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诚信     
提起“诚信”,我总会想起一个古老的故事。 那还是许多年前,有个孩子跟上帝学本领。有一次,上帝对孩子说:“我教你点石成金的本领,好吗?”孩子问:“明明是石头,怎么会变成金子呢?”上帝回答他:。三个月之后,那金子还会变回来的。”那孩子听了立刻说:“明明给了人一块金子,  相似文献   

2.
教苑茶座     
面熟两个醉汉在路上走着,其中一个看到路边有一面镜子,便走过去捡了起来,对着镜子说:“这是怎么回事?这个人好面熟啊!”他的同伴走了过来,说:“让我来看看!……笨蛋,你怎么连我都不认识了?”一个信徒的心愿信徒:“万能的上帝啊,一万世纪对您来说是多长呢?”上帝:“几乎是一秒钟。”信徒:“那么10亿元钱呢?”上帝:“不过是一分钱。”信徒:“哦,慈悲的上帝啊,那就请您给我一分钱吧。”上帝:“过一秒钟。”文盲看报纸一个目不识丁的人,买了一张报纸,做出读报的样子,但他把报纸拿倒了。“喂,先生!”一个过路人问他,“报上有什么新闻?”那人答道:…  相似文献   

3.
陶行知先生有一次给育才学校的学生讲了这么个故事:说一个道士能点石成金,有一次点金之后让徒弟每人挑选一块去花,徒弟们都想挑大的,于是挑个不停,只有一个徒弟不挑金子,而是盯着道士的手指看,道士问他为什么不挑金子,他说金子虽然好,一花就没有了,我相中了师傅你点金的手指头。从这个故事,先生语重心长地告诉学生:"我们求学必须要学会寻找知识的途径和方法,也就是拥有‘点石成金的手指’。这  相似文献   

4.
美德会使人成为天使吗?讲个故事给你听。很早以前,上帝“微服私访”来到人间,他遇到一个不幸的孤儿,他对孤儿说:“我能  相似文献   

5.
汤姆是一名孤儿。2003年圣诞节,他在美国加州的塞尔西孤儿院给上帝写了一封信。上帝: 您好!您知道我是一个听话的孩子,可是,您昨天送给哈里一个爸爸、一个妈妈,而您连一个姨妈都不送给我。这太不公平了! 汤姆这封写有“上帝亲启”的信,最后被转到神学博士摩罗·邦尼先生那儿,他是《基督教科学箴言报》专门负责替上  相似文献   

6.
一个小男孩问上帝 :“一万年对你来说有多长 ?”上帝回答说 :“像一分钟。”小男孩又问上帝说 :“一百万元对你来说有多少 ?”上帝回答说 :“像一元。”小男孩再问上帝说 :“那你能给我一百万元吗 ?”上帝回答说 :“当然可以 ,只要你给我一分钟。”寓意 :1 凡事皆不是举手可得的 ,需付出时间及代价。 2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要有投资的观念 ,甚至需要投资毅力、耐心“聪明”的小男孩  相似文献   

7.
有位神仙拥有点石成金的法术,某日他降临人间,遇到一个穷人和一个富人。他把两块大石头变成金子送给他们。穷人带着金子心满意足地离去;而富人却摇摇头说:“把你的点金术告诉我吧。”神仙因富人的贪婪而大怒,拂袖而去。我们都知道,这个古老的故事讽刺的是“贪婪”。然而今天,身处基础教育改革浪潮中,再来看它,眼光或许会不同。对基础教育而言,要“点金术”而不要现成的金子,这是教学观念上的一大  相似文献   

8.
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的梦想是什么呢?给大家说说。你对自己梦想的实现有信心吗?今天我们要学的《金子》一课的主人公是谁?他的梦想是什么呢?(寻找到金子,拥有财富)那么,他的梦想实现了吗?请同学们读读书,找出课文中的语句,用笔画出来。二、聚焦彼得的“真金”出示课文最后一段:彼得不无骄傲地说“:我是唯一找到真金的人!我的金子就在这块土地里。”理“解不无骄傲”。(非常骄傲、自豪)谁能读出彼得的这种自豪?对于“金子”,你怎么理解?彼得为什么强调他找到的“是真金”?它有什么特殊的意思吗?让我们来看看彼得最初的梦想是什么,他为此…  相似文献   

