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罗勇 《保山学院学报》2014,(3):54-59,85
论述明以前云南永昌地区的诸葛武侯遗迹和庙宇。从诸葛武侯南征史实、传说和遗迹的产生,永昌地区的遗迹、传说和武侯祠等方面进行讨论,认为明代永昌地区的武侯遗迹、传说和庙宇的出现,是明朝统一永昌地区后,当地民众与明朝统治者相互互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契丹族建立的辽朝灭亡后,作为统治民族的契丹族并未消失,他们散落于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和西域各地.1253年,忽必烈南征,有大量的契丹士兵加入军中,他们随军进入云南,落籍云南,主要分布于滇西地区,随着历史的变迁最终融合于各民族之中.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三国时期蜀汉政权的丞相诸葛亮治理南中的前因后果进行初步探讨。公元222年,蜀吴战争,蜀国惨败于夷陵。次年刘备病死,南中的一些大姓乘机起兵反叛,图谋摆脱蜀国的控制,割据南中。诸葛亮在败师丧主的情况下,先安定了国内,然后亲率大军,分三路进军南中地区。叛乱很快被平息了。战争结束后,诸葛亮审时度势,在南中地区实行了“和抚”政策,使南中地区在蜀汉政权被灭之前的三十八年间。基本上没有再出现大的叛乱活动。诸葛亮治理南中,对于缓和民族矛盾,改善民族关系,对于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对于诸葛亮治理南中,史学界已有过很多论述和评价。在这里,我仅就个人的意见对诸葛亮治理南中的前因后果作一点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基于民族地区特有的民族特色,建立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适合少数民族地区的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成为我国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的"特色化"之路。但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和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民族院校的这一"特色",由于市场观念的欠缺,而"异化"为狭隘的"民族色彩"。为此,民族地区高校应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办学理念,实现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市场与民族特色"的融合。  相似文献   

5.
<墨子.七患篇>中,讲到"禹汤水旱"传说,这个传说在汉代得到了进一步展开.禹汤时代是在上世圣王治世的时期,但也有水旱这样的传说.墨子提及"禹汤水旱"传说,目的是要依据紧缩财政理论的"经济合理性"来制约君主.这一思想一直影响到汉初实务派的经济官僚.但武帝时期却有突破这一思想的情况,认为人类可以生产出庞大的衣食之财,从而实行积极性的经济政策.  相似文献   

6.
我国民族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历史文化厚重,发展禀赋突出,但经济发展严重滞后,"资源诅咒"现象严重。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对实现民族地区安定团结和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提升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能照搬其它地区的发展模式,走具有自己特色的特色产业发展道路成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现实选择。民族地区发展特色产业,必须因地制宜,抓住国家政策支持,巩固加强现有产业,开拓创新新型产业,在生态保护的前提下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民族地区社区教育所具有的特点进行分析,对民族地区社区教育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总结,认识到我国民族地区在发展社区教育的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提出了以构建"多元共进"的社区支撑体系、以完善"三位一体"的政府职能体系以及以现代化文化教育为内在催动器的民族地区社区教育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达努节"是瑶族人民为了缅怀自己祖先的恩德,依据其生日而举办的一个节日,它从不同角度和层次展现了极具民族特色的瑶族文化. 本文从与"达努节"相关的传说和节日活动入手,充分展现了"达努节"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宗教祭祀文化、人本意识和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创业无论是对于大学生个人的发展还是对于国家的长远发展都有很重要的意义。人们一般容易将民族地区和"老、少、边、穷"等字眼联系起来,并进一步认为民族地区的大学生在创业方面必定存在一些消极的制约因素。但是和消极因素并存的是积极的有利因素。从整体上来说,由于民族地区的高校、社会和政府三大主体联动,因而当代民族地区大学生创业具有创业宣传、创业环境和创业政策三大方面的有利因素。  相似文献   

10.
蜀道申遗需要川陕甘三省蜀道沿线各城市联合开展。古人视为"不可轻弃"的巴蜀屏障故道陇南段和军事、经济、文化、宗教、民族功能兼具之祁山道,以及屡屡改变天下格局的"诡道"阴平道在古道中地位重要、功能特殊,其众多的遗迹遗址历史文化价值很高,在蜀道申遗中不可或缺。陇右特色独具的陇城古城、"吴家军"遗迹和纪念地、《西狭颂》摩崖石刻、祁山和祁山堡武侯祠、杜甫祠等自然人文遗迹,伏羲女娲传说、牛郎织女传说、氐羌民族故地等文化背景,增加了陇南古道在蜀道申遗中的份量。起步晚的陇南在申遗时要注意避免走"建设性"破坏、急功近利等歧路。  相似文献   

