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6 毫秒
1.
清康熙年闻,江门已发展为商贸重镇。1904年,江门海关正式成立,为江门侨务局的成立创造了必要条件。1936年,江门侨务局成立。江门侨务局成立后,在国家处于外忧内患的形势下艰苦工作,为沟通五邑地区、广东省与港澳、海外的联系,为五邑地区、广东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
清末民国时期的江门海关档案遗存比较丰富,种类繁多,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五邑侨乡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风貌,是研究清末民国时期江门五邑历史的珍贵史料。  相似文献   

3.
TheDevelopmentandFeaturesofEducationinJiangmen-wuyiAreaYOUJing-ru(JiangmenJianghaiMiddleSchool,Jiangmen529020,China)江门五邑地区的教育事业,在广东省乃至全国,都一直处于比较前列的位置,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更形成了一种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和多规格、全面发展的大好局势。同时,在这跨世纪的社会转型时期,江门的教育也面临着诸多前所未有的新课题。在共和国成立50周年之际,回顾江门教育事业的发展,无疑是很有意义的。本文旨在通过对江门教育兴衰历程的探讨,提出促进其健全发展的一些建议。一、江门五邑教…  相似文献   

4.
1925年,广东省政府批准将江门埠升格为省辖市,这是江门历史发展过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是江门从1902年对外开埠后社会经济及市政建设迅速发展的结果。五邑华侨对江门交通运输业、工业、房地产业、商业和银信金融业等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为江门成为省辖市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5.
江门五邑历史悠久,是全国著名侨乡,民风民俗别具一格,岭南色彩和侨乡色彩十分浓重.自江门被国家信息产业部确定为信息化试点城市之后,江门人正努力建设5-E工程,实现“E-政府、E-金融、E-教育、E-商务、E-社区“.5-E工程给五邑侨乡涂抹了一笔现代化色彩.而以城域网为依托的E-教育更是将九千多平方公里的五邑侨乡变成了一个大校园.……  相似文献   

6.
江门五邑历史悠久,是全国著名侨乡,民风民俗别具一格,岭南色彩和侨乡色彩十分浓重.自江门被国家信息产业部确定为信息化试点城市之后,江门人正努力建设5-E工程,实现"E-政府、E-金融、E-教育、E-商务、E-社区".5-E工程给五邑侨乡涂抹了一笔现代化色彩.而以城域网为依托的E-教育更是将九千多平方公里的五邑侨乡变成了一个大校园.  相似文献   

7.
江门五邑历史悠久,是全国著名侨乡,民风民俗别具一格,岭南色彩和侨乡色彩十分浓重。自江门被国家信息产业部确定为信息化试点城市之后,江门人正努力建设5-E工程,实现“E-政府、E-金融、E-教育、E-商务、E-社区”。5-E工程给五邑侨乡涂抹了一笔现代化色彩。而以城域网为依托的E-教育更是将九千多平方公里的五邑侨乡变成了一个大校园。2001年9月1日,新学期的第一天,江门教育城域网首期23所学校正式开通,这标志着江门市教育信息化从此步入快车道。11月底,记者奔赴江门,了解江门教育信息化的进展情况。江门市有各类学校2261所,在  相似文献   

8.
20 0 3年 12月 19日 ,五邑大学和江门市陈白沙思想研究会在五邑大学联合召开了纪念陈白沙先生诞辰 5 75周年学术座谈暨江门市陈白沙思想研究会成立会 ,近 30位学者参加了会议。五邑大学校长、博士生导师、教授林健首先致词。他代表五邑大学对与会代表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林校长强调 ,白沙先生是我国明代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和诗人 ,白沙思想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是江门五邑地区不可多得的宝贵精神财富 ,对今天五邑地区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江门文化名市建设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林校长指出 ,五邑大学建校后便成立了…  相似文献   

9.
10年前,为适应江门五邑侨乡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江门市委、市政府、五邑侨乡海内外人民齐心协力,办起了一所综合性的本科大学—五邑大学。学校创办之初,就明确提出:“面向地方,服务基层”的办学方针,为振兴江门五邑经济,建设富裕文明侨乡培养优秀建设人才。称作学校“心脏”的图书馆,我们在贯彻落实这一办学方针中,充分利用侨乡优势,抓住契机,从实际出发,努力探索,积极稳步地发展,在馆藏图书与服务社会方面,逐步建立起有侨乡特色的地方大学图书馆。  相似文献   