9.
传说吕洞宾用手一点石头 ,石头就成了金子 ,有个小伙子看了很羡慕。吕洞宾问他 :“你要金子吗 ?”小伙子摇摇头 :“不要金子。”他要什么呢 ?他要吕洞宾“点石成金”的魔法。什么是语文教学中“点石成金”的办法呢 ?我以为就是陶冶性原则。语文教学要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 ,很有必要重申陶冶性原则 ,倡导融美育于“文道”、点化感染学生的教法。应试教育着眼于“句读”之“知”与“忆” ,拘泥于程式化分析归纳与贴标签式简单判定 ,立足于“题海”训练的模式 ,由此产生种种“小学而大遗”的误区 ,极大地抑制了学生的乐学之…  相似文献   

10.
“爸爸,妈妈,你们为什么要分开?”一个小男孩在他的父母离婚、爸爸离开家时尖叫着,眼泪一滴一滴地从脸上落下来。“爸爸,妈妈,为什么你们不能给我一个美满的家庭呢?”又一个经受父母离婚的孩子痛苦地想着。孤儿院里,那些被父母丢弃的孩子伤心地问院长:“我的爸爸妈妈呢?”那些失去了家、失去了自己的母亲或父亲的孩子,多么渴望能有一个美满幸福的家庭呀!有一次,一个小男孩跑过来问我:“陈博士,你能为我克隆一个爸爸吗?”五十岁的我,虽然在克隆技术领域取得了世界领先的成果,但是听了小男孩的请求,我还是愣了一下。我问小男孩:“为什么你要克…  相似文献   

11.
我国古代有个寓言故事,说是有位书生家境中道败落,只好沿街乞讨。书生在乞讨路上偶遇一位白发长者(实乃一神仙),便祈求仙翁帮助,仙翁欣然应诺。让书生看着路上的石块,然后用右手食指轻轻一点,石块即刻变成了黄灿灿的金子。仙翁让书生捡起金子,用以养家糊口。书生捡起金子,毕恭毕敬地交给仙翁,而后说:“这些金子我不要,我只要你这个手指头。”书生没有被眼前的金子所迷惑,满足于吃“现成饭”,他很明智地提出要仙翁的那个“手指头”。因为他懂得只有掌握了这个秘密武器——“点石成金”的方法,他才能拥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相似文献   

12.
方法最重要     
从前,有三个穷苦的青年外出谋生。他们在路上遇害到了一位神仙。神仙用手一指,路旁的一块大石头就变成了金子。神仙说:“你们每人可以从我这里得到一样东西,你们要什么呢?”一个说:“我就要这块金子。”一个说:“我要你那点石成金的手指。”最后一个说:“我想知道,你是怎么把石头变成金子的!”  相似文献   

13.
千不该万不该,我不该在家里用电话通知一位“社会妈妈”,第二天和我给她联系的三个孤儿见面。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我打电话时所说的每一句话,都被正在看动画片的女儿记在了心里。这不,我刚放下电话,女儿就开腔了:“妈妈,那三个孤儿都没有爸爸妈妈,她们吃什么、穿什么?”五岁的女儿有种无论什么事情都要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劲头。我很耐心地将三个孤儿的大体情况向她“汇报”了,并且告诉她:明天的那个阿姨只能选一个孤儿当她的“女儿”。  相似文献   

