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5 毫秒
1.
中国企业的产品创新:从竞争者驱动到顾客导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对全国522家中国企业产品创新活动的问卷调查,对我国企业产品创新的环境、战略、组织、流程等现状进行了描述.通过与对其他发达市场类似调查结果以及与其他学者早年对中国企业相关调查结果的比较分析,发现了企业在产品创新活动上出现的一些新特点.调查发现,随着中国市场化竞争的进一步深化,我国企业的产品创新活动正面临从"竞争者驱动"到"顾客导向"模式的转变,这就从战略、流程、组织与方法等各方面对企业提出了新要求.  相似文献   

2.
刘万利  贾宪州 《软科学》2009,23(7):141-144
从宏观层面角度,对模块化组织中"强势"和"弱势"核心企业模式的形成和角色进行了分析;在对模块化组织的组织设计、价值创新机制形成、组织治理模式等进行构建的基础上,进一步对组织的制度、结构、流程以及治理模式进行了设计,以更好地发挥模块化组织"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3.
R&D中的知识管理与创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对R&D中的个体及组织的隐性和显性知识构成和知识流的分析和描述,提出了根据六个不同的阶段,从共同愿景、T型技能、A型技能、共有思维模式和R&D流程五个方面来对R&D进行知识管理与创新.  相似文献   

4.
课程"汽车底盘机械系统检测与维修"课程原先的教学方式是重理论轻实践,或者往往理论联系不上实际。我们教学引入德国"双元制"培养模式,实训操作为主,教学以"工作流程导向法"为组织方法,参照企业维修工作流程。以培养职业能力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通过对完成典型工作工单的流程分析改进,提出四个工作流程,设计出有创新性的实训课堂情境、教学流程及方案。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全球价值链理论的视角,提出:浙江企业应当围绕提升浙江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和目标,积极实施流程升级战略、产品升级战略、功能升级战略和链条升级战略等全球价值链创新战略模式,实现浙江企业创新模式从"嵌入全球价值链阶段"向"控制全球价值链阶段"的过渡.  相似文献   

6.
高新技术企业R&D网络形成的机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崇峰  周青 《科技管理研究》2005,25(12):141-143
R&D网络组织是高新技术企业开展技术和知识创新的发展趋势,也是企业R&D的重要组织模式。本文从管理学和经济学两个角度来揭示这种组织形成的基本机理,并探讨了R&D网络形成的基本流程和提出未来研究的方向,以便更好地指导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活动的开展。  相似文献   

7.
合作模式的选择是进行产学研合作的第一步,选择恰当的合作模式对于企业和高校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其直接影响到合作关系的深化与合作效率的提升。以广东中烟产学研合作历程为背景,提出产学研合作模式选择的现实原则与客观依据,并据此进行合作流程设计研究,积极寻求适合企业的产学研合作模式选择方法,以期为企业优化创新资源配置、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开展农民职业生涯设计创新农民职业培训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学合理地帮助欠发达地区农民设计职业生涯可以引导农民参加适合于自身发展的职业技术培训,调动农民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成功率和稳定性。本文阐述了帮助欠发达地区农民设计职业生涯的必要性。并就如何开展福建省欠发达地区农民职业生涯设计以及创新农民职业培训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全省科技大会后,新一届省科技厅领导班子提出了新的工作思路,即:实施"四大战略"、做好"四篇文章"、抓好"五个园区".尤其是2009年,省委省政府决定实施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创新团队建设是其中一项重要任务,以领军人才为主的科技创新团队建设正在紧张有序的开展.  相似文献   

10.
袁静  王坤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11):195-198
知识创新不是简单的新知识的增加,知识创新应该能够直接或者间接运用于人类生产实践并产生经济效益。根据创新的主体类型和创新的时间效果,划分四种典型的创新模式:个人即兴创新、个人长期创新、多人即兴创新、多人长期创新。其中,多人长期创新是现代企业中主要的创新模式。知识创新过程包括以下具体行为:人脑的思维、对知识的获取和学习、创新人员之间相互交流。在创新目标、创新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水平、创新面临的实践要素、参与创新的人脑、创新的知识基础、时间等六个因素的综合作用下知识创新展现其过程性、复杂性与系统性。  相似文献   

11.
滕年勇 《科教文汇》2014,(12):105-106
新形势下职工教育培训的创新和管理,是现代企业生存发展的立足之本。文章先介绍职工教育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然后阐述新形势下职工教育培训创新的必要性;最后就加强新形势下职工教育培训的创新与管理措施,进行深度剖析,重点强调培训内容形式的创新,以及教育培训的过程管理。  相似文献   

