观念:把孩子交给教师保证一切没问题。他们很少了解或参与学校的教育。然而今天,家长开始更多地关注学校的教育,希望能了解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情况,希望能参与到学校教育之中。学校的教育正受到来自社会的影响,学校也希望家长能够参与到学生的教育中,以实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很多家长对“综合实践活动·生活”这一课程是一无所知的。学校在开学初要举行家长座谈会,向家长宣传课程的理念,解释相关教育工作的行动意图,向家长讲明“生活课程”的目标、任务,使家长与教师之间有所沟通,以便学生在一个新的氛围中学习时,家长不至于感到困惑和生疏。同时将本学科的初步安排向家长公布,征求他们的意见。一些家长在征求意见表中写道:“就像学生刚入学一样,我们对孩子的学习和教育也充满了热情,但不知如何做。学校对家长进行相关知识的宣传,指导我们参与到学校的整体教育之中,教给家长配合学校进行教育的方法,我们从心里感…  相似文献   

12.
家长会是沟通学校和家长的桥梁,是老师和家长联系的一条纽带,是老师和家长共同教育学生的有效途径。通过家长会,使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使家长为配合学校共同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提供帮助。同时,老师也可从家长处了解学生在家庭的表现,与家长互通情况,共同商讨教育孩子的最佳办法。那么,作为学校开好家长会,应做好哪些工作呢?学校领导应该向各位家长通报学校各方面的工作,包括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应该向家长讲清学生目前存在的最主要问题,以引起家长的足够重视,以便配合学校搞好孩子的教育工作。学校也应该向家长通报在学校…  相似文献   

13.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也是人生就读时间最长的一所学校。家庭教育不是学校教育的简单重复,是与学校教育互为补充的一条重要途径,这就要求我们要加强家校联系,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有效途径对学生在学校的各种行为表现、思想动态与家长及时交流沟通,取得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深刻了解和对教师工作的配合。  相似文献   

14.
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在澳大利亚的维多利亚州已实施将近50年的时间,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维多利亚州家长可通过实时信息获得、在学校担任自愿者、参加学校委员会、家长协会等方式全面参与学校的管理.使学校从根本上获得发展,家长更加主动地关心支持教育,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我国应借鉴澳大利亚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做法,适当放权,形式氛围,拓宽参与途径,使家长能全面参与学校教育.  相似文献   

15.
目前,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已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学校通过开设讲座、心理健康课、心理咨询热线、心理咨询室等对学生进行心理指导,以避免可能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学校、家庭和社会是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三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在学校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更需要取得家长的积极支持和紧密配合。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家长应负起对子女进行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职责。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家长的道德水平、文化修养、生活背景各有不同,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也就不同,因此学校有必要通过开展活动、举办家长学校、召开家长会、教师…  相似文献   

16.
学校在指导和协调家庭教育方面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和义务。学校与家长要达到共同教育学生的目的,就要协调好学校与家长两方面的关系,这就要求班主任在班级管理活动中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与家长建立良好合作关系,以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相似文献   

17.
陶曼华 《宁夏教育》2008,(12):27-27
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是学校、家庭、社会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最主要的是学校教育。但学校教育是否有效,还要得到家庭和社会的配合与支持,尤其是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影响作用更为突出。父母是孩子的第—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学校教育需要家长的配合,班主任工作更需要家长的信任和支持,在教育过程中若能取得家长们积极配合,对学生的教育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李立忠 《文教资料》2008,(25):110-111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着不同的功能与要求,学校教育必须与家庭教育相结合,才能真正取得成效.在家长的教育能力与素养有待提高的情况下,学校教育有必要向家庭教育拓展和延伸,主动承担起指导家庭教育的职责,科学地指导家庭教育,使家长更理解忖教育,以达到家庭教育的最优化、理想化,实现教育的合力,促进青少年全面、健康、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对于进一步加强家长与学校的沟通,形成教育合力,办家长满意的学校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2011年以来,我们从这一办学理念出发,结合本校实际,积极探索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途径和办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家校合作是教育的重要环节这一观点已经得到教育界的普遍认同。教师是孩子学校生活的教育者,而家长则是孩子家庭生活的教育者,教师与家长需要相互沟通思想,共同寻求教育孩子的最佳方法,共同承担起教育孩子的重任。而在学校工作中,班主任又成为与家长交往交流并且知道家庭教育的最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