11.
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着笔较多的人物之一,作者以其独到精彩的笔墨,为我们塑造出一个栩栩如生的具有忠、智、勇性格特征的传奇人物。  相似文献   

12.
诸葛亮作为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谋略家似乎早已成为定论,然而笔者通过对历史资料的考证和分析,认为诸葛亮就其一生来说,"忠"是第一位的,"谋"是第二位的.  相似文献   

13.
太极拳健身思想的形成、发展与应用受老子养生思想的深远影响,其“气与阴阳”、“以‘静’制动”的思想源自老子“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和“道法自然”、“专气致柔”、“至虚极,守静笃”的养生思想;其以“气”、“德”健身的思想是继承发展老子“天人合一”和“道生之,德畜之”养生思想而形成的;其“静”、“气”、“德”是老子“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思想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聊斋志异》中的爱情传奇故事,在体裁上继承了唐代爱情传奇的传记体特征;在情节创作方面达到了比唐传奇故事更加曲折离奇、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在诗笔的运用上更加灵活自如、恰到好处。不仅是艺术手法上的升华,在具体故事题材上,《聊斋志异》中的爱情传奇也多折射出唐传奇爱情故事的内容。  相似文献   

15.
权威是教育中的重要因素,对于“权威”概念的正确认知有重要的教育学意义。文章分别从权威的“分寸感”.权威的本质、权威的张力空间三个维度阐释了“权威与权威主义”、“权威与责任感”.“权威与自由”这三组概念,并进而得出权威这一因素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心统性情”说是朱子心体用说的核心内容,也是其心性说的实质所在。“心统性情”说虽然来自张载,但真正将其变成系统学说的是朱子。朱子曾说过,程颐的“性即理也”,张载的“心统性情”,这两句话“颠扑不破”。朱子之所以高度评价这两句话,是由于前者从心体上说性(理),表现了理性主义特征;后者从心之体用关系说性情,表现其情感特征。这两点真正体现了朱子心说的主要特征,即情感理性特征。  相似文献   

17.
汉水、天汉、天水——论织女传说的形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牛郎织女》的传说在故事的孕育阶段,“汉”或曰“天汉”便同“牵牛”、“织女”联系在一起,以后便成为这个传说故事的要素之一。“汉”、“云汉,”实际上是由汉水而来。秦人发祥于汉水上游,《史记.秦本纪》中说:“帝颛顼之苗裔孙曰女修。女修织,玄鸟陨卵,女修吞之,生子大业。”大业为秦人始祖。据此,同汉水联系的织女,是由以织出名的秦人远祖女修而来。“牵牛”、“织女”由星名转变为传说故事中的人物,也最早见于睡虎地发现的秦简中。《三辅黄图》中载秦始皇并天下之后“渭水贯都以象天汉,横桥南渡以法牵牛,”同样反映了秦民族对牵牛织女传说的群体记忆。很早以来西和、礼县、天水一带浓厚的乞巧风俗,正说明了织女传说同秦文化的关系。天水地名的得名也与“汉水”、“天汉”有关。发源于嶓冢山的汉水本一直东流,经略阳、沔县,同发源于陕西宁羌的沔水合流,至湖北入长江。大约在西汉时地理变化,在略阳附近改而南流。今人皆以陕西宁羌的嶓冢山为《尚书.禹贡》中嶓冢山,实误。  相似文献   

18.
论颜元的体育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颜元是我国十七世纪伟大的思想家和爱国教育家,他批判程朱陆王宋明理学,注重躬行践履,倡导实学,其“武相济”、“兵学合一”、“动以致强”等体育思想和体育实践,在当时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也对近代中国学校体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受到了新式体育提倡的普遍推崇。  相似文献   

19.
通过探寻佤族的牛崇拜原由,介绍了佤族宗教文化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宗教信仰,并与西方神话进行对照,以便让外国人能有更深入的理解。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公案小说"与西方"侦探小说"虽都以侦破探察案件为内容,但两者无论从断案执法主体、破案方式、情节构造和叙述视角来看,都有着不同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