12.
张禾  邵建明 《科研管理》2006,27(5):100-103
高层管理者在设计内部绩效评价系统时,不仅要观测各内部组织的效益产出,还应考虑各内部组织的资源投入对效益产出的影响。因此,我们有必要把企业的内部绩效评价系统和企业的资源优化配置结合起来,这样既能够调动企业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又能够起到优化企业资源配置的作用,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世界四大索引(SCI、EI、ISTP、ISR)异同分析与测度指标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刘寿华 《情报科学》2004,22(3):332-336
本文就四大索引的学科范围、特点、异同作出分析,并就采用四大索引的测度指标,评价一个国家、地区、机构、个人的科研水平和学术成果,衡量信息的科学水准与刊物质量的四个指向,作一全面阐述。为广大高校教师、科研人员、科研管理人员认识和利用四大索引提供有限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收入分配制度认同感是指员工对组织制定的收入分配制度表现出认可或赞同的具体感受,这种感受会对组织产生积极或消极影响。基于11797份江苏省科技人员的问卷调查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科技人员收入分配制度认同感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科技人员的收入满意度和工作感受对其收入分配制度认同感均有影响,并且收入满意度的影响最为显著;科技人员的收入满意度对其工作感受也有显著影响。根据实证研究结论,最后提出了增强科技人员收入分配制度认同感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关于科技情报人才培训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科技情报工作的特点出发,审视了科技情报人才需求特点,检讨了科技情报人才培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系统培训目标,提出了加强科技情报高、中、初级人员培训的具体建议和措施.通过强化培训,加强队伍建设,全面提升科技情报工作服务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16.
刘宇 《科研管理》1998,19(2):59-64
与技术设计紧密结合的工艺流通是一些研究机构的典型特点,要使其有良好的发展,就必须处理好围绕工艺流通相关系统的管理。在目前的科技发展趋势和国家的经济形势下,合适的选择是工艺流通与技术设计组织结构一定程度的分隔,形成并行组织结构,并采取以生产转化为首要任务的分阶段的技术发展目标,以工艺生产养技术设计,同时注重处理好研究机构相关技术领域和管理体系的技术环境。  相似文献   

17.
俞立平  彭长生 《科研管理》2013,34(11):147-153
本文首先采用TOPSIS对科技产出进行评价,得到唯一的产出变量,然后采用面板数据、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科技投入与产出的互动关系。结果表明,中国高校人文社科研究投入产出的互动关系效应比较明显,形成良性正反馈效应。科研经费、研发人员全时当量与与科研产出之间存在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科研人员数是科研产出的格兰杰原因,而科研产出只在滞后1期的情况下,才是科研人员数的格兰杰原因。无论是脉冲响应函数,还是方差分解,各变量除自身外,都是科研产出的影响最大,说明了科研产出对科技投入存在较大的互动作用。对科技产出贡献最大的是科技人员数量,其次是研发人员全时当量,最后是科研经费,最后对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刘骅 《科研管理》2011,32(4):37-42
与高额科技创新利润相伴的巨大科技风险使人们力图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体系,科技保险正是体系内重要的组成部分。结合第一批科技保险试点城市中武汉市相关单位和企业开展科技保险工作的数据,构建了企业项目风险与科技保险需求模型,并运用Amos70软件对模型进行了设定、估计、评价和修正。最后通过实证分析结果得出:应充分发挥科技保险在风险防范体系内的带动作用,研究与设置有效化解企业科技研发风险的科技保险险种应成为下一步推动科技保险实施的工作重心。  相似文献   

19.
知识型员工创新行为的心智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智模式是知识型员工创新行为最关键的影响因素之一,其通过影响知识型员工"创新"的态度与行为,进一步影响企业的创新绩效.目前,知识型员工普遍存在的刚性创新导向型心智模式严重阻碍了创新行为的持续、有效性.因此,企业应通过创建良好的组织创新氛围、创新导向型组织文化、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员工心智模式的自我管理能力等途径,引导知识型员工培养成柔性创新导向型心智模式以达成理想的创新行为.  相似文献   

20.
基于竞争情报的企业技术危机预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技术危机频现,给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造成巨大的压力和威胁.如何依托竞争情报,运用其策略与方法,针对企业的技术竞争环境、技术竞争对手和技术竞争战略及其相关信息进行系统的监测、科学的分析与预测、客观的评估与诊断,为企业技术提供及早的危机预警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竞争情报,针对企业的技术危机预警问题,重点探讨了企业技术危机的预警思想和预警系统构建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