10.
江门海洋文化源远流长。其中,台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江门埠是海上商贸的重要集散地,同时江门五邑民众乘浮海外经商的历史也很悠久。挖掘江门的海洋文化资源,有助于江门当下海洋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广东海洋文化研究的丰富性和完整性。  相似文献   

11.
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广东高等教育学会主办,五邑大学协办的“高等教育为沿海地区加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研讨会”,于1992年11月17日至20日在五邑大学江门楼举行。这次研讨会是在十四大召  相似文献   

12.
金华 《教育教学论坛》2013,(38):159-160
近年来国民的文化意识不断觉醒,同时具备名人效应和教育影响的名人故居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江门五邑地区作为著名侨乡和全国文明城市,其名人故居的保护和研究意义重大。本文以江门五邑地区为例进行研究,为侨乡名人故居的保护与利用提供借鉴思路和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新千年带给人类新的发展希望的时候,五邑大学迎来了她15周岁的生日!我在此向为五邑大学的建设和发展付出了辛劳智慧的学校校长、教授和广大师生员工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为五邑大学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各种支持和援助的江门五邑海内外乡亲表示崇高的敬意!向为五邑大学的建设和发展给予了指导和帮助的各级领导、各方面的朋友表示诚挚的感谢!1984年,当时江门市领导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毅然决定创办一所本科综合性大学,并得到广东省和国家教委的可贵支持。北京航空学院(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叶家康副院长赞成此举,举家南迁,担起了五邑大…  相似文献   

14.
今年10月,欣逢五邑大学校庆五周年。五年来,江门五邑,海内海外,同心戮力,共建大学,成绩斐然。自大学创办以来,本人因公私事赴江门,或受海外、港澳同胞及“响委会”同仁之嘱托,多次赴校考察,有幸同黎子流、陈贤芳等市领导及叶家康校长等校领导开诚以见,促膝交谈,见学校日新月异之进步,为之耳目一新,心情振奋。值此校庆之际,我愿写点文字,将目睹耳闻有关学校发展之现状及前景,告慰所有关心五邑大学的海外乡亲和港澳同胞。  相似文献   

15.
江门五邑是全国著名侨乡,众多的侨刊乡讯是其一大特色。文章介绍了它的历史发展及鲜明特色,分析了其长盛不衰的奥秘所在。  相似文献   

16.
民国时期江门五邑地区的侨刊,登载了不少吸引五邑华侨“银信”业务的广告。“银信”是侨汇和家信的结合体,是海外华侨与家乡亲人之间物质与精神联系的重要载体。透过五邑侨刊中的银信广告,可以观察民国时期五邑乃至广府地区侨汇流通的主要方式和特点。  相似文献   

17.
20年前,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在人杰地灵、物阜文殷的“中国第一侨乡”江门,崛起了一所综合性本科大学——五邑大学,掀开了五邑侨乡高等教育的新篇章。2005年,五邑大学迎来20华诞,邑大将自强不息,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  相似文献   

18.
一、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面向社会,服务基层五邑大学建校伊始,就明确提出要为“振兴江门五邑经济、建设富裕文明侨乡”培育高质量人才,制订了“面向地方、服务基层”的具体办学方针,主动适  相似文献   

19.
<正>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文化建设的大环境下,在科学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下,充分挖掘地方优秀文化资源,并灵活运用于语文教学中已成为发展趋势。江门五邑地区随着中西文化的交流与时代发展,形成了独特的侨乡精神和侨乡文化。作为语文教师,理应肩负起传承五邑侨乡传统文化的使命。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五邑侨乡传统文化,不仅可以促进我们的课堂教学,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完善传统文化教育。一、把五邑侨乡传统文化渗透到语文课堂,让课程内容更加"接地气"  相似文献   

20.
江门五邑是侨眷比较集中的地区,侨汇在当地经济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侨汇将五邑经济与世界经济联系起来,世界经济变化必然引起五邑经济的波动。19世纪末至20世纪二三十年代,欧美经济经历了从繁荣到萧条的过程,侨乡经济也受到明显影响,侨眷生活相应地经历了富足、拮据和困窘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