14.
心灵火花一位自以为有才华的青年因得不到重用,非常苦恼。他质问上帝,命运为什么对他如此不公。上帝从路边随便捡起一块小石子,又随便扔了出去,问青年:“你能找到我刚才扔出去的那块石子吗?”“不能。”青年摇了摇头。上帝把手指上的金戒指取下来,扔到石子堆中去,又问青年:“你能找到我刚才扔出★★去的金戒指吗。”“能。”果然,青年没多久就找到了金戒指。“你现在明白了吗?”青年犹豫了一阵,兴奋地回答:“明白了。”其实,当一个人抱怨自己怀才不遇时,许多的情况恰恰是:他还不过是一块小石子,而远远不是一块金子。★★(湖北张伟摘自《滴水…  相似文献   

15.
古代传说中有仙人“点石成金”的故事。仙人用手一指,石头便变成了金子。有一个农民十分贫困,仙人发了善心,要“点”几块金子救助他,但这个农民却说:“我不要你‘点’的金子,我要你的手指头。”这个传说虽然古老,但仍不失其发人深省的意义。一个语文教师如果可以比作那个仙人的话,那学生提出这个问题你将如何回答呢?我主张,送金子给学生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还是把手指头送给学生吧。这是教师树人的需要,这是学生求知的需要。学生在教学意见中常常提到这么一点,老师的分析我们听了很满  相似文献   

16.
爱的遗传     
一天,爸爸从外面带回一个5岁的小男孩,我立刻呆住了,竟傻乎乎地问:“爸爸,这是谁的孩子?干吗把他带到我家来了?”爸爸洗了把热水脸,不急不慢地说:“这是一个孤儿,是我在马路上领回来的。我经过马路边时,这个小男孩一直跟着我走,我看他可怜,就把他领回来了。”听了爸爸所说的一  相似文献   

17.
挫折的礼物     
有一个博学的人遇见了上帝。他生气地问:“我是一个博学的人,为什么你不给我机会让我成名呢?”上帝无奈地回答:“你虽然博学,但样样都只尝试了一点儿,不够深入,用什么去成名呢?”那个人听完上帝的话后便苦练钢琴,虽然弹得一手好钢琴却还是没有出名。他又去问上帝:“上帝啊!我已经精通了钢琴,为什么您还不给我好的机会让我出名呢?”上帝摇摇头说:“并不是我不给你机会,而是你抓不住机会。第一次我暗中帮助你去参加钢琴比赛,你缺乏信心,第二次缺乏勇气,又怎么能怪我呢?”那人听完上帝的话,便又苦练数年,建立了自信心,并且鼓足了勇气去参加比赛…  相似文献   

18.
正穷孩子和富孩子,哪一个好教,到底该怎么教?穷则思变,贫穷就是穷孩子读书的原动力。穷孩子知道生活的艰难,明白读书的作用,想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穷孩子懂得父母的不易,很容易和父母达成一致,穷孩子对爸爸说:"爸爸,你只要让我上学,我一定会努力,将来我好好地孝敬您。"穷爸爸不会说大道理,只会说一句话:"孩子,只要你好好学,砸锅卖铁也供你。"这简单的对话,就是一个穷孩子的军令状,就是这个家庭奔向幸福的冲锋号。在这个家里,没有代沟,也没有逆反,有的就是改变命运的  相似文献   

19.
大家都知道“点金术”的故事吧。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个青年经过一番勤学苦练,终于学会了“点石成金”的法术。尔后他为本乡父老乡亲点金,让人人都过上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点石成金”的故事,告诉人们:点金术比金子更宝贵。这里说的“术”,就是方法。如果把“知识”视为“金子”的话,那么,“学习方法”就可以称做“点金术”。我常听到一些大学教师抱怨学生:“死抱着中学的学习方法不放”,“不会学习”,……。入大学的通知书上并没有告诉同学该如何学习。如果学生要反问你:“大学生学习方法你教过吗?”“没有人教我们,我怎能会呢?”你该  相似文献   

20.
一位能点石成金的仙人,有一次他碰到一位乞丐,就将路旁的一块石头点成金子送给他。不料这个乞丐却拒绝了这种施舍,他对仙人说:你给我金子总是会用完的,还是把你点石成金的方法都给我吧!这个故事引申到学习中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